圖片版和答案在文末,可下載使用。
時間:45分鐘 分數: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來填在石面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1.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是( )
A.陸地
B.原始大氣
C.原始海洋
D.三處均是
2.下列哪項不屬於生物進化的證據( )
B.分子生物學證據
A.化石證據
D.體型大小證據
C.解剖學證據
3.在研究生命起源的過程中,米勒的實驗可以說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生命起源於原始大氣
D.在紫外線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4.在某地的同一地層中,找到了幾種生物的化石。對於這幾種生物的推論最合理的是( )
A.它們的親緣關係相近
B.它們的身體結構相似
C.它們的食物種類相似
D.它們的生存年代相近
5.通過對不同種類生物的蛋白質進行比較,可以知道這些生物之間親緣關係的遠近,下表中列出了一些生物的細胞色素c的胺基酸比較,請根據表格判定下列與人類親緣關係最遠的是( )
(數字表示相應物種的細胞色素c與人的細胞色素c不同的胺基酸數目)
A.酵母菌
B.小麥
C.馬
D.黑猩猩
6.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不能解釋的是( )
A.變色龍在不同環境中體色的變化
B.現代的長頸鹿的頸都很長的原因
C.曼徹斯特地區深色樺尺蛾增多的原因
D.隕石中含有有機物
7.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這說明高等動物( )
A.起源於原始的單細胞動物
B.起源於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C.起源於原始的陸生無脊椎動物
D.起源於水生脊椎動物
8.兩棲動物在動物進化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兩棲動物能夠證明動物進化的一個關鍵環節是( )
A.水生到陸生
B.簡單到複雜
C.陸地到空中
D.單細胞到多細胞
9.野兔和羊的消化系統基本相同,這事實可以說明( )
A.羊起源於野兔
B.野兔起源於羊
C.它們有共同的祖先
D.它們之間沒有親緣關係
10.根據鄭氏始孔子鳥化石可以判斷下列哪兩類生物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
A.鳥類和哺乳類
B.鳥類和爬行類
C.鳥類和兩棲類
D.鳥類和魚類
11.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論述中,錯誤的是( )
A.化石為研究生物的進化提供了重要證據
B.陸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複雜的結構
C.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12.原本生活在同地域的某種生物,現人為地把它們分隔成A、B兩組。如果A組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而B組的生活環境保持原狀,則( )
A.A組的進化速率比B組快
B.A組的進化速率比B組慢
C.兩個組的進化速率一樣
D.兩個組都保持原水平不變
13.研究發現,多數新型農藥應用10年後就逐漸失效,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害蟲已能進化出很強的抗藥性。根據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害蟲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變異,這些變異經逐代積累和加強便產生了抗藥性
B.害蟲在爭奪食物和空間時進行生存鬥爭,強壯的個體生存下來,產生了抗藥性
C.農藥通過逐代選擇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個體,使其抗藥性逐漸增強
D.部分害蟲可以對農藥進行選擇性逃避,通過學習行為產生了抗藥性
14.下列關於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B.自然選擇是定向的
C.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D.生存鬥爭只發生在生物與生物之間
15.生活在綠草地上的蝗蟲,體色多為綠色而不是褐色;而生活在草木稀疏的草地上的蝗蟲,體色多為褐色而不是綠色。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 )
A.人工選擇的結果
B.過度繁殖的結果
C.適者生存的結果
D.蝗蟲會飛的結果
16.生存鬥爭的下列觀點不符合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
A.過度繁殖加劇了生存鬥爭
B.自然選擇的結果是適者生存
C.生物變異是普遍存在的
D.進化的方向是由遺傳決定的
17.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是由於( )
A.生存鬥爭的結果
B.自然選擇的結果
C.遺傳和變異的結果
D.環境不斷變化的結果
18.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學說,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動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兩者進行相互選擇的結果
C.北極海豹的牙齒堅硬,是長期咬冰的結果
D.有一種貓頭鷹因夜視能力差,行動遲緩,提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
19.下列關於生命演化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米勒實驗為生命起源的第一階段提供了有力證據
B.古人類化石是人類起源於古猿最直接的證據
C.原始哺乳類是由原始鳥類進化來的
D.生物進化是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0.長舌蝠的舌長為體長的1.5倍,能從長簡花狹長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是該植物的唯一傳粉者。下列不能推斷出的結論是( )
A.長舌有助於長舌蝠避開與其他蝙蝠的競爭
B.長筒花可以在沒有長舌蝠的地方繁衍
C.長筒花狹長的花冠筒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長舌蝠和長簡花相互適應
21.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鬥爭中獲勝而生存下來的原因是( )
A.都很兇猛,能捕食大型動物
B.體形高大,爭奪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間
C.適應環境,能獲取更多的食物,並繁殖後代
D.運動能力強,能有效躲避天敵
22.養牛場飼養員用殺蟲劑殺蒼蠅,第一次使用效果顯著, 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藥效逐漸下降。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觀點,該現象是由於殺蟲劑( )
A.使蒼蠅繁殖能力增強
B.對蒼蠅進行了選擇
C.使蒼蠅產生抗藥性變異
D.增強蒼蠅的免疫力
23.大多數魚類一次產卵可達數萬枚或數百萬枚以上,但魚苗死亡率很高,因此發育成為魚的數量很少。這些魚產卵量高的現象是( )
A.一種不適應性
B.適應的相對性
C.長期的遺傳與變異的結果
D.受非生物因素制約的結果
24.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馬,繁殖季節雄性角馬往往用尖銳的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現代角馬的角發達的原因是( )
A.代代使用的結果
B.發生了定向的有利變異的結果
C.繁衍後代的結果
D.角發達的雄角馬有機會繁衍後代而保留下來
25.把大小兩種草履蟲分開培養,它們都能正常地生長,可是把兩者放在一起培養的時候,經過16天,其中的一種全部死亡,而另一種卻仍然生長正常,這種現象屬於( )
A.合作
B.捕食
C.競爭
D.寄生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26.(14分)如圖是米勒關於原始地球的模擬實驗裝置,根據下圖提示,回答下列問題:
(1)米勒實驗裝置中[①]內模擬了( )的成份,它與現在大氣相比主要是不含( ),進行的火花放電是模擬( ),這主要為該實驗提供( )。
(2)裝置中[③]的作用是( ),[①]下部的冷凝器讓反應產物和水蒸氣冷卻形成液體,又流回底部的④,這模擬( )。
(3)[④]內含有的有機物是( ),產生的場所是( )。
(4)米勒提出的問題是( )。
(5)米勒作出的假設是( )。
(6)米勒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
(7)原始大氣形成胺基酸的條件是( ),( ),以及( )等自然條件。
27.(8分)右圖為脊椎動物進化樹,據圖回答問題:
(1)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證據是( ),在地層中出現最早的脊椎動物化石是[ ] ( )
化石,能證明E是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是( )化石。
(2)[ ]是陸生動物中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脊椎動物,其適應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是( )。圖中生殖離不開水,發育過程為變態發育的是( )(填字母)。
(3)最高等的脊椎動物是( ),其生殖特點是( )。
28.(6分)如圖進化樹表示幾種生物的進化過程示意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D四種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
(2)與B生物親緣關係最近的生物是( )
(3)此圖代表英國生物學家( )的進化論觀點,他提出的( )學說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
(4)( )和生物的( )與變異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29.(10分)如圖所示為生物進化大致歷程的進化樹.請據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分類上,該進化樹的兩大主幹代表的分類等級是( )。
(2)從結構上看,較早出現的藻類植物沒有( )的分化,苔蘚植物的莖中沒有( ),而較晚出現的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的分化.這說明生物進化的趨勢是( )。
(3)左側主幹最頂端的①牧羊犬,其生殖方式是( ),右側主幹的②是銀杏,在生殖方式上比③高等的主要表現是( )。
(4)進化樹的「根部」A是指( ),由於( )的不同,進化成單細胞動物和藻類植物。
(5)( )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而生物之所以能不斷地進化,是( )的結果.
30.(12分)下圖是長頸鹿的進化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表示在缺乏青草的條件下,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不容易獲得食物,生存鬥爭十分激烈的是( )圖。
(2)表示通過生存鬥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是( )圖。
(3)長頸鹿進化過程示意圖的正確順序是( )(用圖中字母及箭頭表示)。
(4)圖B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個體之間存在著( )。
(5)圖C說明地球環境變得乾旱、缺乏青草時,頸長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那麼頸長的變異是( )變異,頸短的是( )變異。
(6)從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 )改變而引起的。在決定這一變異的個體的生存和淘汰過程中,食物起了( )作用。
(7)在進化過程中,頸長的個體被保留下來,說明這樣的個體與環境的變化是( )的。
(8)生存下來的個體是通過( )來積累其特性的。
(9)這種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叫( )。
(10)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 )。
以下是圖片版,可供下載列印使用,答案在文末。
參考答案:
1~5CDBDA
6~10DAACB
11~15BACDC
16~20DBCCB
21~25CBCDC
26.(1)原始大氣 氧氣 閃電 能量(2)提供水蒸氣 降雨過程(3)多種胺基酸(4)原始地球能否產生出有機物(5)原始地球能產生出有機物(6)原始地球上儘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7)高溫 紫外線 雷電
27.(1)化石 A古代魚類 鄭氏始孔子鳥(2)E 身體呈流線型;體表履羽,前肢就翼 D(3)哺乳動物 胎生哺乳
28.(1)F(2)A(3)達爾文 自然選擇(4)環境因素(自然選擇) 遺傳
29.(1)界(2)根、莖、葉 輸導組織 由簡單到複雜(3)胎生 用種子繁殖(4)原始生命 營養方式(5)生物多樣性 自然選擇
30.(1)C(2)A(3)B→C→A(4)頸長存在著變異(5)有利 不利(6)環境 選擇(7)相適應(8)遺傳(9)自然選擇(10)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