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喬
編輯:餘青宇
常言道:"勝負乃兵家常事",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沒有那一個國家會是一直是戰勝國家的。有贏也有輸,只不過有的國家是輸大於贏,有的國家是贏大於輸。但是有一件事情,一直讓贏大於輸的美國開始耿耿於懷,即使美國贏了,但是在面子上面他們也感覺到十分的尷尬,那到底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事情呢?
在瓜島戰爭中,美軍幾乎在實力面前是處於碾壓的地位,在長達半年的雙方較量中,美國毫無疑問處於上風,但是在美軍前往瓜島上面的時候,卻發現日本軍隊居然空無一人,在面對此情此景的美國將領尼米茲感到十分的羞辱。那麼瓜島戰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軍相互對峙,準備持久戰的日本居然悄悄撤軍?
在瓜島戰爭中,兩個國家可謂是打得熱火朝天,誰也不差誰,一時間之間都看不出來勝負。可是為什麼說美國佔有優勢呢?因為美國把日本困在島上了,如果長時間這一,日本肯定會因為資源枯竭而被迫投降。再者說,美國一直處於軍事強國,在作戰武器和作戰裝備上也是比日本好太多。所以毫無懸念,美國會取得最終的順利。正是因為這種毫無懸念,所以人都認為美國可以取得勝利,但是這勝利似乎來得也不是非常容易,一直被日本一拖再拖,在損失上面也比美國自己預估的大得多。
日本軍隊突破不了美國布置的一層層防線,但是美國也別想快速的上島拿下日本軍隊。畢竟到了島上就是日本的地盤,誰知道一上去,日本軍隊有布置了什麼樣的陷阱呢?所以雙方就一直對峙著,美國徹底的將日本的所以物資來源全部切斷,希望將他們餓死或者讓他們主動地走出來。
美軍想得很美,但是日本人可不是這麼想的。日本人在島上就是不出來,雖然他們沒有物資了,他們又飢又餓,他們早早準備好了自己的最後一擊,希望能夠保留他們最後的尊嚴。果然,美軍還是不能夠等待時機。好大喜功的帕奇少將為了能夠獲得軍功,獲得殲滅所以日本軍隊的榮譽就覺得主動出擊。
誰知道,偷雞不成蝕把米。帕奇少將帶來了一個營的兵去攻打日本軍隊駐紮的地方。誰知道,日本軍隊巧妙地利用了島上的地形將美國的一個營打得猝不及防,束手無策。這個時候所有的美國軍人幾乎都已經陷入了絕望,他們開始逃跑。即使有美國的空投軍隊來搶救他們,但是美國的一個營幾乎是全軍覆沒。
困獸猶鬥,日本軍隊當真很強大嗎?
這個時候的日本人幾乎只有最後一點力氣了,他們拼了全部的力氣抵擋了美國的一個營的軍隊,誰也不知道他們的最後一擊卻為他們所有人贏得了一線生機。面對日本人造成的毀滅和傷害,美國將領尼米茲誤以為日軍很強,他們一時間也不敢輕舉妄動,不敢輕易的上島去打擊日本。
所以這場本應該快速就結束的戰鬥就被一拖再拖,美國想要和日本持久戰,但是日本軍隊似乎不是這麼樣想的,他們希望早點逃走,畢竟現在他們的真實情況已經非常惡劣了,當然這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尼米茲並不知道。相反,尼米茲認為他們還有力氣再次作戰,他們的物資可能沒有被完全地切斷。
日本表面上是很強大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故作強大,這樣他們才能迷惑對手,迷惑敵人,這樣才能夠為他們的撤軍找到一絲絲生機。但是這種強大,真的麻痺了對手,讓他們認為即使是困獸,他們依舊有著自己鋒利的獠牙。
麻痺對手,日本居然背水一戰中換得生機
日本將領山本開始籌謀計劃著自己的撤退計劃。於是他們一邊在秘密地打通撤退路線,一邊用著殘留的一點物資和力量開始無間斷的突進美國的防護線。每一個人都想活下,但是這個時候必須犧牲部分。這裡也可以看到日本軍隊其實在作戰上面也是十分的團結的,雖然他們人少,但是他們的作戰水平和團隊能力是覺得在世界軍隊上面排得上名號的。另一邊的冒死打美軍防護線也讓美國軍隊開始感到疲倦,但是誰也不知道這部分只是掩護另一部分人撤退,這樣日本軍隊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一直以來雙方的炮火就沒有間斷過,誰也沒有料想到日本會撤退。美國看見日本的進攻,他們也是非常的興奮,因為他們這樣進攻美國軍隊,他們的物資會消耗得更快,相信過不了多久,日本軍隊就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等待死神的降臨。
日本已經撤離了3天了,但是美軍才發現。本來勝利是一件很喜悅的事情,但是面對此情此景的尼米茲,他再也高興不起來了。本來就是屬於美軍的勝利但是被山本一拖再拖,本來他們可以將所有的敵人殲滅的,結果還是被山本金蟬脫殼。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輕敵大意。對於敵人的輕視就是對於自己軍隊的不負責,當然我們從日本軍隊身上也學會了靈活應變,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我們依舊可以想到辦法去保存我們自己的實力和生命。"上善若水任方圓"水之善在於可以根據環境改變自己的形態,我們也可以根據事情的變化做出改變,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山重水複疑無路",只要我們一直在前進,我們善於觀察,我們就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的化兇為吉。
瓜島戰役美軍取得了徹底的勝利,尼米茲並不高興,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對手山本。相信山本給尼米茲的這一課,尼米茲也會終生的銘記在心。
(版權說明:本文由青軍志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轉載前請先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