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近40年中藥材種植歷史的庫山鄉,立足中藥材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等有利條件,創新發展理念,把中藥材種植打造成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當下,正值中藥材生長的關鍵時期,在莒縣庫山鄉雙泉村一處中藥材種植大田裡,種植戶介紹說,今年的雨水較好,山嶺地上的黃芩長勢好於往年。
庫山鄉中藥材種植戶 陳會芹:我今年就種3畝多,都在這山嶺上,今年目前看,雨水大點,長得還可以。
劉玉坤是庫山鄉一家中藥材合作社的負責人,和中藥材打交道近30年了,臨近中藥材收貨季節,他忙著收拾倉庫,為今年的收購做好準備。
庫山鄉玉坤中藥材合作社負責人 劉玉坤:我們現在收購方,是倉庫、資金各方面都準備好了,主要現在就是說好好聯繫外邊的客商來,爭取能價格賣高點,叫老百姓也得到實惠。 在幾十年的種植歷史中,種植戶從一家一戶單打獨鬥,到合作社,再到基地+模式,形成規模種植、抱團發展,目前全鄉中草藥種植面積達3.6萬畝,其中,黃芩種植面積及產量佔全省的51%,丹參產量佔全國的總產量的68%。
庫山鄉農技站長 解有升:如何去提高這個品質,我們現在正做的是一方面大面積的輪作換茬,另一個請專家規劃了一個苗子的種植大棚,這個大棚是冬暖式的,想著在優化苗子這方面下手。
莒縣丹參、莒縣黃芩是國家農業部和國家工商總局雙認證的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庫山鄉合理謀劃中藥材區域布局,強化與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科技院校合作,引進各類人才、技術,示範推廣集約管理、高效生產的種植模式。同時從產業項目、資金調度、技術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助推中藥材品種良品化、種養規範化、管理科學化、產品優質高產化發展。
庫山鄉農技站長 解有升:從招商引資這個角度上出發,想著他們附加值比較高的廠家入駐我們庫山,拉長我們中藥材的產業鏈,這樣品質產量的提升,也就是說,對整個的脫貧攻堅也好,鄉村振興也好,都帶來了很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