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冬:潛伏父親傅作義身邊,勸父親起義解放北平,後來結局如何?

2020-12-25 騰訊網

自古以來,人人崇拜英雄,大多數人心中還曾有過一個英雄夢。可真正能夠成為英雄的人卻寥寥無幾,古時的英雄是戰場上威風八面的將軍,今時的英雄是守護祖國的軍人,是敢於犧牲的普通人。

古往今來,這些英雄們身上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敢於犧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正如伏契克在《絞刑架下的報告》中所說的那般:「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在近代,有一女子為了維護一方和平而奔走,不惜「背叛」自己的父親,而父親亦是為了大義而不惜「背叛」自己的組織,他們便是換來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大功臣傅作義與傅冬菊父女,這對英雄父女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晚年的他們又是怎樣的一番面貌呢?

一、愛家更愛國的名媛小姐

傅作義,民國史上赫赫有名的國軍將領,他曾坐擁40萬兵馬,是河北、北平、天津、察哈爾、綏遠、熱河、四省兩市的「王」。若是放在古代,那便是名副其實的一方諸侯,還是勢力最大的那個。

傅冬菊,又名傅冬,傅作義的長女。作為傅作義的第一個孩子,她的出生受到了全家人的喜愛和重視,傅作義為她取名冬菊,亦是期盼她能夠如冬日裡的菊花一般百折不撓,可見傅作義對這個女兒的期盼之高。

在傅作義主政綏遠省的期間,綏遠一地經濟發展穩定,百姓生活安定,軍隊也是兵強力壯。

1940年時,傅作義在三天三夜的五原大捷中一共殲滅了日偽軍達3400餘人,收復失地五原城,並親自擊斃了一名日本中將水川一夫。這個捷報對於彼時的中國,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傅作義也由此被全國人民讚譽,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

1945年抗戰勝利後,傅作義也因功勳卓著而升任為第12戰區的司令長官。

父親的事業如日中天,本該是名媛小姐的傅冬菊卻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1937年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時候,13歲的傅冬菊正是在上學的年紀,她就讀於南開中學,也是在這裡,她接觸到了革命思想,也萌發了加入革命的想法,在一次次的行動中,她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中國的未來需要我黨,因此她後來秘密加入我黨,並為此做出了更多重要的貢獻。

畢業後的傅冬菊因為熱愛編輯而進入了報社,並用這個身份為我黨做出了許多貢獻。

當然,彼時的傅作義絲毫不知情自己的女兒所走的這一條路。

1948年時,當領袖提出要爭取傅作義這位重要國軍將領時,傅冬菊接下了這個光榮而重大的任務。此後,傅冬菊以照顧父親的生活起居為理由,留在了北平,留在了父親的身邊。

在這段期間,傅冬菊常常設法在父親身邊拿到一些情報,幫助我黨的勝利提供了許多方便。當1948年的11月,平津戰役一觸即發之際,傅冬菊實在不願意看到無辜百姓受傷,她決定說出自己的身份,並勸說父親和平起義。

當知道女兒的真實身份後,傅作義又是怎樣的一番反應呢?他願意聽從傅冬菊的勸說嗎?且看下文揭曉。

二、將軍心中有大愛,換一方太平

事實上,當傅作義知道女兒的另外一個身份之後,他提出了讓傅冬菊立刻回到天津的要求,若是讓外人知曉了她的身份,很有可能會對他們父女不利。

但傅冬菊在沒有完成任務前,加上父親的處境,她實在無法聽從父親的話,堅決地對父親說道:「我身為長女,無法在父親艱難的時刻一走了之,我要與你共進退。」

女兒的一番話自是叫傅作義感動萬分,實際上他也並不想打內戰,一個用性命捍衛著祖國領土的將軍又如何願意看到同胞之間的鬥爭呢?他更想要國家和平統一

因此,他在老蔣的命令與內心的渴望中來回掙扎,常常不能入睡,過於煩躁時甚至還用頭去頭撞牆。看到父親這副模樣的傅冬菊亦是心疼父親,她每日便將父親的言行舉止以及情緒變化一一記錄,並藉此機會勸父親投降。

正是在傅冬菊提供的情報中,我黨在與傅作義的談判中充分把握了他的弱點,佔據了有利的一方。很快,在經過三次的和平談話後,傅作義籤署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協議。

自此,北平宣告了和平解放。

在這次起義的前夕,傅作義麾下還有著二十五萬可用的軍隊,若是使用武力手段,儘管是獲勝也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一番代價。

毋庸置疑,傅作義的和平起義將對北平和百姓的傷害降到了最低,也由此保留了許多價值珍貴的建築與文物,意義重大。而這一切都源於傅冬菊的勸說與傅作義的深明大義,那麼這對愛國父女的晚年又是怎樣的一番模樣呢?

三、愛國父女晚年如何?

作為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將軍,又是北平解放的大功臣,傅作義在新中國成立後自然是得到了重用的。傅作義成為了第一屆政協委員,並先後擔任了綏遠軍區司令員、水利電力部部長等要職。

在擔任第一任水利電力部部長期間,傅作義為我國的水利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他這一幹便是22年之久。

直到1972年時,已經77歲高齡的傅老才放心辭去了部長的職務,將重任交給了下一代人。兩年後,傅作義於北京病逝,享年79歲。

可見傅作義的晚年過得還是較為安穩無憂的,那麼傅冬菊又是怎樣的一番模樣呢?

在北平和平解放後,傅冬菊的任務便算是圓滿完成了,此後她便被調到了天津的《進步日報》工作,擔任副刊編輯,一直從事自己所熱愛的編輯工作。

50年代起,傅冬菊先後被調入了《人民日報》、新華社香港分社工作並擔任編輯部主任。1995年時,年老的傅冬菊以廳局級幹部的身份退休。

而她的晚年生活也過得十分清貧,將自己半生攢下的錢悉數捐贈給了希望工程,在偏遠的山區建立起了兩所希望學校。

2007年7月2日,傅冬菊病逝於北京,享年83歲。

小結

縱觀傅作義將軍的一生,他半生戎馬,為捍衛國土,守護祖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這樣的人物讓我們敬佩,可令人更加佩服的是,他為百姓著想的心,為了和平,他寧願「背信棄義」,這樣一份大男子氣概如何不叫人心服口服呢?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得令這座六朝古都免受戰火的摧殘,也得以繼續傳承千年文明,意義重大。

當然,功勞並非僅僅是將軍一人的,其女傅冬菊為了革命,為了祖國未來的多年奔波同樣令人感動,在國與家面前,這個美麗的柔弱女子毅然選擇了前者,這份堅韌叫人敬佩。

從古至今,戰爭從來都是令人害怕的存在,戰爭便是意味著流血和犧牲,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無數個家庭的流離失所。先輩們生在了戰爭的年代,他們為了和平而前赴後繼,英雄就義,所幸有了我們如今的和平盛世,也願每個人都能夠居安思危,珍惜和平,感念先輩。

參考資料:《絞刑架下的報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傅作義女兒傅冬菊,北平和平解放最大女功臣,建國後最終結局如何?
    而傅作義將軍軍旅生涯做得更有意義的事,就是發動北平起義,令這座六朝古都免受戰火的摧殘,千年積澱的文明得以傳承,不過北平和平解放不是傅將軍一人的功勞,是兩軍共同努力的結果,我黨有三位功臣,劉厚同、鄧寶珊以及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 「和平將軍」傅作義的女兒,曾協助父親通電起義,晚年結局如何?
    1949年1月,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通電起義,宣布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是解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不僅避免了生靈塗炭,而且有效地保護了北京城內的大量名勝古蹟。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居功至偉,他也因此被稱為「和平將軍」。
  • 傅作義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女兒傅冬菊功不可沒,她做了哪些工作
    傅作義雖然為蔣介石服務,一直堅持到解放戰爭後期,可是在關鍵時刻,他主動與中共進行協商,和平解放北平,讓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免遭戰爭之禍。也讓兩軍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不管以前如何,單單這一件事情,足以讓中國百姓對其既往不咎。北平和平解放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很關鍵,他就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 北平和平解放女功臣傅冬菊,為祖國臥底父親身邊,被罵「不忠不義」
    解放戰爭時期,北京還是北平,而如何保護這座百年古都,成為了我黨軍隊的心頭之難。而北平最後和平解放,沒有一槍一炮,其中的功臣莫過於傅冬菊,這位時任華北剿總司令的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雖為一位女性,卻深明大義,為了祖國和百姓,臥底父親身邊,當是巾幗。
  • 北平起義,中央軍不聽傅作義指揮,只有2位軍長籤字,結局如何?
    49年1月東北野戰軍及華北我軍集中百萬兵力及近2000門各型火炮,將傅作義華北剿總約25萬官兵圍困北平,如傅作義再不發動起義,國軍被殲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這種背景下,傅作義終於向北平國軍所有師級以上高級將領宣布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協議,率部起義接受改編。
  • 澄清一個謠言,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傅冬菊,其實晚年生活很好
    有一篇網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傅冬菊,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將軍的女兒,中共地下黨員,勸說傅作義起義,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過重要貢獻。網文言之鑿鑿地說,傅冬菊的晚年很悽苦,買不起房,身患多種疾病,無錢醫治。有人問及勸說父親起義的事,傅冬菊低頭不語,言下之意傅冬菊後悔了。
  • 傅作義女兒傅冬菊,北平和平解放最大女功臣,建國後最終結局如何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上簽字。當天,北平傅作義所部25萬人根據協議陸續撤出市區,接受解放軍的改編。不久,解放軍正式入城,北平和平解放了。北平能和平解放,是無數人努力的結果,這裡有一個人的名字始終繞不開。 這個人就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 解放戰爭,傅作義身邊有兩位關鍵的紅色特工,除了傅冬菊還有誰?
    1949年1月,傅作義率25萬北平國民黨軍起義,被認為是解放戰爭後期一件非常圓滿的事情,既解放了華北重要城市北平,又避免了人員和古蹟的損失。而促成這次起義的重要人物,眾所周知是傅作義的親生女兒傅冬菊,在平津戰役期間極力勸說父親和平解決,並促使傅作義最終下了決心。
  • 綏遠起義後,三名國軍將領叛變,兩人被槍斃,剩下一人結局如何?
    北平和平解放後,傅作義手下大將董其武也前來北平商議和平解放綏遠縣的事宜。不久之後傅作義擬定了《綏遠和平協議》並正式宣布綏遠和平解放。但其實整個解放的過程充滿了曲折,主要是由於董其武雖然是兵團司令,但他手下的部隊組成十分複雜,其中不乏其他地方軍的舊部,以及一些當地武裝,甚至還有其他地方敗逃的殘軍組成的部隊。
  • 都是傅作義的重兵集團,為何綏遠起義部隊能保留,北平卻被改編?
    傅作義是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在華北的最高指揮官,手下兵馬最多時不下60萬人。這麼多部隊,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和平起義的。北平起義時,25萬國軍開出城外改編,打散編入不同的解放軍部隊;而綏遠的董其武、孫蘭峰(都是傅作義愛將)兵團近10萬大軍卻保留了建制沒被打散,轉化為第23兵團,後來還獲得了參加抗美援朝的機會。
  • 除了傅作義,他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建國後為何被投入大獄
    同樣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傅作義當上部長,他卻為何被投入獄中提到北平和平解放,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傅作義,作為功臣,他後來還擔任了新中國的水利部部長,事實上還有一個人,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他就是馮欽哉。
  • 傅冬菊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怎樣的功勞?你知道嗎?
    傅作義將軍深明大義,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從而使平津戰役勝利結束,傅作義將軍也因此青史留名,但鮮有人知的是,除傅作義將軍外,還有一人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大功,她就是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哪3位國軍高級將領堅決反對?最終結局如何?
    先來看看三人當中勢力最大的李文。李文掛名4兵團司令,實際權力和手中所掌握的兵力可不止如此。很顯然,這樣一個人並不會和綏軍統領傅作義齊心,此時傅自己做主下了讓出北平的命令,無疑也就葬送了李文的部隊和軍權,李文利益受損,感到非常不滿,當眾表示出強烈抗議。
  • 飯桌上,傅作義突然問女兒:你是共產黨嗎?傅冬菊的回答含蓄真實
    眾所周知,和平解放北平是解放戰爭中影響深遠的大事。其中,傅作義的女兒傅東菊作出了重大貢獻,她的名字載入史冊。傅東菊是傅作義的第一個孩子,19124在山西太原出生。他希望傅東菊能做好傅作義的工作,為爭取北平的和平解放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傅東菊高興地接過了命令。女兒突然路過,傅作義很開心,但很快發現,女兒的一舉一動似乎都在關注著她。一次用餐時,傅作義突然問:「冬菊,你是共產黨員嗎?
  • 和平解放,暗潮洶湧,北平一網打盡12個潛伏特務組織
    原標題:北平和平解放,十二個潛伏特務組織全軍覆沒 剛剛解放的北平城,普通老百姓歡天喜地、慶祝投入新生活,而從東北、華北、西北撤下來的特務,紛紛聚集在北平,潛伏下來的各種特務組織正千方百計地試圖破壞新生政權。
  • 八寶山神秘墓碑的主人曾是北平解放大功臣,守著秘密去世
    記者曾專訪過閻又文的女兒閻頤蘭,從她口中聽到了關於她父親的曲折故事。對於這塊墓碑,1962年閻又文下葬的時候,全家人就有疑惑。閻頤蘭表示,當時幹部逝世,組織在碑文上的評價一般都會寫什麼時間入黨,做了什麼貢獻,可是父親的碑文上卻連入黨時間都沒有,只是含糊地說「過去曾為革命做過許多工作」,這種說法是極為特殊的。家人只知道,閻又文解放前是傅作義的部下,解放之後作為國民黨投誠將領,擔任領導工作。
  • 此人是民國二級上將,北平起義後,為什麼拒絕新政府安排的工作?
    1911年10月,太原起義爆發,他積極參加學生隊,上街維持秩序。不久,他回到老家,成立了一支武裝,自任隊長。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馮欽哉回了太遠繼續上學。次年夏天,他參軍入伍。由於閻錫山和袁世凱勾結,準備復闢,性格豪爽的他直接脫離晉軍,來到了綏遠特別區計劃討袁。6月,他在包頭反動討袁戰爭。因遭到了袁世凱和閻錫山的通緝,馮欽哉去了陝西。
  • 1949年,董其武率領10萬軍政人員和平起義,他的晚年結局如何?
    董其武不僅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而且在解放戰爭中,董其武更是率領10萬軍政人員起義投誠,促使綏遠和平解放,創造了「綏遠模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董其武的晚年結局。 1949年1月,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起義,接受改編。董其武與傅作義都是山西人,兩人是老鄉關係,而且傅作義還是董其武的老領導。
  • 飯桌上,傅作義突然問女兒:你是共產黨嗎?傅冬菊的回答出人意料
    大家都知道,北平和平解放是解放戰爭中影響深遠的大事件,其中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立下了大功,她也因此名垂史冊。傅冬菊是傅作義的第一個孩子,生於19124年的山西太原。傅冬菊的中學、大學時代都是在西南大後方度過,父親則在前線抗日。
  • 起義將領3人被授予上將,傅作義功勳卓著卻未獲授銜,這是為何?
    他採取拖延戰術,避免新疆駐軍被調到關內參加內戰,於1949年9月25日,率領十萬駐疆官兵通電起義。為和平解放新疆立了大功。起義部隊改編後,陶峙嶽被任命為解放軍第22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在國民黨軍隊裡,陶峙嶽的最高軍銜是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