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GT,不一樣的福特,法拉利才是宿敵

2020-12-19 瓜皮烤牛肉

福特GT,不一樣的福特,法拉利才是宿敵

在超級跑車行業,它現在被歐洲製造商壟斷。除了強大的汽車製造技術外,悠久的汽車文化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美國式超級跑車逐漸崛起,一些亞洲國家也開始製造跑車,但就市場競爭力而言,它們仍然輸給歐洲製造商!

例如日本的「 Kookaoka Snake」和中國的「 Red Flag S9」,雖然利基有點,但它們也有自己的感覺。今天,我將與您討論賽道之王福特GT,這是美國肌肉超級跑車,在地面上摩擦了經典的傳奇法拉利跑車。福特GT-GT40的前身19641969。談到福特GT跑車,GT40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

作為1966年至196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它所代表的車輛的性能和質量絕對毋庸置疑。1966年贏得福特GT40的兄弟是邁凱倫-布魯斯·邁凱倫的創始人!這就是為什麼GT40在世界賽車歷史上如此重要的原因!

它的誕生使得法拉利在1960-1965年沒能連續六次奪冠的紀錄,也打破了美國沒有能力製造跑車的詛咒。讓歐洲製造商讚許美國的超級跑車。但是,這也導致法拉利改用F1,但我沒想到在F1中仍然有激烈的角色在等待恩佐!GT的意思是Grand Tourisme,這是勒芒比賽中的純粹跑車集團,顯示了福特的野心!40表示模型在地面上方40英寸處。

福特GT40參加了1966年的勒芒大賽,但它誕生於1964年之前。從1964年到1969年的六年中,福特GT40總共生產了107輛。它配備了從4.0L到7.0L的福特V8發動機和四速或五速變速箱。它的馬力也達到了485馬力,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42 km / h。在福特GT40的生產和賽車生涯中,進行了許多改進和升級,例如Mark1,Mark2 ……等!

這一榮譽必須歸功於謝爾比先生對高性能汽車的不懈追求。第一代福特GT 20042007。得益於GT40的聲譽,福特於2004年正式推出了GT超級跑車!第一代福特GT配備了5.4升V8增壓發動機,功率為550馬力,最高時速達到322 km / h。車輛的外觀與GT40非常相似。大而扁平的機身設計完美地繼承了GT40的出色血統。

汽車的各個部分均由大量鋁合金材料製成,而發動機蓋則由碳纖維製成,從而大面積減輕了重量。

在實踐「性能」方面,福特GT應該是最極端的。

如果沒有經過訓練根本無法駕駛。

一開始的福特GT一共生產了4,000多輛。性能任然是不錯的。

第二代福特GT 20162020。2016年是第二代福特GT的元年。同年,福特在50年後再次贏得勒芒冠軍!第二代福特GT的外觀與第一代完全不同!車身更加精簡,並增加了巨大的履帶翼。帶有雙尾巴的排氣管和兩側的尾燈相互補充。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福特GT是獨一無二的。主動尾翼帶有空氣套件和懸架,其空氣阻力係數可以降低到0.35,這絕對是可怕的!

氣缸數從8減少到6,但功率卻提升了660馬。破百之要2.8S,而347km / h的速度讓福特GT成為與拉利力較量的明星。

作為福特最頂級的豪華跑車,福特GT還以「難於駕馭一輛汽車」而聞名。因為不僅需要金錢,而且還需要您對福特模型系列的熱愛,所以您同時也必須出名,如果您只是一個富裕的土豪,那麼您只能看車!最多的牛仍然落後。福特官員將讓您拍攝自拍視頻,以說明您為什麼喜歡福特GT?您對福特GT和福特汽車公司了解多少?最重要的是,如果您幸運地有資格購買福特GT,則還必須與福特官員籤訂合同,並且您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購買或出售福特GT。證明您不是「二手賣家」!

這樣的福特,大家想來一輛嗎?

相關焦點

  • 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
    評論:0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1/ 11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福特GT特別版官圖[車友頭條-車友號-新車資訊]  近日,福特為了紀念「福特大戰法拉利」的故事,同時致敬GT40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奪得冠軍,其官方發布了福特GT(參數|詢價) Heritage
  • 福特再戰法拉利!最強改裝福特GT來襲,提升至700馬力
    福特再戰法拉利!最強改裝福特GT來襲,提升至700馬力改裝車在國內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而且因為改裝的要求很嚴格,需要申報審批,因此國內的改裝氣氛並不濃厚,但在歐洲,改裝車非常常見,年輕人買車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裝一下。
  • 福特GT特別版車型官圖發布:致敬福特大戰法拉利
    近日,豐福特官方發布了福特GT Heritage Edition與福特GT Studio Collection兩款限量版車型的官圖。其中後者限量40臺,將於2022年之前交付。此次發布的兩款車型是為了紀念「福特大戰法拉利」的故事,同時致敬GT40在1966年內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奪得冠軍。外觀方面,Heritage Edition採用了當年GT40奪冠車型的塗裝,98號圓形圖案令人印象深刻。
  • 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勒芒24小時耐力賽勒芒,又名汽車城,這個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小城市在每年6月會舉辦聞名世界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被稱為最幸苦的單項賽事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有著不同於別的賽車比賽的規則, 3位車手為一個車組,駕駛一臺賽車,完成連續24個小時的競賽,比賽中3名車手輪流駕駛與休息,每位車手連續駕駛時間不超過4小時,主車手總駕駛時間不超過
  • 勒芒戰勝法拉利,福特GT向經典致敬!
    影片是現實的寫照,在1966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上,福特成功終結了法拉利在勒芒的長期統治地位,用澎湃的引擎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來自北美的「性能」怪獸。福特GT系列就是在這場傳奇賽事中誕生的明星車型。在日前舉行的北美芝加哥車展上,2020款福特GT正式亮相。
  • 《福特大戰法拉利》電影與背後故事
    「極速XX」才符合他們的欣賞品味。於是這部《Ford v Ferrari》國內被叫做《極速之王》也就不覺得新鮮了。當然,其他地區也有譯作《急速車王》和《賽道狂人》的,總之,如果你不了解這部影片的話,光聽名字還以為是90年代哪部港臺小成本飆車片。因此,我更喜歡用《Ford v Ferrari》的直譯《福特大戰法拉利》來稱呼這部賽車史詩級影片。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戰爭
    英文直譯是福特vs法拉利。故事的背景是在60年代,著名汽車大廠福特的汽車銷量沒有起色。公司管理層提出贏得賽車比賽從而獲得年輕人的青睞。福特打算收購法拉利免去自己研發的時間,卻被法拉利創始人羞辱。這令二代福特非常生氣,打算花重金組建車隊贏下勒芒賽事。福特公司聘請了贏得多個國際賽事大獎的卡羅爾謝爾比團隊。
  • 《賽道狂人》:還原一個最真實的福特vs法拉利
    由於中國大陸並未在發行地區內,所以無論是港版的《極速傳奇:福特決戰法拉利》還是臺版的《賽道狂人》的翻譯,總覺得不合大陸觀眾的胃口。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偉大的賽車電影——在藝術性和尊重史實上,《賽道狂人》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這段歷史,你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一部傳記來看。
  • 詳解《極速車王》,法拉利和福特都只是配角
    《極速車王》交代了事情的緣由,福特方面希望能像法拉利一樣,藉助賽車來提升品牌價值,並把目標受眾集中在年輕人身上。法拉利遭遇經濟危機,這給了福特一個能用錢解決問題的機會。直接買下法拉利,那法拉利在賽車上的勝利,也就是屬於福特的勝利。
  • 福特與法拉利之戰:讓人羨慕的肯·邁爾斯
    但是以當時底特律公司的技術與標準,是完全製作不出這樣的"王者賽車",於是,亨利·福特找到了當時美國最偉大的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幫助自己設計並且製作一款可以戰勝法拉利的"超級賽車" 因為福特與法拉利的這段過往,於是就有了今天介紹的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傳記《極速車王》
  • 電影《極速車王》背後的故事 福特如何打敗法拉利?
    這刺激了福特進軍汽車賽事,並發誓要打敗法拉利,於是福特不計成本的開始了賽車的研發和團隊的建立。2、福特的勒芒之旅電影中,當亨利福特二世決定不惜代價在賽場上打敗法拉利之時,李艾柯卡就直接找到了謝爾比,然後要謝爾比用90天完成任務。謝爾比第一年未能獲勝,並且第一年在福特管理層的幹預下不允許邁爾斯參賽,第二年在經過對賭贏得納斯卡之後,才為邁爾斯贏得了出徵勒芒的機會,並一舉獲得了勒芒的前三名。
  • 《極速車王》幕後故事: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較量
    電影《極速車王》如同它的英文片名《Ford v Ferrari》,直譯就是《福特大戰法拉利》,可以說矛盾衝突從片名就可見一斑。對於福特和法拉利兩個定位完全不同的品牌來說,走大眾產品路線的福特,會與高端產品路線的法拉利直接競爭?這一矛盾衝突足以勾起觀眾的好奇心。福特和法拉利品牌力上的直接較量在20 世紀60 年代真實發生過。
  • 《極速車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讓人羨慕的邁爾斯!
    這樣的言語羞辱與戲耍他人的做法,讓亨利·福特二世感到了羞辱,亨利·福特二世發誓,一定要打敗法拉利,不惜一切代價,要贏得讓法拉利驕傲的法國24小時耐力賽:勒芒世界錦標賽但是以當時底特律公司的技術與標準,是完全製作不出這樣的"王者賽車",於是,亨利·福特找到了當時美國最偉大的賽車設計師卡羅爾·謝爾比幫助自己設計並且製作一款可以戰勝法拉利的
  • 電影福特與法拉利中的福特GT40已發售
    福特與法拉利(Ford vs. Ferrari)可能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汽車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公映。評論家和觀眾已經以各種方式讚美了這張照片,因此不需要額外的廣告-每個熱愛汽車和比賽的人肯定會早晚觀看,最富有的觀眾將能夠在一月份爭奪道具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福特複製品GT40,用於拍攝。
  • 《極速車王》中你所不知道的事 那些年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恩怨怨
    (不得不說,兩部「極速」的片名翻譯非常敷衍) 回到我們的主題,還是來聊一聊《極速車王》,聊一聊福特和法拉利。 影片中幾處不同於現實的細節 與許多電影一樣,本片也同樣改編自A.J. Baime的小說《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 Le Mans》。
  • 福特vs法拉利:大車廠的博弈,賽車手的悲歌
    事實上法拉利確實在1963年瀕臨破產,福特公司派了資深副總裁Don Fryer去和法拉利談判,本來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但是恩佐-法拉利最後發現一條條款後臉色一沉,福特要求法拉利被收購後不再享有自己決定是否參加勒芒等一流賽事的權利,恩佐下了逐客令並說福特是在侮辱他,他的一句話也直接點燃了福特和法拉利的戰爭帷幕,那就是所有繼承家業的二世祖最不願聽的一句話:轉告你們的老闆,他不是亨利-福特,
  • 這才是真正的「速度與激情」!年度最佳賽車片,法拉利與福特之爭
    大部分的賽車類型片,會美化「速度與激情」,把不斷追求更快作為主角成長的主線,從慢到快,的確令人興奮,但他們都沒有解答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究竟多快才算最快?達到了最快之後,我們又該何去何從?這和生活一樣,人人對於「太南了」都有不同的理解,大佬覺得少賺了一個億「太南了」,而有的人可能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事兒也發聲感嘆「太南了」。
  • 一場福特與法拉利的勒芒較量,成就了一段汽車運動史的佳話
    這個計劃的目標就是讓福特獲得各項汽車賽事的冠軍。作為一家成熟的企業,用收購的方式快速達到目的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福特的目光也瞄準了處在破產邊緣的法拉利。要知道,當年的法拉利可不比現在這樣商場賽場獨霸一方。雖然法拉利的賽車一直所向披靡,但是過多的研發開支和跑車市場過於小眾讓這家令義大利人驕傲的品牌逐步走向揭不開鍋的窘境。
  • 迫使法拉利退出勒芒的神車——福特GT40(下)
    時間到了1966年,有了1年多經驗的積累,謝爾比打造出全新的GT40MK2賽車,在這臺車的座椅後塞進了了一臺驚人的7.0v8發動機,又對車輛進行了全方位的強化,這輛車終於不像初代GT40一樣那麼不穩定,難以操控。同年二月,GT40輕而易舉的包攬了Daytona比賽的第一二三名。在之後的Sebing12小時耐力賽也是橫掃全場。
  • 福特大戰法拉利,熱血賽車的人生,真實故事的勵志電影
    要從福特汽車和法拉利汽車說起。這部電影也講述了福特和法拉利的恩恩怨怨。影片故事設定在二戰後60年代嬰兒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標榜個性的美國年輕一代,不再中意平庸的福特,來自異國的跑車顯得更酷。而連續在勒芒耐力賽中獲勝的法拉利,更是成為速度和冒險精神的代名詞。福特的銷量一落千丈。但那時的法拉利也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法拉利的掌舵人恩佐是被外人視為瘋子的賽車迷,他把資金都投入到了法拉利車型的研發設計中,燒錢的後果就是法拉利入不敷出,面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