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更不好管!李玫瑾:孩子要在6歲之前就要多加管教

2020-12-25 豆寶說育兒

孩子在出生後,都是善良天真的,而成為好孩子和壞孩子,關鍵在於後天的教育。有的家長崇尚快樂教育,認為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快樂童年也是需要教育的。

李玫瑾老師認為想要孩子好,6歲之前就要多加管教,尤其是下面這4點。

生活習慣

首先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年齡越大,壞毛病越多,改都改不掉。這就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注意管教,放任孩子養成壞的生活習慣。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想要他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就要掰掉樹幹上的小芽,不然樹幹就會分支、長偏。掰掉小芽的時候樹木不會疼,也不會留下痕跡,但是長出粗壯的分支再去砍,不僅疼,還會留下疤痕。

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不僅體現在打招呼和接待客人上,還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從一個人的待人接物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也能看到出來他的家教。

經過父母管教的孩子在外不大聲喧譁,不亂摸亂碰,收到禮物會致謝並回禮,尊老愛幼懂禮貌,這樣的孩子人見人誇。

道德素養

經過管教的孩子還會有良好的道德素養,比如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講文明、懂禮貌,孝敬師長等。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才不會迷失自我,做出違法亂紀、傷害他人的事情。

很多在長大後走上歪路的孩子,都是因為在小時候沒有家長管教,放任他們受到錯誤思想的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道德素質教育。

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想要教育出好孩子,首先要自己以身作則,能夠做到上面的3點。如果家長和孩子說一套做一套,孩子也會感覺很困惑,不知道到底什麼是正確的。

比如,家長和孩子說要遵守交通規則,但是自己卻大搖大擺的帶孩子闖紅燈,橫穿馬路,家長的說教就會變成空話,家長的空話多了,孩子也就不願意聽家長說了。

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和家長對孩子進行管教是不衝突的,適當的管教還能讓孩子擁有更快樂的童年。家長不能放任孩子野蠻生長,等到孩子長「瘋」了,惹禍了,這個時候不僅說教沒有用,打罵都沒有任何意義。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在孩子6歲之前,這3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優秀
    0~6歲是孩子的人生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中,孩子會經歷他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同樣也會經歷他人生當中的唯一一次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在孩子6歲之前,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將影響到孩子將來的性格、習慣、乃至是成就。
  • 李玫瑾:6歲前「嚴抓」這4方面,孩子長大情商高,做事也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在一個節目中提到過關於孩子教養的問題,明確地提出了"3歲之前有恩與他,6歲之前立規矩"的教育理念。 為什麼管教孩子要在6歲之前?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是6歲之前?
  • 李玫瑾:孩子6歲之前管什麼,父母要抓住幾個重點,否則影響一生
    6歲對於小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6歲之前,孩子如果養成了不好的習慣,父母如果不及時引導糾正,認為孩子大一點兒自然就改正了。這種父母,真的很天真,因為習慣一旦形成,大一點再去糾正,就會難上加難,有些時候還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
  • 李玫瑾: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這5方面父母使勁管,孩子更出色
    從孩子出生以後,家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很多父母即使自己省吃儉用也會盡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但是從孩子2歲開始之後,不少孩子就開始性情大變了起來,不僅非常容易情緒失控,而且也估計開始懂得反駁父母,這一點也讓父母既歡喜又憂愁。
  • 李玫瑾:孩子6歲之前,父母最該管什麼?父母要做好這5點
    未成年的孩子會犯錯和迷失方向,都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孩子家庭教育的黃金時期是在12歲以前,這一時期孩子對父母還處於依戀的階段,在這過程中,6歲前是孩子更關鍵的階段。也就是說6歲之前,是父母對孩子性格培養的黃金階段,父母要把握住孩子這一成長發育規律,對孩子有針對的開發和教育,以免孩子的性格存在缺陷。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前管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作為家長自然希望孩子品質好、性格好,在外被人誇讚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孩子的都聽話、懂事。尤其在7歲之前,很多孩子都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熊孩子」。而導致孩子成為熊孩子的原因就出在家長身上。
  • 李玫瑾教授: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6歲前家長要「狠心管」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曾看過一篇著名的親子教育專家付小平博士寫的文章:《養育孩子:6歲前用心,6歲後省心;6歲前省心,6歲後操心!》這讓我一下子想起李玫瑾老師也特別看重6歲之前對孩子的教育,她曾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那麼,孩子6歲前,為什麼要「狠心管」?
  • 【專家特供】6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18歲之前,也就是未成年階段。但更加確切地說,6歲之前才是我們人生最關鍵的時候。 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大人造就的,其中的很多問題和孩子6歲以前的家庭心理撫養有關。 什麼叫心理撫養?它跟平時的撫養不一樣。心理撫養主要指父母對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以培養兒童的健康心理為目標,對其未來發展影響很大。
  • 李玫瑾教授: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應及時管教,不然長大很難糾正
    節目中,李玫瑾教授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在四五歲的時候和你鬧,你說這樣小的孩子鬧吧,他能怎麼和你鬧?不過就是在地上打滾耍賴而已。但是等孩子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他再和你鬧,他會怎麼鬧?首先,他有可能離家出走,其次他可能還會選擇自殺,到時候你怎麼辦?」
  • 李玫瑾教授:孩子3-6歲的時候你不管,長大以後想管也管不了!
    我國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將一個人的生活分為幾個階段,其中,3至6歲的孩子屬於可塑性非常強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內孩子的自我意識高度發展起來,孩子的認知能力也空前提高。孩子3到6歲你不管,長大後想管都管不了了,後悔都沒用。到底怎麼管教孩子才是對的呢?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研究多年的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就曾說:「未成年人的問題都是滯後的,當你發現孩子很難管的時候,其實問題早就出現了。」孩子身上產生的諸多問題,其實在6歲前就已經埋下了根源。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
  • 如何培養好孩子?李玫瑾:3歲學感恩,6歲立威嚴,12歲立價值
    李玫瑾教授:十二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更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家長需要把握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點,注重物質撫養的同時別落下精神撫養,家長的教育方法越好,孩子的路才會走的更穩。李玫瑾教授就在一次公開演講時發表了自己的觀點:3歲學感恩,6歲立威嚴,12歲立價值,孩子心理建設最佳時間共分為三個階段,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
  • 孩子哭鬧要買玩具怎麼破?李玫瑾教授的方法不好用怎麼辦?
    大商場裡琳琅滿目,孩子看到玩具商店就頭不回的跑進去東看看西看看,沒過一會孩子就指著一個車說想要這個,家裡沒有這麼漂亮的。閨蜜本來一看價格挺貴,而且六一節剛過才給孩子買完玩具,就決定不買了。她和孩子解釋說,才買過新禮物,今天先算了,過段時間媽媽到網上給你找個同款,買個便宜點一樣的,好不好?
  • 李玫瑾:孩子有小毛病,該打則打,6歲以後再想改就難了
    我參加的一次李玫瑾的講座上,有一個家長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到底該不該打,打了怕出問題,不打又是真的氣人?李玫瑾教授這樣回答道:孩子出現了這4種情況,該打則打,不然以後就難以改正了,也是要長長記性的。2、不尊長輩、不敬父母有的孩子是由老人帶大的,隔輩親,溺愛孩子,把孩子縱的無度,甚至於上手去打人,沒大沒小,有的時候還直呼其名。這種的情況就要打,正當的管教避免這種惡習肆意的生長。
  • 管教讓孩子懂規矩,但管教過度,孩子反而放縱,如何把握其中邊界
    一旦脫離管教者的範圍,就會放縱自己的行為,又由於沒有接觸過不知深淺,易受傷、傷害他人。 01叛逆的孩子,也可能是管多了 家長要知道叛逆真正的概念,不要妄下定義。
  • 李玫瑾教授:老人帶孩子有多種弊端,父母別掉以輕心!
    現在年輕家長通常雙方都是上班族,加班時候接送上下學,孩子的飲食起居都只能是家中老人來照料。也有些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們可能從小就由祖父母帶大,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見到爸媽一面。祖輩對孩子往往是寵愛有加,不同於父母的恩威並施,他們基本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
  • 李玫瑾:怎麼養好一個孩子?小時候鬥勇,長大了鬥智
    問題的根源肯定是出在家庭教育上面,可翻開各種教育論著,有推崇懲戒式的,也有反對打罵,要溫柔相處的。一路看下來,好像都很有道理,弄得父母一臉懵,最後還是按老套路來,問題依舊不斷。針對這一情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提到了一個概念: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不同階段的方法要不同,絕不能顛倒,總的來說,就是小時候鬥勇,大了就要鬥智。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李玫瑾提醒:要在孩子6歲前對他說「不」,青春期再說就晚了
    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就不應該還是採取這種事事包辦的方式,因為這樣容易讓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影響孩子的獨立自主。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要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
  • 李玫瑾:18歲前,孩子的3個生日要重點過,過好了才有出息
    在解除教養半年後,他便又因涉嫌多人欺侮一名女性而被刑事拘留,最後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在法庭上,李天一的母親卻仍然愛子心切,堅持要律師為兒子做無罪辯護,但再好的律師在鐵證面前。也沒有回天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