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一個同學跟我聊天,說起自己對英語的心路歷程。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單元測試大約90分左右,還是覺得自己挺厲害的。到了初一,由於不喜歡英語老師的教學,所以就開始無心學習英語。成績下降,興趣也不斷地下降。到了高中,要考大學。補救英語,想重新培養自己對英語的興趣,卻發現自己突然厭惡了英語。叫我美劇英劇練習英語聽力和口語,我也覺得很無聊。終於熬到大學,特地選擇理科的專業,還是要學習英語。但想著不是自己的專業就隨便聽聽課吧,而這時候的我卻喜歡上英語課了,好奇專業上的英語表達和對一些英語的文化現象很感興趣,而且還通過了英語大學四級。
這個同學分享從厭惡到喜歡的變化,我總結了以下心理上的三點問題。如果你也一樣面臨著同樣的困惑,一路逃避英語到大學,卻沒有走到喜歡英語那一步。那麼在喜歡英語之前,請解決以下問題。
1 不用培養對英語的興趣,但要培養使用英語的能力
你有沒有試過:當看到英語字母或者單詞的時候,明明知道是單詞,卻只感覺那是無數顆小星星在晃動。當你跟老師說,自己對英語沒有興趣的時候。老師會說,那就培養對英語的興趣,並且用英語考出成績才能升到一個好學校。然而,你怎麼都沒有興趣。
興趣是第一個老師。如果你對一個科目感興趣,當從事與這一個科目相關的內容,你會感覺很興奮和開心,即使有困難也願意解決。所以,面對英語的時候,不要逼迫對英語產生興趣,而是帶著功利心學習英語。
想像一下,你將要出國旅遊或者喜歡某一個歐美電影明星,你會去採訪她,你想問她什麼問題?注意:不是簡單的英語課文上那些: what is your name?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而是真正的交流,如同你見了中國明星或科學家一樣,做一些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或者你要把你家的特產放在tiktok上賣,你怎麼組織語言?怎麼讓歪果仁想買你的特產?
帶著功利心,先從目前你要解決的問題開始。撇開語音,語法和一些語言規則,單純為了解決你的問題開始。讓自己從使用英語開始。
2 不要放棄英語,但要放棄低效且無用的英語學習辦法
既然從初中到高中都已經不喜歡英語了,想必你的學習方法也是沒有太大效果的。那麼為什麼不放棄那些讓你討厭英語的學習方法呢?重新為自己打造一些學習方法,試驗是否取得好成績。如果沒有好成績,馬上放棄,繼續尋求其他學習方法。
方法總是比問題多。所以,當你還在糾結要不要專門報班學習語法,學習音標的時候,不如先清空自己的過去受到的英語學習的「薰陶」,讓自己清零,再重新開始。
有的人喜歡拆解句子,所以會著迷語法。有的人喜歡朗誦句子,所以讀書多了,語法也掌握了。有的人喜歡聽廣播或者歌曲,所以語法也在沒有意識的前提下就懂了。
要記住,學無定法,只有自己喜歡的和有效果的,才是好的辦法。
3 放下對英語的期待,從玩開始
有沒有發現,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我們都被告訴要好好學習英語,才能上一個好的大學。要好好背書,才能有好的語感。要好好背單詞,才能看懂英語。
但是極少人告訴你,英語單詞不用費太大的勁,也能記住單詞和搭配。不用背書,也可以有好的語感。
為什麼從前背書和背單詞都無法取得好成績呢?那是因為預先對背誦投入了過多的期待。以為背誦了就能有好結果,但是在背誦效果還沒有顯示出來的之前,你就已經放棄了,所以期待落空了。
所以放下對學習英語的期待。從玩開始。如何玩?現在製作短視頻很受歡迎,你可以用英語簡單介紹身邊的事物,拍成15秒的視頻上傳到tiktok。也可以在quora上跟歪果仁聊天。只要你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就好了。你也可以用英語玩一下你喜歡的桌遊,鑽研一下桌遊的玩法。然後再教別人怎麼玩!
放下對英語的期待,只要解決你想解決的問題和找一個好玩的使用英語的遊戲。你會開始覺得英語好玩的!帶著功利心使用英語,如果你還不想學,只能說明你還沒有足夠的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