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鵬林 通訊員 劉平成 日照報導
「1949年共產黨趕走日本鬼子打到地主老財,幫俺翻身做了主人。2020年共產黨又幫俺貧困戶脫貧過上了好日子,俺一定要子子孫孫都記著共產黨的恩情。」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莒縣庫山鄉解家河村幸福院,住在這裡的解家河村貧困戶楊成吉、解守芬老兩口,剛見面就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楊成吉今年78歲,妻子解守芬82歲,養育了2男1女三個孩子。由於家庭貧困,孩子們常年在外打工謀生,老兩口年老多病,住在50多年前建的老房子裡艱難度日,下雨陰天提心弔膽唯恐房倒屋塌。村幸福院建成後,作為村裡的貧困戶,老兩口被第一時間安排入住,分到了寬敞明亮的嶄新宿舍免費住,一日三餐免費吃,老兩口在幸福院裡無憂無慮頤養天年。
能就近住到村裡的幸福院,吃飯、洗衣、生病都有人管,不用再為生活發啥愁,現在孩子都大了,基本都在外忙自己的事業,家裡只剩下我們這些老年人,現在村裡的幸福院建好後,我們一群老人家可以聚在一起鍛鍊身體、聊聊家常,談談家鄉的變化,實在是太好了,真是得好好感謝黨和政府!」解守芬老人高興地說。
為了科學應對鄉村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充分發揮養老服務業在推動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和扶貧兜底保障中的關鍵作用,庫山鄉根據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總體目標要求,立足本鄉實際,去年以來先後完成投資1000餘萬元,全面實施村級幸福院「梯次建設」工程,率先完成了第一批次25個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的村級幸福院建設,包括楊成吉老兩口在內的這些孤寡和困難老年人不但脫貧了,而且過上了一日三餐有人做、吃住全免費的幸福生活,找到了一條解決貧困村空巢老人、高齡老人以及貧困群眾的養老問題,真正實現了貧困老年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的「兜底」保障。
「食堂會列出每天的菜單,天天不重樣,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保證飯菜乾淨衛生,還有衛生間、洗浴室、文化娛樂活動室,看到老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感覺我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支部書記解則江說。
走進幸福院文化禮堂,首先看到的潔白的牆面、整齊的座椅、乾淨的地面,老人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還不忘與旁邊的老夥計討論著劇情,歡笑聲充滿了整個房間。
「我們在這兒住得很安心,居住環境好,照顧得還貼心,飯點了有人招呼,屋子髒了有人打掃,衣服有人洗,衛生院還定期上門給俺們體檢。就是偶爾頭疼腦熱的也不用擔心,有專人給俺們看病,平時還有豐富的娛樂項目,看電視、下象棋,我們這些老人也有伴兒啦,可以好好享清福了……」談及幸福院的新生活,老人們讚不絕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目前,庫山鄉實現供養65歲以上老年人358人,下一步,將不斷完善幸福院的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繼續做好組織宣傳發動,確保「應住盡住,不落一人」,預計2021年底,全鄉43個村的村級幸福院建設將實現「全覆蓋」。
推薦閱讀
8月6日,中考錄取結果公布,15歲日照少年龐光輝被重點高中錄取。高興之餘愁上心頭,龐光輝迷茫了,家徒四壁的他面臨人生第一個兩難的選擇,是繼續上學還是輟學打工?[詳細]
8月4日晚上10點左右,焦子麒與幾位同事在結束了為期一天的煙臺市中醫藥科技平臺調研並開完總結會後,來到煙臺市海岸路金海灣大酒店附近的海邊散步。沒走多遠,焦子麒就聽見一陣嘈雜聲,不遠處有人大喊「有人落水了,快來人幫幫忙啊……」他聽到後沒有多想,立刻衝了上去[詳細]
[詳細]
[詳細]
[詳細]
智匯活力日照,共話鋼鐵產業綠色智能發展。8月13日上午,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先進鋼鐵製造基地建設論壇在日照市文博中心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