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 3的《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人生哲理和現實指導意義

2020-08-28 覓陽Sunshine

記得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是時候還是十幾歲的時候,當時看的時候,感覺就只是一部動漫電影,看過了就看過了,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如今,已經又過了很多年,重溫《千與千尋》,定然有不同的感受。

  • (千與千尋海報)

這部影片在放映兩年間就拿下了日本國內,海外金熊獎,奧斯卡金像獎等多項大獎,也是宮崎駿在即將退隱之前的最後一部巨作,同時也是首部風行世界的吉卜力動畫電影。我感覺這是宮崎駿動漫影片中最值得讓我們觀看的一部。

這部沒有年齡限制的影片,坐下來看,都能看得進去。第二次刷這部影片是和我小侄和我媽一起看的。

沒想到他也能安靜地坐上兩個小時,和我一同看完這部影片,很安靜,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所帶來的魅力。

故事講述了一位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湯婆婆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

  • (千尋看到父母變成豬以及父親被鞭打)

千尋的爸爸媽媽因貪吃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期間她遇見了白龍,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最後救出了爸爸媽媽,拯救了白龍。

其實影片剛開始是千尋坐在爸爸開的奔馳後座上,周圍放了鮮花,卡片,由此可想,她是家裡的嬌貴女孩,被寵愛,被溺愛,從小打到沒有歷經一定的苦難,愛撒嬌,愛哭啼的女孩;看到最後,千尋逐漸蛻變為一個獨立,勇敢且自由的女孩。

  • (周圍布滿鮮花和禮物)

在這部影片中,千尋行為先後的對比,正是這部影片所想要傳遞出來的價值,這是一部具有治癒心靈的巨作。

01 步入社會,需要我們離開父母的庇佑

影片伊始,千尋坐在爸爸開的奔馳後座,媽媽坐在副駕駛坐上,她的周圍放了鮮花,卡片,她是家裡的嬌貴女孩,被寵愛,被溺愛,從小到到沒有歷經一定的苦難,愛撒嬌,愛哭啼的女孩。

在父母執意要進小隧道時,她不敢獨自一人走,非要拉著媽媽一起走,最後他們走到一處吃飯的地方,而這就在父母的貪念之下,改變了一切。從此把一切交給了千尋,獨立面對一切。

父母因自己的貪念變成了豬,而千尋面對父母如此,告訴父母不要吃這麼多,會被別人殺掉的,自此走上了解救父母之路。

自此千尋就開始一人面對未知,她不知道她之後要面對一人到大浴池找湯婆婆;

湯婆婆的欺壓;為了在這裡工作而被剝奪自己的名字,忘記自己是誰,而到最後找尋自己的名字並成功解救自己的父母。

看完影片,我想到的是我們每個人在步入大學時期的模樣,青澀,無知和懵懂,那時我們周圍沒有人,離開了父母的庇佑,獨自一人來到大學校園裡生活,學習和工作。

其實在步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我們之後的生活和我們的父母聚少離多,在外面的世界幾乎都是我們自己的,獨自扛下所有,在這個過程你需要承受很多,更多的是我們心靈的成長。

影片結尾,白龍與千尋分開時說的一句話:

「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對於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只能看著你走,而不能幫你走一程。但總還會有一些父母,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捨得,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獨立成長。

殊不知,這樣最後造成的結果會使一些個性強的孩子輕則頂撞,引發家庭矛盾,家庭暴力,而這則是父母包庇孩子,溺愛孩子的結果。

社會上總還是會有些「媽寶」者,也會有一些「啃老」者,一事無成。

之前那看過一則新聞,一名男子駕車被交警截停檢查,被查出他在吊銷駕駛證後,購買假證繼續上路。交警依法處理,最終行政拘留15天,並處以罰款5000元,而來到的父母則說: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三十一歲。

「三十一歲,他還是個孩子。」 這句話一說出來,震驚了所有人,一名三十一歲的人,難道自己不能獨立承擔所有的責任嗎?自己犯的錯自己承擔,難道你們做父母還以為他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子嗎?

在孩子該成長的時候寵溺他們,過度保護他們,其實是對他們的傷害。

記得影片中的坊寶寶的經典臺詞:你不給我玩,我就哭了哦。湯婆婆控制著所有在大浴池工作的人,而就寶寶一人,拿他沒有辦法,周圍擺滿了洋娃娃,每天吃著山珍海味。

該成長的年紀,卻讓他學會了放肆,肆意妄為,這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巨嬰現象,被過度保護著的孩子,始終無法長大。

02 終其一生,追尋自己

美國作家坎貝爾曾經說過:找到並成為自己,是一場英雄之旅,一條漫漫長路。

找到並成為自己很難,有些人在這條上路走著走著就忘記了自己,迷失了自己。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誘惑和控制,不自然間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在這裡有一條生存規則:名字是身份,過去和回憶的一個象徵,失去自己的名字,就會失去過去左右的記憶,會失去自我認知,也就失去了未來。忘記名字的人會忘記回到現實生活的路,一生為其所困,一生為其勞作。

白龍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受制於湯婆婆,變成了任湯婆婆差遣的傀儡;千尋為解救自己的父母,為在大浴池謀求一份工作時,與湯婆婆籤訂一份契約,但是名字被剝奪,改為小千,忘記名字,就無法找到回歸現實世界的路,變成了苦力;

這裡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名字,這裡的名字代表著他們最本真的自己,自由而獨立,有獨立的思想和人格。當他們記得自己是誰時,他們興奮不已。

  • (白龍知道自己是誰後)

宮崎駿爺爺也始終在影片中向我們傳遞一種價值觀,影片中每一個場景的出現也在引發我們思考,對我們年輕人說,我們不要在這個充滿著物質與欲望的社會裡,被一些外在事物,比如,名利,金錢和權力所迷惑雙眼,不要被世俗所牽制。

人生道路長且漫長,走到中途別忘了出發時來的路,永葆初心。

生命途中,總會有那麼多重要的事,不要忘記自己是誰,不要忘記重要的人和事。正如作家所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找尋自己,不斷保持最真實的自己。

而又有什麼能比最真的自我重要的呢?

03 成長之重,需要我們一個人走

「永遠不要太依賴一個人,因為你不知道哪天他會突然離開,他離開那天把你也帶走了,你會發現自己原來只剩下一個軀殼。你想像不到自己會多麼得驚慌失措,依賴的時候有多安逸,失去的時候就有多痛苦。」

成長,需要我們獨自走,過度依賴他人,習慣了依賴就會失去自己。

孤獨無助的無臉男,在湯屋沒有地位,像個遊魂一樣四處遊蕩。

看到湯屋的人喜歡金子,就變出了很多金子。他被黑化,吃掉了跑堂青蛙,大快朵頤地吃了很多,變得碩大無比。整個湯屋的人都被他由泥土所變成的金子所欺騙,他們被貪婪所誘惑。

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太孤單寂寞,想要得到千尋的關注,但千尋並不受他的金子誘惑,拒絕他並幫他找到了自己。

記得影片中他的一句臺詞「我好寂寞」,忍受不住自己獨立一人,受不了沒有人不關注自己,最後被黑化。但現實是我們必須學會孤獨,忍受寂寞。

周國平《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中,「缺乏獨處能力的人具有虛假的自我,因此只是順從而不是體驗當下,世界對於他只是某種要適應的對象,而不是要滿足他的主觀性場所這樣的人生當然沒有意義。」


在我們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我們快速融入社會,這就需要學會和自己獨處的,就像周國平先生在書中提到,

「人之所以需要獨處,是為了內在的整合……唯有經歷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在的事物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己才能成長為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

無臉男忍受不了孤獨與寂寞,最終走向了黑化的邊緣。唯有獨處,才能消化我們從外界接受到的消息,經過整合,成為我們自己的東西,成長為獨立而完整的自我,在習慣獨處中不斷成長。

成長是趟單途旅行,有去無回。就像乘坐一趟小火車,有的人是我們的同伴,有的只是擦肩而過;有的人會中途下車,消失在人海中;也會有些人可能會再次相逢;而有些人說了再見可能會再也不見。

  • (千尋和無臉男乘坐電車)

看到最後小白和千尋分開的那一幕,忍不住流出了眼淚,說好了會再見,可他們再也沒有相見。生命途中,有些人會陪伴著我們一程,他們是我們的朋友,家人,愛人,給了我們指導和幫助,教會了我們很多。

只是有情未必白首,同去常不同歸。走著走著,我們就散了,走著走著,我們就奔向了各自的旅程。相愛卻不能相守,實在是人生一大遺憾,而這就是成長後的我們,生命本來的模樣。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並不是一出生就已決定了的,是我們經後天學習和培養來的,那我們應該如何培養自我,成長自我呢?

我想通過一則短視頻向大家講一個有關成長的故事,故事內容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2016年電影《海底總動員2》有一個前貼短《鷸》,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磯鷸(一種海鳥),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海浪肆虐得沙灘覓食的故事。這部短片是由皮克斯新一代的動畫人Alan Barillaro導演,創意籌備加上前前後後大約花了三年時間。

導演通過軟萌萌的小磯鷸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1)拒絕給予是最好的禮物

小磯鷸坐在安穩的窩裡,餓了也只能眼巴巴等著媽媽回來。看到小磯鷸媽媽回來,小磯鷸歡呼雀躍,習慣性地張開嘴巴,等著媽媽過來投食。但是媽媽去拒絕了,媽媽告訴小磯鷸事物的來源,來自海灘上的貝殼,然後就離開了自己的小孩。

  • (小磯鷸在媽媽拒絕後的模樣)

可媽媽為什麼走了呢?因為她明白拒絕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陪伴孩子走完一生,更不能為他們遮風擋雨。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麻雀育雛的故事,小麻雀寶寶長大了,它翅膀硬了還不肯離開父母的保護。

小麻雀一直把自己當成剛出生沒幾天的雛鳥,什麼也不做,每天張開嘴巴等待父母餵養自己。小麻雀的父母剛開始還餵幾口,可是時間長了,他們就停止了,他們看穿了這一切。

漸漸地,每當小麻雀一靠近父母嘴邊的食物,他們就離開。

如果小麻雀還繼續靠近父母覓食,父母就會毫不留情面地用趕它走。小麻雀父母深知,如果不適時的讓孩子獨立,那麼它將永遠無法過正常的生活。

我們父母應如同磯鷸媽媽和麻雀父母,學會拒絕給予,看似很殘忍,但卻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拒絕給予的愛較之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對孩子原來張手,飯來張口的愛更彌足珍貴。

(2)成長需要我們面對生活

小磯鷸被飢餓所迫,試著走到海邊尋找食物。沙灘滿是沙子,到哪裡才能貝殼呢?他稚嫩的小嘴啄了一嘴泥巴,卻沒有任何所得。

更要命的是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對一隻小磯鷸來說像海嘯波浪一樣可怕至極,幾乎海浪一來就像是要了他的命。她想一次次逃走,但為了生活,為了不受飢餓,只有逼著自己這樣做,才能生存下去。

  • (小磯鷸在大海中尋找貝殼)

「生活」是什麼?要生活首先要生存,沒有生存,一切都失去了意義,都無從談起。我們每天需要面對生活,揭開生活的真面目。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永遠也不會知道生活的殘忍。

詩和遠方固然美好,但生活的本來面目就是苟且,每天苟且地活著,面對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寫出完美詩歌的顧城,有了詩和遠方,但卻為此失去了人間煙火,沒有了生活,最後被迫殺死了妻子之後自殺。

一個不願面對生活的巨嬰,結局只有走向滅亡。

(3)機會藏在危險之下

小磯鷸再一次海浪席襲來之下卷在了海下,他驚恐致極,睜大眼睛,但他看到了貝殼。沙灘上的沙子被海浪衝擊走,所有的貝殼都顯露了出來。他海浪擊退之後,小磯鷸興奮不已,它知道了貝殼在那裡,就在那一刻,小磯鷸長大了,學會了生存。

  • (小磯鷸被海浪襲擊)

倘若沒有經歷那一次的海浪襲擊,小磯鷸是不知道這些貝殼是來自哪裡還會在充滿沙子的海灘,盲目地找尋。

而生命的奇蹟就在那一次的「危險「之中,你嘗試了,你就會找到機會,奇蹟之光就會向你綻放開來。

在生活的歷練中,即使有危險有什麼可怕的呢?只要生命還在,就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有些機會有隱藏於那些所謂的危險之中。我們應當克服內心的恐懼,仔細觀察生活,感受隱藏在「危險」之中的「寶藏」。

  • (看見海浪過後留下的貝殼)

這則小故事,製作精良,也引發我們很多成長思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就像小磯鷸一樣。成長是一個不斷經歷,勇於探索,追求未知的過程。慢慢地找尋屬於自己的「貝殼」,找到生存下去的食物。

結語

不論是影片還會有關於小磯鷸的短視頻,他們是童話外衣包裹下的成人世界,是一部青春紀錄片,每個人都在影片扮演者角色,都是短篇中的小磯鷸。

我們不斷在找尋自我、認知自我、追尋自我、突破自我,可能會有跌倒、失敗、迷茫和失落,但也要永葆初心,繼續前行。

作者介紹:筆名覓陽Sunshine,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用寫作倒逼精進。尋一米陽光,遇見更好的你。

相關焦點

  • 豆瓣9.3分的《千與千尋》:解讀童話背後隱喻的人生真相和現實意義
    ——宮崎駿《千與千尋》《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作品中我認為是水準最高的一部了,它被視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的經典之作,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還有第2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這些榮耀讓《千與千尋》成為電影界中不可或缺的明珠。
  • 《千與千尋》:隱藏著讓人不禁潸然淚下的人生哲理和現實指導意義
    記得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是時候還是十幾歲的時候,當時看的時候,感覺就只是一部動漫電影,看過了就看過了,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如今,已經又過了很多年,重溫《千與千尋》,定然有不同的感受。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誘惑和控制,不自然間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這裡有一條生存規則:名字是身份,過去和回憶的一個象徵,失去自己的名字,就會失去過去左右的記憶,會失去自我認知,也就失去了未來。忘記名字的人會忘記回到現實生活的路,一生為其所困,一生為其勞作。
  • 9部不同國家在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揭露人性與生命意義
    《美麗人生》國家:義大利豆瓣評分:9.5推薦理由:電影讓人看到生命的強大,父愛的力量,也讓人懂得在黑暗殘酷的世界應如何創造希望和陽光。讓人明白,無論世界如何可怕,人心都能發出萬丈光芒。《三傻大鬧寶萊塢》國家:印度豆瓣評分:9.2推薦理由:以幽默的方式挑戰權威下的不合理,情節有趣,不僅能看出印度的教學現實情況,還能從頭笑到尾,看到在人云亦云的社會,一個人該如何堅持自己,開創天地。
  • 《千與千尋》僅僅上映7天,豆瓣9.3超高分,全球票房超2億美元
    《千與千尋》於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正式上映,製作成本19億日元,全片時長共125分鐘,導演宮崎駿,中文版由周冬雨、井柏然、彭昱暢、王琳、田壯壯等人配音,豆瓣評分9.3,截止6月28日,僅僅上映7天,貓眼電影票房3.0億人民幣,全球累計票房高達2.5億美元。
  • 19年過去了,《千與千尋》為什麼依舊是豆瓣上排名第一的動漫?
    這一位日本的動漫大師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如果說一定要選出最為經典的那一部,絕非《千與千尋》莫屬。《千與千尋》上映於2001年,一經上映便在全球引發觀影狂潮。奧斯卡第一部動畫外語片,至今仍舊是日本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在國內影迷們聚集的豆瓣上,這部動畫的評分是9.4分,TOP250排到了第7名,在動畫電影中位居第一。
  • 《美麗人生》豆瓣評分9.5的神作
    《美麗人生》 1月3日上映 高居豆瓣TOP250第6位,獲得1999年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美麗人生》 近日定檔2020年1月3日,驚喜來得太突然。
  • 5部優秀動畫,豆瓣評分全部9分以上,你都看過嗎?
    一、《異獸魔都》豆瓣評分9.2《異獸魔都》,2020年的新作,12集的短篇動畫。二、《千與千尋》豆瓣評分9.4宮崎峻的作品基本都十分優秀,上9分的也不少,譬如《龍貓》就有9.2分,但如果要選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那必須是《千與千尋》。
  • 宮崎駿經典之作《千與千尋》反映的現實意義,知道了會很牛逼!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豆瓣評分9.2,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的故事就像是那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童話,愛麗絲沒有想到,那個兔子洞後,是另外一個世界,她睜大眼睛,裡面映出了那個世界,而世界也映照出了她的眼睛。
  • 十月番豆瓣評分排行,9分以上只有三部,《高分少女》奪冠!
    趁著十月番還沒有播完,老白來和大家談談十月番的評分情況,平常大家看多B站的評分,這次老白就拿豆瓣評分來和大家聊聊豆瓣上十月番評分最高的是哪部,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第四-《心理測量者3》】:排在第四的是《心理測量者3》,雖然和上面那部《星合之空》一樣評分人數不多,但能有這麼高的評分還是說明這部十月番不錯的,目前動畫已經更新到第六集,看過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如何吧,如果想補的小夥伴建議還是從第一部開始補起吧。
  • 豆瓣評分9.0以上好看的恐怖片電影排行榜推薦
    豆瓣評分9.0以上恐怖片,你看過幾部?10、《七宗罪》Se7en (1995)  豆瓣評分:9.0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
  • 史上最催淚的六部動畫片,兩部評分高達9.3,你不可能全看過!
    《夏目友人帳》豆瓣評分 9.3《夏目友人帳》是真的很溫馨的一部動漫了,夏目那麼溫柔,斑老師也是實力可愛,每個小故事雖然短,但是卻很溫馨,溫馨到心裡的那種,我還記得那個小狐狸,那個老婆婆,那些妖怪,每一個都很可愛,它們是孤獨的,夏目也是孤獨的,可是卻也因此得以相識,結下深厚的友誼和羈絆,總之,真的是很溫馨很治癒。
  • 《千與千尋》「毫無意義」的一句臺詞,火了19年,讓無數人淚目
    《千與千尋》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部動漫,是日本著名漫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動漫則是由宮崎駿親自作為導演和編劇完成的。就像宮崎駿自己說的,這部作品就是試圖刻畫一個有關成長和冒險的故事。很多人都說這部動漫中蘊含著很多的人生哲理,從不同的角度都能品味出不同的味道
  • 嘉年華豆瓣評分多少?好看嗎? 嘉年華看點口碑影評介紹
    目前影片在豆瓣的評分已達8.3分,不少觀眾表示,《嘉年華》堪比中國版《熔爐》,對應當下中國不斷爆發的種種社會事件,可以說極具現實意義。嘉年華11月24日豆瓣評分更多豆瓣影評查看地址>>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019527/《嘉年華》勇敢有力量 聚焦性侵案背後的社會失職  《嘉年華》透過兩個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背景下的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女性青春成長的殘酷故事,冷靜但不乏力量
  • 從情感表達、現實意義分析動畫電影《千與千尋》
    影片講述一個10歲少女千尋和父母在一次搬家途中誤入神靈世界,千尋父母因為貪吃變成了豬,無法回到自己的世界,在神秘少年白龍的幫助下,千尋留在油屋打工,經歷一系列磨難後救出父母,重返現實世界。《千與千尋》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有107萬人在豆瓣打出9.3分,是宮崎駿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科幻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推薦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1:《盜夢空間》 豆瓣評分9.3分  2:《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2分  3:《蝙蝠俠:黑暗騎士》 豆瓣評分9.1分  4:《機器人總動員》 豆瓣評分9.3分  5:《楚門的世界》 豆瓣評分9.2分  6.
  • 豆瓣讀書評分9以上專題(05)
    01 樹上的男爵 作者:伊塔洛·卡爾維諾 豆瓣評分:9.1 02     萬物生光輝 作者:吉米·哈利 豆瓣評分:9.3
  • 豆瓣高評分的10部紀錄片,在家陪孩子看,漲漲知識
    3、國家寶藏豆瓣評分:9.1一件文物就代表一件故事,文物不能僅躺著博物館中,更應該讓人們知道它背後的故事。5、漢字五千年豆瓣評分:8.5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每一個文字背後的由來已久,都具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這個紀錄片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背後的人和事充分地展示出來。
  • 魔幻世界背後的人生哲理——《千與千尋》
    他創作的動漫作品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千與千尋》就是宮崎駿的代表作。早在2001年,這部動畫電影就在國內公映過,不過那時候,小編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學生,觀影的時候更多的是被宮崎老先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折服。18年後,重新觀看這部影片,小編又有了新的理解。
  • 《千與千尋》:繽紛多彩的畫面背後,隱藏了多少秘密呢?
    《千與千尋》之前看過兩次,第一次是在十幾歲的時候,一次是大學畢業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最近我又追了一次。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十幾歲的時候是因為被唯美和繽紛多彩的畫面所吸引,小時候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神靈世界「幻想;第二次看,是覺得無聊,想回看以前看過經典的電影,其中就想到了《千與千尋》;然後到最近一次看,真正算是讀懂了宮崎駿隱藏在動畫世界裡的很多人生哲理。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5部韓劇,每部都值得多看幾遍
    《我親愛的朋友們》豆瓣評分:9.5該劇主要講述「人生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活著」黃昏青春的人生禮讚,走向人生盡頭的朋友們之間的故事。這部關於親情和友情的劇看得我心中酸軟,欲罷不能。劇中每一個主角用命途多舛來形容都不過分,他們的人生大事件不用我來梳理,但是感情線上我總是能看到你和我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