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法拉利退出勒芒的神車——福特GT40(下)

2020-12-18 鹹車

福特GT40項目在接二連三的失利之後,福特選擇讓謝爾比代替John wyer作為車隊經理。謝爾比在剛接到GT40的時候破口大罵,這是什麼垃圾。福特給予謝爾比無限的經濟和人員,他組建了他自己的團隊,團隊裡匯集了不同國家優秀的汽車工程師,他也找來了他的好朋友,肯邁爾斯。

肯邁爾斯二戰後為多個車隊效力,布加迪,阿爾法羅密歐等等,1953年,他用自己設計製造的MG在scca比賽中取得了14聯勝。他不論作為一個車手或者一個車輛工程師都是極具天賦的,他在謝爾比眼鏡蛇車隊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物。

在謝爾比和他的團隊努力下,GT40變得越來越強,在1965年2月獲得了daytona2000比賽的勝利。

時間到了1966年,有了1年多經驗的積累,謝爾比打造出全新的GT40MK2賽車,在這臺車的座椅後塞進了了一臺驚人的7.0v8發動機,又對車輛進行了全方位的強化,這輛車終於不像初代GT40一樣那麼不穩定,難以操控。同年二月,GT40輕而易舉的包攬了Daytona比賽的第一二三名。在之後的Sebing12小時耐力賽也是橫掃全場。

1966年,6月,勒芒24小時耐力賽到來。亨利福特二世對GT40項目在去年的勒芒沒有建樹已經有些不滿,對車隊所有人說,you』d better win。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機會,小亨利可不會忍受連續三年的失敗。

法拉利在這一次的勒芒比賽也帶來了他們的全新車型,330p3,車高比GT40甚至還有再低5cm,4.0v12引擎在8000轉時爆發出309kw的功率,車重不到1800磅,急速310km每小時,法拉利認為,雖然GT40馬力更大,但是330p3車更輕,彎道的優勢足以讓他們獲得勝利。

但在比賽前,法拉利卻出現了意外,當時世界最快車手surtees因為和車隊內部矛盾憤而退賽。

在比賽的初段,GT40依靠極大的動力優勢取得了領先,但天色暗下來,勒芒賽道的狹窄鄉路對於輕巧的法拉利330p3來說如魚得水,福特在之前幾次的比賽失利賽車故障,似乎並不敢全力以赴,可是肯·邁爾斯依舊瘋狂的全力駕駛,一圈圈刷新圈數…..

黎明將近,法拉利的三輛賽車竟然或出現事故或出現故障,這時候,福特的勝利已經提早到來。

經過了將近24小時的鏖戰,勝利就在眼前,肯邁爾斯卻放慢了速度等著剩餘兩名隊友一起衝線,記者記錄下了這一幕。穿過終點,大家都認為冠軍是邁爾斯,這個時候賽事組委會卻跳了出來,說根據他們的規則,應該要算發車位置到終點的距離,然而Mclaren的發車位置比邁爾斯遠了20米,出人意料的冠軍頒給了Mclaren,誰能想到邁凱倫創始人還有這麼一段撿皮夾子的故事呢,但對於邁爾斯卻是不幸的,他本來可以在1966年拿到耐力賽的大滿貫,他之前已經獲得了daytona耐力賽和sebring耐力賽冠軍,很遺憾,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更不幸的是,在之後的GT40測試中,因為剎車系統故障奪去了他的生命,唏噓不已。

很多人認為福特這一次是因為法拉利三部賽車的退賽而僥倖獲勝,然而福特在1967年,用GT40MK4又奪得了勒芒冠軍,狠狠的打了那些人的臉。

後來,因為勒芒規則的改變,又因為福特認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福特選擇退出了勒芒比賽。

但是,之前的車隊經理,John Wyer又在GT40MK1的基礎上改進,繼續參加勒芒比賽,又衛冕了兩次冠軍,直到1969年勒芒規則再一次改變。

至此,GT40在勒芒賽道的傳奇故事也到了最後一頁。

相關焦點

  • 勒芒封神的福特GT40究竟有哪些秘密?
    《極速車王》的口碑爆紅,讓勒芒24小時耐力賽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之中,也喚起了不少人對當初那一段崢嶸歲月的回憶。賽車是人類歷史上最熱血、最刺激的運動項目之一,當然也是最燒錢的一項運動。福特在當年是如何將如日中天的法拉利「拉下神壇」,並確立起自己霸主地位的?今天借著這部電影所引起的廣泛討論,小編就來扒一扒當年在勒芒大放異彩,連續四年稱霸的福特GT40賽車的性能和魅力吧。
  • 致敬美系經典超跑福特GT40 它曾經幹掉了法拉利?
    憑藉著不錯的實力,亨利·福特二世想著直接將法拉利車隊買下,收為囊中直接參賽,但是這一舉動被高傲的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無情地漠視。可亨利·福特二世也不是好惹的主,轉念一想決定自己造一輛車,只為跑贏法拉利。說幹就幹,亨利·福特二世開始請來了阿斯頓馬丁的高管人員,針對勒芒賽事的造車計劃。
  • 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勒芒較量,成就了一段汽車運動史的佳話
    這個計劃的目標就是讓福特獲得各項汽車賽事的冠軍。作為一家成熟的企業,用收購的方式快速達到目的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福特的目光也瞄準了處在破產邊緣的法拉利。要知道,當年的法拉利可不比現在這樣商場賽場獨霸一方。雖然法拉利的賽車一直所向披靡,但是過多的研發開支和跑車市場過於小眾讓這家令義大利人驕傲的品牌逐步走向揭不開鍋的窘境。
  • 勒芒戰勝法拉利,福特GT向經典致敬!
    影片是現實的寫照,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福特成功終結了法拉利在勒芒的長期統治地位,用澎湃的引擎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來自北美的「性能」怪獸。福特GT系列就是在這場傳奇賽事中誕生的明星車型。在日前舉行的北美芝加哥車展上,2020款福特GT正式亮相。
  • 傳記電影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格的恩怨情仇,賽車史上的傳奇戰役
    謝爾比七歲的時候被查出來有心臟病,大半個童年幾乎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長大後他先後當過空軍,油田工,還養過雞,這之後才成為一名賽車手,贏得過f1勒芒等大賽的獎項,刷新了16項美國和國際紀錄,因為有心臟病,據說在參加比賽的時候他會把藥壓在舌頭下面,緩解胸疼,1959年醫生警告他病情的嚴重性後,他退居幕後,做了汽車和賽車的設計師,由他設計的福特gt40贏得了1966到1969四年勒芒
  • 福特vs法拉利:大車廠的博弈,賽車手的悲歌
    事實上法拉利確實在1963年瀕臨破產,福特公司派了資深副總裁Don Fryer去和法拉利談判,本來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但是恩佐-法拉利最後發現一條條款後臉色一沉,福特要求法拉利被收購後不再享有自己決定是否參加勒芒等一流賽事的權利,恩佐下了逐客令並說福特是在侮辱他,他的一句話也直接點燃了福特和法拉利的戰爭帷幕,那就是所有繼承家業的二世祖最不願聽的一句話:轉告你們的老闆,他不是亨利-福特,
  • 《賽道狂人》:還原一個最真實的福特vs法拉利
    福特:收購未成後的反擊這是福特屌絲逆襲的開始。法拉利在勒芒賽場連戰連捷,但對賽事巨大的投入已經讓這個義大利品牌油盡燈枯。福特看準了這個機會,準備在1963年收購法拉利。福特前後耗費了9個月的時間和300萬美元促成這樁收購案,但當福特高管來到法拉利總部遞上合同後,恩佐·法拉利卻和巨頭福特產生分歧,不歡而散。
  • 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恩佐.法拉利在合同上寫下不可接受然而這場你情我願的買賣卻沒有順利進行下去,恩佐.法拉利在閱讀交易合同時發現了如果生效將對法拉利造成重大影響的條款,桀驁不馴的恩佐有一個暴脾氣,哪受得了福特設下的條條框框在上世紀60年代,法拉利是當時勒芒賽場上當之無愧的霸主,法拉利車隊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福特要挑戰的就是這樣一個在殘酷賽事中總能拔得頭籌的傳奇車隊。
  • 電影《極速車王》背後的故事 福特如何打敗法拉利?
    從片名看,FORD v FERRARI,福特vs法拉利,似乎是一個商戰電影,實際上它講訴的是1966年福特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打敗法拉利的故事,一個專注於造消費者買得起的車的企業如何用90天時間打造出一臺賽車,並打敗勒芒賽場上的常勝將軍?在剛剛過去的92屆奧斯卡,本片獲得了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效剪輯兩個獎項。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戰爭
    英文直譯是福特vs法拉利。故事的背景是在60年代,著名汽車大廠福特的汽車銷量沒有起色。公司管理層提出贏得賽車比賽從而獲得年輕人的青睞。福特打算收購法拉利免去自己研發的時間,卻被法拉利創始人羞辱。這令二代福特非常生氣,打算花重金組建車隊贏下勒芒賽事。福特公司聘請了贏得多個國際賽事大獎的卡羅爾謝爾比團隊。
  • 最好的賽車電影:福特vs法拉利,奔向你自己的命運
    恩佐·法拉利曾是一名賽車手,他急於與福特達成協議,以便減輕他日常管理公司的負擔。但在最後關頭,恩佐·法拉利在合同中的一個條款上猶豫不決,因為條款中指明,福特將控制法拉利的預算以及法拉利車隊的所有決定。恩佐·法拉利不願意放棄對賽車項目的控制,所以他告訴福特的代表,他永遠不會在這些條件下出售汽車。
  • 極速車王:他結束了法拉利在勒芒賽道的統治地位!
    影片開頭,曾經的才華橫溢的賽車手謝爾比駕駛賽車風馳電摯般駛向終點,引擎起火燒灼了衣服,他也絲毫不在乎,在夜色下滿臉的疲憊中,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徵服了比賽,拿下了冠軍。不幸的是從此由於心臟的問題,不能再參加賽車。上帝關上了一道門,也為他打開了一扇窗。他創辦了汽車公司,成了傑出的汽車設計師。
  • 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
    評論:0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1/ 11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車友頭條-車友號-新車資訊]  近日,福特為了紀念「福特大戰法拉利」的故事,同時致敬GT40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奪得冠軍,其官方發布了福特GT(參數|詢價) Heritage
  • 《極速車王》幕後故事: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較量
    影片改編自A·J·貝米的紀實小說《地獄駕駛: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賽》,講述了亨利·福特二世、天才企業家李·艾柯卡和賽車冠軍肯·邁爾斯、工程師卡羅爾·謝爾比一起經營福特公司,製造夢幻跑車福特GT40,並最終成為第一支勒芒耐力賽冠軍的美國車隊的故事。賽車在這部電影裡不過是一次商業需要的前臺展演。
  • 《福特大戰法拉利》電影與背後故事
    因此,我更喜歡用《Ford v Ferrari》的直譯《福特大戰法拉利》來稱呼這部賽車史詩級影片。本片故事主線主要講述的是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協助福特徵戰勒芒24小時耐力賽,福特最終如願擊敗法拉利的故事。這個題材在全球的車迷圈子中家喻戶曉,所以如何來去重現55年前的那場驚心動魄可歌可泣的經典比賽是本片改編是否成功的關鍵。那麼本片又是如何呈現給觀眾的呢?
  • 福特GT,不一樣的福特,法拉利才是宿敵
    福特GT,不一樣的福特,法拉利才是宿敵在超級跑車行業,它現在被歐洲製造商壟斷。除了強大的汽車製造技術外,悠久的汽車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將與您討論賽道之王福特GT,這是美國肌肉超級跑車,在地面上摩擦了經典的傳奇法拉利跑車。福特GT-GT40的前身19641969。談到福特GT跑車,GT40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作為1966年至196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它所代表的車輛的性能和質量絕對毋庸置疑。1966年贏得福特GT40的兄弟是邁凱倫-布魯斯·邁凱倫的創始人!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不過現實中他並不是首位,1958年的勒芒冠軍也是美國人,代表法拉利參賽的美國車手菲爾·希爾。可以注意到,菲爾·希爾在電影中也代表了福特參賽。歷史上阿斯頓馬丁的DBR1賽車確實是那一屆勒芒的冠軍,他們成功阻止了法拉利的連冠,代替捷豹幫助英國車隊扳回一城。不過這也成為了阿斯頓馬丁乃至是英國賽車在勒芒賽道上的絕唱。
  • 燃爆《速度與激情》的高分賽車電影,解析福特和法拉利的世紀恩怨
    基於真實故事,聚焦由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帶領的一隊美國工程師、設計師,以及他旗下的英國車手肯·邁爾斯,亨利·福特二世要求謝爾比打造一輛全新的賽車,希望能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錦標賽上打敗長期佔主導地位的法拉利。
  • 極速車王|福特VS法拉利,史詩般的速度對決
    沒錯,就是福特和法拉利在勒芒賽道上的爭鬥。對於非車迷朋友而言,這只是另一個小不點打敗巨人的美式傳奇故事。簡單來說,就是福特和法拉利因為矛盾而開始爭鬥,福特二世想在法拉利最驕傲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打敗法拉利,狠狠的給法拉利的創始人,也是車迷耳熟能詳的恩佐老爺子一記狠狠的耳光。
  • 福特大戰法拉利,熱血賽車的人生,真實故事的勵志電影
    要從福特汽車和法拉利汽車說起。這部電影也講述了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恩怨怨。影片故事設定在二戰後60年代嬰兒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標榜個性的美國年輕一代,不再中意平庸的福特,來自異國的跑車顯得更酷。而連續在勒芒耐力賽中獲勝的法拉利,更是成為速度和冒險精神的代名詞。福特的銷量一落千丈。但那時的法拉利也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法拉利的掌舵人恩佐是被外人視為瘋子的賽車迷,他把資金都投入到了法拉利車型的研發設計中,燒錢的後果就是法拉利入不敷出,面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