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9日訊(記者龐彩霞 通訊員陳昊昱)4月2日中午時分,潮州港海風陣陣,在柘林的海水網箱養殖場上,饒平海關查驗關員正認真地為出口日本的紅甘魚進行海上查驗、檢測、施封,讓鮮美的紅甘魚順利出關,遠銷日本。
潮州港的柘林灣作為全國最大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之一,用海面積大約40多公頃,素有「海上牧場」之稱。而在柘林港海水網箱養殖的紅甘魚肉質鮮美、清脆爽口,可作刺身、煮湯等食用,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今年以來,饒平海關共檢驗監管輸日紅甘魚42噸,貨值約172萬元。
為推動關區涉農產品高質量「走向世界」,饒平海關創新推出了「關口前移—養殖場查驗—運輸船施封」監管模式。據該關查驗科吳楚釗副科長介紹,為確保出口紅甘魚符合日本《肯定列表》各項標準和要求,該關主動作為,加大對養殖場的日常監管力度,嚴格落實輸日活水生動物檢疫監管措施,持續加強養殖源頭疫情監測和控制工作,落實好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檢測等質量安全項目,對準備出口的紅甘魚移置裝船魚排區域等工作提前介入指導,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把好出口紅甘魚質量安全關;開設「綠色通道」,讓監管人員隨時到崗實施監裝,確保隨報隨檢、即檢即放,保障輸日紅甘魚的鮮活口感;探索運用視頻遠程監管模式,提升監管實效,加快紅甘魚通關效率,力保輸日紅甘魚通關「零滯留」,讓紅甘魚「躍上」日本餐桌。
該養殖場的養殖戶老吳激動地說道:「我們柘林的活魚出口生意是越來越好了,不僅有韓國漁船來接貨,現在日本漁船也來接貨,真是感謝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們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也感謝海關在活魚出口上的大力支持!」
吳楚釗表示,下一步,饒平海關將持續加強監管,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基礎上,持續提高通關效率,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讓關區涉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擦亮品牌,推動農業開放型經濟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