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橋開通,南京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2021-01-09 澎湃新聞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勾起了許多老南京人的過江記憶。隨著一座座跨江通道的建成,南京已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看到五橋開通新聞後,南京市民王興衛(化名)非常興奮,他知道自己離搬進江心洲新房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王興衛是江北居民,在江南主城區軟體大道上班,現在和父母擠住同一套小房子,對搬進新房有迫切的需求。

作為連接江北新區與江南主城的一座免費過江通道,五橋大大方便了兩岸市民。看到新橋在江面鋪開,也打撈起了許多老南京人沉睡已久的過江記憶。

01 「老長龍」「中山8號」,「秦淮河時代」的過江記憶

南京長江五橋通車,讓老南京人江大煒(化名)感慨萬千,「我小時候過江可沒這麼方便。」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南京城市還是倚重秦淮河發展,往返南京城和長江北岸的江浦僅有兩條途徑。一條是乘坐每天只有兩三個固定時段的「老長龍」,另一條是搭乘往返於中山碼頭與浦口碼頭的渡江輪渡「寧浦線」。

▲12月24日下午,已經通車的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 施向輝/圖

「『老長龍』說的是以前那種加長的圓頭公交車,中間還有一截大通道,拐個彎車就成了『L』型。」出生於1981年的江大煒對於兒時的過江公交印象很深刻。為了去江浦看望在毛紡廠工作的家人,只要有空,父母就會帶著他搭乘「鹽浦線」或「鹽十線」,從大橋南路上車,在南京長江大橋晃悠半個小時,抵達泰山新村。

「那個時候班次很少,還經常不準點,所以『老長龍』上經常是擠得腳離了地,對於四五歲的我來說,就是頭頂上都是人。」江大煒告訴長江策(ID:changjiangce)。

對於家住浦口公園附近的老江浦人來說,輪渡才是過江的首選方式。中山8號、中山15號、中山16號,成為許多江浦人的共同記憶,是他們過江求學、上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南京中山碼頭,老南京人過江記憶承載地  視覺中國/圖

「其實渡輪很方便,省時,到現在票價還是刷卡一塊、散客兩塊,也實惠。」高麗說,她家住在江浦,以前每天要趕往市區上學,從下關碼頭下船後,34路公交直達市區。

南京的過江渡輪分為兩層,下層擠滿了上班族的自行車、電動車、摩託車,偶爾還會夾雜著貨運電動小三輪的身影。二樓則設有座椅,乘客們或看風景,或聊天,全程七八分鐘的航程。

高中三年,高麗幾乎沒有因為搭乘輪渡而遲到,但一到冬天江上下霧,輪渡停駛,她就不能來上課了。

02 久久期盼的南京長江五橋

進入新世紀後,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老南京人的過江方式更加多元,大橋、隧道、輪渡,都能滿足過江人的需求。

但隨著南京城快速擴張,人口也不斷積聚。對於目前常住人口850萬人、實有人口1031萬人的南京來說,長江五橋的通車,將極大緩解這座千萬人口城市的過江壓力。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  中交二航局/圖

張克梅是南京江浦人,女兒在雞鳴寺附近工作,每天高峰期走應天大街長江隧道上下班,為了不遲到,必須提前2小時出門,下班到家經常是晚上10點之後。

「五橋終於通車了,以後女兒上下班單程估計能節省四五十分鐘。」張克梅說。

新的大橋也會為無數江北家庭上學、求醫帶來便利。

秦聖芝一家剛入住江浦街道的西水灣小區,大女兒今年下半年升初中,準備在河西擇校,「以後早晚送孩子上學,要是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堵,還有五橋這個新選擇,帶孩子到河西兒童醫院看病也更方便。」

長江五橋不僅方便長江兩岸居民,更方便了江心洲居民。

56歲的艾學芳在江心洲生活了34年,房子拆遷後,2019年底,全家住進了島上新居——和順苑,五橋就在小區的旁邊。艾學芳說,過去出島只能靠輪渡,這些年,江心洲打造生態科技島,環境大變樣了,夾江大橋、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建成,還有地鐵10號線,交通出行越來越方便。

03 南京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12月24日,當五橋上迎來第一波車流時,對六朝古都南京來說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12月24日,第一波車流駛過江心洲長江大橋  顧煒/攝

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夏勝國曾向長江策(ID:changjiangce)介紹,從整個南京路網結構來看,長江五橋是南京「井字三環、軸線放射」快速路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後,讓南京快速路網體系更加完善:

五橋與上壩夾江大橋、江北大道、八卦洲長江大橋以及繞城公路組成「南京繞城公路環線」實現閉合,市民只要進入城市快速路,繞城公路環最遠的兩頭1小時內就可抵達。

在南京過去上千年發展過程中,南京城百姓最早棲息地是在秦淮河兩岸,如此也造就了南京城市發展格局一直都是依河而建,秦淮河也被稱為南京人的「母親河」。

但隨著城市發展,南京城早已跨越秦淮河,將眼光看向了長江北岸。一座座跨江通道的建成後,南京已從「秦淮河時代」邁入「大江時代」。

「長江五橋的修成,會使得南京更好地接收跨江發展帶來的紅利。」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博士劉瑋辰所在團隊長期研究過江通道問題,他對長江策(ID:changjiangce)表示:

南岸是主城發展重點的河西南部地區,北岸是浦口中心城,過去兩地間的跨江交流需繞行大勝關大橋或應天大街隧道,一方面造成應天大街隧道長期擁堵,另一方面大勝關大橋「既當爹、又當媽」,中長距離跨江公路運輸與城市通勤交通混雜,通勤客車穿插於大量貨車間,不合理也不安全。

「五橋通車後會極大改變這一狀況,彌補大勝關大橋與應天大街隧道間主城範圍內近10千米岸線上的跨江空白,不但南北岸間交通可達性提高,跨江交通服務供給的質量也會得到明顯改善。」劉瑋辰說。

▲12月24日,市民江心洲長江大橋上拍照留念  顧煒/攝

無疑,長江五橋就像一條直連心臟的大動脈,江南河西優質的金融、人才和科研資源可直通浦口三大園區,加速先進位造業、高端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的產業集聚。

04 專家建議:未來要繼續加快南京過江通道建設

近年來,江北新區快速發展,隨著一系列高端產業布局和強有力的人才引進政策,國家級江北新區獲批五年間,湧入了80萬「新江北人」。南京城的跨江出行量持續上漲,跨江交通需求越來越大。

▲12月24日下午,南京交警在指揮車流進入江心洲長江大橋  施向輝/圖

「從『擁江發展』到現在的『跨江融合』,跨江融合一直是南京,也是江蘇發展的不變主題之一。」劉瑋辰指出,像長江五橋這類過江通道能夠有效降低兩岸間的要素交流成本,是實現兩岸協同發展的基本物質保障,「協同」與「共進」也是各級各類規劃中對江蘇、對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則。

長江策(ID:changjiangce)梳理發現,根據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南京市域範圍內共規劃25處28條過江通道,其中15條道路過江通道、4條鐵路過江通道、9條城市軌道過江通道。

對於未來跨江通道建設,最優先的就是要考慮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劉瑋辰建議,應充分利用岸線資源並做到多種運輸方式的合併過江。

面對南京長江兩岸產業與人才的持續聚集,夏勝國指出,大運量的軌道交通是解決過江難的關鍵,未來應該加快建設過江軌道交通,進一步推動4號線、13號線、14號線、17號線、18號線等過江軌道線路的研究,這樣才能跟上南京市民的過江需求。

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濤表示,在加快南京兩岸過江通道建設的同時,還需要開展更深入的規劃研究工作。首先要轉變城市發展的模式,城市各個地區的功能規劃要相對平衡,配套齊全,減少市民的異地出行,實現本地化的就業與消費。其次,還要大力依靠公共運輸來解決跨江交通出行,要加快過江地鐵通道的建設。

對於軌道交通,楊濤強調,當前江北最需要的是4號線和11號線,如果11號線通車,在江北與4號線、3號線銜接,3號線壓力就會小很多,建議13號線列進「十四五」規劃之中。

文 | 現代快報記者 侯天卉 周明 李娜 熊平平

圖 |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施向輝

相關焦點

  • 南京長江五橋即將通車!最全過江出行攻略請收好
    隨著南京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正式開通的日益臨近南京繞城一環呼之欲出!未來兩條通道都將24小時免費通行!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通行政策:開通後全天禁止危化品運輸車,非本市籍貨車、非本市籍大客車、本市籍中型(含)以上貨車通行。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南京,不負一江碧水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行走長江南京段兩岸,昔日的生產碼頭正變身濱江公園,「對水質極其敏感」的江豚活動明顯增多……大江舊貌換新顏,綠色發展正在南京擁江發展中激蕩澎湃新動能。三汊河口閘位於外秦淮河入江口處,其將自然生態環境與周圍人居環境融為一體。
  • 南京長江五橋即將開通 最新過江攻略請查收
    交匯點訊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即將建成通車,為優化過江交通通行結構、提高總體通行效率,應天大街長江隧道通行政策也將相應調整,屆時兩條過江隧道將全面禁止貨車通行。通行政策調整後,應天大街長江隧道、定淮門長江隧道兩條過江隧道均全天禁止貨車通行,長江五橋直線距離應天大街隧道長江僅4公裡,本地輕型貨車可從長江五橋通行。
  • 馬鞍山有座縣城有福了,邁入高鐵時代,並非當塗與和縣,未來可期
    說到安徽省,省內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很多地區已經完美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在加強省協會的發展趨勢下,合肥憑藉資源支撐和區位優勢,在全省經濟中遙遙領先,是當之無愧的安徽「一哥」,蕪湖、馬鞍山產業鏈完善,滁州、蘇州旅遊業發達,都是知名地級市,說了省內大城市的繁華,大家難免會有些審美疲勞,今天說的是馬鞍山有座縣城有福了,邁入高鐵時代
  • 長江五橋!明天見!
    長江五橋!12月24日下午2點起正式開通!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批覆要求,南京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實施完成了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長江五橋)、上壩夾江大橋(浦儀公路西段)工程建設
  • 今日五橋通車!讓我們舉起手:Give me five!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南京長江五橋)開通暨重點城建項目集中竣工儀式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江蘇省副省長費高雲,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韓立明,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吳永宏等出席。通車儀式現場張敬華宣布「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
  • 南京五橋合龍:長江大橋系列新添一座世界級「小兄弟」
    中新網南京6月28日電 (記者 申冉 張傳明)6月28日上午,隨著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宣布合龍開始,最後一盤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緩緩澆入橫向溼接縫,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下文簡稱南京五橋)在長江的雨霧中連成一體。
  • 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開通運營 從河西江山大街到達江北五裡橋不到10...
    12月24日,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開通運營,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副省長費高雲,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出席活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我宣布,南京長江五橋正式開通!」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又名南京長江五橋,是南京第7條過江通道,為「橋+隧」模式,起於南京浦口區五裡橋,以三塔斜拉橋形式跨越長江主江,途經江心洲落地,在長江夾江以隧道形式順接已建成的建鄴區江山大街隧道,路線全長10.33公裡,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
  • 古城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風光帶
    而每當暮色來臨,無論是在鐘山腳下的叢林之中,還是大江之上的漁舟之內,人們都能夠看見這座燈火通明璀璨奪目的高塔。報恩寺內還有100名僧人輪流值班,專門負責給油燈添油剪芯,一年耗燈油數萬斤。可惜,太平天國期間,大報恩寺不幸毀於戰火。
  • 南京五橋開通在即,橋林被甩開?水沐雲築開盤近一月去化不到一成
    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年初南京有一個盤賣的很火!它是位於橋林的融創水沐雲築,百度搜索項目年初開盤戰績,跳出來都是「日成交20多套」、「火爆」、「賣瘋了」等標題。但近期隨著五橋板塊的崛起,橋林熱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冷了。水沐雲築也從開始的快速跑量到現在開盤近四周時間去化不足一成,銷售成績一落千丈。
  • VSL威勝利丨聚焦 南京五橋主橋合龍在即
    預計於今年年底通車的南京長江五橋,目前正在進行衝刺施工階段,主橋合龍進入倒計時。這是一座集高科技、創新元素於一身的大橋,自開工建設以來就被備受關注,建成後將承擔起連接南京主城區、江心州、江北核心區的重要作用。
  • 【尋跡百萬雄師過大江特別報導】南京:天翻地覆慨而慷
    70年前,蔣家王朝在這裡覆滅 70年後,全球創新名城將在此崛起 南京:天翻地覆慨而慷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70年前,隨著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打過長江佔領南京
  • 《大江大河》築夢時代版海報 譜寫奮鬥樂章再現時代風貌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正午陽光影業、SMG尚世影業出品,改編自阿耐小說《大江東去》,袁克平、唐堯編劇,孔笙、黃偉執導,侯鴻亮擔任製片人,王凱、楊爍、董子健領銜主演,童瑤、楊立新等主演的當代題材電視劇《大江大河》近日曝光了「築夢時代」版海報,川流的行人與熟悉的標語獨具年代氣息
  • 1910年南京老照片:容貌驚豔的女子,精美秀麗的秦淮河畫舫!
    圖為一組拍攝於晚清1910年的南京老照片,這組珍貴的百年舊照展現了晚清末年南京百姓的生活狀態場景。老照片中不但有晚清時期容貌驚豔的南京女子,而且亦是可以看到精美秀麗的秦淮河畫舫。這張老照片中的南京女子相貌非常驚豔秀麗,穿著亦是非常的華貴,應該是晚清大戶人家的女眷。
  • 我市醫保服務由「卡」時代邁入「碼」時代
    本報訊(通訊員 陳浩然)近日,全市第一筆醫保電子憑證掃碼支付業務產生,標誌著我市醫保服務由「卡」時代邁入「碼」時代。
  • 直連長江五橋,航拍南京大型濱水綜合體
    就在前兩天,南京江北核心區G19地塊成功出讓,被寶龍以底價10.5億元競得,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塊要求需配建8萬平的商業綜合體,以及打造不小於2000平米的美術館或藝術中心,這意味著核心區又將新添一座商業體。
  • 南京夫子廟春節廟會 VR體驗館科技展閃耀秦淮河燈會
    南京夫子廟春節廟會 VR體驗館科技展閃耀秦淮河燈會2020年1月17日,一年一度的秦淮河燈會正式開啟亮燈儀式,秦淮燈會正式開始。南京夫子廟十裡秦淮河、千年夫子廟,「老南京」有句俗話:「過年不到夫子廟觀燈,等於沒有過年」,秦淮河畔處處張燈結彩、歡歌笑語,家家走橋,人人看燈,今年夫子廟引入銀河幻影VR航空航天科技展,讓這個春節擁有不一樣科技互動體驗!
  • 南京長江五橋的燈光裡藏著一首「春江花月夜」
    交匯點訊 《春江花月夜》與南京長江五有何關聯?原來這個關聯藏在燈光裡。遠觀長江五橋,景觀燈的變化頻率與樂曲的節奏是一致的。皓月當空,橋上的拉索好似琴弦,景觀燈「踩著」樂曲節奏不斷變化。橋下,滾滾江水空自流,一幅現代版春江月夜圖繪就而成。這樣古今交融,時空交錯的巧妙設計,被命名為「江風撫琴,金陵唱晚」。
  • 南京-昔日秦淮河畔有情有義的奇女子
    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古城,擁有著6000多年的歷史,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千年流淌的秦淮河,蘊藏了多少委婉動聽的南京故事,流傳著無數的風流事跡。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 焦柳鐵路廣西段邁入電氣化時代!侗鄉苗寨踏上致富列車!
    焦柳鐵路廣西段邁入電氣化時代!侗鄉苗寨踏上致富列車! 9月30日17:18首趟由電力機車牽引的28036次貨物列車從柳州南站啟程開往懷化方向標誌著焦柳鐵路廣西段正式邁入電氣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