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謀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藍圖時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如何瞄準創新這一強企之路,蓄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最近,市工信局發布本市第一批市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名單,包括信息技術、醫療衛生、材料配件等領域31家企業上榜,它們不單創新實力硬核,更可賦能整條產業鏈,帶動上中下遊企業融通創新。而培育更多專注創新的「好苗子」成長為製造業單項冠軍,正成為助推天津製造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強勁引擎。
走進此次被列入市級培育企業名單的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滿載一捆捆螺旋肋預應力鋼絲的卡車不時從廠區駛出,被送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用於高鐵線網、橋梁等建設。公司預應力鋼材產業總工程師閆崇健介紹:「作為新材料的螺旋肋預應力鋼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曾參與京津城際、京滬線等眾多主要線網建設。最近,市工信局為它申報第五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各類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5%以上,全球市場佔有率24%,位列世界第三,一眾產品實現國內「零」的突破,成立22年的銀龍始終靠創新「出圈」。目前,該企業在預應力鋼材、軌道板等領域擁有152項發明專利和專有智慧財產權,主導和參與數十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為匹配銀龍對原材料等需求的不斷提升,上下遊企業也同時加大研發力度,整條產業鏈的新技術含金量越來越高。
因為創新驅動,從「小而精」到「大而強」,這樣的津企不在少數。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國家級第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中,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的「音視頻審訊(訊問)設備」榮獲單項冠軍產品稱號,今年又向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發起衝擊。
「技術領先、質量過硬、專注創新、人無我有,使我們保持市場佔有率領先。」天地偉業高級副總裁王健介紹,公司2200餘員工中,近一半為研發人員,且每年10%以上的年銷售收入用於創新,持續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目前,該公司已參與25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在細分領域佔領著行業制高點。
創新驅動發展怎樣落地生根?本市新近修訂關於進一步支持發展智能製造的政策措施,對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分別給予1000萬元、300萬元獎勵;對本市重點培育的單項冠軍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為企業創新形成有力支撐。市工信局也會繼續加強對單項冠軍企業的服務和支持,引導企業專注細分產品領域、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突破關鍵領域短板,以培育更多優質企業成為本市製造業單項冠軍、成長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
來源: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