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了,上海何時能再有一部《老娘舅》?

2020-12-22 湖南24小時

曾經,足智多謀的熱心人「滑稽王小毛」,以一口蘇北腔的上海話「走街串巷」,王汝剛無人不知;

「王小毛」從廣播劇走向螢屏,還有連環畫 ▲

曾經,五六部海派情景劇火熱打著擂臺,《老娘舅》「稱霸」上海螢屏長達12年之久,李九松家喻戶曉。

《老娘舅》是幾代上海人的共同回憶 ▲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海派喜劇似乎再沒能炮製出真正具有市場號召力的作品和明星,「東方衛視」更因為在多檔喜劇類綜藝節目熱捧多位東北笑星被調侃成「東北衛視」。

喜劇節目的嘉賓陣容裡也難覓海派笑星蹤影 ▲

上海影視四季沙龍

昨天,楊立新、王汝剛、閆學晶、方芳、張建亞、楊俊蕾、曹可凡、汪遠、俞亮鑫、趙屹鷗等影視劇的創作者、評論家,在編劇王麗萍的組織下,齊聚「2020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冬」,梳理「情景劇、喜劇、短劇」創作規律,探尋海派情景喜劇未來出路。

「2020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冬」現場 ▲

#好作品有多缺失?

30年來難覓又一部《編輯部的故事》

從《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到《都市男女》《武林外傳》,再到《老娘舅》《紅茶坊》,哪怕是謗譽各半的《愛情公寓》,情景喜劇可以說陪伴了好幾代觀眾的成長。

光看劇照就能回憶起經典片段笑出聲 ▲

但漸漸,這類作品難見螢屏,而在電視、在網絡,東北喜劇異軍突起,《鄉村愛情故事》《劉老根》等長演不衰。

趙本山帶火了東北喜劇 ▲

一方面,人民需要喜劇。

「開心麻花」大電影的一部又一部,沈騰和馬麗從春晚一直火熱到銀幕;

《夏洛特煩惱》票房口碑雙豐收 ▲

騰訊視頻的「脫口秀大會」一夜捧出了李雪琴,笑果文化的線下演出更是一票難求;

李雪琴從網紅轉型為脫口秀演員 ▲

甚至靠著幾句逗趣的上海話,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徐祥一條抖音便能攢下超過8000萬點擊。

徐祥的三條置頂抖音點讚都超過了30萬 ▲

但另一方面,市場奇缺作品。

「今年,湖南衛視推出季風劇場,走精品短劇路線,目前收到303個項目投稿,情景劇只有2部,喜劇只有8部。」湖南廣電旗下芒果TV 影視劇中心文學總監朱麗美帶來這樣一組數據。

最終得以推進的2個項目中,有一個還是古代搞笑甜寵類型的,難以看作完整的喜劇。

今年爆火的「陳芊芊」就是古裝搞笑甜寵劇 ▲

「我們對喜劇的定義要有悲涼的底色在,但現在的項目更多為了搞笑而搞笑。」朱麗美分析,這源於當下年輕編劇更多成長於網絡,很少走出房間感受真實的社會生活。

上海文化基金會副會長陳東也認為,寫喜劇的人,要做時代的、人性的、生活的觀察者。

卓別林的喜劇裡藏著底層百姓的艱難 ▲

#好劇有多難得?

「賈志國」在廁所裡看完《我愛我家》

好劇本有多難得,《我愛我家》中賈志國的扮演者楊立新很有發言權。

當年沒怎麼演過喜劇的他起初還有些猶豫,「先看劇本,覺得好看就做。」英達這麼跟他說。

誰還沒幾個《我愛我家》的表情包呢 ▲

於是楊立新捧著劇本回了家,看了沒幾頁,就禁不住躺在床上哈哈大笑,一旁的妻子不樂意了,「明天還要上班呢」。楊立新只好憋住笑,在被子裡渾身發抖。

「後來我只好跑去廁所看,《我愛我家》的劇本基本上都是在廁所裡看完的。這樣的劇本讀起來就好看,演起來能不好看嗎?」

《我愛我家》劇照 ▲

演完賈志國,楊立新又接觸過很多「喜劇」,但在他眼裡又稱不上喜劇,「我一看劇本,人物沒有喜劇人物的性格,結構沒有誤會等喜劇的手法,但他們居然說找幾個喜劇演員一演就演成喜劇了,我說這就算了。」

他犀利地指出,靠演員齜牙咧嘴、掉花盆砸腦袋,做不出真正的喜劇。

葛優在《我愛我家》裡的精彩表現 ▲

幾十年後還能被翻出來討論一把

趙屹鷗在1997年參加上海電視臺與外方合作的中國版兒童電視片《芝麻街》工作,回顧這段職業經歷,他感嘆,劇本對於一部喜劇作品來說,「太重要了」。

《芝麻街》 ▲

作為情景劇導演,他當時沒有修改其中任何一句臺詞的權利。

「我一開始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是導演,情景劇這麼大一攤我做主,為什麼不能改臺詞?後來才意識到,情景劇的成功與否牽扯到心理學,牽扯到現場反映,就是北京話的『砸罐』,0.5秒不砸響就歇菜。國外情景喜劇的編劇,為了這些劇本絞盡腦汁,每句臺詞和臺詞所要達到的喜劇效果,都是考量再三的,所以不能隨意更改。」

《武林外傳》中的喜劇節奏 ▲

#好表演有多特別?

「王小毛」那根喜劇的「筋」

好劇本,難求;好表演,更不易得。

作為上海滑稽界的領軍人物,王汝剛直言,搞喜劇的人得有根喜劇的「筋」,換言之,喜劇表演是需要天賦的。

王汝剛(左)在滑稽戲舞臺上 ▲

曾創作經典喜劇電影《三毛從軍記》導演張建亞表示,好的喜劇作品一定是獨特的,是不能用公式、方法來「套」的。「喜劇成功的方法是千奇百怪的,有時候真的是因為一個演員,有時候靠的是一個結構。」

《三毛從軍記》劇照 ▲

對此,「秀才」(《武林外傳》中他被觀眾廣泛認同的角色)喻恩泰很認同:「喜劇很獨特,很難用一個工業體系的、批量生產的方式去做,它的創作,牽扯到很多個人細小的敏感的東西。」

《武林外傳》中「秀才」的高光時刻 ▲

雖然不能套用公式,但楊立新說,喜劇表演需要技術。

「首先是文學理解能力。喜劇是需要更細緻、更準確、更突出地讓觀眾看到你在演什麼,人物在幹什麼。喜劇要有特殊的、錯位的人物關係,人物內心和表面行為之間的扭曲,這是喜劇的根本。你要有能力演出兩層來,演一層戲我們很多演員會,演第二層戲很多演員就不會了。」

文興宇和楊立新在《我愛我家》裡搭檔 ▲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楊俊蕾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喜劇的表演:「當我們提到悲劇英雄時,都會記住他的高光一刻,但英雄的塑造,要避開他作為人的、生活的、隱私的一面。但喜劇,是把自己一再打開,把自己傾囊而出。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周星馳的喜劇常常挖掘小人物心酸的一面 ▲

#馬上評

笑的藝術

人的生活中不能沒有笑。這也是古今中外,各種形式的舞臺和影視藝術,包括喜劇、滑稽戲、各種曲藝,喜劇電影、情景喜劇,以及脫口秀,都長盛不衰的原因。

《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了多個優伶的故事,他們大概可以算作脫口秀演員的鼻祖。

這幾天,演藝大世界·2020第六屆上海國際喜劇節也正在熱演,不少演出一票難求。如果舉辦一個「國際悲劇節」,大概沒有多少觀眾。

第六屆上海國際喜劇節 ▲

喜劇是笑的藝術。但是,如何藝術地讓觀眾笑,卻一直是個難題。

如果為了搞笑,不惜走低俗、庸俗、惡俗、媚俗的路子,無疑是自毀前程。而幽默的笑、諷刺的笑、發人深思的笑,甚至含淚的笑,是喜劇人應當追求的。

如何讓觀眾笑是個難題 ▲

海派情景劇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時期。儘管有人說情景劇是肥皂劇、快餐劇,但不少優秀編、導、演曾合力打造出了不少好作品,記得《老娘舅》中曾有一集,竟然讓我看得流淚。

「喜劇的最高境界是悲劇」,道出了藝術的真諦。

《老娘舅》劇照 ▲

好看的情景劇、喜劇在哪裡?

「上海影視四季沙龍·冬」開了個好頭,專業人士為喜劇把脈,切中要害。

喜劇創作需要技巧,但更需要生活體驗,需要深厚積澱,需要思想高度,這絕不是關在房間裡上網就能獲得的。

期待具有真正喜劇精神的海派情景劇早日誕生!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孫佳音

評論:邵寧

編輯:小開 施雨

圖片:源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下方分享 收藏 點讚 在看四連擊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人的「老娘舅」李九松走了
    1995年至2007年播出的情景喜劇《老娘舅》是海派情景喜劇的經典之作,《老娘舅》讓諸多初來乍到的外鄉人從聽懂上海話到學會說上海話,還了解到上海的風土人情。雖然劇集後期,李九松逐漸淡出,而現在在螢屏上播出的調解節目《新老娘舅》完全跟李九松完全沒關係,但對於很多觀眾來說,「老娘舅」就是李九松。
  • 老娘舅李九松去世,享年86歲!主持人曹可凡稱一路走好!
    就在剛剛,主持人曹可凡在微博公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表演藝術家、江南地區家喻戶曉的」老娘舅」李九松去世。他在微博上說,「上海人心中的「老娘舅」走了。願李九松先生,一位畢生為大家帶來笑聲的大好人,一路走好。」聽到這個消息時,花花內心是非常難過的。
  • 當年圓了律師夢 如今成為「老娘舅」
    原創 上海律協 上海律協來源:上海律協作者:朱志仁 上海灝思瑞律師事務所·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分享交流各自觀點 ··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上海市律師協會立場 ·
  • 「老娘舅」李九松離開了,老搭檔王汝剛又寫了許多話|睡前分享
    12月11日,李九松藝術研討會舉行,13日《藝壇不老松》李九松紀念演出將在上海共舞臺展開。40年老搭檔王汝剛寫文懷念李九松:「我死了以後,大家會哭嗎?」「你知道,我有多少面部表情嗎?」他塑造的人物有廣度、有深度。」在上海曲藝家協會主席吳新伯眼中,李九松表演藝術沒有痕跡,沒有過多動作,「似乎是本色出演,卻是藝術最高境界。」上海劇協副主席沈偉民將李九松比作上海滑稽的名片,「他的演出來自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像生活,又有藝術的提高,根據需要,隨時調整角色,像一片菜葉,哪裡需要就包在哪裡。」
  • 人隨風去,笑留人間 聽滑稽界眾人回憶「老娘舅」李九松的點滴故事
    憑藉經典舞臺藝術形象,而被上海人親切喚為「老娘舅」的李九松故去快一年了,然而,他所造的藝術形象、獨腳戲作品,他帶來的一段又一段笑中帶淚的表演,永遠銘刻在人們的記憶裡,流傳在舞臺或是網絡上。昨日,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在文聯會議室為「老娘舅」舉行《藝壇不老松》藝術研討會。
  •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政府要做AI企業的「店小二」「老娘舅...
    本場論壇嘉賓有網易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立、達闥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曉慶、優刻得科技董事長、CEO兼總裁季昕華以及中智行CEO王勁,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新浪潮」,由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第一財經研究院院長楊燕青主持。
  • 南通至上海鐵路已開通,那麼,鹽城至上海鐵路何時能開通?
    鹽城南通至上海的過江鐵路——滬蘇通鐵路一期經過幾年的建設,於7月1日正式通車了,南通至上海虹橋高鐵站,通行時間僅需1小時零6分鐘,比原來經過寧啟鐵路饒行南京的3.5小時,節約三分之一還多許多鹽城人看到南通到上海的通勤效率這麼高?紛紛要問,鹽城至上海的鐵路何時能開通?未來,開行時間為多少呢?
  • 爐石傳說:T7獵算是骨灰級的卡組了,這麼多年過去有什麼長進嗎?
    爐石傳說每年都要出四百多張新卡,這四百多張新卡,怎麼說也能組合出幾十套新卡組出來。有些卡組很強,能用上很久;有些卡組很弱,曇花一現就沒了;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卡組,才能在遊戲裡待上很長時間。爐石傳說裡能稱得上骨灰級的卡組不多,但T7獵肯定算一個。
  • 服務區裡肯德基、麥當勞、老娘舅、星巴克開業了嗎?
    浙江高速服務區裡的肯德基、麥當勞、老娘舅、星巴克開業了嗎?可以堂食嗎?還是只能外帶?跟著記者看一看!恢復正餐供應,實現中西式餐飲品牌復工2月21日,來自台州溫嶺市的張先生,在奉化服務區地吃到了老娘舅中式快餐,這是他在復工路上的第一頓飯,「午飯時間到了,想進服務區碰碰運氣,沒想到老娘舅真的開業了。」
  • JOJO為什麼能火這麼多年?
    說實話剛看JOJO的時候確實是被畫風勸退過幾次,但是你要是鐵了心想看下去,不用多熬過第二集就海闊天空了,等追完動漫之後再去看漫畫對於JOJO這部作品的理解就會更到位一些,畢竟是漫改作品,原作中有些東西還是沒能呈現出來。
  • 王家衛這麼多年只拍了《阿飛正傳》這一部電影?
    原本要拍攝上下集的電影,就此在上集下畫,鄧老闆的血本無歸後,再無動靜。一晃28年過去。今年是王家衛導演生涯的第30個年頭,而在處女作《旺角卡門》後兩年多上映的《阿飛正傳》卻是他電影個人風格化的開始,也是走向國際的標誌。
  • 《圍城》——當今再難有這樣一部電影了
    有一天,施文心找到剛從美國回來的英達,說上海的導演黃蜀芹在拍一部電視劇,看他能不能帶話過去,讓葛優演個角色。黃蜀芹聽說後,告訴英達,你把葛優的照片拿來我看看,我不知道他長什麼樣。葛優他媽之所以這麼想讓兒子上這部戲,原因很簡單,這部電視劇的原著作是中國近當代最經典的小說之一——《圍城》,而寫他的人也是不世出的大才子錢鍾書。但這麼一部經典小說,改編起來可不簡單。
  • 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人發現嗎?
    有一樣東西是人們無論無何都離不開的,沒有它很多時候都會寸步難行,這就是人民幣了。不過在人民幣上有一個「錯別字」,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每天都在使用它,但都還沒有人發現嗎?那麼人民幣上面的錯別字是什麼呢?照他這個說法,人民幣上面的字是錯誤的話,那過去「圓」字已經使用了上百年。難道在這上百年的時間裡,就沒有人發現這個字其實是錯誤的嗎?其實關於「圓」字的使用,也和中國的歷史有關。
  • 這麼多年過去了,為啥總是長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
    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黃河的治理好了,長江流域還是在發洪水呢?長江和黃河作為華夏大地的母親河,面臨的災難是不一樣的。黃河主要是泥沙沉積導致的潰壩河,決口風險,極少出現洪水風險。這是因為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較少。黃河治理的核心在於防斷流和優化水質上,經過黃河生態修復,南水北調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工程的實施,已然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 中國影視作品何時能再塑造一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但是,翻看我們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似乎除了將這些英雄人物炒冷飯之外,再也沒有塑造過一位能讓人印在腦海中的英雄人物了。為何我們再難塑造經典的英雄人物形象了?1.缺乏腦洞的劇本讓英雄人物再難出現要想塑造一位經典的英雄人物形象,首先得有一個好的劇本,目前我們國家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劇本中的人物形象過於循規蹈矩。以現有認知為基礎來設計劇中人物,這本無可厚非。
  • 王家衛的4K世界何時能走進上海影院
    就像《春光乍洩》1997年原始上映版最終被重新調色的2K修復版所替換一樣,2K修復版也必將被全新4K修復版所替換(等將來4K修復版出了音像製品,必定會有一堆截圖比較三版顏色、劇情不同的),基本上不會有機會在影院放映了,更不用說巨幕放映。因此,說2018年的北京放映是上一版《春光乍洩》的「終極大銀幕」體驗,也不為過。
  • 這麼多年過去了《龍珠》中晉升父親這一角色的都有好幾個
    這麼多年過去了《龍珠》中晉升父親這一角色的都有好幾個,連當年的小孩子悟飯現在都當上父親了,當然了他們也都是有老婆的,並且幾位人妻也是一個比一個美。然而,這些妻子之間的差異可以解釋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一次婚姻是悟空和琪琪。
  • 當了這麼多年的漫迷,你還記得當初的啟蒙動漫是哪一部嗎?
    30歲以下人群佔比達到83.17%,通過這項數據我們能發現,現在喜歡「動漫」的主力軍依然是年輕人佔據主導地位。作為漫迷的你是否還記得當初帶你入坑的動漫是哪一部呢?你是否還記得當初你看啟蒙動漫時的心情呢?這一期就來淺談一下,按年代劃分哪些番劇是大多數漫迷的啟蒙番吧。
  • 王江:過去十多年,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體系的中心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3日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瑞穗金融集團講席教授、國際金融家論壇名譽主席王江出席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演講圍繞三個話題展開,分別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是金融市場的建設、金融市場應該作為基礎設施來建設以及市場建設的四個方面。
  • 臺灣歌手年收入排行榜,這麼多年過去,最賺錢的卻還是這幾位藝人
    最近,有媒體總結了2020年,截止目前為止,臺灣歌手年收入排行榜,在榜單裡,幾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藝人」,就比如蕭敬騰,周杰倫,王力宏,田馥甄,蔡依林,這五位似乎在十年前就已經佔據了華語樂壇的大部分,但是這麼多年過去,為什麼還是能在華語樂壇屹立不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