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分的《千與千尋》:解讀童話背後隱喻的人生真相和現實意義

2020-11-26 廢墟之中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宮崎駿《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作品中我認為是水準最高的一部了,它被視為世界電影史殿堂的經典之作,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獎,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還有第2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這些榮耀讓《千與千尋》成為電影界中不可或缺的明珠。

以前看《千與千尋的》的時候,只是沉迷於裡面奇幻的世界和治癒的美景,感嘆裡面的世界太過奇妙。2019年《千與千尋》再一次被搬上大屏幕,這一次,我看到更多的是背後隱藏的人生真相。

電影講的是少女千尋跟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到了鄉下,卻在途中走進一條黑暗的隧道,而隧道盡頭,等待他們的是殘酷的考驗,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更應該思考在故事背後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三個方面來探討《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影響和思考。

一、破壞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會受到懲罰!

千尋和父母在去鄉下的途中,因為迷路,誤入一個奇異的城鎮。那裡有美麗的房屋和各式各樣的美食,千尋的父母經不住誘惑,在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就開始享用,卻不料,他們在大吃大喝的過程中,變成了兩隻醜陋的豬。

有人說,她的父母是因為貪婪,吃了免費的大餐才會變成豬。可是在電影當中,父親明確的表示會付錢,不管是刷卡還是現金都可以。他自信的認為,只要有錢,再沒有經過老闆同意,就享用美食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之後再結帳就可以了。

在這個細節可以看出,他們十分依賴金錢,認為有錢到哪裡都可以暢通無阻。只可惜,他們不知道,人類的金錢,在妖怪的世界是無效的。

父母習慣性的把金錢作為護身符,認為有了錢,想做什麼都可以。過於傲慢和自信,使得他們破壞了這個世界的規則,這才是受到懲罰的原因。

那麼,什麼是規則?

規則是運行、運作規律所遵循的法則。規則,一般指由群眾共同制定、公認或由代表人統一制定並通過的,由群體裡的所有成員一起遵守的條例和章程。

影片當中前婆婆說:「雖然我很想救你,但是我卻什麼都做不到,只能靠你自己去救。這就是這個世界的規則。」

她口中的規則其實就是我們所認知的因果關係。無論是在人類的世界還是妖怪的世界,你想要一個東西,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作為交換。即便是你擁有了魔法,也無法打破這個規則。

千尋想要在這個世界活下去,就必須老老實實工作,付出勞動才能繼續生存,就像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通過勞動來獲取報酬,謀求生存的資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就是現實世界的規則。

白龍想要跟湯婆婆學習魔法,只能籤訂契約:她教他魔法,他受她驅使。這是他們之間的規則。

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規則,一旦被破壞,那麼之前維持的平衡就會出現傾斜,那麼懲罰也就會隨之而來。

二、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和精神,不要忘記初心

「名字」和「記憶」,是片中反覆提到的兩個詞,其實名字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初心。

千尋為了在湯婆婆那裡得到工作,跟她籤訂契約,作為交換,湯婆婆拿走了她的名字。從那以後,千尋忘記了自己本來的名字,也忘記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她會漸漸變得麻木,直到忘記了自己。

從「千尋」變成了「千」,她忘記了很多事情,差點忘記了自己要回家的事情,好在白龍提醒她,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這樣會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而白龍,又何嘗不是忘記了自己?他為了學習魔法,跟湯婆婆定下契約,並把名字給了她,漸漸的也忘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心甘情願被湯婆婆擺布。

這裡的「名字」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初心。」我們之所以出發是為了什麼,這個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初心」沒有了,很多事情都會變樣,你也抵達不了想要去的地方。

我們在祝福別人的時候,經常會說到「不忘初心。」可是自己步入社會之後才發現,想要做到「不忘初心」真的是太難了。這個世界有太多誘惑,太多的無可奈何,我們時常會被追隨大眾,漸漸地,就丟失了自己的目標,迷失了自我。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呢?

1、不被欲望所迷。

大多數人墮落的原因,都是被欲望所驅使。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國家部委處長趙德漢被「財」所害,市委書記高育良被「色」所迷,公安廳廳長祁同偉被「名」所坑。這些都是因為欲望的驅使,明明有著光明的前程,最後卻落入深淵。

2、想要有始終,就要學會控欲。

蕭伯納曾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他們能夠控制欲望,然後沿著自己最初的目標往前走,最後得到屬於他們的勝利果實。

3、不被閒言困擾。

這個世界上,不乏那些喜歡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的人。尤其是身邊的一些以「為你好」的名義,對你的人生強加幹涉的人。

他們總是希望你可以變成他們期待的人,卻時常忘記了,那是屬於你的人生,應該由你自己決定。

想要不被閒言碎語所困擾,儘量遠離這三種人:

①遠小人②遠負能量的人③遠不如自己的人

在做任何重大決定的時候,儘量不要有這些人的參與,他們除了攪局,說風涼話以及傳遞負能量之外,一無是處。永遠要記住,外界的聲音只是參考,真正的決定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4、不被外事所惑

「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庖丁的技術之所以能夠達到這麼高超的境界,就是因為不被外事所惑,專心致志的做好眼前事。他十九年如一日的做好解牛這件事,才能夠走進王室為大王宰牛。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事無大小,人這一生,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一個人如果三心二意,看到其他行業的誘惑,就想改行,是很難有好的成績的。

因此,想要獲得成功,你必須要做到「不被欲望所迷,」「不被閒言所擾,」「不被外事所惑,」保持初心並持之以恆的努力,一定可以達到想要的目標。

三、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即使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是千尋和父母要離開神隱世界時,白龍對她說: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前面我不能過去了。千尋問他:「我們還會在哪裡相逢嗎?」

「一定會的。」白龍肯定的回答。

隨後,他又叮囑千尋:「你快去吧,記得千萬不要回頭。」

然後,千尋離開了。

有些人,註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即便有再多不舍,也只能揮手告別。

白龍其實代表著我們生命中出現的很多人,他們也許是愛人,也許是親人,也許是朋友。在漫長的人生旅途當中,給我們帶來愛,溫暖以及快樂。可是都有自己的人生,他們能夠陪伴我們的只是一段路程,剩下的路,我們需要自己去走。

之前看到一句話說:「頻頻回頭的人,走不了遠路。」過去再美好,終究成為了過去,只有未來才是值得期待的。如果你頻頻回頭,被過去絆住了腳步,是很難奔赴未來的。

電影的最後,千尋和父母回到了人類世界,我不知道她是否會一直記得在神隱世界裡的一切,但我知道,此時的千尋已經不是以前的千尋了,她變得更加勇敢,更加成熟。

4、總結

這部電影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它不僅僅給我們呈現一個童話,而且在故事當中給我們傳遞了複雜的人性以及現實的殘酷。每個人都需要在逆境當中學會成長,在成長的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面對很多的誘惑和選擇,尊重這個世界的規則,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以及感恩所有幫助過你的人,即使他沒有辦法陪你走到最後。每一步都腳踏實地,每一步都不要辜負自己,未來的路還很長,願你我都能順利的到達彼岸!

相關焦點

  • 再看《千與千尋》:3個隱喻角度詮釋宮崎駿的創作意圖
    ,但本文我想從隱喻的視角,分別從主題隱喻、場景隱喻及角色隱喻解讀影片,解讀更多令觀眾疑惑不解的內容,揭示宮崎駿的創作意圖。這裡的隧道是現實世界和虛幻世界的過渡帶,隱喻著舊的生命歷程的結束, 新的生命歷程的開始。
  • 豆瓣評分9. 3的《千與千尋》:背後隱藏的人生哲理和現實指導意義
    記得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是時候還是十幾歲的時候,當時看的時候,感覺就只是一部動漫電影,看過了就看過了,並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如今,已經又過了很多年,重溫《千與千尋》,定然有不同的感受。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誘惑和控制,不自然間就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這裡有一條生存規則:名字是身份,過去和回憶的一個象徵,失去自己的名字,就會失去過去左右的記憶,會失去自我認知,也就失去了未來。忘記名字的人會忘記回到現實生活的路,一生為其所困,一生為其勞作。
  • 童話故事的現實隱喻,《小豬佩奇》背後的女權尷尬
    豆瓣評分高達9.2分,足以說明這部動畫片的火爆。其熱度甚至突破童話世界,進入了現實社會和成人世界,實現了兒童動漫文化領域中為數不多的「破圈」壯舉。和大多數的兒童動畫一樣,《小豬佩奇》雖是一部學前動畫片,其劇情卻是「現實主義題材」,其故事情節並不僅僅局限於異想天開的兒童世界,而是把成人社會與現實生活融入到故事結構中。
  • 《千與千尋》裡細思極恐的小細節,你知道幾個?背後真相耐人尋味
    相信不少90後都看過《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也許有的小夥伴還看過不止一遍。這部電影不同的人看,就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從中汲取到了溫暖和勇氣。但是《千與千尋》裡也隱藏著一些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估計很少有觀眾能覺察到。現在就跟隨小編看看這部電影裡隱藏的細節,探究它們背後的含義吧。1.
  • 宮崎駿經典之作《千與千尋》反映的現實意義,知道了會很牛逼!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豆瓣評分9.2,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的故事就像是那個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童話,愛麗絲沒有想到,那個兔子洞後,是另外一個世界,她睜大眼睛,裡面映出了那個世界,而世界也映照出了她的眼睛。
  • 《寄生蟲》:不是現實意義的蟲子,而是對社會現象的隱喻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導演執導的劇情片,豆瓣評分8.7分,於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同年七月份,該影片在韓國累計觀影人次達到1000多萬人次,相當於中國有將近3億人去電影院看過,火爆程度可見一斑。2019年6月,《寄生蟲》在法國上映後成為了迄今在法國最賣座的韓國電影。
  • 《千與千尋》不僅是一部童話故事?更多的是複雜的人性和現實的殘酷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夏木真理、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來配的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在2001年7月20號在日本上映,後來在2019年6月21號是在中國正式上映。
  • 蒂姆·伯頓《大魚》,哥特奇幻,詩意童話背後掩映交織的真實人生
    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威爾和妻子重返故裡,機緣巧合終於發現了隱藏在這些故事背後的奧秘和真相,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像的一生。如果僅從故事層面解讀這樣一部上榜豆瓣TOP250的奇幻經典,未免太過單薄,很難讓大家領悟到這部佳作的真正魅力。
  • 豆瓣top250~6 |《千與千尋》(2001)
    豆瓣top250#6 | 《千與千尋》(2001)最好的宮崎駿,最好的久石讓。本片是宮崎駿大師的集大成之作,作為一部動畫片,本片在第52屆柏林電影節上榮獲金熊獎,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的動畫作品。
  • 《三體》中童話故事的這3個隱喻,讓我們看清現實世界的人性
    前言《三體之死神永生》中,雲天明曾講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在一個「無故事王國」裡,國王膝下有3個兒女:大兒子深水王子、二兒子冰沙王子和女兒露珠公主。深水王子人很善良,深得國王喜愛,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年去了饕餮海上的墓島後,就再也沒回來,而冰沙王子,一直冷血無情,最終國王決定傳位於露珠公主。
  • 豆瓣9.3《千與千尋》以前看只覺得畫面美,現在看都是現實和眼淚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驚嘆於手繪畫能如此美麗,每一幀都是一副絕美的畫面。第二次看,特別喜歡白龍,尤其那句,「按照來時的路走,千萬別回頭」,卻不知道白龍有可能回不到人類世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紀,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宮老的作品總是在一點一滴中展現著人生道理。這部片2019年在中國上映,我在上映信息裡看到這樣一句話:「以前看沉迷於奇幻美景和不可思議的想像,現在看,看的都是現實和自己眼淚」。看懂了童話的殘酷,也就意味著長大。
  • 從《太陽照常升起》三種愛情模式,探討電影背後的隱喻和現實意義
    人生路上有電影,不孤單。文/卷姐電影姜文,作為中國電影史上一位極有個人特色的作者導演,一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姜文電影擅長堆砌大量的影像符號,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營造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他總讓我想起一位偉大的南美作家,《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
  • 豆瓣9.3分電影《千與千尋》連續20年票房冠軍,收視率接近50%
    宮崎駿電影作品《千與千尋》從日本上映到現在,已經連續20年在日本本土影史穩坐票房冠軍了。到2018年一共在電視上放了8次,都取得了超高的收視,甚至有一次是接近50%的收視率。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千與千尋》時還是在小升初的時候。那時自己還十分懵懂,看過之後只是有一種很淺顯的認知。
  •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千與千尋寓意總結 千與千尋深意背後暗藏恐怖現實真相  電影《千與千尋》最近在國內上映,這部動畫電影寓意深刻,不過很多人也疑惑,它到底講了什麼呢?千與千尋寓意深刻解讀來看看。  千與千尋寓意深刻解讀  《千與千尋》之所以如此經典,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它可以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小孩子看的話是一個純真童話,而成年人去看的話,卻又是一則寓意深刻的故事,可以說《千與千尋》包含了宮崎駿的整個世界觀。
  • 宮崎駿神作《千與千尋》的人生感悟和社會隱喻!​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無數影迷心中的動畫神作——《千與千尋《千與千尋》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處處充滿小細節和隱喻。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電影中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順便從側面來解讀宮崎駿的一些用意。人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永遠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忘記自己最初的想法或夢想。
  • 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分析《千與千尋》經久不衰的原因
    9.3分,排在第七位,是宮崎駿爺爺的代表作之一,獲得了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裡的最佳動畫獎。《千與千尋》還是全球首部同時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是21世紀全球評分最高的動畫電影,創造了日本影史票房神話,至今都無人可以打破這項紀錄。在所有的動畫片裡面,這部電影在我的心中絕對可以排在前三位,宮崎駿爺爺的所有動畫電影都十分好看,它背後深刻的寓意是很多電影都無法觸及的。總的來說,它是一部關於成長的童話。
  • 《美人魚》:周星馳童話背後的海豚灣真相
    每年9月1日,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都會開啟一年一度的「捕豚季」,每次捕獵季會持續到次年3月。 這個故事背後的隱喻是:如果海豚有著跟人類一樣的面容,會表達情感,擁有跟人類一樣的智慧,人類或許能推己及人一些? 甚至電影裡雜糅的不少經典笑料片段,譬如羅志祥飾演的八哥混進珊珊和劉軒約會的餐廳,卻被生生砍斷了五條觸手,背後隱藏的其實也是同樣的疑問。 3.
  •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
    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究竟存在怎樣的現實隱喻呢宮崎駿老爺子的動畫電影,相信我也已經不需要多說什麼,尤其是他的作品《千與千尋》,可以說是他的集大成之作,獲得了無數的榮譽,而宮崎駿本人也在晚年得到了奧斯卡終身榮譽獎,這個獎項對於亞洲來說
  • 深度分析《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喻,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
    國產、懸疑、孩子、現實主義、社會剖析、影帝齊聚、電影質感、豆瓣8.9……這些標籤中的任意一個,都能成為一部好劇的勳章。而當這些標籤疊加在一起時,就誕生了2020年6月的驚喜——《隱秘的角落》。懸疑推理劇因其自身的「燒腦」特性,具備了極高的參與度,打破了性別和年齡的桎梏,在觀眾群體中廣受歡迎。
  • 千與千尋:美好中影射現實,動畫裡的千尋就是我們的人生
    表面看起來《千與千尋》為我們虛構了一個屬於孩子的魔幻世界,實際上卻處處都在影射人生,也正是因為如此《千與千尋》才被大家奉為神作。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在搬家的途中發生了意外,一家人進入了湯婆婆控制的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