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戰役美軍徹底勝利,尼米茲為何感到羞辱?日軍已撤走三天了

2020-12-04 青軍志

作者:南喬

編輯:餘青宇

常言道:"勝負乃兵家常事",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沒有那一個國家會是一直是戰勝國家的。有贏也有輸,只不過有的國家是輸大於贏,有的國家是贏大於輸。但是有一件事情,一直讓贏大於輸的美國開始耿耿於懷,即使美國贏了,但是在面子上面他們也感覺到十分的尷尬,那到底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事情呢?

在瓜島戰爭中,美軍幾乎在實力面前是處於碾壓的地位,在長達半年的雙方較量中,美國毫無疑問處於上風,但是在美軍前往瓜島上面的時候,卻發現日本軍隊居然空無一人,在面對此情此景的美國將領尼米茲感到十分的羞辱。那麼瓜島戰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二軍相互對峙,準備持久戰的日本居然悄悄撤軍?

在瓜島戰爭中,兩個國家可謂是打得熱火朝天,誰也不差誰,一時間之間都看不出來勝負。可是為什麼說美國佔有優勢呢?因為美國把日本困在島上了,如果長時間這一,日本肯定會因為資源枯竭而被迫投降。再者說,美國一直處於軍事強國,在作戰武器和作戰裝備上也是比日本好太多。所以毫無懸念,美國會取得最終的順利。正是因為這種毫無懸念,所以人都認為美國可以取得勝利,但是這勝利似乎來得也不是非常容易,一直被日本一拖再拖,在損失上面也比美國自己預估的大得多。

日本軍隊突破不了美國布置的一層層防線,但是美國也別想快速的上島拿下日本軍隊。畢竟到了島上就是日本的地盤,誰知道一上去,日本軍隊有布置了什麼樣的陷阱呢?所以雙方就一直對峙著,美國徹底的將日本的所以物資來源全部切斷,希望將他們餓死或者讓他們主動地走出來。

美軍想得很美,但是日本人可不是這麼想的。日本人在島上就是不出來,雖然他們沒有物資了,他們又飢又餓,他們早早準備好了自己的最後一擊,希望能夠保留他們最後的尊嚴。果然,美軍還是不能夠等待時機。好大喜功的帕奇少將為了能夠獲得軍功,獲得殲滅所以日本軍隊的榮譽就覺得主動出擊。

誰知道,偷雞不成蝕把米。帕奇少將帶來了一個營的兵去攻打日本軍隊駐紮的地方。誰知道,日本軍隊巧妙地利用了島上的地形將美國的一個營打得猝不及防,束手無策。這個時候所有的美國軍人幾乎都已經陷入了絕望,他們開始逃跑。即使有美國的空投軍隊來搶救他們,但是美國的一個營幾乎是全軍覆沒。

困獸猶鬥,日本軍隊當真很強大嗎?

這個時候的日本人幾乎只有最後一點力氣了,他們拼了全部的力氣抵擋了美國的一個營的軍隊,誰也不知道他們的最後一擊卻為他們所有人贏得了一線生機。面對日本人造成的毀滅和傷害,美國將領尼米茲誤以為日軍很強,他們一時間也不敢輕舉妄動,不敢輕易的上島去打擊日本。

所以這場本應該快速就結束的戰鬥就被一拖再拖,美國想要和日本持久戰,但是日本軍隊似乎不是這麼樣想的,他們希望早點逃走,畢竟現在他們的真實情況已經非常惡劣了,當然這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尼米茲並不知道。相反,尼米茲認為他們還有力氣再次作戰,他們的物資可能沒有被完全地切斷。

日本表面上是很強大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故作強大,這樣他們才能迷惑對手,迷惑敵人,這樣才能夠為他們的撤軍找到一絲絲生機。但是這種強大,真的麻痺了對手,讓他們認為即使是困獸,他們依舊有著自己鋒利的獠牙。

麻痺對手,日本居然背水一戰中換得生機

日本將領山本開始籌謀計劃著自己的撤退計劃。於是他們一邊在秘密地打通撤退路線,一邊用著殘留的一點物資和力量開始無間斷的突進美國的防護線。每一個人都想活下,但是這個時候必須犧牲部分。這裡也可以看到日本軍隊其實在作戰上面也是十分的團結的,雖然他們人少,但是他們的作戰水平和團隊能力是覺得在世界軍隊上面排得上名號的。另一邊的冒死打美軍防護線也讓美國軍隊開始感到疲倦,但是誰也不知道這部分只是掩護另一部分人撤退,這樣日本軍隊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一直以來雙方的炮火就沒有間斷過,誰也沒有料想到日本會撤退。美國看見日本的進攻,他們也是非常的興奮,因為他們這樣進攻美國軍隊,他們的物資會消耗得更快,相信過不了多久,日本軍隊就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等待死神的降臨。

日本已經撤離了3天了,但是美軍才發現。本來勝利是一件很喜悅的事情,但是面對此情此景的尼米茲,他再也高興不起來了。本來就是屬於美軍的勝利但是被山本一拖再拖,本來他們可以將所有的敵人殲滅的,結果還是被山本金蟬脫殼。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輕敵大意。對於敵人的輕視就是對於自己軍隊的不負責,當然我們從日本軍隊身上也學會了靈活應變,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我們依舊可以想到辦法去保存我們自己的實力和生命。"上善若水任方圓"水之善在於可以根據環境改變自己的形態,我們也可以根據事情的變化做出改變,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山重水複疑無路",只要我們一直在前進,我們善於觀察,我們就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的化兇為吉。

瓜島戰役美軍取得了徹底的勝利,尼米茲並不高興,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對手山本。相信山本給尼米茲的這一課,尼米茲也會終生的銘記在心。

(版權說明:本文由青軍志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轉載前請先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戰場中的瓜島戰役,為何日軍大都是餓死的?
    於是當時日軍就派遣了2000多名工兵進入瓜島修建機場和相關建築設施,大約6月中旬開工,8月初即完工。 至於說美軍這邊則出現了一些分歧。 名將麥克阿瑟計劃是組織大兵力直接進攻核心處拉包爾,而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則反對麥克阿瑟的提議,他表示拉包爾地區日軍部署了700多架的路基飛機,再加上其他防備力量,及其難以攻下。
  • 瓜島戰役日本為何失敗?美軍只用一招便摸清日軍實力,確實高明!
    到了近代,清王朝腐朽衰敗,不思進取,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以後,迅速走上了富強之路,成為了工業化的強國,為了獲取更多的勞動力和更大的市場,他們開始發起侵華戰爭,侵華戰爭前期,日本人屢屢得勝,或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又或者是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太有信心了,他們開始對美國發動了戰爭,在美國和日本的交戰記錄中,瓜島戰役是非常重要的。
  • 瓜島戰役,美軍為什麼贏得窩囊?有一種撤退叫「眼皮子底下溜走」
    他們在瓜納爾卡納爾島(簡稱瓜島)奮戰了3個月,眼看形勢一片大好,瓜島戰役即將「收官」之際,卻成建制的撤防了。不過,他們已功成名就,成為首支總統嘉獎的優異部隊。 陸戰一師的從容撤出,意味著美軍完全控制了瓜島戰役的主動權。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發動一場反攻?將幾為餓殍的3萬日軍徹底殲滅,加速戰役的進程。
  • 瓜島戰役日本陸軍為什麼屢戰屢敗?山本復仇計劃為什麼沒有得逞?
    中途島海戰後,中部太平洋的制海、空權已牢牢的把握在美軍手裡,對西南太平洋的反攻即將開始。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日軍捷足先登,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以下簡稱「瓜島」)修築機場,對反攻中的美軍構成威脅。尼米茲迅速派兵拿下了瓜島。
  • 太平洋戰場中的瓜島戰役,日軍明明有補給,為何大都是餓死的?
    接下去,美日在太平洋戰區,圍繞著瓜達爾卡納爾島及其周邊島嶼進行了一系列爭奪戰,這就是瓜島戰役。日軍的計劃是在瓜島修建航空基地,由此輸出航空兵力,協助完成對紐幾內亞島的莫爾茲比港的佔領,等在紐幾內亞島站穩腳跟後,再圖謀同盟國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澳大利亞。
  • 太平洋戰爭之「瓜島戰役」:為何瓜島被稱為「魔鬼都不來的島嶼」?
    尼米茲,時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就在他思考如何對日軍展開反攻時,美軍意外截獲了一封日軍的無線電報。這封電報顯示:日軍正在索羅門群島的瓜島,修建一座機場和軍事基地!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位於赤道以南的低維度地區,島上的空氣潮溼酷熱,令人難以忍受。地面上鋪滿了腐化的植物,酸臭難當。蜘蛛,蠍子和蜈蚣之類的毒蟲不時出現,十幾種不知名的熱帶傳染病在島上傳播。
  • 麥克阿瑟一個月內說的話,為何自相矛盾?不願在瓜島戰役中當配角
    尼米茲取得中途島戰役勝利後並未歇息,而是馬不停蹄地制定出下一步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計劃。在去華盛頓匯報的途中,其乘坐的水上飛機發生了事故。好在他是所有人中受傷最輕的一個,並獲得了與家人相聚的機會,這讓他十分高興。 其實,尼米茲難得休息的背後,得益於華盛頓沒完沒了的爭執,海軍金上將和陸軍參謀長馬歇爾還在就下一步美軍作戰進行博弈。
  • 日軍角度的瓜島戰役,來的時候一身輕鬆,結果上了戰場落地成盒
    如果提起瓜島戰役,那麼相信熟悉二戰的人都是很熟悉的。這場爆發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役,是日本陸軍第一次遇到成建制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通常而言,我們都是以美軍視角來講述戰役,並且剖析歷史的,但今天我們破個例子,以日軍視角來剖析歷史,看看這場戰役到底是怎麼樣的,而日本人在戰場又遭遇了些什麼?
  • 二戰時期的瓜島戰役,日軍究竟飢餓到什麼程度
    中途島戰役以後,日軍在瓜島和圖拉吉島修建機場,以為進攻紐幾內亞島做準備。不過不等日本人把機場修完,美軍已經搶先在瓜島登陸,正在修建機場的日本工兵部隊一鬨而散,美軍佔領了機場,並將其完工。日本當然不甘心失敗,立即調集軍隊進行了反撲。
  • 薩沃島海戰,美軍死亡人數是日軍的20倍,為何山本五十六卻大怒?
    最終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親自協調下,這才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中,瓜島還不是主要目標。然而在1942年7月4日,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已經在瓜島上修建機場,如果瓜島機場修成,日軍從這一機場起飛的飛機將嚴重威脅了美國至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於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即將作戰的第一階段作戰目標改為瓜島和圖拉吉島。
  • 日軍3000人衝鋒美軍瓜島陣地,卻被這位美國大兵一人幹掉一半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瓜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極其重要的一場戰役,美日雙方光地面部隊就共計出動了10萬人參與戰爭。這場戰役的勝利,也使二戰太平洋戰場發生實質的戰略轉折,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在瓜島戰役中,美軍誕生了一位「機槍野獸」,也是因為他的存在,讓日軍受到了奇恥大辱。
  • 日本帝國覆滅記——決定瓜島命運的海戰開打,美日打得有來有回
    當美日雙方為保護他們各自在瓜島上的部隊,繼續實施十分危險的供應運輸行動時,日本方面決定進行最後一搏,力圖奪取索羅門群島戰役的勝利。山本和日本最高統帥部決定傾其聯合艦隊的全部力量,掩護整編第38師團分乘11艘運輸船在瓜島登陸。
  • 塔拉瓦戰役讓陸戰隊損兵折將,但卻為美軍日後的反攻打下了基礎
    可不管怎麼樣這仍舊是一次勝利,所以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結束後,美軍開始謀劃在太平洋進行戰略反攻,決心儘快結束和日本的戰爭。原本美國陸海軍決定去攻打新不列顛島,那裡有日軍在南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拉包爾基地,光是駐軍就有十萬之眾。如果美軍能夠攻陷拉包爾,全殲當地的日本駐軍,那麼必然能夠達成重創日軍的目的。
  • 瓜島戰役:日軍第17軍缺糧缺彈缺藥,只能選擇悄悄地撤退
    瓜島戰役,全稱「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於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二戰時期,太平洋戰場上非常著名的島嶼攻防戰役,以守島日軍缺糧缺彈,無力進行持續的消耗作戰,而選擇悄悄地從登島美軍的眼皮底下撤軍而宣告結束。美軍完全佔據了瓜島,爾後奪取了索羅門群島,最終,是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美軍以瓜島為依託,開始進行了全面的戰略反攻。
  • 美軍一天損失兩少將,哈爾西為何認為值?一萬日軍一槍未放餵鯊魚
    然而,部下報稱至少擊毀美軍3艘航母,讓山本和日本大本營備受鼓舞。他們決定趁勝追擊,全力支援瓜島日軍,一舉奪佔亨德森機場,奪回瓜島控制權。海軍的「勝利」讓日本大本營再一次看到了奪取瓜島的希望,儘管對百武晴吉的第17軍團,遲遲攻不下瓜島機場,影響了整個戰役進程,感到很失望,但經過分析,如果再增派2個師團,尤其是重火力的支援,獲得勝利還是有很大的把握。
  • 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獲勝,為何美軍卻覺得,此戰不堪回首
    硫磺島戰役發生在1945年2月,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至關重要的一戰。儘管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還是最終取得了此戰的勝利,從而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此戰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以其英勇無畏的精神,獲得的各級各類勳章,為歷次戰役之最。就連象徵美國最高榮譽的國會勳章,也有4位將軍獲此殊榮,為歷史首次。
  • 血與灰燼之島,太平洋戰場絞肉機,被此戰役打怕的美軍決定向日本...
    由於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只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後的1945年1月才能開始,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1944年12月20日推遲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茲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945年2月中旬。
  • 瓜島之戰中,這支部隊擊斃日軍2400飛行員,耗盡日海軍航空兵精銳
    初戰告捷,士氣大振 登陸瓜島的美軍數量並不多,日軍並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不過美國人深知制空權的重要性,利用一切能用到的工具把日本人還沒徹底完工的機場修整完工。為了紀念中途島海戰中駕駛魚雷轟炸機英勇犧牲的洛丁頓•亨德森少校,美國人把機場起名叫做亨德森機場。
  • 硫磺島戰役美軍佔據絕對優勢,為何還有2萬8千傷亡?
    如果不是太平洋戰爭,相信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島會如它眾多孤懸海外的兄弟島嶼一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當日美之間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結束以後,全世界都記住了這個叫「硫磺島」的地方,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唯一傷亡人數超過日軍的戰役。硫磺島是位於西太平洋小笠原群島的火山島,因島上覆蓋著一層由於火山噴發造成的硫磺而得名。
  • 硫磺島戰役,美軍用11萬對日軍2萬多,為何結果傷亡近3萬
    1945年2月,美軍在硫磺島同日軍進行了三十六天的鏖戰。美軍在這場戰爭投入了11萬兵力,而日本的守島部隊僅有2萬4千多人。在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以死傷2萬8千多人的代價,最終慘勝,奪下硫磺島。(硫磺島戰役)對於美軍來說,兩萬多死傷,實在是一個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數字。那麼,明明美軍當時擁有巨大的人數優勢,為何不對硫磺島實行圍而不攻,讓島上的日軍彈盡糧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