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因為上課有激情,聲音太大遭家長投訴嚇到孩子,你怎麼看

2020-12-14 絲雨潤春風

看到一位網友描述了這樣一個問題:親戚家孩子班裡發生的事情,語文老師上課聲音大,寒假家長會的時候,被家長點名批評嚇到自己家孩子,而語文老師為了講好課,還特意自費報了朗讀班,面對家長的數落,當場落淚,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師講課音聲太大,被家長投訴嚇到自己孩子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竟然還有人嫌棄老師講課聲音大的!一個班級裡那麼多人,老師聲音稍微小一些,估計後面的都不一定能夠聽清楚老師說的是什麼,竟然還嫌棄老師聲音太大!

現在當一名老師真的是太難了,怎麼做都會有人覺得不對,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也不是,不管怎麼做,都是你老師的不對。居然還有家長投訴老師講課聲音太大,嚇到了自己孩子,很多人都會覺得是開玩笑,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家長,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家孩子是耗子嗎,膽子那麼小?

很多會不明白,有的老師工作時間久了,為什麼會越來越沒有責任心,為什麼會越來越沒有激情,工作就如同一潭死水,沒有任何一點波瀾?如果你面對的奇奇怪怪的家長多了,接觸的奇奇怪怪的家長多了,你自然會明白是誰偷走了老師的責任心和工作的激情。

作為一名老師,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課更加生動,具有抑揚頓挫的美感,自己特意自費去培訓班學習,花費精力和時間,你能說這個老師沒有責任心,沒有激情嗎?但是,令這位老師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花了時間和精力的東西,卻成了自己的不對,成了家長指責自己的理由,這怎麼能讓老師不心寒,怎麼不減退工作的激情呢?

老師講課不大點聲能行嗎?估計腦袋稍微正常一些的人都知道,老師上課聲音可以大,但是不可以小,因為班級面那麼多人,老師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聽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一旦老師聲音小一點,離得遠的都學很有可能會聽不到老師說的是什麼,還怎麼學習呢?

作為老師,很多人都會有一種職業病,也就是在老師這個人群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那就是嗓子問題,當過老師的都知道,長時間的上課嗓子會嘶啞,很多老師經常都會背著潤喉片之類的,有的老師甚至課前課後都要含一含潤喉片,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節課下來,嗓子嘶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了學生們能夠聽清楚,老師會特意提高自己說話的分貝,都是為了學生,這也是現在很多老師上課帶擴音器的原因。

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有一天,老師的上課聲音的大,也會成為被投訴的原因,難道老師上課要輕聲細語,像唱搖籃曲一樣嗎?如果真是那樣,學生不是都睡著了,就是聽不到老師在說什麼,那還怎麼學習呢?是不是到時候家長又都可以投訴老師沒有好好教學生了?老師又會多一種罪名呢?

作為家長不要奇葩了,自己把孩子養成了溫室的花朵嬌滴滴,碰不得摸不得的,自己當祖宗供著,別妄想著老師們也同樣供著你家孩子,做什麼事情不要太過於自私自利了,凡事多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問題,不要動輒就批評指責老師,對老師多一份理解和包容不好嗎?理解和包容支持老師,其實也是對自己好,不要弄得自己多厲害一樣,贏了老師,害了自己孩子,那就是得不償失了。

總之,希望奇葩家長能夠少一些,不要把老師逼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那才是我們教育最大的悲哀,還何談教育興邦呢?有問題還是需要多和老師心平氣和的溝通解決,家校共育,才能讓孩子真正的獲益,得到更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家長撞見孩子上課睡覺,將老師上告到校長:太不負責
    一名女家長去學校找孩子,與班主任聯繫後門崗放行入校,這位女家長沒有去找班主任而是直接去了兒子的學習教室。這時候,學生們正在上課,老師正在前面講著課,家長透過窗戶向教室內瞅了瞅,恰好看到自己的兒子在呼呼大睡,於是氣不打一處來,不顧其他學生還在聽課,也不顧有老師在講課,推開教室門直奔孩子的座位,揪著孩子耳朵把孩子叫醒了。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的照片發群裡,家長怒了:你不配做老師
    孩子平時在家愛睡覺問題倒不大,但若在學校上課愛睡覺,那問題就大了,挨訓、叫家長就成了家常便飯。面對學生上課睡覺,一千位老師有一千種處理方式,有的老師一怒之下直接拍照發群裡曝光,家長群卻炸鍋了!不過,再優秀的人也有缺點,張芳比較強勢,做事雷厲風行,對學生非常嚴格,她也因為孩子上課睡覺這件事跟家長「鬧翻了」。任課老師們集體反映說班上的一個孩子經常上課睡覺,希望張芳管一下。收到老師們的「投訴」後,張芳趕緊抽空去查證,發現這孩子果然上課睡覺。
  • 語文95分,詭異的答案嚇到老師,老師表示:真是一個人才,就服你
    大家好,我是美麗大方的小編,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看我的文章,看完我的文章,大家如果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小腳印,小編將為你們一一解答。語文95分,詭異的答案嚇到老師,老師表示:真是一個人才,就服你現在的孩子和原來比起來真是越來越聰明了,以前我們學習都是死記硬背,語文學習就是靠一遍一遍的寫,而且經常記不住,老師一提問問題就全忘了。
  • 孩子上課多動,老師說孩子上課做小動作,家長應該要如何應對
    老是被老師投訴上課做小動作,作業不認真,作為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調皮,熊一點,誰家都一樣,大了會好些。其實不然,老師多次投訴,說明不是普通的調皮,應該是跟其他同學有顯著的區別,在家裡,看自己一個孩子,看不出哪裡不足。在同一個年齡層次下,幾十個孩子一比較,立馬分高下。
  • 老師把「孩子上課睡覺」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家長:你的人品呢?
    無論是趴著睡、託著下巴睡還是打瞌睡,只要是被老師發現,就會處理嚴肅處理。輕者被罰站,重者被停課處理。更有甚者把上課睡覺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以示警告。有一位家長因老師在微信群裡發的孩子睡覺照片而產生憤怒情緒。主要原因是,老師發的內容,引起這位家長的不滿。這位家長覺得老師不顧家長的感受,私自把孩子睡覺照片直接曝光於微信群裡,給這位家長的心理產生了傷害。
  • 老師說孩子學習挺努力,你以為是表揚,聰明家長卻參透了老師的話
    家長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都是怎麼問的呢?老師,最近王小明學習如何?上課搗亂嗎?這是明知道孩子有學習不良習慣的,試探性的提問。不管老師說什麼,王小明認真多了/王小明還是上課不好好聽講,家長都會來一句:請老師嚴厲管教!還有尋求幫助的問題:老師,孩子最近總是不好好寫作業,這個寫作業難呀,拖拖拉拉呀,我們家長也都頭疼。老師不管提出什麼解決方案,家長都會來一句:請老師嚴格要求!
  • 這些語文「好習慣」影響成績?語文老師:家長被誤導了趕緊改吧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家長來諮詢小島老師:孩子的語文老師說,在寫作業的時候不要查字典,因為查字典是最低效的語文學習方法,浪費時間不說,還能讓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玩字典。而且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每天書包裡塞上一本字典,孩子背著也很沉。老師建議的方式,就是家長陪伴學習,家長直接告訴孩子字詞的意思。我聽到家長這樣說,大為震驚。作為語文老師,教給學生使用工具,更好地為語文學習服務,是教學基本原則。小學階段從拼音的學習到字典的查詢,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怎麼會是浪費時間和低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呢?
  • 語文基礎差,上課如何聽講?提高學習效率,我們需教給孩子3件事
    可是成績差,學習習慣也差,心有餘力不足,學生會認為,語文課沒啥意思,老師也不喜歡我,到底怎麼聽講呢?反正我也聽不懂。家長每天強調,要認真聽講,聽老師的話,上課別開小差。可是怎樣的聽講才叫認真聽講呢?上課不說話,不做小動作,老師讓畫線就畫線,讓朗讀課文就朗讀,這樣是認真聽講嗎?小島老師想說,這也不是認真聽講,學會聽課,是要動腦筋,思考問題。語文基礎差,學習習慣也不好的同學,上課該如何聽講呢?
  • 學校老師上課發廣告,一天幾十條朋友圈推銷減肥藥,家長聯合投訴
    9點鐘,正是孩子們在學校的上課時間,老師的工作時間,家長們可以暫時放下孩子的時候。可浙江一所小學的家長們,此時卻分外鬧心,因為在一個微信購物群裡,群主正在發購物廣告,她同時也是孩子們的任課老師。「你看,上午9點正是上課時間,也在購物群裡發廣告。
  • 小學生上課搗亂,班主任一氣之下叫來家長:你家孩子很有天賦
    別看現在站起來是一個一米八幾的大小夥子,其實小時候是一個搗蛋鬼,上小學的時候,大伯母常常覺得孩子有多動症,每天都讓她頭疼。因為只要是家長會,甚至是平時的正常上課,大伯母都能接到班主任的反饋,無一例外,都是孩子又犯了什麼錯。家人都記得大伯母說的一件事,是在堂弟小學時候,那一次好像情節非常嚴重,在上語文課的時候,人家老師在上面講課,堂弟在下面捉弄人。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直接拍下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你不配做老師
    很多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課程就會打瞌睡,尤其是前一天沒有睡好,同時打瞌睡也會影響老師授課的心情和積極性,圖中老師在上課時,一位學生打瞌睡,老師拍下他的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對老師說道:「你不配做老師」。
  • 小學生作文用詞太「奇葩」,老師臉紅批覆:家長不要啥都給娃看
    特別是對於那些平常一見家長就慫,去到學校就橫的孩子,建議有事沒事多看看他們的作文,稍不注意就會有大發現哦!我們先來看看一篇小學生的作文,題目為《我的父親》。乍一看這篇文章,必然會覺得這定然是個大孝子,全篇描述了接送他的辛苦以及表達自己對爸爸的愛。
  • 小學生愛看書可不會寫作文,語文老師告訴你解決方法,家長要等
    可是孩子愛看書,家長也發愁,因為既然已經做了閱讀積累,但是孩子在閱讀和寫作上仍然沒有進步,作文不會寫,表達能力也很差。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到底該怎麼幫助小學生學好語文呢?不是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語文成績就能提高嗎?為什麼我的孩子成績沒有提高?寫作文還很一般?難道是閱讀能力有問題?還是寫作能力不行?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質疑,很快就會演變成焦慮,最後只能承認,是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行,是個普通孩子。
  • 學生全是外地人,本地老師上課講「土話」,學生聽不懂,怎麼辦?
    9月1號開學第一天,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大家滿懷激情地把孩子送進了校園。新的班主任也及時地建立了班級群,把所有的家長都拉到群裡,除了發布一系列的新學校的各種通知外,也讓家長有了一個共同探討的空間。
  • 聲音實在太吵了!孩子上網課隔壁大裝修,杭州這個小區的同款矛盾...
    「特殊時期,好多孩子都在家上網課,碰上裝修的聲音那麼大,確實非常影響上課。小學還好說,那麼多初三高三的學生可耽誤不得。」事實上,網課和小區裝修這個矛盾,這段時間,杭州不少小區都存在。究竟怎麼破,讓小區物業也挺為難。
  • 課堂作業本的功能多又大,難道只給老師上課用?家長孩子也可巧用
    所以,面對這本作業本,我們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為孩子學習服務。這樣,才是對各位作業本的研究者勞動的尊重。我是從一年級教到四年級,正好使用的都是統編教材,在教學中對使用作業本、發揮其功能有所感悟、有所心得,願意與你分享。
  • 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這鐵三角如何能破?
    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求學之路:老師是悟空,媽媽是唐僧,爸爸是八戒,深思極似。一、老師跪求學生,像不像一路上出力不討好的悟空。可以說沒有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考個好成績,出人頭地,總是滿腔熱情的對待每節課,每個學生,可是現實卻狠狠的打了老師的臉。老師沒有批評權,沒有懲戒權,有的只有苦口婆心,以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拯救頑童,還常常被舉報。還有爆料,為了學生學好,老師、校長跪求學生。哎!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把照片發到家長群斥責,父母:你不配做老師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自從有了微信家長群,家長和老師能夠"面對面"直接交流,方便的同時,也引發了更多紛爭。有的家長和老師鬧起來,搞得場面非常難看,甚至還說到一些非常難聽的話。有一位小學老師,他的班上有一個男孩子非常調皮,上課的時候總是擾亂課堂秩序。老師對這個孩子感到非常頭疼,於是幾次主動和孩子爸媽私下聯繫,但是這個孩子卻屢教不改。
  • 男孩上課偷看漫畫,被老師罰站5小時,家長怒斥:您配做老師?
    這些「小動作」可能是傳遞了一個紙條,或者是偷吃了一口零食,亦或者是偷偷看自己藏起來的漫畫書。 要是被老師發現的話,可能就會被批評一頓。要是碰上嚴格一些的老師,可能還會讓你做個小檢討之類的。不過,這些懲罰都是很輕的,沒有什麼過重的懲罰。 但是,前段時間卻被曝出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跟孩子在課堂上面看漫畫有關係。
  • 各大老師穿漢服上課,語文老師仙氣飄飄,歷史老師玩起了「穿越」
    不錯,他們就是可愛的人民教師,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各科老師穿漢服上課的情形,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漢服印象。各科老師穿漢服上課,語文老師雍容端莊,歷史老師玩起了「角色扮演」語文老師:雍容端莊,大家閨秀風範漢服傳播的是我國古代傳統服飾,語文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傳播的是傳統文化,因此當語文老師身著漢服時,簡直就是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