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嚴厲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2020-12-06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彈性"

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孩子哭鬧,家長要麼放縱孩子,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麼就是用家長的嚴厲地讓孩子妥協。但是教育孩子,不論是放任自由,孩子嚴厲管教這兩種極端的方式都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根本所在。

有些家長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帶著耐心,但如果孩子在談話過程中稍微調皮搗蛋一點,這時候家長就會忍不住生氣,導致矛盾激化。後果就是孩子依舊很調皮,除了性格決定,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若想得到一個好的教育結果,就應該要讓教育變得有"彈性",也就是教育方法要變得靈活起來。

家長教育並非"照搬照做"

第一次為人父母,對於"嚴控"還是"放縱"的教育模式,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而為了讓孩子能成才,不落於人後,很多家長尤其留心效仿名人的教育方式。"嚴師出高徒"、"棒子底下出孝子"等等被許多家長奉為教育名句。

《傅雷家書》中對子女進行嚴厲教育的傅雷先生也常常成為家長們爭相模仿的對象。兒子傅聰從小學鋼琴,傅雷便拿著戒尺站在旁邊,兒子只要彈不好就會被打手背。

最終傅雷成功"打出"了一個音樂家。

但是別人的成功教育並不一定能對自己的孩子起作用,如果只是一昧照搬照做別人的教育,而失去了對實際情況的考慮,只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家長覺得這樣的教育方法是正確的,孩子是有可能因為嚴厲的要求而提高成績,但父母卻容易因此忽視孩子內心的感受。如今隨著孩子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環境也越來越複雜,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

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喜歡效仿外國精英教育,即採取"放縱"的教育模式。很多高考狀元在被問到成功秘訣時也說道:父母幾乎沒有操心過自己的學習,都是自己學習的。但這一切也是建立在她們知道如何自主學習的基礎之上。對於自控力本身較差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不管則會演變成放縱,孩子不懂得明辨是非對錯,就容易走向危險。

不管是"控制"還是"放縱"對孩子來說都不是好事,這也讓家長們在教育上容易進入兩個誤區。

家長教育容易陷入的兩個誤區

1、嚴格管教孩子就是一昧控制和壓制孩子

有些家長對孩子嚴厲,認為這樣可以約束孩子,讓他們乖巧懂事。但這時候孩子就好比是一個木偶人,由家長時刻牽線控制行為。只要家長沒有發號施令,孩子就可能不知道應該做什麼。

釋放孩子的天性就是沒有界線地"放縱"孩子

這種與第一種情況恰恰相反,家長讓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原則和局限。孩子如果過於叛逆則會造成另一種極端,即家長變成了孩子手中牽線的木偶人。

真正可以給孩子的成長提供作用的是有"彈性"的教育。它會將孩子培養成具有"彈性人格"的個體,而缺少"彈性"教育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缺少"彈性"教育的孩子,會存在以下特徵:

1、發展比較緩慢

教育大師說:真正能夠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僅僅只佔3%,大部分孩子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罷了。但是許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含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讓不少家長費盡心思,不停追求讓孩子更優秀的方法。

但是對於優秀,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定義和理解。因此,父母往往在孩子套用的各種成功人士的教育經驗只會讓孩子的發展減速。方法還是應該找適合的,而不是找最好的。

2、性格容易有缺陷

如果孩子的教育存在問題,那麼性格必定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平時總是被家長所控制,那麼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做事不經過大腦,只需要執行命令就夠了。這樣的教育除了能讓孩子執行力提高之外,只會讓孩子變得不會思考,懶得鍛鍊,性格上也會容易出現缺陷。

德雷克斯曾經說過:"知道不去做什麼事情,對於做決定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往往多數父母只知道孩子要做什麼,並為孩子做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從而導致他們失去自我鍛鍊的機會和能力。

3、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有"彈性"的教育會讓孩子覺得自由,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發展,孩子就會感到窒息和壓抑,這樣就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動不動和家長唱反調,並逐漸走向危險邊緣。而當孩子處在被完全控制的環境中,內心的陰暗程度就會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就極易做出瘋狂的舉動,如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

因此,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有"彈性"的教育。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彈性"教育呢?家長又應該怎麼做呢?

給孩子"彈性"教育,家長需要做對這幾點:

1、學會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年齡小,於是就不會他們的話放心上,甚至會覺得孩子那麼小哪來的思想。但是,家長們要做的第一點便是:樹立一個觀點,孩子存在著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該學會尊重他們的思想。蒙特俊利曾說過一句話:懲罰只會剝奪孩子的尊嚴,一旦心靈受傷,孩子就不能很好的成長。

在"彈性"教育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學會保護,尊重孩子的想法,在解決問題時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想想當孩子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會產生什麼樣的心情和感受,這樣就能夠慢慢明白孩子心裡的情緒,或許就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權利去選擇和生活。

2、別讓孩子感到窒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

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有些家長喜歡"控制"孩子。平時和誰一起出門玩要報告,晚上要幾點之前回家等等。這樣嚴厲的管教只會讓孩子感到窒息,表面上家長會讓孩子好好和朋友聚會放鬆,但是一遍一遍的電話問候卻會讓孩子覺得毫無自由可言。

在"彈性"教育下,既然父母已經同意孩子出去玩,那就放寬心,相信孩子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現實生活,不如多給些機會讓他們去鍛鍊。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不經歷,那等他們長大之後還會依舊像小孩子一樣懵懂。與其讓孩子長大後受傷害,不如在成長的道路上讓他們去嘗試,即使做錯也沒有人會責怪他們。

3、給孩子制定靈活一些的規則

一昧的放縱和太過自由會導致孩子無法約束自己,那麼家長在這時候就可以給孩子立一些規則,前提是規則不能過於嚴苛,要既能讓孩子放鬆又能夠讓他們知道界限和原則所在。

好比對女孩子來說,平時可以和朋友聚會,但原則必須提前和父母說,如果不回家要先確保人身安全,親子雙方一旦達成協定,雙方就一定都要遵守。如果孩子認為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太少,也可以就此提出自己的要求,每個人都必須遵守家裡的規則,有規則的教育也會讓家庭變得更加民主,家庭氛圍也會因此變得更好。

最後,家長在讓孩子成才的過程中,也應該學會反思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只要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提出合理的想法,家長就應該學者不掌控孩子的自由。別忘了,讓孩子快樂的成長才是家長教育的最終目的。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些家長向我反映,最近自己的孩子無論怎麼管教,都依然是不聽話。剛自己親自去管教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嚴厲管教孩子就會更加叛逆,但是只要心軟了讓他自由,都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聽話。
  • 把放任不管當作靜待花開,是教育中很可怕的事情
    「我女兒音樂品味挺高的,她的音樂感悟力特別好,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還是可以推一把。我和我太太覺得對孩子應該從小奉行快樂教育,別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一直沒有迫使她學這些那些,現在我覺得有點後悔。」天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捨不得孩子,往往就隨孩子去了。但是這樣的放任,等到孩子長大有時就會變成悔恨。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愛的味道》過於嚴厲的管教,讓孩子離你更遠
    女兒則認為對於年輕人來說,這都不是事,作為三十五歲的大人,她可以為自己負責。老人十分憂慮,想要知道女兒的想法,父女倆在家裡一提這個問題二人就翻臉,女兒不願開口交流,認為說不著。節目組為父女倆安排了一天的行程促進情感交流,父親定的活動地點第一站選擇的就是軍事化訓練基地,掛在半天中的網格橋、鐵索橋等都是高難度挑戰,加上下雨天溼滑,挑戰升級,邊主持人袁成傑都大呼太難了,然而看似柔弱的、個子小小的女兒,一邊說著不想挑戰,一邊手腳並用、顫顫巍巍地走完全程,她覺得爸爸可能在某一個地方看著她,儘管很害怕,還是艱難地完成了任務,讓人心疼。
  • 孩子不聽話應該怎麼辦,這樣教育孩子,既懲罰又不傷自尊
    最近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性的有一些叛逆的決定,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怎麼教育都不聽,把這件事情和身邊的朋友說了之後發現他們家也是一樣的情況,可是對於孩子的教育,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夠起到孩子能夠聽話而且孩子也不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呢?
  • 孩子大了更不好管!李玫瑾:孩子要在6歲之前就要多加管教
    孩子在出生後,都是善良天真的,而成為好孩子和壞孩子,關鍵在於後天的教育。有的家長崇尚快樂教育,認為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快樂童年也是需要教育的。李玫瑾老師認為想要孩子好,6歲之前就要多加管教,尤其是下面這4點。生活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年齡越大,壞毛病越多,改都改不掉。這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注意管教,放任孩子養成壞的生活習慣。
  • 現在的老師,管教學生不嚴了,學生過錯,到底該如何教育?
    老師們也搞不懂,自己生養的孩子,家長就不能對他負點責任嗎?可生活中就有這些人,就這樣任性。3、教師方面:老師只是一個職業,一個謀生的手段,老師更是一個普通人,更不是家長們所期待的那種萬能型的人。尤其是教不好家長們從小就沒有教育好的那些神獸們。
  • 中學生叛逆管教學校_心源教育
    中學生叛逆管教學校,心源教育,心源教育校區坐落於美麗的濱海城市——深圳東進戰略重鎮坪山區,佔地達2000平方米,集住宿、餐飲、文化學習、藝術薰陶、心理疏導、體育鍛鍊於一體全日制封閉式綜合性教育機構。
  • 孩子犯錯你的懲罰是否過於嚴厲?10種管教孩子的方式,現在教給你
    我發現很多的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較嚴厲的,導致了孩子在和家長相處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來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表現。孩子做事情沒有主見,而且非常安靜,有時候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不敢。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觀念不同,生活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所以家長們的教育方式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改變的,家長們也是需要學習,才能夠教育好孩子。
  • 中華經典《家訓》所記載的教育懲戒權。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要知道
    中小學校和教師管教頑劣學生功能的弱化,是近些年來學生欺凌和暴力接連發生的原因之一。最好的方法,一方面是強化家長監護責任,另一方面則是強化學校管教功能,讓孩子在學校就能被管好,不讓問題「出校園」。實現這一點的前提,就是教師有權威,有必要的約束與懲戒手段。
  • 有男孩的家庭,這3種教育方式要避免,將來孩子會非常優秀!
    養育孩子,父母的作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教育學者泰曼詹森對家庭教育十分重視,強調說:「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其實父母怎麼管教孩子,對孩子的一生存在很大的影響。人們常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父母都捨不得「苦孩子」,導致一個個孩子被父母寵壞,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教養,父母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將來孩子才能有大出息。避免打罵教育不少父母信奉打罵教育,而且對著男孩子,父母們更加嚴厲嚴肅。
  • 《正面管教》:3個角度論證,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嚴厲失度都會出偏
    這些孩子長大後,又生養出18個下一代。所有的這些孩子都按照「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培養的非常成功。作者有著非常充分的育兒經驗,因此她的管教理念很有說服力。《正面管教》中,以什麼是正面管教、為什麼要正面管教,以及在實施正面管教中使用的工具和理論等三個方面,分析論證了對孩子實施正面管教、培養造就傑出人才的意義和經驗。
  • 教育孩子該「雞娃」還是「佛系」?專家建議:適合孩子最重要
    作為父母,你對孩子是嚴格管教還是放任自由?如何更好地管教孩子,和孩子有恰當的相處之道?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家長和老師,聽聽他們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記者 池 妍 現狀 有的「雞娃教育」,有的「佛系教育」 葉女士的女兒lucy正在讀小學3年級,不僅成績優異,還多才多藝。
  • 施冬健教授:鼓勵式教育、賞識教育、正面管教,實施中要注意什麼
    我是施冬健教授,20多年來從事兩項工作:教育研究和諮詢、執教985大學MBA/EMBA,育兒代表作:《塑造精英二代》(清華大學出版社)。親子關係,是孩子一生成功與幸福的基石,也關乎父母自身的幸福。學習成績不理想、遊戲成癮、性格孤僻、事業有成但家庭不幸福...... 成長中的麻煩和痛苦,幾乎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 教師嚴厲管教學生,結果家長不理解,還責怪教師該怎麼辦?
    在學校教育中,有許多教師是嚴厲管教學生的,「嚴師出高徒」不無道理。在教育教學中,如果老師對學生不管不顧,或者對學生太鬆懈,那麼班上出成績很難。子不教父之過,生不學,師之惰。當然,絕大部分家長也是支持老師工作的。這樣才產生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教育效果。
  • 管教讓孩子懂規矩,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如何把握其中邊界
    在家庭裡,不乏聽見這樣的話語:「下來,別上去」、「這你都錯,怎麼這麼笨?」、「跟你說過沒?這裡應該這樣……」看似合理的管教,卻讓孩子受到了束縛,被各種命令語言控制。 群裡一位媽媽委屈地說,她家孩子手指頭被磕破了,可自己明明已經就這件事說過好幾次,別去桌子旁邊玩,但最終還是發生了。
  • 家裡有男孩的,父母要丟棄3種教育方法,這樣孩子才會更優秀
    人們常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的父母都捨不得「苦孩子」,導致一個個孩子被父母寵壞,出現各種性格問題,比如:叛逆、霸道、自私、懦弱、自卑、膽怯等等。無論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教養,父母要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將來孩子才能有大出息。
  • 荊門叛逆青少年管教_正心教育
    荊門叛逆青少年管教,正心教育,    我機構由勵志特訓基地、特色文化輔導基地、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社會實踐基地、農村生活體驗基地、拓展基地組成。 上線送無級別神裝,全紅寶寶無限洗鍊!夢幻西遊老玩家力薦!而且通過社招進入的機率更大。這裡天公專家給父母們提出以下建議,相信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會有幫助的。
  • 給男孩最好的教育: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
    《鏡子》是中國第一部深度揭露家庭關係的紀錄片,其中有位媽媽,和兒子關係特別糟,她說:「孩子,你已經很久沒有叫我媽媽了.....」為人父母,有時候真挺委屈。明明是為了孩子好才嚴加管教,可拼盡了全力,孩子反饋的卻是更多的叛逆和反抗。
  • 不要過於寵溺孩子,如何管教寶寶的5種方法
    以上都是家長過於寵愛的做法,這屬於理所當然行為。裡昂·F.塞爾澤哲學博士曾過「那些理所應當心理的受害者所表現的態度是這樣的:不論他們想要什麼都應該得到,而且應該毫不費力地得到,僅僅因為他們的身份。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根本不需要去爭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