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背後虎視眈眈,曹操為何堅持遠徵烏桓?不去將後患無窮

2020-11-23 騰訊網

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經過連續七年的徵戰後,曹操先後佔據冀州、青州、并州及幽州大部分地區,盤踞中原多年的袁紹集團元氣大傷,被趕出了中原地區。為了扭轉敗局,袁紹集團的代表人物——袁尚和袁煕兄弟逃到了遼西一帶,這裡有一個與袁紹結成戰略同盟的少數民族部落——烏桓。

烏桓,亦稱「烏丸」,是生活在中國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遣名將霍去病進攻盤踞北方的匈奴,將烏桓內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等郡,並在幽州治所薊城設置烏桓校尉進行管理。到了東漢末年,蹋頓成為烏桓的單于,烏桓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遼西地區的上谷、漁陽和右北平等地均成為蹋頓的勢力範圍。

此時,東漢政局日益混亂,諸侯並起。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霸主地位,袁紹與公孫瓚進行了長達數年的徵戰。為了擴大烏桓的影響力,蹋頓派人前往冀州,向袁紹提出和親的要求。此時的袁紹也急於藉助烏桓的力量消滅公孫瓚集團,便讓族人之女嫁給蹋頓,從此與蹋頓形成戰略同盟關係。在隨後的數年中,蹋頓出兵協助袁紹對抗公孫瓚,為袁紹成為中原霸主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就在袁紹稱霸中原的同時,曹操集團也開始崛起。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重創袁紹集團。兩年後,袁紹病逝,其子袁譚、袁尚、袁煕等人發生內訌。曹操採取逐個擊敗的戰術,將袁譚斬殺,隨後又擊敗袁尚和袁煕,先後佔領袁紹集團控制的冀州、并州、青州和幽州大部地區。在曹操的強大攻勢下,袁尚和袁煕難以在中原地區立足,便逃到了蹋頓控制的遼西地區,企圖藉助蹋頓的力量與曹操繼續周旋。一旦袁尚、袁煕的企圖得逞,曹操剛剛控制的冀州、并州等地將重新陷入混亂之中。

對於是否繼續發動進攻,將袁尚和袁煕勢力徹底殲滅,曹操集團內部的意見出現了巨大分歧。不少將領認為,蹋頓所在的遼西地區路途遙遠,道路崎嶇,大軍移動及糧草供應非常困難,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勝。同時,盤踞荊州的劉表集團虎視眈眈,劉備就曾經向劉表提出過襲擊許昌的作戰計劃。一旦曹軍主力發動北徵,劉表很有可能出兵偷襲許昌等地,對曹操所控制的中原地區帶來重大隱患。

不過,謀士郭嘉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嘉堅決主張出兵殲滅蹋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原地區的穩定。郭嘉指出,劉表對劉備心存忌憚,必定不會採納劉備的建議向許昌發動進攻.經過反覆權衡後,曹操終於採納了郭嘉的建議,於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率部發動北徵。這一仗在歷史上也被稱為北徵烏桓之戰。

同年七月,曹操親率大軍抵達了無終地區。當時正值雨季,道路泥濘,大軍難以繼續前進,曹操的北徵計劃面臨巨大困難。曹操憂心忡忡,找到了時任當地名士田疇問計。田疇告訴曹操說:「目前我軍選用的這條行軍路線,在夏、秋兩季常常出現積水的現象。水淺的地方車馬無法通過,水深的地方又不能行船。不過,除了這條行軍路線之外,還有一條小路可以直插烏桓的老巢柳城。這條路距離較近且非常便利,可以趁敵不備發動突襲,一舉擊潰蹋頓。」

隨後,田疇向曹操詳細說明了這條進攻路線,從盧龍塞經白檀、平岡、鮮卑庭等地,直至烏桓腹地柳城。曹操豁然開朗,隨即故意率部南下,擺出一副全軍撤回中原、放棄北徵的架勢。為了迷惑對手,曹操故意在回軍途中豎起了很多木牌。木牌上寫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蹋頓得知這一消息後,信以為真,以為曹操放棄了北徵的計劃,便放鬆了警惕。此後,曹操按照田疇的路線,全軍突然移動至徐無山,並從該地出發,經盧龍塞、白檀、平岡一帶撲向柳城,蹋頓完全被蒙在鼓裡。

當曹軍出現在距離柳城不遠二百裡地區時,蹋頓才發現了曹軍主力的動向,慌忙組織兵力抵抗,只可惜為時已晚。在曹軍名將張遼的率領下,曹軍在白狼山一帶與蹋頓展開激戰。在此戰中,張遼大展神威,斬殺蹋頓。隨後,曹軍攻破柳城,俘虜烏桓軍民二十餘萬眾,北徵烏桓之戰以曹操的完勝而告終。

在這場戰鬥中,有一個地點也引起了後世研究者的關注,這便是曹操進軍路線中的白檀。白檀究竟在哪裡呢?此地就是如今的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儘管白檀這一名稱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從西漢設置到東漢末年廢除僅僅數百年時間,但依然被後人所銘記。除了當面提到的曹操經白檀向烏桓發動致命一擊之外,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也曾經在該地駐紮過,並揮軍擊退了匈奴的入侵。只可惜經過幾千年的風風雨雨,相關的名勝和遺址已經蕩然無存。

參考書籍:《漢書》、《三國志》

相關焦點

  • 曹操為什麼能成功偷襲烏桓?這難度堪比鄧艾偷渡陰平
    而且劉備襲許都,一旦劉備成了,那聲望必然會上升至巔峰,劉表會放心嗎?而且冀州人心向袁,一旦袁家捲土重來,那冀州城池必定會開門投降。到時候怎麼辦?還不如提前解決烏桓的問題,避免袁家死灰復燃。曹操經過深思熟慮後採納了郭嘉的建議,開始準備徵討烏桓。筆者分析:郭嘉所言是有道理的,劉備為什麼依附劉表?
  • 內蒙有倆印章,解開曹操摧毀烏桓之謎,學者:郭嘉奇謀確實高明
    為了本部族的利益,蹋頓接納了袁尚兄弟,與曹操對抗。對於是否徵伐三郡烏桓,曹操一直舉棋不定。這是因為河北已經因為戰亂而殘破,而三郡烏桓天高地遠,憑藉地利和強大的騎兵,很難給予致命打擊。而且要徵討三郡烏桓,必須維持一條漫長的補給線,一旦這條補給線被切斷,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與此同時,劉表以重兵盤踞於荊州,且有劉備作為客將。
  • 烏桓的崛起與衰弱,聊一聊曹操集團對烏桓的戰爭
    而且在東漢末年這種中原政權衰弱、動亂的時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一個機會,鮮卑和烏桓都是經歷了一個崛起又衰弱的過程,且都與曹操集團或者曹魏有關。在東漢末年,實力最為強盛的應該是幽州三郡烏桓,遼西郡烏桓大人丘力居;上谷郡烏桓大人難樓;遼東屬國烏桓大人蘇僕延;右北平郡烏桓大人烏延。至於為什麼三郡烏桓有四個郡,小編也不知道怎麼算的。
  • 白狼山之戰(下):曹操平定烏桓,張遼一戰成名
    上期我們講到了公元207年,曹操終於下定決心徵討袁氏最後的殘留勢力——烏桓,一切行動都還算順利,後來郭嘉建議曹操速戰速決,曹操便丟棄了大量輜重,輕裝出發。而曹操在出發之前讓手下人立下一個牌子,說道路不通,要到秋冬季節再來進軍,其實就是為了迷惑敵人。而烏桓人看到,信以為真,「誠以為大軍去也」,不做準備,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曹操會出盧龍塞。
  • 荀彧忠於漢室,為何不拋棄曹操、投奔劉備?
    荀彧,字文若,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曹操集團首席謀臣和功臣。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是為數不多的誓死忠於大漢的大臣之一,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當曹操稱公稱王后,荀彧對曹操失望至極。他為何不去成都投奔以興復漢室為己任,與曹操勢不兩立的劉備呢?
  • 為何《三國演義》中曹操被稱為奸雄,劉備被稱為梟雄?
    袁紹以為刺死了曹操,高興而歸,第二天卻發現曹操依然活蹦亂跳出現在大街上,以為見了鬼。曹操帶兵徵烏桓,走半道,士兵口渴,不想走了,曹操說,大家堅持一下,前面就有梅林,到地兒吃個夠。士兵們一聽很快就有青梅吃,饞的口水直流,頓時解了渴。曹操跟袁紹相持,軍糧不夠吃,士兵們紛紛抱怨,眼看就要譁變,曹操把押糧官找來,我向你借一樣東西,下輩子還你。
  • 赤壁之戰,曹操擁兵百萬,為何不敵孫劉聯軍?
    三國這段歷史提供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有些簡直達到了令人費解的程度,比如說赤壁之戰中,曹操擁兵百萬,為何不敵孫劉聯軍?官渡之戰後,曹操的勢力不斷地擴大,大有勢如破竹之勢,北方影響曹操發展趨勢的各種割據勢力基本上都被曹操劃入了自己的版圖之下,消滅烏桓集團,呂布集團,張繡集團以及最大的號稱四世三公的,袁術,袁紹及其袁紹的兒子集團。
  • 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讀三國、說三國、品三國,三國時期名將輩出,謀士如雲,無論是劉備、曹操,亦或是孫權,手下都有頂級謀士,比如蜀國諸葛亮、魏國郭嘉、吳國周瑜。今天巧合看到題主的問題,那我們就談談諸葛亮與郭嘉的事情。題主問: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 三國戰爭篇11:曹操北徵烏桓之戰
    他們不認為,胡人是大患,所以利用他們那是常有的事,他們要是真敢跳,就打一頓就行。當然除了匈奴,匈奴是漢朝的世仇),所以烏桓和袁紹結盟,並且他們一起消滅了公孫瓚。袁紹能打贏公孫瓚,烏桓也是有功勞的。等到袁紹死了以後,烏桓依然支持袁譚袁尚。曹操消滅了袁譚以後,當然要收拾烏桓,因為他們那個時候已經壯大了不少。
  • 三國歷史: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什麼唯獨器重鬼才郭嘉
    鬼才郭嘉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曹操對他讚不絕口呢?第一:郭嘉很有遠見。說到郭嘉很有遠見想必大家都不相信。早在曹操奉旨徵討袁術時,天下諸侯沒有一個來幫忙的,只有劉備來了,這個時候郭嘉就提醒曹操,劉備此人胸懷大志不願屈居於人下,以後必定是主公的大敵,最好能控制住他。
  • 關羽為何執意離開曹操,真的是因為劉備?張遼心知肚明
    因為曾經關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珍惜他是個人才,不僅沒有虐待他,反而用好酒好菜美女來招待他,目的就是希望把關羽收入到他的麾下。但是關羽絲毫不為之所動,他始終記得劉備的恩惠,他不能夠背叛劉備。但是曹操也救過他的命,對他來說也是有著不少的恩惠,關羽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也不會和曹操對著幹。
  • 漢中之戰,為啥實力很強的曹操,卻輸給了立足未穩的劉備!
    曹操一直是《三國演義》中非常受到關注的人物,他的出名度其實是不亞於劉備和諸葛亮等人的。漢中之戰在漢中之戰的那個時代,曹操的勢力已經發展得很好,根本就不是劉備所帶領的蜀國和孫權所帶領的吳國所能夠抵擋的,然而在漢中之戰中,曹操卻是輸給了劉備,實在是讓人費解。這一切其實是有原因的。
  • 劉備的2個女兒被曹操抓到後,趙云為何不救?她們後來怎樣了?
    豫薦你|文【全文2181字,圖片12張】劉備的2個女兒被曹操抓到後,趙云為何不救?她們後來怎樣了?歷史上,劉備至少是有2個女兒的,但是很不幸,在劉備攜民渡江時,被曹操部下曹純抓到,然後就沒有了音信。《三國志曹純傳》中記載:「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劉備的女兒為何被曹操抓到呢?趙云為何不救?她們後來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呢?她們是怎樣被曹操抓到的?
  • 漢末烏桓騎兵:軍隊力量強化的代表,諸侯利益角逐的得力助手
    烏桓人內部的社會制度也為烏桓騎兵的戰鬥力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常推募勇健能理決鬥訟相侵犯者為大人,邑落各有小帥,不世繼也。數百千落自為一部,大人有所召呼,刻木為信,邑落傳行,無文字,而部眾莫敢違犯。」——《後漢書·烏桓傳》良好的社會制度,使得烏桓人在參軍時也能夠更自覺更主動的服從軍隊的統領,上行下效。
  • 論曹操伐烏桓與白狼山之戰
    曹操可以說是一生戎馬一生,打了很多仗。戰鬥多,危險也多,很多次他都身處險境,差點死在戰場上。就像白狼山之戰。曹操遠徵烏桓,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還差點死在行軍途中。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這場戰役的始末。小編認為"白狼山之戰"的背景涉及的歷史相對較多,從烏桓三郡開始,烏桓屬於東漢時期的邊患之一。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個比預言家還準的曠世鬼才
    曹操破劉備,郭嘉預言袁紹不會出兵相救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為了避免將來同袁紹作戰時前後受敵,決定消滅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曹操擔心自己去打劉備,袁紹肯定會在背後攻擊自己,曹操非常猶豫,就問郭嘉。《傅子》記載:嘉勸太祖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
  •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筆者還是勉為其難,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起事之初,他們能因勢利導發揮優勢。曹操、孫權、劉備等三人各有優勢。曹操的優勢是祖上有錢;孫權的優勢是祖上有地;劉備的優勢是祖上有名。曹操是宦官之後,家有萬貫。
  • 劉備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諡號是武皇帝,但孫權的諡號卻讓人無語
    難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於裝出你沒有的身份,花費你擔負不起的金錢,浪費你寶貴的求學時光,去見識那個社會嗎?——巴爾扎克 諡號是對一個人一生的最終評價,而在三國時期,劉備的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的諡號是武皇帝(魏武帝),那孫權的諡號是什麼呢?
  • 陣斬烏桓單于的白狼山之戰,曹操虧大了?郭嘉:輸贏根本不在戰場
    曹操決定用兵柳城,徵討三郡烏桓和袁紹餘黨。對這個決定,曹操麾下將領幾乎全員反對,理由有二:1.袁尚敗得透透的,而夷狄生性貪婪,肯定不能為袁尚所用;2.現在大軍遠徵,劉備會建議劉表從荊州偷襲許都,後方危險;當時只有司空軍祭酒郭嘉表示支持:「袁紹對當地的漢人和夷人有恩信,現在袁紹的兩個兒子跑到那裡,如果和烏桓人勾結起來,那我們剛剛徵服的青州、冀州就會反水。
  • 公孫瓚麾下三員虎將,劉備曹操各得一人,最厲害的那個卻無人能降
    公孫瓚雄踞華北,手下有著最強的輕騎兵「白馬義從」,同時手下還有著三員大將,這三人一個被曹操所得,一個歸劉備所有,剩下一個最得重用,卻無人能降,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