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曹操在遼寧喀左白狼山捕獲的怪獸,到底是啥動物?

2021-01-18 騰訊網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背景

公元207年,為了徹底解除北方烏桓的隱患。曹操聽從了謀士郭嘉的建議,率軍北徵烏桓。可是因受到雨季的限制,原定的行軍路線泥濘不堪,無法通行。因此,曹操決定更改行軍路線,繞開渤海灣,取道盧龍塞(今喜峰口、冷口一帶)進軍柳城(今朝陽一帶)。

八月,曹操率軍登上白狼山,即今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東境小凌河源松嶺。可就在白狼山上,曹操卻遇到了本不產於我國的獅子。

據《博物志》記載:

魏武帝伐冒頓,經白狼山,逢師子,使人格之,殺傷甚眾。王乃自率嘗從軍數百擊之,師子哮吼奮起,左右鹹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起上帝車軛。師子將至,此獸便跳起,上師子頭上,師子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

根據這段描述,這一隻大小如狸一般的小動物是獅子的剋星,跳到獅子的頭上,就連百獸之王的獅子都不敢反抗,可謂是神獸。

這還不算,隨後的記載更是驚人。據《博物志》記載:

來至洛陽,三千裡雞犬皆無鳴吠。

在曹操戰勝烏桓蹋頓回軍洛陽的時候,三千裡路的行程竟然聽不見雞鳴狗吠,該獸的厲害可見一斑!

那麼,這個像狸一樣的小傢伙究竟是個什麼動物呢?它怎麼會這麼厲害呢?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上類似的記載

同樣,在《博物志》中,還有這一條類似的記載。

漢武帝時,大苑之北胡人有獻一物,大如狗,然聲能驚人,雞犬聞之皆走,名曰猛獸。帝見之,怪其細小......虎見此獸即低頭著地......而此獸見虎甚喜,舐唇搖尾,逕往虎頭上立,因搦(尿)虎面,虎乃閉目低頭,匍匐不敢動,搦鼻(畢)下去,下去之後,虎尾下頭起,此獸顧之,虎輒閉目。

根據這條記載,這個怪獸是老虎的剋星,連往老虎頭上撒尿,老虎也不敢反抗,甚至,老虎都不敢與它對視。

在《海內十洲記》中有著類似的記載。

徵和三年,武帝幸安定......獻猛獸一頭,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黃......問使者:「此小物可弄,何謂猛獸?......於是虎聞獸來,乃相聚屈積如死虎伏。獸入苑,徑上虎頭,溺虎口,去十步已來,顧視虎,虎輒閉目。

由此可見,《博物志》和《海內十洲記》記載的是同一件事,而這個怪獸的特徵「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似狸,而色黃」又和曹操在白狼山捕獲的那個怪獸相同。看來,世上還真的有這種怪獸。

一個像小狗般大小的動物竟然具有降獅伏虎之能,說出來大家都會以為這是神話。而出處的《博物志》和《海內十洲記》又都被後世人認為是野史方志一類的書籍,當做故事看看還可以,可要把它當做信史就顯得有些牽強。因此,大多數人是不相信世界上是會有這種動物的。

圖片來自網絡

這隻動物應該是「犼」

但古人的記載是不會空穴來風,憑空編造的,必定是有所本。那麼,這個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呢?

據歷史文獻記載,這種小動物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犼」。

可令人很遺憾的是,雖然在很多典籍中都說「犼」最早出現在於戰國時期的《爾雅》,可是筆者翻遍《爾雅》也沒有找到出處。只是在《集韻》中發現了它的蹤跡。

據《集韻》記載:犼,北方獸名。似犬,食人。

結果似乎有些叫人失望!書中根本沒有記載「犼」有降獅伏虎的本事。

從此之後,「犼」這種動物就在世間沒有了蹤跡,直到明朝陳繼儒的《偃曝餘談》中,「犼」再一次出現。

據《偃曝餘談》的記載:

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

在這段記載中,「犼」的形體發現了變化,由一條小狗變成了一隻兔子,並且還明確指出了獅虎一類大型動物害怕他的原因,即吼(犼)溺(尿)著體即腐。

相對於《集韻》的記載,《偃曝餘談》的記載就是典型的神話了。我倒是認為,《偃曝餘談》的記載前半段應該是真的,因為動物本來就有著靠撒尿來劃分自己地盤的習性,而且「犼」這種動物的尿液恰好對獅虎一類貓科動物具有克制性,只要是一聞到它,就會瞬間喪失戰鬥力也是有的。這種事情在自然界中也是存在的。如果事實真是如此 ,那麼,在漢武帝時期的那隻動物為何要向老虎臉上撒尿就可以解釋清楚,即「犼」就是通過撒尿來使老虎喪失戰鬥力的。

同樣,曹操在白狼山遇到的那隻動物也是如此。

總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只在歷史上留下名聲的怪獸應該就是「犼」,而且,它並不是自身的攻擊性有多麼強,而是它的尿液對其他動物,尤其獅虎一類的貓科動物具有很強的麻醉性或者其他傷害,因此,每當這種動物出現的時候,獅虎瞬間被麻醉,其他動物則退避三舍,避之唯恐不及。不過,這種動物應該已經是滅絕了。

當然了,這只是筆者的一種猜測,如果大家能夠有更好的解釋,也希望能夠不吝賜教!

相關焦點

  • 【漫畫那些案】公元207年,諸葛亮接到了陌生來電...
    公元207年,竹林深處,茅廬裡,諸葛亮先生原本平靜的生活,被一通通奇奇怪怪的陌生來電打破,因此煩惱不已。到底是怎麼回事?請看【漫畫那些案】之《公元207年,諸葛亮接到了陌生來電...》檢察官即將為你揭開謎底!
  • 遼寧喀左女子被強姦殺害 追兇17年 跨省抓獲「玉米地兇案」嫌犯
    2003年8月18日上午,遼寧省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南哨鎮山咀子村發生一起命案。一女子在村裡自家玉米地被強姦殺害,現場慘烈,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由於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手段,案件未能及時偵破,偵查工作陷入僵局……17年轉眼過去了,雖然周邊群眾漸漸遺忘了當年的案件,但是喀左警方一直沒有放棄案件偵破工作。
  • 內蒙有倆印章,解開曹操摧毀烏桓之謎,學者:郭嘉奇謀確實高明
    公元207年,曹操討平北境強胡——烏桓,最總完成了北部中國的統一。但是他的行軍路線卻成了謎,1700多年後,內蒙發現的兩塊印章,卻解決了曹操摧毀烏桓、統一北方。話說官渡之戰後,袁紹在氣病中身亡。隨後,他兩個不成器的兒子——袁譚、袁尚為了爭權奪利而相攻,並且還同時希望援引曹操的支援。而曹操則趁袁氏兄弟同室操戈之機,帶兵殺入河北,並迅速奪取了四州之地。
  • 古詩鑑賞:曹操·觀滄海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中華經典講解:李山-觀滄海·曹操 小帆課堂:曹操·觀滄海 經典詠流傳:吉克雋逸·曹操·觀滄海 1
  • 雲遊河北|曹操、朱元璋、乾隆當導遊,是一種什麼體驗?
    、朱元璋、乾隆做我們的導遊跟著他們去看看那些帝王眼中關於河北的精彩吧1曹操帶你遊碣石山步出廈門行·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首詩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徵烏桓得勝回師途中,經過碣石山的興起之作。描寫的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看到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並借物言志,表達了詩人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曹操一首《觀滄海》罷,承著觀海之際,以詩明志,展現自己宏大的抱負。
  • 美國夫婦捕獲神秘新物種 疑為吸血怪獸(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2月28日報導,美國得州Ohrts一家獵殺了一隻神秘動物,疑為吸血怪獸「卓柏卡布拉」(Chupacabra)。據描述,該動物長著瘦長有力的四肢,鋒利的牙齒,身上其他特徵也表明,它可能並不是一隻郊狼。Ohrts夫婦的孫女認為,這隻動物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神秘吸血怪獸「卓柏卡布拉」。   Chupacabra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意思是「吸食山羊血的東西」。關於「卓柏卡布拉」種種恐怖的傳聞,早在20年前第一隻「卓柏卡布拉」在波多黎各被捕獲時就已開始流傳。
  • 最全地圖說三國歷史(公元190-280年),一年一圖,精品收藏
    首先,小編先說明一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實際是從公元220年曹丕稱帝開始,到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結束。這裡是為了呈現出那一段時間群雄爭霸的歷史,所以從公元190年18路諸侯討伐董卓開始繪製地圖,因為此前的地圖都屬於東漢大版圖,中原地區沒有什麼變化。
  • 劉備在背後虎視眈眈,曹操為何堅持遠徵烏桓?不去將後患無窮
    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經過連續七年的徵戰後,曹操先後佔據冀州、青州、并州及幽州大部分地區,盤踞中原多年的袁紹集團元氣大傷,被趕出了中原地區。為了扭轉敗局,袁紹集團的代表人物——袁尚和袁煕兄弟逃到了遼西一帶,這裡有一個與袁紹結成戰略同盟的少數民族部落——烏桓。
  • 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何歷史上曹操沒對他進行任何評價?原因很簡單
    遍尋歷史的典籍,我們會發現三國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諸葛亮,曹操竟沒有對他進行任何的評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三國裡能夠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郭嘉,司馬懿,周瑜等等,曹操幾乎都對他們進行過評價,或多或少都會提到他們,可唯獨對於諸葛亮,歷史上找不到任何的信息,有關於曹操評價諸葛亮的。難道是曹操看不起諸葛亮?又或是其他的原因嗎?
  • 公元920年,遼太祖在拽剌山射死的「黑龍」,究竟是什麼動物?
    公元920年,遼太祖律阿保機射殺了一隻「龍」,那麼,這隻「龍」究竟是什麼動物?曹操曾這樣說過:「龍可大可小,可升可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於宇宙間,隱于波濤之中。方今春深,龍乘時變,猶人得志縱橫四海。有龍為物,可比擬人間英雄.」這些大概是曹操對龍的神韻最詳細的描寫,不過也就如此。
  • 「中國黑寶」五黑雞現身喀左,這是不是喀左首家五黑雞生態養殖場
    而我們喀左縣坤都營子鄉窪子店村的這位農民大爺,在大學生兒子的幫助下,首開先河,在喀左的土地上飼養起了五黑雞,讓有「中國黑寶」之稱的五黑雞奔跑在了「塞北水城」的大地上。但李大爺為了讓能夠看到五黑雞在自己的農場奔跑,成長,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如願以償的把這個「雞中珍品」的五黑雞帶到了喀左!
  • 《經典詠流傳》:吉克雋逸的一曲《觀滄海》,唱出曹操的雄心壯志
    曾幾何時,在央視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歌手吉克雋逸傾情演唱了一曲曹操的《觀滄海》,她那極富穿透力和高亢的嗓音徹底徵服了觀眾,也讓人們在歌聲中記住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觀滄海》。
  • 三國究竟應該從哪年算起,是公元190年,還是公元220年
    其一,按照正統的觀點,就應該從東漢正式滅亡那年開始算起,也就是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自己稱帝,建立魏國,這時東漢才算正式結束,三國時代正式開始。
  • 趙雲的真正成名戰到底有多牛?智勇雙全敗曹操,一舉扭轉整個戰局
    在劉備佔據蜀地後,曹操也是接連打敗韓遂、馬騰,並趁勢吞併了漢中之地;而漢中之地乃是蜀地的門戶,曹操佔據蜀地的消息傳到蜀地後,讓蜀地上下都驚恐不已;幸好,當時由於曹操後方發生叛亂
  • 地圖說史:十八張三國曹操歷年版圖變化圖
    公元193年,曹操所控制的版圖沒有什麼變化,主要精力放在對抗袁術和陶謙的入侵上。先是在匡亭打敗企圖佔據兗州的袁術,袁術只能輾轉前往淮南,再擊敗攻入任城國的陶謙。公元194年,陶謙殺害曹操的父親,曹操起兵討伐。呂布在陳宮、張邈等人的幫助下,趁機攻入兗州。後曹操返回,與呂布交戰相持不下。此時曹操佔據兗州東部,呂布佔據兗州西部。
  • 白狼山之戰(下):曹操平定烏桓,張遼一戰成名
    上期我們講到了公元207年,曹操終於下定決心徵討袁氏最後的殘留勢力——烏桓,一切行動都還算順利,後來郭嘉建議曹操速戰速決,曹操便丟棄了大量輜重,輕裝出發。而曹操在出發之前讓手下人立下一個牌子,說道路不通,要到秋冬季節再來進軍,其實就是為了迷惑敵人。而烏桓人看到,信以為真,「誠以為大軍去也」,不做準備,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曹操會出盧龍塞。
  • 定軍山夏侯淵戰死,曹操卻為何說他是「白地將軍」?
    也許正因如此,與兄長相比夏侯淵身上多了幾分市井的粗豪之氣,而早年曾經為曹操頂罪入獄的經歷也加深了曹操與他之間親密的關係,再加上曹操正妻丁夫人的妹妹剛好也是夏侯淵的妻子,兄弟加連襟,這兩層關係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夏侯兄弟在曹營中的地位。
  • 司馬懿為何那麼怕曹操?曹操死了30年才造反,只因曹操的一個夢?
    ——司馬懿《徵遼東歌》從這兩句詩就可以看出,司馬懿絕非沒有野心之輩,之所以在曹操掌權期間顯山顯水,全都因為曹操的一個夢境,也正是因為這個夢境,曹操死後三十年,司馬懿才敢興兵造反。曹操這人生性多疑,除了身邊的親信和貼身護衛之外,很難輕易相信其餘人,特別是那些有才能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