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2020年末,造車新勢力呈現出一波淘汰大潮,有實力的股價飄紅銷量攀升,PTT造車企業紛紛胎死腹中。截至12月15日美股收盤,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
根據最新數據,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繼10月後再超5000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前11個月,蔚來累計交付36721臺,同比上漲111.1%。
造車新勢力完成救贖
進入2020年,處在懸崖邊上的蔚來先是通過幾輪融資和總部落戶合肥獲政府百億元注資拿到了救命錢,而後新車銷量不斷飄紅,毛利率由負轉正,完成自我救贖。
與蔚來一樣逆勢翻盤的還有小鵬。小鵬緊跟理想腳步赴美上市,在最近一波新能源股價上漲大潮中也有不小的收穫,銷量方面也持續飄紅。
其中,理想ONE在11月交付4646輛,環比10月增長25.8%,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11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創2020年新高,1至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
除了新勢力三兄弟,威馬也佔據「四小龍」中的一席。12月初,威馬宣布完成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並表示籌備科創板上市計劃。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與頭部「四小龍」風光無限相反,一批尚未跨過量產門檻的PPT造車軍團卻在2020年身陷破產泥淖,或將黯然離場。
去年,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家補貼退坡等影響已經給仍未實現量產的車企敲響警鐘。而跨入2020年,疫情「黑天鵝」以及國產特斯拉「狼來了」效應給新勢力帶來更大衝擊。
今年6月末,身陷債務、欠薪等危機的拜騰汽車傳出消息,公司將於7月起暫停中國區全部業務。拜騰北美和德國辦公室也被曝已根據當地法律,啟動破產申請程序。
滑向退場的不僅有拜騰,博郡汽車也於6月宣告造車失敗,自6月15日起全員待崗,每月僅發放生活費。
新能源汽車全球勢不可擋
全球多國政府已頒髮禁售內燃機汽車時間表,新能源汽車時代已吹響號角。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國務院於11月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預計2025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70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17%,未來多項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續落地,釋放新能源汽車產業紅利。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於2013年達55%,2019年升至72.5%,相關機構預計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於2023年升至90%,石油對外依賴仍非常嚴重。
基於環保及能源安全考慮,我國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發展規劃。在補貼激勵、限行限牌等行政引導措施下,中國已成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我國新能源汽車2020年11月銷量為20.0萬輛,環比增加24.1%,同比增加104.9%,增長趨勢非常明顯。隨著更多品牌車商發力新能源,更多車型投放於市場,可以預見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加。
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在我國,多項政策引導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據了解,在今年7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此次活動全部由車企自行讓利優惠。針對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工信部發布了3批目錄,共有24家車企的61款車型參與了此次活動。入選車型集中在A0、A00級的小微型新能源乘用車和物流車,特點是使用成本低且簡單易用,優惠後售價基本在在12萬元及以下。
而近日,歷時4個多月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終於在雲南昆明迎來了收官之戰。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據初步統計,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的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較大程度上促進了消費復甦。
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今年1-11月累計零售量為90.3萬輛,同比增長2.7%。「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就拉動了年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近20%的銷量。
本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11月汽車產銷數據》,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20萬輛,同比增長104.9%,單月銷量第5次刷新了歷年11月歷史記錄,累計銷量增速已經成功「轉正」。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15.4萬輛,同比增長136.8%,環比增長25.2%,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3.2萬輛,同比增長137.6%,環比增長21.5%。
2020年國內新能源車累計銷量有望超過13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