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下列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選出來填在石面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1.對於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學家的實驗說明(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
C.原始地球上複雜的有機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2.大量可靠的證據證明,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來的。下列關於生物進化證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細胞色素C可以斷定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但不能推斷生物進化的順序
B.同源器官的存在,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證據
C.越晚形成的地層裡,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
D.中華龍鳥等過渡類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間的進化關係
3.下列關於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類單位越大,生物間的共同特徵越多,親緣關係越近
B.雷鳥隨季節不斷改變體色,是其為主動適應環境而進化的結果
C.黑猩猩與人的基因相似度達96%以上,說明人類由黑猩猩進化而來
D.對化石的縱向比較和現存生物的橫向比較,能推斷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4.人類起源於古猿,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是( )
A.學會用火
B.直立行走
C.在地面生活
D.使用天然工具
5.生命誕生的搖籃是( )
A.陸地
B.原始大氣
C.原始海洋
D.三處均是
6.下列有關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原始的生命形式最可能類似於現在的真菌
B.農民長期使用殺蟲劑會對害蟲起到定向選擇的作用
C.生物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認為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
D.米勒實驗的結果說明:在原始地球條件下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小分子
7.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原始大氣成分的是( )
A.甲烷
B.氧氣
C.氫氣
D.氨
8.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
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
C.原始大氣含有水燕氣、氫氣、氨、氧氣、甲烷等氣體
D.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
9.下列關於生命起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現代海洋還可以進化出原始生命
B.原始大氣中有氫氣、氨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
C.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認為: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D.米勒實驗證明:有機小分子物質能合成有機大分子物質
10.生命的誕生與進化經過了極其漫長而又坎坷的歷程。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原始生命誕生的標誌是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
B.人工合成核酸為生命的化學進化提供了證據
C.長頸鹿的脖子變長是長期使用的結果
D.能否進行語言交流是人猿分界的唯一標準
11.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原始的生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
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
C.動物保護色的形成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人類和現代類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進化來的
12.關於馬的進化,下列研究方向合理的是( )
A.比較不同時期馬的數量
B.比較現代不同品種馬的特點
C.比較不同地質年代馬的腿骨化石
D.研究賽馬的毛色遺傳規律
13.關於生物進化趨勢的下列表述中,哪一項是不合理的( )
A.單細胞生物→多細細生物
B.體型小的生物→體型大的生物
C.結構簡單→結構複雜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14.對下列性狀產生原因的解釋,符合達爾文白然選擇學說的是( )
A.長頸鹿的長頸是經常吃高處的樹葉形成的
B.細菌抗藥性的變異,是因青黴素的大量使用而產生的
C.非洲人的黑色皮膚,是被赤道附近的強烈日光曬成的
D.雷鳥的保護色,是在遺傳和變異的基礎上,經過天敵的選擇形成的
15.一位科學家每年9月都對同一塊草地上的蝸牛進行統計(結果如下表)。所有的蝸牛都是同一物種,一些蝸牛的貝殼上有條紋,其他沒有條紋。畫眉鳥吃蝸牛。根據表中數據.分析錯誤的是( )
A.在草地覆蓋率較高的環境中,蝸牛貝殼有條紋是保護色
B.用自然選擇理論能合理解釋表格中的數據結果
C.研究中僅發現1隻貝殼完全為黑色的蝸牛,可能是因為基因突變
D.貝殼有條紋是有利變異。貝殼無條紋是不利變異
16.右圖是一農田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後害蟲群體密度變化曲線,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觀點的是( )
A.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
B.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
C.農藥的使用使害蟲發生了定向變異
D.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
17.某地區某種蛾的體色有棕色、灰白色、白色三種,它們的數量如圖。後來,由於該地區長期環境汙染,樹本及植被被燻成黑褐色。理論上,下圖能正確反映三種蛾數量變化的是( )
18.學習了生物進化的證據和原因後,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梳理歸納,你不認同的是( )
A.研究生物進化的最直接證據是化石
B.抗生素的使用導致細菌出現抗藥性
C.長頸鹿具有較長的頸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
19.養牛場飼養員用殺蟲劑消滅蒼蠅,第一次使用效果顯著,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藥效逐漸下降。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解釋正確的是( )
A.殺蟲劑增強了蒼蠅的繁殖能力
B.殺蟲劑的使用對蒼蠅進行了定向選擇
C.殺蟲劑增強了蒼蠅的免疫力
D.殺蟲劑使蒼蠅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20.抗生素常用於治療因感染細菌引起的疾病。濫用抗生素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從而降低療效。細菌產生耐藥性的原因是( )
A.自然選擇
B.人工選擇
C.不適應環境
D.藥物使細菌發生變異
21.某抗菌肥皂添加物質X,其目的是要破壞細菌的構造以達到殺菌效果,但專家擔心此產品會加速細菌的演化。若以自然選擇學說解釋專家所擔心的內容,則有關此抗菌肥皂中的物質X對人體或細菌的影響,下列哪項最合理( )
A.使人體產生對細菌的抵抗力
B.篩選出不被物質X破壞的細菌
C.使細菌分泌物質X以增加存活機會
D.會刺激人體細胞分泌物質X以破壞細菌
22.如圖表示長頸鹿的進化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X表示變異,決定了長頸鹿原種後代性狀的改變
B. Y表示自然選擇,決定了長頸鹿進化的方向
C.長頸鹿的生存環境決定了其性狀是否有利
D.不同性狀的長頸鹿在生存鬥爭中相互選擇,共同進化
23.枯葉蝶的體色和體形酷似枯葉(如圖)。對其形成原因的解釋,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的結果
B.過度繁殖的結果
C.人工選擇的結果
D.有利變異的結果
24.學習了生物進化的原因後,某同學進行了如下梳理歸納。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保留的變異水遠有利於該生物的生存
B.北極熊生活在冰天雪地裡,它們的身體就產生了白色變異
C.竹節蟲的形態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發生了定向變異
D.長頸鹿具有較長的頸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25.下列關於人類起源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是由類人猿逐步進化而來的
B.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直向著有利於直立行走的方向變異
C.人類進化過程中腦容量逐漸增多
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標誌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生物圈中不同的動物類群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生物學家認為,所有的動物都起源於單細胞原生動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相繼產生新的物種。下圖的「進化樹」表示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及各動物類群之間的關係。
(1)請寫出乙、丙代表的動物類群:乙( ),丙( )。
(2)生物圈中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類群是[ ]( ),該類群是由古代的[ ]( )進化來的,進化的主要特徵是( )。
(3)生物學家通過對化石研究發現: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出現在6億年前,最早的魚類大約出現在5.3化年前,大約3.2億年前才出現了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類群[ ]( ),其適應陸地生活的生殖特徵是( )。最晚出現的一類脊椎動物是[ ]( )。
(4)從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來看,動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 )。
27.(9分)地球上本來是沒有生命的。從出現原始的生命到形成今天這樣豐富多彩的生物界,是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科學家們從分子生物學、解剖學、古生物學等方面進行研究。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如右圖)。據圖回答:
(1)仔細觀察動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將缺少的動植物類群補充完整。A( ),B( )。
(2)動物進化過程中,較早出現的單細胞動物和腔腸動物大多數生活在水中,而較晚出現的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大多數生活在陸地上。從生物生活環境的變化可以看出生物進化的趨勢是( )。
(3)在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 )是非常重要的證據。
(4)地球上的生物多種多樣,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形態結構和( )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7個不同的等級。其中( )是分類的基本等級單位。
(5)根據科學家估計,地球上存在大約500萬~1億種生物,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 );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
(6)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許多物種絕滅了,新的物種又不斷形成,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 )不斷進化。
28.(8分)生物體生存的基本前提是適應環境,地球上眾多的生命都在努力頑強地活著,如果站在純粹的生物科學立場上看,生物生存的主要意義可能就是傳遞基因。請回答:
(1)所有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這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 )性;同時,環境的不斷變化影響著生物的適應性,比如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為白色,這對它躲避天敵十分有利,但如果降雪推遲,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敵發現而遭捕食,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 )性。
(2)按照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各種生物都具有( )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資源環境裡發生著生存鬥爭。在生存鬥爭過程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生存下來並通過( )過程實現有利變異基因的傳遞,使有利變異( ),最終形成各物種的適應性。
(3)按照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以說適應性是生物遺傳物質的相對穩定性和環境的多變性共同作用的結果,那麼,( )生殖更有利於生物保持遺傳物質的穩定性,( )生殖更有利於生物形成對多變環境的適應性,理由是( )。
29.(12分)如圖是生命起源的過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原始大氣成分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最明顯的不同是( )。
(2)原始大氣是由( )形成的。
(3)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由原始大氣中的各成分形成( ),所利用的自然條件足原始大氣中的高溫和( )等。第二步是由( )形成( ),第三步是由( )形成原始生命,並進一步形成原始的單細胞生物。以上過程中發生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填寫字母)。
(4)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是( )(填 「真核」或「原核」)生物。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由( )、由( )、由( )。
30.(6分)某探究性學習小組調查了A、B兩區稻田,統計了稻飛蝨(水稻的害蟲)和青蛙(稻飛蝨的天敵)的數量變化情況,並繪製成如下曲線圖,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在該稻田生態系統中,沒有畫出的生物成分是( )。
(2)從圖中Ⅰ點開始,A區稻飛蝨逐漸減少的原因是( )。
(3)B區使用了殺蟲劑甲胺磷後,有部分具有抗藥性的稻飛蝨存活下來,稻飛蝨抗藥性個體的產生可能是由於體內( )發生改變而引起的。殺蟲劑和青蛙都對稻飛蝨起到了( )的作用,稻飛蝨抗藥性的形成是( )的結果。
(4)上述調查表明:生物治蟲和殺蟲劑治蟲,哪種效果更好? ( )。
31.(7分)「大地巨子」——大象是一種延續了5000萬年的物種,它曾經是地球上最佔優勢的動物類群之一。現已發現400餘種大象化石,可如今大象卻到了瀕危邊緣,目前僅有2屬3種: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請回答:
(1)大象是一種群居生物,母象指揮著整個群體的行動,這表明象群中存在著( )。大象鼻子能發出聲音, 這些聲音具有( )的作用.
(2)化石是研究大象進化的重要證據,我們可根據( )來推測古代不同種類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
(3)有資料表明,1000萬年前非洲東部開始從森林變為較乾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齒變得更長更堅硬,以便能磨碎比樹葉更堅韌的草葉,從變異類型角度分析,大象臼齒的變異屬於(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非洲東部環境對大象白齒的進化具有( )作用。
(4)現有資料證實,大象從吃樹葉轉變為吃草大約發生在800萬年前,然而其更長更堅硬的臼齒直到之後的300萬年才最終穩定出現,這表明生物進化是( )的。
以下是圖片版,提供下載列印使用。
參考答案:
1~5BDDBC
6~10ABCBB
11~15BCBDD
16~20CABBA
21~25BDADC
26.(1)軟體動物 兩棲動物(2)B節肢動物 A環節動物 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3)D爬行動物 生殖發育不需要水(生殖發育脫離了對環境的依賴) F哺乳動物(4)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由簡單到複雜
27.(1)被子植物 節肢動物 (2)由水生到陸生(3)化石(4)生理功能 種(5)基因多樣性 建立自然保護區(6)自然選擇
28.(1)普遍 相對(2)過度繁殖 生殖 逐代積累並加強(3)無性 有性 無性生殖的後代遺傳物質來自同一親本,遺傳物質發生變化的概率小,有性生殖的後代遺傳物質來自不同親本,後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
29.(1)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2)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3)有機小分子物質 有機小分子物質 有機大分子物質 有機大分子物質 B、C、D(4)原核 簡單到複雜 水生到陸生 低等到高等
30.(1)細菌、真菌(分解者)(2)被青蛙捕食了(3)遺傳物質 選擇 自然選擇(4)生物防蟲
31.(1)社會行為 傳遞信息(2)化石(3)有利變異(4)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