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終極圖景的思想控制:從賽博朋克看反壟斷

2020-12-27 新青年思維

來源:大白話時事

有一直看我文章的人應該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對新興資本的全面監管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11月3日,螞蟻IPO被緊急剎車暫停。

11月10日,我們出臺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

12月11日,會議明確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而反壟斷實際上也是當前全球範圍內的一次浪潮。

今年10月20日,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發起最大規模反壟斷訴訟,這是2000年微軟案以來全球最重大的反壟斷案件。

11月5日,德國宣布將在2021年初對數字平臺進行反壟斷執法;

11月10日,歐盟認定亞馬遜違反反壟斷法,濫用「大數據」為自營產品牟利;

12月10日,Facebook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各州檢察院提起反壟斷訴訟,其Instagram和WhatsApp業務有可能被拆分。

這裡面,Facebook是存在因為站錯隊伍被清算的可能性,因為大家都知道,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克一直是堅定站在川普一邊的,在大選之前沒少為川普搖旗助威。

現在川普已經確定要下臺,所以站錯隊伍的臉書立馬被清算也就不奇怪了。

說帶川普,順帶說一下,前天德州針對四大搖擺州選舉結果,朝美國最高法院發起的訴訟,不出意外的被駁回了。

我前天文章已經跟大家分析過,德州發起的這個最高法院訴訟以被駁回而告終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臉書遭到反壟斷調查,某種程度是因為站錯隊伍慘遭清算,但這並非個例,而是當前一個趨勢。

我個人認為,明年這些科技巨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科技巨頭,可能有一些會有被拆分的可能性。

為什麼這些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以至於需要世界各國警惕,甚至要對其拆分呢?

這就要來聊一聊,資本主義發展的一些圖景,還有資本主義所必然導致的壟斷擴張性,以及基於資本主義發展,對現代人們的「控制」,包括思想控制。

這其實才是資本主義最具有危害性的地方。

(1)賽博與控制論

要提到資本主義的「控制」,就不得不說一下「賽博」。

正好前天我關注好幾年的一款遊戲《賽博朋克2077》正式發售了,我也是忙裡偷閒玩了一小會。

賽博朋克是西方一個亞文化思潮體現,也是很多小說、電影、遊戲的創作題材。

賽博朋克體現的是一種未來的「反烏託邦」圖景,通常是「高科技、低端生活」的結合。

所以賽博朋克通常充斥著大量「黑客、人工智慧、大型企業」等元素。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賽博朋克裡的「賽博」,實際上是西方社會哲學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最終圖景的一個猜想。

在上世紀越戰之後,西方社會哲學家們對於「資本主義」這條道路的發展信心,首次出現動搖。

巨大的貧富差距,技術的飛躍革新發展,勞動力的不安定因素等等,都成為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來源。

這使得當時一些西方社會學家開始對資本主義未來發展的終極圖景做一些猜測。

這其中「賽博」就是其中一個圖景。

賽博的英文名是「Cyberpunk」,其中「賽博」是「Cyber」數字的意思。

而比較少人知道,賽博也是「控制論」的意思。

控制論的英文名是「Cybernetics」,這裡控制論的「Cyber」也是賽博朋克裡的賽博意思。

1948年,美國應用數學家諾伯特·維納發表著作《控制論》,這本書的副標題「關於在動物和機器中控制與通信的科學」。

後來到了70年代,一些社會學家基於控制論的思想,提出了「賽博」的概念,我個人認為這是信息化時代資本對人的信息和思維控制的一種討論。

在賽博朋克裡,朋克只是搖滾,重點是賽博。

賽博本質上是對資本主義發展的終極圖景猜想,認為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會形成一種超大型的無國界的資本企業集團。

這種資本企業由於過於龐大,可以壟斷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到的都是這個企業提供的,從而對我們每個人形成一種「軟」控制。

這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的某個終極圖景猜想。

基於資本主義對利潤的追逐性,這種大型無國界的跨國企業,一旦控制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時,普通人就只能淪為給資本貢獻利潤的「機器」。

這是終極的「打工人」。

在「賽博」的猜想圖景裡,提出了幾個構想基礎:

1、未來人工智慧高度發展後,會對勞動力做革新,普通人將失去工作和勞動的機會,大量勞動崗位將被機器人所取代。

2、大量無所事事的人,將閒逛在社會上,從而引發諸多問題。

3、信息科技高度發達,可以通過營造信息繭房來實現對人思維上的隱形控制。

這些基礎,是賽博朋克題材作品裡「高科技低生活」的來源。

不過我個人認為,賽博朋克畢竟只是藝術創作題材,而在真實現實生活裡,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引發的智能製造浪潮,雖然的確也會讓大量無所事事的人出現,但這不一定會引發高科技低生活的賽博朋克現象。

有可能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也就是「娛樂至死」+消費主義,這也是現在已經有的苗頭。

通過加速在VR/AR等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來營造更加逼真的虛擬世界,通過遊戲娛樂等方式,來發洩人們無所事事後過剩的精力。

西方社會學家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預見到隨著科技高速發展,技術革新必然會帶來大量勞動力人口智能化替代。

這也是資本主義對利潤追逐的必然結果,因為機器人這樣可以任勞任怨、24小時無休工作、並且不會反抗的穩定勞動力,是資本家最理想的勞動力來源。

這使得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是必然會朝著一個智能化世界發展。

而這也就意味著「賽博朋克」世界,雖然「朋克」不一定有,但「賽博」的時代是早晚會到來。

也就是,信息科技控制我們的生活、思維的時代,是已經悄然而至。

同時,為了實驗資本如何控制人類思維的方式,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娛樂至死、消費主義浪潮就隨著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全球。

同時,資本越發注重利用資本讓大眾文化「低俗化」,以此來剝奪大多數人類個體的「獨立思考」能力。

從而避免大眾階層朝「精英階層」挑戰的可能性,以此來穩固社會。

了解這一點,你就會對當前很多全球性的社會現象不感到奇怪,比如各種低俗文化的泛濫、各種飯圈化的浪潮、各種短視頻媒介的興起。

以及消費主義裡,不斷通過輿論控制來讓人們心甘情願掏錢去買一些實際沒有價值的東西,這都是資本為了把大眾束縛在底層,來被其合理穩定收割。

這些理論都在上世紀70年代的西方社會學家理論裡被大量提及,然後這些理論觀點被大量灌輸給當時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利益集團。

最終導致一個全球化資本利益集團的誕生,他們不依託於某個國家,認為資本是無國界的,並且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的最終發展圖景也是必然超越國家概念,形成一個可以壟斷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跨國資本利益集團。

(2)全球化資本理念

你們想必應該能猜到,美國民主黨就是這樣一種全球化資本理念的踐行者。

這也是民主黨跟共和黨的一個很大分歧來源。

共和黨基於宗教信仰的需要,堅定認為需要維持美國是山巔之城的需要,所以共和黨人是需要維持美國霸權的概念。

但民主黨作為全球化資本理念的踐行者,是試圖通過「軟文化」輸出,來通過信息繭房和消費主義,來讓全球消費者陷入到娛樂至死狀態,不去思考,只淪為資本利潤貢獻機器,這是這些全球化資本的目標。

所以民主黨背後的全球化資本,對國家的概念並不太感冒,他們很容易從一個國家寄生到另外一個國家,本身他們的目標就是建立這樣跨國界的全球資本集團。

但在資本之外,我們的存在也是對這些全球化資本集團的最大威脅。

因為我們是目前世界上極少數還不完全受資本控制的國度。

但當前全球化資本的越發龐大,特別是以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形成了聯合壟斷效應,這幾乎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使得資本背後隱藏的威脅性,才能夠被我們所察覺。

於是才有了本文開頭那一系列事件。

本質上,當前全球範圍內,資本和國家還是相對立的狀態,雖然在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裡,國家基本是被資本完全控制。

但在這些國家裡,也是存在基於國家自身的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會基於民族主義還有國家主義等概念,對全球化資本的「信息控制」產生本能的牴觸和反抗。

這也是歐洲當前為何要極力對美國的信息科技做反壟斷調查的緣故。

而在美國本土,共和黨基於其宗教信仰需要,也是這種全球化資本的反對者。

不過現在川普要下臺了,在民主黨上臺後,必然會進一步推行其那一套全球化資本控制路線。

這種情況下,國內一些新興資本,因為長期受華爾街資本的影響,將有可能在民主黨上臺後,更加肆無忌憚的去試圖壟斷我們生活的一切。

這種危險的苗頭,是要及時的制止。

所以,我們出臺網際網路平臺的反壟斷法的時間點也是比較微妙,正好就是11月4日美國大選結束之後,川普已經確定大概率要下臺的情況下出臺的。

我個人認為,這本身也是我們對民主黨未來4年重新回到舞臺中央,所做的一個提前預防措施。

未來4年,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博弈仍然將越發激烈。

民主黨跟共和黨不同,共和黨試圖通過比較烈度的爭端,來壓垮我們。

而民主黨則試圖利用其那一套全球化資本理念,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

甚至民主黨可能會利用其對國內新興資本的影響力,從而來實現間接控制我們底層民眾思維,來潛移默化達成對我們的影響和改造。

而很明顯,在我們拒絕民主黨的這套改造理念的情況下,我們和美國的博弈只會越來越激烈,只不過這樣的博弈方向會有所轉換。

其實昨天上市的某盲盒企業也是資本如何控制我們思想的一個很典型案例。

(3)資本的思想控制

昨天有家靠盲盒發家的企業在港股上市,首日大漲市值近千億,其公司創始人夫婦的身家也因此倍增,達到了近500億的市值財富。

然而盲盒的興起背後,卻充滿讓人爭議的話題。

盲盒表面上有點像我們小時候要集齊一些方便麵的水滸卡牌,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我們小時候為了集齊水滸卡牌,只是買方便麵吃的時候順帶買的,並不需要因此額外花錢,方便麵本身是有價值的,這才是純粹滿足「收藏癖」。

但盲盒就不一樣,其購買價值本身,就是盲盒裡的「手辦玩具」。

盲盒的意思是,你在拆開盒子之前不知道裡面有什麼。

59元一個盲盒,有可能開出一個系列裡12個玩具之一。

有的盲盒玩家為了滿足其收集癖,為了集齊12個一套的玩具手辦,就會抽了很多盲盒,抽到重複的就丟到網絡上賣掉。

這其中,還有1/144這樣極低的概率,抽到隱藏看稀有玩具手辦,這些隱藏稀有手辦在網絡上被很多人熱炒,有的都炒作到幾千元。

其實,稍微明眼人都能看到,這是很典型的「賭博成癮」機制,還經常出現在一些網路遊戲裡,成為坑玩家收割韭菜的套路。

但就是這樣一個基於「賭博成癮」機制的盲盒,在經過「潮流玩具」「收藏」等概念文化包裝後,居然堂而皇之的充斥在大街小巷,被很多盲盒玩家所熱捧。

根據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在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

很多人說,不懂盲盒的人,是不懂年輕人的新時代興趣愛好。

但實際上,這有什麼懂不懂的。

只不過是資本炒作圈錢收割的無數種變種之一罷了,只不過資本的炒作圈錢收割,迎合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色罷了。

盲盒其本質核心,還是在那一套「賭博成癮機制」。

我就幾個問題:

假如盲盒沒有這套賭博成癮機制,不是按照盲抽的模式,而是直接把手辦拿出來明碼標價賣,它還能那麼火嗎?

假如盲盒沒有所謂的隱藏限量款玩具的設定,它還會那麼火嗎?

假如盲盒沒有一些炒作資金在網絡上把隱藏限量款玩具炒到幾千元,它還能那麼火嗎?

盲盒本質上跟炒鞋那些炒作沒啥區別,只是迎合不同年齡層,做了一些包裝上的變換而已。

正所謂老一輩人炒酒,年輕人炒鞋炒盲盒,本質都是在資本炒作。

「不懂年輕人所以不懂盲盒」,這種說法是很多被盲盒收割的人,「被賣了還幫資本數錢」。

有的年輕人剛畢業,一個月工資才五六千,他就捨得一個月拿出兩三千去買盲盒。

這難道只是正常的收藏愛好?

而且盲盒本身的手辦玩具實際也沒有什麼真正價值。

一些動漫影視產品IP所衍生出來的手辦,還有一些基於作品內容的收藏價值。

盲盒雖然來源於日本的「扭蛋」,但日本的扭蛋通常都是基於很多動漫作品的IP。

但國內的盲盒很多IP是自己創造,除了一些小眾圈子裡流行,並沒有什麼認知度,說白了只能自娛自樂。

其實很多盲盒愛好者已經說的很直白,玩盲盒就只是為了打開盒子那一瞬間的「快感」。

而這種快感,實際上就是「賭博成癮」的一種體現,跟一些帶有賭博性質的網遊是一樣的,跟你去賭場裡從「開大小」開骰子的一瞬間收穫到的賭徒快感,本質也是一樣的。

這都是人類在「賭博機制」裡,身體很容易分泌一些多巴胺、內啡肽等帶來「快樂」的激素,這會讓人很容易沉迷上癮。

舉個例子,老一點的網遊玩家,比如玩奇蹟之類的網遊,在玩著玩著突然掉落到極品道具的時候,比如玩奇蹟突然掉一個靈魂寶石,那個清脆的「叮」甚至有可能帶來「顱內XX」的快感。

這都是一些遊戲製作者在如何研究玩家心理,特意制定「成癮」機制的套路。

本質上盲盒也只是利用這種「賭博成癮」機制,來誘導玩家消費,從而實現收割韭菜。

但很多盲盒玩家自己不認為自己被收割韭菜了,他們認為自己收穫到收藏「快樂」。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並不靠譜,因為吸毒的人也認為自己收穫到了「快樂」。

其實盲盒就是很典型的資本主義「控制論」的一個體現,通過營造娛樂至死和消費主義氛圍,利用一些賭博成癮機制,變相控制人體激素分泌,來潛移默化控制人的思維。

只不過,在上面提到的賽博朋克世界裡,科技更發達,可以直接用激素和科技來控制人的情緒思維。

但現在科技沒這麼發達,只能利用「信息繭房」還有「賭博成癮」等機制,來變相控制我們體內激素分泌,從而去控制我們的思維。

讓這些盲盒玩家,被人賣了還幫著資本數錢。

其實從時代演變的特性,我們可以發現,資本主義控制論這種潛移默化影響的危害性。

200年前,吸毒的人至少還知道吸毒是有害健康,知道自己這樣不對。

10年前,網遊成癮,有些人在一些賭博性質網遊裡被坑了幾十萬,還會認為自己被騙了。

但現在,一些盲盒玩家花了幾萬塊錢買回一堆沒實用價值的手辦玩具後,還覺得滿足了自己的收藏癖,認為自己收穫到了快樂。

要是有人對盲盒進行批評,他們甚至還會出來幫盲盒說話,認為別人剝奪了他們收藏的樂趣。

這就是在娛樂至死疊加消費主義後,資本主義可以潛移默化控制我們思維的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其危害性,我覺得是不必毒品小,並且比毒品更加隱蔽,更加顯得無害,並且通常都會用各種文化來包裝自己,所以反而危害性更強。

任何帶有成癮機制的事物,很容易被資本利用來圈錢收割韭菜。

這是幾百年來,資本主義不變的收割套路。

這種套路更終極一點發展,疊加人工智慧和信息化科技,就會實現「信息控制」,也就是「賽博化」。

其實不管是盲盒、還是娛樂飯圈化、還是娛樂低俗化、還是娛樂同質化,本質上就是用一堆垃圾信息來把我們大腦填滿。

最終讓我們不但喪失獨立思考能力,並且還把大量的金錢貢獻給資本家們,從而喪失向上攀升的可能性。

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獨立思考。

我們的生活即使被資本控制,但我們的思想絕不能被資本所控制。

相關焦點

  • 資本嗜血?巨頭接連挨反壟斷大錘,5分鐘細數壟斷巨頭的七宗罪!
    12月11日,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被提上局內會議。3天後,阿里,騰訊和順豐分別代表電商,社交和實體經濟巨頭接受頂格反壟斷處罰,自此宣告反壟斷大戰的第一槍正式打響。圖源:網絡面對這種賽博朋克操作,黃世仁重生都要直呼「好傢夥」。
  • 為什麼中國沒有「賽博朋克」?
    「賽博(cyber)」一詞源於控制論,是研究生命體、機器、組織內部或彼此之間控制與通信的學科。當人類用科技把自己的身體、意識與機器、網絡緊密連接在一起時,就變成大系統的一部分,意識也可以進入由網絡構建的賽博空間。當人類認為控制了科技時,殊不知自己反被科技所控制了。
  • 賽博朋克是什麼?為什麼你會喜歡賽博朋克?談談日漫中的賽博朋克
    談談日漫中的賽博朋克《賽博朋克2077》的火爆,讓很多人再一次體驗到了「賽博朋克」的魅力,這也使得「賽博朋克」這個詞再一次成為大眾口中的熱門詞彙,而事實上,賽博朋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也有許多經典的作品來反映關於「賽博朋克」的內容,例如《銀翼殺手》就是很好的例子,相信很多人對於賽博朋克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也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呢?
  • 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2077》的火爆,讓很多人再一次體驗到了「賽博朋克」的魅力,這也使得「賽博朋克」這個詞再一次成為大眾口中的熱門詞彙,而事實上,賽博朋克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也有許多經典的作品來反映關於「賽博朋克」的內容,例如《銀翼殺手》,相信很多人對於賽博朋克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也正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呢?
  • 科技競賽背後的國運:中國扛起「賽博」旗幟 美國供應「朋克」素材
    (侵入式腦機接口控制鴿子飛行,同樣已經是幾年前的研究成果了,最新進展嘛……那話怎麼說來著,太過先進,無法展示)大腦意念的輸出,只是賽博朋克人機融合技術圖景的「初級階段」,而要實現生化人(Cyborg)這一終極想像,也就是除了大腦之外,人體一切部分都可以為功能更強大的人造裝置取代,其所需依託的基礎技術、共性技術研究上,中國人同樣已經悄然站在了世界最前沿
  • 思想界 | 我們生活在賽博朋克年代嗎?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賽博朋克2077》和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賽博朋克2077》走紅:什麼是賽博朋克?上周,知名遊戲《巫師》系列開發商CD Projekt RED開發製作的角色扮演遊戲《賽博朋克2077》爆火。在動漫領域,剛剛完結的《全員惡玉》也以賽博朋克風格吸引了大量觀眾。
  • 思想界|我們生活在賽博朋克年代嗎?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林子人1『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周被熱議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賽博朋克2077》和杭州女子被造謠出軌事件。
  • 《Akira》|賽博朋克動畫的鼻祖
    精彩之處在於影片將這個並不出彩的故事置於一個光怪陸離的賽博朋克世界觀之下,讓這名無意之間獲得力量的少年成為社會失序背景下人們眼中的救世主,通過對這一系列現象的展現來表達未來人類社會中的信仰缺失以及對科技高速發展帶來的擔憂。
  • 《賽博朋克》啟示錄,在光影中追尋真理
    賽博朋克對科幻新浪潮運動所試圖接近的主流文學,造就一種反叛精神,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質的飛躍同時,也被一種超現實感的黑暗所籠罩,科幻的想像力裡由克拉克的廣闊和深遠,變成賽博朋克的狹窄和內向,光年的距離遙不可及,賽博朋克今生可期。
  • 世界觀丨你所了解的賽博朋克,真的就是賽博朋克嗎?
    無論是《賽博朋克2077》的多次跳票,還是《賽博朋克2077》在正式發售之後遊戲內容的討論,都在遊戲圈內外掀起了現象級的熱度。  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今天P君不聊遊戲,就來聊聊賽博朋克文化。  美國電子工程專家諾伯特·維納在1948年的著作——《控制論:動物與機器的控制與交流》將控制論定義為「對動物和機器中的控制與通信的科學研究」。
  • RPG的終極形態《賽博朋克2077》,你心中遊戲的終極形態是什麼?
    《賽博朋克2077》最近對海外部分媒體開放了試玩,除了時間限制外沒有其它要求。PC Gamer的試玩報告對這款大作給了相當高的評價,號稱這款遊戲是RPG的終極形態。試玩者稱,他原本期待的《賽博朋克》是一個未來版的《巫師3》,但現在看來《賽博朋克》與《巫師3》截然不同,它更像一個開放世界沉浸式模擬體驗,讓玩家能用各種創意式方法完成遊戲、解決問題,沙盒元素更多,要根據自己的武器、技能、植入體等隨機應變。《賽博朋克2077》將於12月10日發售。
  • 雷蛇毒蝰終極版賽博朋克2077限定款亮相
    【宅秘新聞】11月6日,雷蛇官方宣布雷蛇毒蝰終極版賽博朋克2077限定款雙手通用型有線無線雙模遊戲滑鼠正式亮相,售價1399元,你很難找到比它更加誇張和致命的合作夥伴了。它採用了RAZER HYPERSPEED無線技術,相較於一般的無線技術,速度提升高達25%,提供更快的數據傳輸和更低的點擊延遲,為你帶來更快的戰場體驗。
  • 光汙染≠賽博朋克,中國風的「賽博朋克」遊戲該怎麼做?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遊戲廠商,騰訊、網易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火熱的題材,畢竟這兩家廠商基本都是什麼火,做什麼,從moba、吃雞、二次元,賽博朋克自然也不例外。而在《賽博朋克2077》引起的這股「賽博朋克」風潮自然也引起了兩家廠商的注意。
  • Razer毒蝰終極版賽博朋克2077限定款滑鼠賞析
    包裝《賽博朋克2077》想不期望高都難,如果不是今年全平臺大作匱乏,估計這遊戲可能也不會這麼火,再加上讓A/N兩家新世代旗艦卡幀數歇菜,無論是遊戲圈,還是硬體圈,這遊戲都是輿論的風口。但一款遊戲主題的滑鼠賣的比遊戲手辦都火爆,這也實屬少見,這次對《賽博朋克2077》這個遊戲,雷蛇也是給足了排面,用自家當紅無線旗艦毒蝰終極版打造的限定款,對於遊戲外設老司機來說,雷蛇毒蝰終極版的底子毋庸置疑,規格同級NO.1,用著破牆的6900XT,但幀數依然可憐,看著眼前這款塗裝大膽的賽博朋克2077限定款滑鼠,多少還是得到了些安慰。
  • 後現代科幻兩大巨頭: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
    小說、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而這其中,又以「賽博朋克」與「蒸汽朋克」最吸人眼球。 賽博朋克 賽博朋克(Cyberpunk),由Cybernetics(神經機械學:對信息傳遞和控制的科學研究,尤涉及人和動物大腦與機器和電子裝置的比較)和punk組成。這一名詞源自1960至1970年代的新浪潮科幻運動。
  • 光汙染≠賽博朋克,中國風的「賽博朋克」遊戲該怎麼做?
    作為國內最大的兩家遊戲廠商,騰訊、網易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火熱的題材,畢竟這兩家廠商基本都是什麼火,做什麼,從moba、吃雞、二次元,賽博朋克自然也不例外。而在《賽博朋克2077》引起的這股「賽博朋克」風潮自然也引起了兩家廠商的注意。
  • 賽博朋克人類末日:中產消失,只剩資本和螻蟻
    賽博朋克人類末日:中產消失,只剩資本和螻蟻 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賽博朋克和其背後的哲學內涵
  • 「硬核解讀」全面、深度解析「賽博朋克」文化的含義
    而人們關注賽博朋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圖景以及反思人性、科技與資本之間相互關係的精神內核所吸引。賽博朋克科幻文化充滿著對人類未來發展圖景的憂思。因為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無法知道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麼,所以,在面對當今世界的科技壟斷資本越來越能在潤物細無聲中控制我們每一個人的現象時,那種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出於人類本能的對於未知的恐懼,才讓賽博朋克式的憂慮成為一種極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只不過,這種洛夫克拉夫特式的對未知的恐懼從不可名狀的宇宙邪神,變成了失控的資本、科技巨獸。
  • 「賽博朋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賽博朋克遊戲不完全盤點
    《賽博朋克 2077》的發售可以說是掀起了一股賽博朋克的熱潮,仿佛每個人對賽博朋克都如數家珍。到底什麼才是「賽博朋克」?「賽博朋克」代表怎樣的精神?除了《2077》還有哪些賽博朋克的作品?
  • 資本是如何把《賽博朋克2077》拉下神壇的?
    資本是如何把《賽博朋克2077》拉下神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