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俄語或將納入中考外語科目……深圳今年教育計劃有這些重點!

2021-01-17 深圳衛視

2020年深圳將完成公辦園、普惠園

在園兒童分別佔比50%、80%的任務

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30所

普通公辦高中2所

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

推動學業水平考試與中考「兩考合一」

試點將日語、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

……

3月5日,深圳市教育局官網發布了《深圳市教育局2020年工作思路》(以下簡稱《工作思路》),其中提到將開展諸多惠教育惠民工作。

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先行先試

試點將日語、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

深圳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推動教育體制改革先行先試。其中,將進一步深化中考改革,推動學業水平考試與中考「兩考合一」,試點將日語、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堅持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中考錄取重要參考,引導學生主動提升綜合素養。

鼓勵部分條件成熟的中學加大自主招生力度,支持學校特色發展。深圳將深化考試評價改革,推動招生考試與教育評價、分析指導有機結合,健全以評促建、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教育評價體系。

全面實施公民辦學校同等招生條件

統一招生平臺、同步招生

深化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改革。研究提升民辦學校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支撐作用。研究對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補貼標準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補貼方案。實施民辦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標和質量提升計劃。

完善民辦學校教師培養工作機制,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在職稱評審、教師培訓、名師培養等方面實行同等政策、一體化管理。建設民辦學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和資料庫,推進民辦學校財務監管系統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實施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等招生條件、統一招生平臺、同步招生。

(資料圖)

持續推進學校建設

完成公辦園、普惠園在園兒童分別佔比50%、80%

學前教育方面,深圳將高標準辦好學前教育。

第一,建立「公辦幼兒園建設攻堅戰」推進機制,開展公辦園建設專項督導,壓實各區主體責任,完成公辦園、普惠園在園兒童分別佔比50%、80%的任務。

第二,擴充學前教育名師隊伍。建設30個市級學前教育名師(名園長)工作室,研究制定公辦園聘用制教職工薪酬體系,吸引並穩定優秀人才。

第三,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研製學前教育相關辦學標準,制定幼兒園課程建設指導意見,進一步提高幼兒園教師學歷水平,力爭實現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佔比100%、公辦園教師本科比例達到50%以上目標。

第四,培育20個幼兒園優質示範項目和10個園本特色課程,探索建設以公辦園為核心、覆蓋全市的「學前教育學區聯盟」,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示範作用。

第五,儘快研究出臺公辦幼兒園招生指導方案,確保學前教育普惠公平。

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30所

對於家長備受關注的中小學教育,《工作思路》也明確,深圳將優質特色發展中小學教育。

其中,深圳將加大義務教育學位建設。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30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萬個以上;落實義務教育管理的區級政府主體責任,完善學位建設督政機制。

此外,深圳還將加快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建設,推動各區原則上至少建成一所獨立設置的義務教育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

以綜合素質評價為抓手,推動中小學教育「五育」並舉,打造美育之城,加快推進軍訓基地統籌管理,解決高中軍訓基地不足的問題;研究出臺四點半課程的使用規範,確保經費使用規範、學生真正受益。

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2所

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

高中方面,深圳將高質量普及高中教育。編制高中未來5年布局和建設規劃,探索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新模式,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學校2所,新增普通公辦高中學位6150個。積極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國內名校來深辦學,達到新建高中「建一所、優一所」目標。

同時,深圳還將強化城市科技教育特色。加快科技教育平臺和實踐基地建設,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深圳市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探索從中學到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深圳創新教育、中小學培養基地和教師培養基地。

加強中小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促進創客教育品牌化發展,鼓勵中小學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聯合建設創新實驗室和開展創新人才培養試驗。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資料圖)

將推動多所高校的建設和合作辦學

優化高等教育整體布局

高等教育方面,深圳將加快打造一流高等教育高地,其中,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音樂學院,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首批建築投入使用;爭取天津大學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設計學院獲教育部批准設立,有序推進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設立申報進程,加快推進清華大學與加州伯克利大學合作辦學進程;推動北大劍橋深圳學院落地。

同時,深圳將繼續優化高等教育整體布局,推進高校集群發展,形成「一城多園」的辦學格局;加快深大、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港中大(深圳)高水平大學建設進程,提請省教育廳支持深大、南科大增加博士生招生規模和研究生推免比例,加快「雙一流」學科建設,給予創建高校和學科重點支持和專項經費保障。

爭取以學科專業合作的形式,在深圳高校的理、工、農、醫等專業引進優質資源,開展合作辦學;加快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研究制定高校人員總量管理改革配套政策,推進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

爭取每個區至少布局1所

新型國際特色學校

開展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常規檢查,繼續推動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依法規範辦學;探索舉辦新型國際特色學校(學生不限國籍),爭取每個區至少布局1所;開展民辦高中國際課程實驗專項評估,推動實驗效果較好的學校轉型為中外合作辦學,依法清理終止近兩年未開展招生或辦學質量差的學校的實驗資格,努力提升民辦高中國際課程質量,滿足市民多元特色教育需求。

(資料圖)

探索全市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

「五四分段」教育改革實驗

深圳將探索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名校、名校長品牌效應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組建中小學教育集團,推進集團化辦學、學區化管理。加大力度引進國內外品牌學校資源,實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委託管理、創新發展。

轉變政府管理職能,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健全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構建大數據支持下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鼓勵初中學校與學區內小學開展教育銜接研究,探索全市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五四分段」教育改革實驗。

加大繼續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

佔教育總經費投入比例

加大繼續教育財政性經費投入佔教育總經費投入比例;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制定深圳3-18歲未成年人的家庭養育標準,打造深圳家庭教育大講壇,建立教育、民政、衛健等相關部門聯合參與的家庭養育保障機制等。

相關焦點

  • 藝術教育成為「剛需」,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前段時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把中小學生學習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促進學生形成藝術愛好、增強藝術素養,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 深圳中考改革:日語 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
  •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並將體音美納入中考範圍
    文/教育一角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相關部門對於提升全民教育素質尤為關注。而學生們也在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努力,特別像是中考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考生們更是重視。在我們國家中考、高考都是選拔人才的有效途徑,在中考當中,如果能夠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重點高中,這對於考生的未來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 選日語為高考外語科目,54位江蘇高三生另闢蹊徑
    7月2日,江蘇淮安市範集中學開設高考日語課,有54名高三生選擇日語參加高考的外語科目。教育部發表的高考招生政策中,考生可選擇6們語種中任意一種參加考試。將日語作為自己高中時期的主要外語科目,其可行性有多少?授課質量如何保證?參加高考難度是增是減?
  • 廣東明年將正式組織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會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廣東省正式組織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強調,要扭住一個龍頭,即學習貫徹《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牽引帶動學校美育工作的改革發展,努力實現到2022年學校美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目標。
  • 安徽京鹿格瑞教育與安大外語學院舉行日語教學課題籤約儀式
    安徽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成立於1958年,是安徽大學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現有英語、俄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六個語種本科專業。外語學院的服務區域面向華東、輻射全國。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複合型人才。
  • 2020高中「新課改」落地,高考日語將有哪些變化!
    2020年6月份,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最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從2017年高中新課標(2020年又重新修訂),到2017版高中新教材投入使用,到各地連考4天的新高考,再到「強基計劃」等新政策是推行,高中課程及高考改革已經來臨,各位家長同學要打起精神!
  • 神一樣的學校——深圳外國語!從小學到高中,全國保送20%畢業生
    英語班開設兩門外語:英語+非英語語種。其中英語為主修,非英語語種為輔修。英語班學生可自由選擇參加中高考,可以不留在深外高中部。小語種班(日語、德語、法語、俄語及西班牙語班)開設兩門外語:非英語語種+英語。其中非英語語種為主修,英語為輔修。小語種班學生必須參加中考,升入深外高中部學習。
  • 浙江日語高考輔導價格_北京和櫻前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日語高考輔導價格,北京和櫻前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櫻前線的日語教學成果在高考、中考、留學等領域均有較高聲譽,在業內影響廣泛,擁有強大的師資和權威的教學資源、完備的教學管理系統和可持續合作的線上平臺。浙江日語高考輔導價格, 此次蒲公英的高考日語很多同學提分都在100分左右,大大證明了用日語代替英語來參加高考的優勢。
  • 武漢2020新中考改革最新消息:音樂成績不計入中考總分
    我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共15科。」  上述照片還顯示,所謂武漢新中考方案總分由550分增至680分,音樂實行筆試測試(音樂素養)、實踐測試和平時考核相結合的考試方式。音樂紙筆測試60分(含視聽測試30分)。
  • 深圳高考日語學習推薦哪家_北京和櫻前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考日語學習推薦哪家,北京和櫻前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櫻前線教育是專注於高考日語的教育機構,是先鋒日語協作聯盟官方授權學校,負責全國聯合模擬考試高考日語命題工作。深圳高考日語學習推薦哪家, 一直堅持人手一機,學員可以隨時在教室學習,無論晚上11點還是凌晨4點,你都將看到為自己的理想而埋頭苦學的兄弟姐妹。
  • 教育新規:「日語」納入高考範圍,憑藉這三大優勢,助力金榜題名
    文/婕拉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很多學生的痛感:學了十幾年的英語,我卻還是只會說:「Nice to meet you!.高考生們的福音: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新政策:高考的外語科目包含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6種語言,由考生按自己的意願任意選取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其實很多沿海地區城市在前幾年就已經開始實施了。那麼在其中日語也是當之無愧的高考救星。
  • 深圳中考中招政策發布!自招學校增加、考前需申報健康碼
    5月21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2020年深圳中考中招政策。今年,深圳中考基本政策不變,7月20日-21日(星期一、二)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市原公辦普通高中體育藝術特色團隊和術科特色班,將納入到全市普通高中學校自主招生計劃內統籌安排,這也意味將會有更多深圳高中進入自主招生隊伍。
  • 日語,高考科目,150分!
    高考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語文為所有考生一張卷,數學為文科、理科各一張卷,外語由考生任選一張卷。一直以來,很多人都以為高考必須選英語,實則不然,除英語外還有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每年各省都會發布文件向大家普及這個政策,不巧的是似乎每年大家都懶得看這些官方文件,唉!
  • 裸眼視力、遊泳等考核納入全國中考?真相到底是啥?
    與此同時,「裸眼視力將被納入中考評價指標」「2022年藝術課程進中考」等各種關於考試改革的傳言也在網上流傳,讓不少學生家長感到困惑和焦慮。對此,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梳理了有關常見謠言,為公眾解讀真相,澄清謬誤。  裸眼視力將被納入中考評價指標?
  • 中考將有大變化!南昌中考總分由750分降至740分
    具體到南昌市來說,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新建區將實行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試點改革,其他地區的考生今年中考計分科目仍為8科,但滿分由750分降為740分。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物理化學分值下降 據了解,自今年起我省全面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涉及13個學科,其中外語包括聽力測試,物理、化學、生物則分別包括實驗操作。
  • 原來高考外語科目真的可以不用考英語,照樣拿110分+!
    其實英語不再是高考外語的唯一選擇,從2013年開始,教育部就已經表明全國統考科目中,外語科目不單是英語,還有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語種,考生可以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與考試。  其中又數日語最為讓人熟知,高考日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於英語薄弱的同學來說,用日語代替英語參加高考,無疑增加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 日語代替英語,15個月高考外語120+!
    但其實,英語並不是高考外語的唯一選擇。 小編要先和大家明確一個概念: 高考外語 ≠ 英語 大部分高考外語考試只是「被設定為」了英語。
  • 高考生的新出路—日語高考
    (如下圖)2020年已經有將近10萬名英語成績不理想的高三學生,通過改學日語,實現了高考外語科目的大提分,這對於全國的高考成績和排名將產生重大的影響!預計2021年考生人數還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趨勢。不同省份人數對比「相比較於北方城市的家長而言,南方家長信息化程度更高,他們對新理念接受度往往也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