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製造業 鑄造創新驅動發展強引擎

2020-12-16 世界智能大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謀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藍圖時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如何瞄準創新這一強企之路,蓄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最近,市工信局發布本市第一批市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名單,包括信息技術、醫療衛生、材料配件等領域31家企業上榜,它們不單創新實力硬核,更可賦能整條產業鏈,帶動上中下遊企業融通創新。而培育更多專注創新的「好苗子」成長為製造業單項冠軍,正成為助推天津製造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強勁引擎。

走進此次被列入市級培育企業名單的天津銀龍預應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滿載一捆捆螺旋肋預應力鋼絲的卡車不時從廠區駛出,被送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用於高鐵線網、橋梁等建設。公司預應力鋼材產業總工程師閆崇健介紹:「作為新材料的螺旋肋預應力鋼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曾參與京津城際、京滬線等眾多主要線網建設。最近,市工信局為它申報第五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各類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35%以上,全球市場佔有率24%,位列世界第三,一眾產品實現國內「零」的突破,成立22年的銀龍始終靠創新「出圈」。目前,該企業在預應力鋼材、軌道板等領域擁有152項發明專利和專有智慧財產權,主導和參與數十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為匹配銀龍對原材料等需求的不斷提升,上下遊企業也同時加大研發力度,整條產業鏈的新技術含金量越來越高。

因為創新驅動,從「小而精」到「大而強」,這樣的津企不在少數。2019年工信部公布的國家級第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中,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的「音視頻審訊(訊問)設備」榮獲單項冠軍產品稱號,今年又向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發起衝擊。

「技術領先、質量過硬、專注創新、人無我有,使我們保持市場佔有率領先。」天地偉業高級副總裁王健介紹,公司2200餘員工中,近一半為研發人員,且每年10%以上的年銷售收入用於創新,持續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目前,該公司已參與25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在細分領域佔領著行業制高點。

創新驅動發展怎樣落地生根?本市新近修訂關於進一步支持發展智能製造的政策措施,對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分別給予1000萬元、300萬元獎勵;對本市重點培育的單項冠軍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為企業創新形成有力支撐。市工信局也會繼續加強對單項冠軍企業的服務和支持,引導企業專注細分產品領域、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突破關鍵領域短板,以培育更多優質企業成為本市製造業單項冠軍、成長為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

來源:北方網

相關焦點

  • 【聞鼓論津】任吉東 熊亞平:近代天津製造業發展歷程,有這三個特徵
    歷史上,天津製造業的較快發展,為將製造業確立為「立城之本」奠定了重要基礎。其發展歷程,也能夠為天津的「製造業強市」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鑑。近代天津製造業特徵解讀綜觀天津自開埠至新中國成立前夕的近代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發展,可以看到以下幾個突出特徵:一是在結構方面具有一些突出特徵。
  • 「聞鼓論津」任吉東 熊亞平:近代天津製造業發展歷程,有這三個特徵
    歷史上,天津製造業的較快發展,為將製造業確立為「立城之本」奠定了重要基礎。其發展歷程,也能夠為天津的「製造業強市」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鑑。近年來,天津直面製造業「升級」「轉型」兩大挑戰,以創新驅動發展,重構以智提質、以質促興的產業發展觀,率先由製造向「智造」轉化,突顯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沿化與高端化,堅持為高質量發展贏得時間和空間,全力推動傳統製造業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深度融合的同時,也在以智能科技產業的快速崛起培育實體經濟新引擎,並在國內率先高舉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大旗,搶佔發展制高點,致力於打造中國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人工智慧產業集群新高地
  • 事業單位寫作熱點:創新驅動發展熱點解讀
    【政府工作報告原文】著力創新驅動,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創新贏得未來,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把握科技創新大趨勢和國際競爭新特點,在鬥爭中堅定創新意志,在挑戰中提升創新能力,在競爭中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發展新路,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提升關鍵技術攻關能力。
  • 創新驅動引領製造業做大做強實現新時代製造業的趕超跨越
    昨日,市委常委、區委書記佟桂莉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企業時強調,要大力支持製造業企業做大做強,推動蕭山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提升,實現新時代製造業的趕超跨越。區委常委、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葉建宏參加。
  •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2020-08-1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襄州全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2020年,該區明確製造業結構調整方向:大力實施「百億級企業培植計劃」「小微企業倍增計劃」,積極謀劃推動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農機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支持中小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新合作,發明新專利,開發新產品,實現科技、產業、投資融合發展。
  •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志斌稱,「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在激勵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的同時,提出新的發展要求。  據悉,珠江啤酒將繼續以「品類創新+文化創造」加快「雙主業」協同發展步伐,同時與阿里雲聯合打造數字驅動大數據中臺建設,在珠江江畔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即辦好「一會」、投用「一器」、建設「一園」、組建「一基金」、建成「一中心」、掛牌「一家」、實施「一政策」,引領峰會建設成為浙江創新強省的響亮品牌、溫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工作舉措及成效  (一)布局「一會一器一園一基金」,探索建設「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發展新路徑。  一是舉辦「高層次人才投融資對接會」,以「會」聚「才」。
  • 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近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成為中國「新經濟第三城」,總計60家深企入選「新經濟企業500強」,僅次於北京(115家)和上海(61家)。長期以來,深圳一直加大力度發展新經濟,在「新經濟500強榜單」中,一大批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深圳企業紛紛入選,比如先進位造企業代表大疆、瑞聲科技,新能源汽車行業代表比亞迪,新金融業態代表微眾銀行,新消費平臺代表樂信等。「從1993年至今,公司發展一直突飛猛進。我們認為,技術創新是瑞聲的核心競爭力。」瑞聲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
  • 【觀察】「製造業立市」,天津要製造什麼?
    同時還要注意到,其中出現了「製造業立市」這樣的提法——通過查詢不難發現,在全國直轄市範圍內,將其寫入發展規劃,天津是第一個!中國工業十強城市當中,天津是北方唯一的一個。我們從《建議》中的表述可以看到,天津這座城市在發展製造業上下了多麼堅定的決心!換言之,這裡將高舉製造業大旗走向未來。為什麼是製造業?
  • 強化科技創新,打造先進位造業高地
    ,對公司在「十四五」創新發展中需支持解決的事項進行調度和部署。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為實現「十四五」期間創新發展,明確了未來發展的總體目標,以自主創新為引領,深化「一點三線」(一點:裝備製造,三線:工程裝備、特種裝備、航空裝備)戰略布局,持續做強主業、做優新業、做大企業,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山河智能樣板。同時明確提出了六項發展願景和六大支撐體系。
  • 優化環境築「巢」引「鳳」東營區產業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原標題:優化環境築「巢」引「鳳」 東營區產業園區成為高質量發展強「引擎」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3日訊 園區是產業強區、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的主戰場,抓住了園區就抓住了經濟的命脈。東營區以園區賦能改革攻堅為抓手,一心一意謀劃園區,一門心思建設園區,優化環境,破解難題,築「巢」引「鳳」,吸引企業、項目等向園區聚集,產業園區成了東營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 趙東: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十三五」以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省工信廳將著力打造「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平臺體系,加快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布局,推動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建設發展,建設20家省級創新中心,促進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 天津,為什麼選擇「製造業立市」?
    二是天津有定位。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天津被賦予了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的定位,這在31個省區市中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我市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絕不能錯失。三是市委有部署。市委把發展製造業擺在戰略高度,在九次全會上形成高度共識,製造業是天津的根基,是成就天津未來的戰略支撐。
  • 天津召開專題理論研討會現場見聞: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聽完解讀,濱海新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延琥說,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首要任務就是抓好理論宣傳和社會宣傳,把中央大政方針、市委決策部署和區委落實措施最快速最深入地傳達到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去,引導大家創新思路求突破,凝心聚力謀發展。城市治理體系建設是我國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引擎和標杆。
  • 以「創新引擎」,為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
    當今世界,競爭的核心是創新能力的競爭,主要經濟體紛紛瞄準創新這一發展制高點。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首批國家高新區的重慶高新區,面對以往產業業態不夠「新」,產業層級不夠「高」的局面,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來「破題」,以創新為「引擎」,為科學城建設增添新動能。
  • 六爭攻堅·慈谿交卷:創新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製造業是慈谿發展之基,也是富民強市之本。改革開放以來,敢想敢拼的慈谿人從一間間手工作坊起步,從一個個小零件開始,將這片原本種棉曬鹽的「三北之地」,打造成杭州灣南翼民營經濟發展高地、縣域經濟的全國樣板。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榜單上,慈谿均列第6位,雙雙「領跑」浙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擘畫2035 天津書寫發展「新答卷」
    與先前發布的國家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相比,天津的規劃可謂一脈相承。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遠景目標下,天津將「創新發展」置於首位,重要性可見一斑。畢竟只有堅持創新驅動,才能重塑發展新優勢,並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向2035年,天津提出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其中核心產業競爭力要處於國內第一方陣。
  • 熱烈反響 | 廣智集團總經理景廣軍:以創新驅動為抓手發展智能製造...
    廣州市屬國企廣智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景廣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企業備受鼓舞,在參與廣州以數字經濟賦能先進位造業強市建設中找到新起點,將堅定不移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以「創」的勁頭在創新驅動中迎接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帶來的挑戰,最終贏得主動權。
  • 驅動時尚引擎,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將舉行
    而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更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製造業在這一年的發展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疫情下的數位化逆襲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發展的新圖景:數位化不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重塑所有產業生態,帶來產品、技術、數據要素等多維度創新,一改傳統經濟增長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