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利劍 | 疫情期間粵通寶ETC亂扣費質疑纏身 支付牌照能否順利...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車在家中停,ETC扣款天上來」,近期,粵通寶遭到了不少車主的吐槽和投訴。

官網資料顯示,廣東粵通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粵通寶」)以第三方支付牌照為核心,發行和運營「粵通寶」預付卡,可綁定銀行卡帳戶,用於全國高速公路通行繳費與特約商戶支付消費。

2月15日,交通運輸部在官網發布公告宣布,自2020年2月17日零時起到疫情防控工作結束(時間另行通知),包括貨車、大客車、七座以下乘用車在內的所有車輛,可免費通行全國高速公路。

疫情特殊時期的免費政策本來可以為廣大車主減輕負擔,但之後頻繁收到的粵通寶ETC扣費簡訊卻導致事與願違。記者了解到,過去這一個月以來,不少車主在各大投訴平臺對粵通寶發起投訴。3月12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粵通寶的投訴已經達到532條。

其中,署名為「吳峰」的車主投訴稱,「我都三個月沒上高速還收到了扣費信息。」從提供的截圖來看,他於3月4日被扣費163.24元,「現在高速本來就不收費,之前還有兩次沒上高速收到扣費信息,不清不楚扣費。」這位車主表示。

對於粵通寶在投訴中所涉及到的亂扣費(多扣費、重複扣費、扣費詳情信息過少)問題,該公司市場總監甘炳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新舊系統切換,前期收費流水質量不高,通訊傳輸不及時等原因,可能導致單次通行流水被分批結算,並且結算時間會延後,讓車主造成被『多扣費』的誤解。」

ETC加速普及 亂扣費質疑由來已久

去年5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ETC應用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80%的汽車ETC安裝率的目標要求。

政策的力推之下,記者注意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大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齊上陣,全國各地掀起了一陣推廣ETC應用的浪潮。

眾做周知,疫情防控期間高速公路通行免費,而不少車主足不出戶卻頻頻收到ETC扣費簡訊,目前,在各大投訴平臺上,粵通寶也面臨著大量有關亂扣費的集中投訴。

對此,甘炳強解釋稱:「2020年1月1日,高速ETC收費由按通行路徑在出口收費改為按途經門架分段收費。按照『通行優先』原則,ETC車輛『先通行、後扣費』,因系統切換磨合期,路段系統不穩定,存在通行流水質量不高,通行流水上傳不及等問題。」

「技術部門正協調路段開發單位完善路段系統、加快數據治理,完善用戶端系統功能。」甘炳強進一步透露,預計系統改造工作會在4-5月能夠完成。

按照系統切換的時間節點來看,粵通寶ETC近期所產生的扣費是否均為今年1月份的待扣費用?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上述粵通寶負責人並未直接回應。

扣款金額無法與1月份的帳單進行對帳,這也導致不少車主在投訴中產生類似的質疑。例如,車主袁先生投訴稱,「我在2月28日收到ETC扣費簡訊被扣除143.21元,打電話到客服說可能是1月份的扣費,然而我查詢1月份的帳單顯示為124.76元,2月份我總共被扣除155.29元,我不知道和1月份的帳單如何聯繫起來。」

車主在聚投訴平臺上發起投訴

是否存在「多扣費」問題?多扣除的費用會如何解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上述粵通寶負責人強調:「『多扣費』為車主誤解。」不過,他也指出,車主若存在多扣費的問題可以通過粵通卡公眾號或粵通卡ETC小程序點擊在線客服填單提交。

實際上,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從去年9月份開始,便有車主對粵通寶所存在的亂扣費問題提出質疑。「辦ETC想著方便一點,但被亂扣費幾千塊錢,銀行和粵通寶兩邊跑,推卸責任說系統出問題,讓我等。」車主鄧先生表示。

申請容易註銷難 公眾號人工客服大排長龍

除了涉嫌亂扣費的問題之外,粵通寶ETC同時也因「強制辦理」、「註銷困難」遭到不少車主的投訴。

記者了解到,車主辦理粵通寶ETC除了可以去營業廳、合作銀行網點等線下門店外,還可以通過粵通寶公眾號及微信小程序在線申請,3分鐘內完成在線註冊申請,3天左右快遞到家,車主自行安裝激活即可正常使用。

同時,在上述服務的基礎上,粵通寶去年又推出了線下「立等可取」發行方式:車主在線下代理渠道只需用手機掃碼註冊、提交基本資料後即可拿走ETC套裝,全過程2-3分鐘即可完成。

相比較而言,用戶註銷粵通寶則顯得繁瑣了許多,記者在粵通寶官網看到,車主辦理註銷限制在購卡三個月之後,並且需要本人親自到粵通卡客服中心營業部營業廳進行辦理。

粵通寶官網卡片註銷規定

在回應上述問題時,粵通寶負責人指出:「自去年6月起,我們與銀行進行了大面積的 ETC 發行推廣,銀行為客戶贈送了ETC設備,沒有收取客戶的任何辦卡費用,且在整個辦卡過程都需要客戶的身份信息驗證,所以客觀上不會存在強迫客戶辦理的現象。」

不過,記者還是注意到,目前對粵通寶表達不滿的車主不在少數,在諮詢投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粵通寶官方客服也顯現出應接不暇的狀況。

例如,車主曾先生於2月28日在聚投訴平臺上投訴稱:「因ETC扣費不明,撥打客服電話等待了23分鐘才接上線,客服態度傲慢,只是詢問了一下讓我去銀行打帳單之類的就直接掛斷電話。」

記者也看到,在其它車主的投訴中,「客服電話無人接聽,線上客服排隊上千人,沒人搭理」類似的投訴屢見不鮮。

3月11日上午10點,本報記者嘗試撥打粵通寶官方客服電話,在反覆撥打多次無人接聽的情況下,按照電話語音指引,記者關注粵通寶微信公眾號試圖聯繫人工客服,最終到的界面提示是:排隊人數793,您在第793位。

粵通寶公號人工客服大排長龍

由此看來,車主普遍反映的粵通寶客服長時間聯繫不上的情況並非是極端個例。對此,粵通寶公司負責人在採訪中也坦承:「公司在去年下半年的發行量和客戶量增長迅猛,對應的人工客服諮詢投訴也隨著大幅增長。」

但是,粵通寶方面同時也向本報記者強調,公司為提升接通率,呼叫中心增加了5倍人手,並開發了智能客服機器人,目前接通率保持在全國同行前列。

月底迎來支付牌照續展考驗

天眼查信息顯示,粵通寶為廣東聯合電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聯合信科控股大股東為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而廣東省交通集團旗下持有後者51%的股份。

粵通寶股權結構圖

除了廣東省交通集團之外,參投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還有其他多家交通企業,包括廣州交通、深圳高速、東莞交通、羊城通、佛山交通等。

另據央行官網顯示,粵通寶所持有的支付牌照於2015年3月獲批,業務類型局限於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展業範圍為廣東省。

有支付業界人士認為,粵通寶控股方由多家交通企業參股,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業務併購、貨幣匯兌的難題。而在此前媒體的公開報導中,粵通寶也似乎表現得「志向不凡」,有意將廣州的羊城通、深圳的深圳通、香港的八達通等交通卡整合為一體,打造成「粵港澳一卡通」,成為兩岸三地通行的便捷支付卡。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支付牌照五年一審的規律,粵通寶將於本月底迎來第一次牌照續展審核。

粵通寶所持有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一般情況下,此前是否出現違規行為是影響牌照續展能否順利通過的關鍵因素。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粵通寶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被央行廣州分行罰款3萬元。

之前遭受處罰的經歷以及近期出現的大量投訴是否會影響到即將到來的牌照續展?對此,粵通寶回應《華夏時報》稱:「由於去年ETC的爆發式增長,平臺產生了大量的客戶投訴和輿情事件,粵通寶對此做相應的應對工作,輿論壓力已經有所緩解,不會影響粵通寶的牌照續展,目前續展計劃正如期進行。」

相關焦點

  • 粵通寶支付牌照獲續展:股東廣東聯合電子,ETC業務被訴亂扣費
    近日,央行公布新一批支付牌照續展結果。據廣東粵通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粵通寶」)《支付業務許可證》準予續展公示信息顯示,許可內容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據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粵通寶牌照有效期為2020年3月26日至2025年3月25日。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車e興ETC:中原通etc無法查看帳單亂扣費
    婁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我通過在網上購買自助安裝辦理了中原通etc   經常出現過了就好忽然收到幾個甚至是幾個帳單的情況  到了今年一月二月更是離譜  根本看不到帳單  一會兒又扣費一會兒又扣費  而且我查看了交易時間  好幾個實在凌晨三四點和清晨五六點產生的消費  我很確認我在那個時間段沒有同行過高速產生費用  請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 盒子科技通過「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獲取支付牌照似乎仍遙遙無期
    盒子科技一直未取得支付牌照,申請牌照未果後,盒子科技一直試圖收購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環迅支付)的支付牌照,不過在近年來環迅支付頻收罰單的情況下,其能否順利通過續展也還是個未知數,對於盒子科技來說渴求的這張支付牌照似乎仍然遙遙無期。
  • ...支付牌照成巨頭標配|支付牌照|域名|bilibili|支付業務|支付寶|...
    從2020年開始,網際網路行業的大小巨頭就紛紛入局支付市場,1月份,拼多多通過收購付費通,獲得支付牌照:9月,字節跳動通過收購合眾支付,獲得支付牌照;同月,攜程通過上海國企東方匯融,獲得支付牌照;11月,快手通過收購易聯支付,獲得支付牌照。更早之前,美團、滴滴都已分別拿下支付牌照,如今更是推出月付功能,搶先加入賽道。起步更早的京東,在2012年收購網銀在線獲得第一塊支付牌照。
  • 歸還後仍扣費?共享充電寶行業標準亟待規範
    歸還後仍扣費?然而,共享充電寶在給眾多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許多消費者的詬病,亂扣費、難歸還、逾期影響信用、客服失聯等問題頻遭投訴。近期,在黑貓投訴平臺,眾多消費者反映其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存在歸還後仍一直扣費的情況,其中包括一些行業的頭部企業,例如小電科技、怪獸充電等,也有不少小品牌。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有市民反映共享充電寶的客服不容易聯繫,出了問題很難反饋。
  • 歸還後仍在扣費,共享充電寶有點「坑」
    歸還後仍在扣費,共享充電寶有點「坑」 押金難退、好借難還、客服聯繫不上等問題也頻遭吐槽 記者 潘顯璇 攝 出行、支付、辦公、娛樂……如今,智慧型手機不僅是溝通交流的橋梁、消磨時間的娛樂工具,還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俗話說「手機有電,心中不慌」,在眾多共享經濟主體跌落神壇的情況下,共享充電寶依然風生水起。 然而,共享充電寶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不少消費者詬病,亂扣費、押金難退、好借難還、客服聯繫不上等問題頻遭吐槽和投訴。
  • 默認斬獲支付牌照?張一鳴買下合眾支付100%股權 字節跳動冀望資金...
    9月3日,字節跳動方面向多家媒體確認獲取合眾支付支付牌照的信息,並表示此舉將有利於提升用戶體驗,與其他支付方式一起更好地服務字節跳動旗下產品的用戶。但該牌照將用於公司旗下具體哪些業務,字節跳動未予以詳細說明。
  • 全球最貴監管牌照之一,巴哈馬欲向歐美監管水平看齊
    巴哈馬監管牌照為何普受歡迎?負責頒發零售外匯及差價合約許可證和管控金融服務活動的監管機構是巴哈馬證券委員會(SCB),該機構監管目的是為所有金融公司提供監管框架,包括從規則制定和調查實踐到執行權力和確保滿足法定條件的外匯監管。作為當下全球熱門離岸監管機構之一,SCB之所以備受矚目和追捧,與巴哈馬國家的法制建設、金融服務業發達等一系列因素密不可分。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臨近年底,持牌支付機構再次減員。近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支付牌照註銷信息顯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已有4張支付牌照正式註銷。從支付牌照發放以來,至今共有38張支付牌照被註銷,支付牌照總存量縮減為233張。
  • 默認斬獲支付牌照?張一鳴買下合眾支付100%股權,字節跳動冀望"資金...
    默認斬獲支付牌照?張一鳴買下合眾支付100%股權,字節跳動冀望"資金跳動"?儘管張一鳴掌控的其他公司斬獲支付牌照並不意味著字節跳動直接掌控支付牌照,但字節跳動對此的回應透露出更多「默認」的味道。9月3日,字節跳動方面向多家媒體確認獲取合眾支付支付牌照的信息,並表示此舉將有利於提升用戶體驗,與其他支付方式一起更好地服務字節跳動旗下產品的用戶。但該牌照將用於公司旗下具體哪些業務,字節跳動未予以詳細說明。
  • 不提供服務了ofo仍在自動扣費?如何解除免密支付記者來支招
    服務不提供了 ofo仍在自動扣費?據北京日報消息,本月4號,周女士發現自己的微信帳戶突然被扣了52元錢。一查發現是ofo季卡自動續費。為了避免再被扣費,周女士急忙解綁,她先是撥打了續費簡訊上留的電話,結果發現這個號碼是空號;她又試圖通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聯繫ofo方,也都沒得到對方的回應。
  • 從昨日起,高速恢復收費,卡友ETC亂扣費和費用顯示問題解決沒?
    這次提前結束高速免費也預計我們國內的情況基本穩定,社會也基本恢復了原來的生產生活,這樣看來,物流也多了起來,私家車、運輸車同樣會在高速上多起來,對於高速免費來說,卡車司機絕對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為高速免費也就意味著他們運費的降低,所以說高速免不免費對他們來說,都可以接受,只是高速進行收費之後,收費口將會面臨擁堵,有時候長達半小時是常事,最重要的一點應該還是裝了ETC的貨車了,畢竟去年發生的大貨車ETC亂扣費事件讓各位貨車司機以及卡友都是記憶猶新的
  • ETC扣費簡訊後續:中原通客服回應稱「插卡設備上高速,可能會產生扣...
    河南商報記者 宋紅勝長垣市民馮先生反映ETC亂扣費的問題,4月1日,河南商報以《 這也行?長垣一市民1月13日辦理的ETC,卻收到了1月6日的扣費簡訊 》進行報導。這張農信社銀行卡的信息,是馮先生1月6日註銷舊ETC卡時留下的,為的是舊卡餘額的退費問費。「以後上高速扣費,是不是也會扣農信社銀行卡的費用呢?」馮先生感到費解。隨後,馮先生又接到中原通ETC工號為3275客服人員的回訪電話。客服人員說:「初步核實,可能是您帶設備上高速了,也可能是某種原因引起了設備觸發龍門架產生感應導致了記錄上傳數據,所以產生了扣費。」
  • 相互寶陷投訴糾紛:誘導開通、私自扣費、理賠難
    誘導開通、私自扣費、理賠難相互寶陷投訴糾紛近日,用戶張應向燃財經反映:" 支付寶旗下相互寶誘導我在不經意間點入頁面,籤約條款中也沒有說明每月要扣多少錢,扣款時沒有通知我再次確認,而是自動扣費了,扣了一年多我才發現。"
  • 騰訊系支付大擴張:群雄並起混戰,能否搶食螞蟻金服市場份額?
    隨之而來的,是監管對網際網路金融史無前例的大整頓。11月初,央行、銀保監會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對網際網路平臺利用技術優勢,通過對用戶網絡消費、網絡交易等數據分析發放的網際網路貸款進行了明確規定。12月,監管利劍再度出擊。
  • 聚投訴網友投訴金銀港:金銀港亂扣費
    高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金銀港借款平臺亂扣款,我進去看到都是714高炮,我什麼也沒做,我就退出了,可是今天扣了我196元的所謂會員費,未經過我同意,我要求退還196元,這個高利貸平臺太坑人了,希望有關部門徹查」
  • 共享充電寶歸還跑斷腿,還完還扣費?服務頻遭投訴,行業標準亟待規範
    然而,共享充電寶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到許多消費者的詬病,亂扣費、難歸還、逾期影響信用、客服失聯等問題頻遭投訴。近期,在黑貓投訴平臺,眾多消費者反映其使用的共享充電寶存在歸還後仍一直扣費的情況,其中包括一些行業頭部企業,例如小電科技、怪獸充電等,也有不少小品牌。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有市民反映共享充電寶的客服不容易聯繫,出了問題很難反饋。
  • Uber用戶未打車遭自行扣費 回應稱支付系統導致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手機打車軟體Uber(優步)在未使用的情況下自行扣費,想解綁帳戶卻找不到解綁方法。   微博名為「@啊皮啊」的Uber用戶反映,他在14日收到Uber發來的3份扣款通知,該用戶就此事發微博詢問@Uber上海,@Uber上海回覆說,系統升級導致的13日產生的行程消費延遲扣款。
  • 支付行業嚴監管常態化 央行營管部對商銀信開除億元罰單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罰單頻出,一方面反映出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重發展輕規範、重創新輕誠信、重快捷輕安全、重業績輕風控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表明監管部門現在的監管理念越來越清晰,就是要「重典治亂」「猛藥去痾」,如沒收所得並罰款、通過對第三方支付機構從法人和個人雙層次主體的責任問責等處罰,都體現了從嚴監管、法治監管、快捷監管、勤勉監管和透明監管的理念。
  • 「B站支付」來了?網際網路企業為何熱衷支付牌照
    近兩年,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不斷加碼布局金融支付領域。除了已經佔領市場的微信支付、支付寶、京東支付、美團支付外,攜程、快手、字節跳動、拼多多此也都直接或間接拿到了支付牌照。公開資料顯示,B站從去年11月份開始,在其官網以及多家招聘網站上開始招募支付業務相關的崗位,其中對於支付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描述中,明確提出「PM需負責錢包設計及支付相關產品整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