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1》劉備率軍閃擊成都,保下龐統,一統三國竟無需孔明?

2020-12-22 三國志2017

話說這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各路諸侯為了能夠統一天下,於是便招攬各路名士任為軍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被稱為「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當時坊間還傳言「得臥龍鳳雛者,得天下」,但是同時得到兩人的劉備最終卻沒有統一天下,因為早在成都之戰,「鳳雛」龐統就已經戰死了。

在《三國志》系列最受好評的《三國志11》中,成都之戰也成了玩家想要攻克的難關。成都之戰作為前期的戰役,要用蜀軍打贏的話並不難,但如果想在龐統不死的情況下獲勝可就相當有難度了,因為龐統的必經之路落鳳坡會埋伏著會用「齊射」的張任,「齊射」傷害實在太高,龐統根本架不住幾箭就倒了。龐統作為智力高達97的幹將,這麼一死,導致蜀國的軍事實力也大打折扣。

那麼今天阿鴦就給各位玩家介紹一下成都之戰要如何在龐統不陣亡的情況下獲勝吧!首先就是屯兵,要有效抵禦張任的「齊射」,就需要大量兵力,利用手上的種田屯糧食,然後利用手上的幾個城池之間的糧價差不斷買賣刷錢,刷出足夠的金錢後就去招兵買馬和招募名士。

名士要跑去荊州招募,這裡需要把馬謖給招至帳下,要問為什麼要這麼早招募馬謖?別問,問就是「神百連」!

諸葛亮的「神算」能對比自己智力低的部隊百分百暴擊,馬謖的「百出」能讓釋放計略的消耗降為一點,龐統的「連環」則能在己方計略釋放成功時對離得最近的敵軍隊伍釋放同樣的計略。張任手上剛好就只有兩支部隊,先是用兵力優勢頂住第一波「齊射」,然後一記「神百連」就能讓張任軍直接敗退!

張任一敗,成都就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了,而且龐統也還活著,為漢業復興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這邊是本作要如何在保住龐統的基礎上,拿下成都的訣竅了!不過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三國志》系列的遊戲,比如在首款光榮正版授權的戰略遊戲《三國志2017》中,在「劉備入蜀」的章節,就有著經典「落鳳坡之戰」。

《三國志2017》為了還原歷史,玩家所對戰的敵軍就變為龐統,也就是說龐統是必須要順應歷史陣亡在此處了。不過關卡中除了龐統,還有另一位強力的武將魏延。魏延的技能可使其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普攻造成額外傷害,而龐統的技能則能在為全體友軍回血之餘,還能增加所有友軍的輸出,讓魏延的傷害得到大幅提升,這下就讓玩家有些扛不住了。

還好《三國志2017》有極具特色的兵種克制,龐統是弓兵,會被所有兵種克制所以可以不做考慮,至於魏延,由於魏延是盾兵,被騎兵所克制,所以阿鴦直接就擺出了個三騎兵陣容,再搭配上能大幅提升槍兵能力的鋒矢陣,就去落鳳坡挑戰龐統魏延了。果不出所料,魏延被我的三騎兵陣容給輕易衝垮,也讓龐統戰死在徵討成都的路上。

以上就是《三國志》系列的成都之戰攻略方式了,在《三國志11》中,如果龐統不死,那麼在後續蜀國的發展中,龐統甚至可以代替諸葛亮指揮所有戰役,讓諸葛亮安心管管內政即可,無需擔心外戰!各位《三國志》的老玩家們,你們還有什麼不同的成都之戰攻略方法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拜拜~

相關焦點

  • 性格有缺陷的三國蜀漢超級參謀長:立功心切的鳳雛先生龐統
    三國小人物誌0049:立功心切的鳳雛先生——龐統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龐統,字士元,是三國時代劉備麾下的軍師,曾在劉備的入蜀戰役中屢獻奇策,立下過不小的功勞。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更是將他演繹成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
  • 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穿越到三國,能否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完成霸業?
    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穿越到三國,能否幫助劉備一統天下完成霸業?很遺憾,不能!  大體上有兩個原因:  其一,水滸梁山一百零八將,論單挑有不少能人,像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衝、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等等。至於精通謀略,精通將略之人極少。
  • 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
    劉備一生錯過的三大將領:勝過五虎將,可輔佐他一統三國!《三國演義》中,劉備比起多疑的曹操和孫權來說,他最擅長的事情便是拉攏人心,也因此,他以織草鞋的貧民身份,招攬到了不少文臣武將,最終成為一方諸侯。然而呂布一來,不僅霸佔徐州,還將劉備趕走,也將陳登幫助劉備以此地為根基拓寬勢力的想法破滅。陳登不僅善於治理一方,還是一個全能型的軍師。他用反間計,讓呂布和袁術斷了姻親關係,將呂布逼到沒有幫手的境地。擔任廣陵太守期間,他曾經率兵擊敗了數十倍的東吳軍隊,讓孫權不敢覬覦。他與劉備的關係非常好,劉備評價他:「像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志超群的俊傑,只能在古代尋求。
  • 若諸葛亮、趙雲守荊州,劉備三兄弟、龐統守西川,能否一統三國?
    先不要想著一統三國,先把內部問題搞清楚再說!題中提到的六個人都是劉備集團的重量級人物,其中關羽、張飛、趙雲屬於原從派、諸葛亮、龐統屬於荊州派。原從派和荊州派是劉備政權的主心骨、死忠粉。劉備、關羽、張飛、龐統這些人是註定要上前線的!如果劉備以荊州為政治權力中心的話,益州如何管理?如果劉備以益州為政權權力中心的話,劉備外出徵戰時,後方如何保障安穩?龐統的強項在於軍事戰術領域,所以他不能留守益州。諸葛亮雖有統帥之才,但他更有政治手腕。他應該坐鎮益州,這樣,劉備徵戰在外的時候,後勤才能有保障、才能持續穩定。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上)諸葛亮痛哭龐統
    前面魏延率軍趕來,川兵自相踐踏, 泠苞正奔走間,遇到魏延,交馬不到數合,被魏延活捉過去。等到吳蘭、雷銅來接應時,又被黃忠帶軍殺退。魏延押解泠苞到涪關。劉備責罵:「我以仁義相待,放你回去,你為什麼要背叛我?這次不能饒你!」
  • 謀臣龐統如果沒早早去世,劉備最終能夠統一三國嗎?
    導語:想必看過三國的朋友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他們兩個人都是水鏡先生的高徒,不僅胸有丘壑而且志向遠大,水鏡先生認為誰能得到他們的輔佐就能夠得到天下。
  • 真實的三國中的龐統才更加有名
    首先是民間名望,對於諸葛亮的民間名望顯然不需要過多贅述,杜甫曾有詩云"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孔明在民間的名望,從千百年來香火不斷遊客不絕的武侯祠就能能看出來,這一點龐統是比不過的。
  • 打下涪城後,龐統看透了劉備,來不及提醒孔明就犧牲了!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但是三國演義是小說,既然是小說,那就一定會帶有作者的主觀想法,三國演義就是這樣。所以說一定要從正史中來了解劉備。正史中的劉備和三國演義中的並不一樣,其中龐統對劉備這個人看的就非常透徹。
  • 劉備取西川之戰,劉備是如何度過自己的至暗時刻的
    總而言之,應該趁曹操忙於關中之事,孫權忙於江淮之事,劉璋的榆木腦袋還未醒悟之時,必須一舉奪下益州!劉備終於被龐統的遠見卓識和精闢見解說服了。龐統獻計建安十六年秋,趁著曹操和馬超在關中廝殺的空,劉備借「討張魯」的名義終於率軍入蜀了。雖然蜀道艱險,但由於劉備是劉璋請過去的,所以一路上還是很順利的。
  • 龐統去世前喊出8個字,劉備聽後不知所措,諸葛亮卻想回臥龍崗
    在龐統年輕時,從外貌上看,他其實並不聰明,顯得很單純。以司馬徽著稱的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清雅,而且善於識人。就這樣二十歲的時候,龐統便前去拜見,大抵也是為了求好名聲。其結果二人還真是一見如故,一直聊到深夜,司馬徽十分驚訝。一貫識人竟說:統當南州士之冠。
  • 龐統臨死前,揭發劉備想爛在肚子裡的秘密,可惜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三國著名謀聖,「龐統」的職場生涯。順便來學習一下,他是怎麼樣工作,怎麼樣出名的? 此時的劉備雖然得到荊州,就猶如孔明所說一樣,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不可長此相安無事!必須要找另外一個突破口,龐統的意思很明顯,「吞併西川」,自己剛剛被劉備信任,當然此次吞川必須由自己當導演。要怎麼打?怎麼吞?都由他說了算。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在三國亂世綜合能力大概就是:行軍打仗,治國安邦,出謀劃策。本文以這三點作為排名標準。第五,「宇宙戰神」郭嘉。郭嘉曾和藏獒特斯拉並列的網絡流量巨頭,歷史上的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曹操下決心。從職位看曹操特意為他搞個軍師祭酒的職位,此公絕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軍師祭酒郭嘉幹了11年,這些年這位既沒有行軍打仗,又沒有治理一方。對曹操來說此公以出謀劃策為長,其餘才能偏廢。
  • 孔明號稱臥龍,龐統號稱鳳雛,司馬懿的綽號是啥?
    孔明號稱臥龍,龐統號稱鳳雛,司馬懿的綽號是啥? 三國之中最務實的是誰?是孫權,聲色不動拿下關羽,火燒連營,使蜀漢幾十年家業一舉消磨殆盡。最失敗的是誰?是曹操,兵力雄厚,才華橫溢謀臣甚多,卻在大功告成之際被司馬家奪取兵權,差點落了滅門之災。那麼最能吹牛的是誰呢?
  • 魏蜀吳三國主公誰才是第一雄主!
    魏蜀吳三國爭霸,武將衝鋒陷陣,謀臣縱橫捭闔,主公當機立斷,方可稱霸。如曹操赤腳見許攸,劉備三顧茅廬,孫權待魯肅為師為友,都是主公對屬下賞識的表率。謀士雖然重要,武將雖然關鍵,但主公的氣魄往往也是勝敗的關鍵,下面分析一下三國主公的氣魄,胸襟,誰才是第一雄主!
  • 龐統死於落鳳坡之上的可能原因
    龐統飾演者《三國志》雲,「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有知人鑑,統弱冠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於樹下,共語自晝至夜。龐統,年少成名,協助襄陽郡守處理政務,治理郡縣,業務能力一流。獻連環計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身為名士 被天下招攬,最終成為劉備手下與諸葛亮同層的謀士。在三國演義中,龐統不聽遠在荊州的臥龍之言獨斷專行,最終因意外死於落鳳坡之上。然而真是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 被視為仁義之君的劉備,在攻破成都之後,卻有搶奪金銀的劣跡
    在三國時期諸多軍閥當中,劉備素以仁義著稱。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劉備就是一個聖人,他也有過種種劣跡。比如打下成都之後,劉備還有沒收民家金銀,分賜將士的舉動,顯然不是什麼仁政。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這件事。"益州之戰"勝利之後分贓益州這個地方對於劉備來說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其實是以益州作為主體,龐統也一直勸劉備打益州。可以說益州是劉備集團的最主要目標。於是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入川;在次年建安十七年(即公元212年),劉備和劉璋徹底翻臉;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終於拿下成都。
  • 劉璋手下有三大猛將,劉備攻打益州時,他們有何表現?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聞曹操要率軍進取漢中,非常擔憂。在此背景下,已經投靠劉備的張松建議劉璋邀請劉備入川,讓其攻打張魯,防衛益州。劉璋於是派遣法正、孟達領兵四千人迎接劉備,劉備率領龐統、黃忠、魏延、卓膺等將領入川。
  • 三國志11:玩久了感覺什麼時候能統一三國呢?
    三國志11——一款三國系列較為經典的策略性冷兵器戰爭遊戲。其遊戲性質以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為歷史背景而開發的一款遊戲。想要玩這一款遊戲的小夥伴下載完成後需要完成這些操作才能正常開啟遊戲。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玩三國志11的感受。三國志11集合了各種戰場,平原、密林、關口、渡口、瘴氣等,而玩三國志11給每個玩家的感受可能都不一樣。最給人興奮點的便是一統三國。那麼你是屬於哪一種呢?第一種:大軍閥統一論都說三國志11比較多勢力,同時時間較長,尤其是開局比較難打,入門玩家都是等自己發展壯大才會去攻下一座城池,然後還要花費時間發展建設。
  • ...對法正龐統的評價看起來很好笑,笑完發現才笑錯了:龐統不是荀彧...
    陳壽的評價讓人發笑,笑完才發現笑錯了:龐統不是荀彧的二叔,前後文對照,我們就會知道陳壽是把龐統比喻成蜀漢之荀彧了——這兩人真有一個共同點,陳壽彰顯這兩人的共同點,可能(僅僅是可能)暗諷曹操和劉備做事不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