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陝西合陽縣:賀鵬潔老師和她的「天才學生」

2020-12-27 西部網

賀鵬潔至今都能清楚記得她的「天才學生」鑫鑫,幫扶一年多時間以來的變化。那個孤僻、內斂、見到生人不敢開口講話的小女孩,如今開朗了許多,臉上有了自信和陽光。

「到美麗而壯闊的農村去,為孩子們的夢想而奮鬥!」這句話持久地激蕩著賀鵬潔的心。

2019年9月,合陽縣幼兒園教師賀鵬潔成為「教育三扶」活動中的一名志願者。所謂「三扶」,指的是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旨在通過教育精準扶貧,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與鑫鑫的結緣,是在賀鵬潔的一次家訪中。「屋子裡又潮溼又寒冷,光線很暗,只有一張矮床和幾條單薄的被子。」賀鵬潔的到來,並沒有讓鑫鑫開心,相反,她一直躲在屋子的角落,埋著頭看著手裡的繪本。

賀鵬潔耐心開導與鑫鑫同學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逗她,她都不開口。」鑫鑫的媽媽比較著急,「我的文化程度太低,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只能幹著急。」

這種場景,讓賀鵬潔有些不自在。「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比較自卑」她告訴記者,在區域活動中,這些孩子們要麼低著頭不吭聲,要麼說話不看人,「他們和那些家庭條件好的孩子有顯著的差別。」

鑫鑫也是這樣。一次,賀鵬潔給鑫鑫帶來各式各樣的玩教具,可她仍然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無動於衷,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畫畫,她卻哭了。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賀鵬潔邀請鑫鑫加入小朋友們的集體,並鼓勵她勇敢地去交朋友。起初,這種做法並不奏效,但賀鵬潔沒有氣餒,「儘管成長經歷不同導致舉止有差,但我相信,孩子們天性上的熱情、好奇、可愛卻是一樣的。」

她一如既往地和鑫鑫交流,給她講外面的世界,將書中的故事,引導她從無頭緒到一點一點理清故事情節,再到可以複述故事內容,利用科學活動的契機,啟發鑫鑫探索精神的種子。

慢慢的,她和鑫鑫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一次,鑫鑫正在搭積木,賀鵬潔問,你想搭一個什麼房子呢?鑫鑫遲疑了一會兒,膽怯地說了句,「我在搭城堡,賀老師。」

那一瞬間,賀鵬潔明白,自己正在漸漸地走進鑫鑫的心裡,並收穫了信任,而這個一向寡言、自卑的女孩,已經學會嘗試去接納一個陌生人了。

這一刻,扶貧展現出新的意義。在賀鵬潔看來,教育可以給每個孩子帶來希望之光,讓孩子擁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願意把她稱為我的『天才學生』,她願意待我如知心姐姐、快樂玩伴,這份情誼千金不換,這份感動歷久彌新。」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遇見紫珺的春夏秋冬——合陽縣幼兒園王詩嫿的扶貧故事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在教育的戰線上扶貧攻堅,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就是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幼兒園王詩嫿老師神聖而又光榮的使命。秋聚來合陽縣幼兒園工作第一年,遇上了教育扶貧,也是這年秋天,王老師遇到了康紫珺。康紫珺乖巧文靜,剛見面時顯得很緊張,局促不安,也不愛說話,她問一句,答一句,用小的不能再小的聲音回復王老師。
  • 渭南合陽縣32名「極速少年」載譽歸來
    這是一檔以學生團隊運動為載體的大型競技公益勵志節目,旨在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意識。總決賽由全國各賽區晉級的8支隊伍以及1支國際隊伍參加。 陝西渭南合陽縣由城關第二小學和路井中心小學32名學生組成的代表隊,憑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毅力,精誠合作,勇往直前,最終以歷史最好成績「10″61」排位全國第五。
  • 【志願者風採】陝西合陽縣:讓文明根植古莘大地
    「我是合陽縣的一名退休老幹部,今天從上海回家,當我走進小區大門時,一眼就看到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兩邊牆上掛滿了文明標語,每個樓道都有提示語和警示臺,地面上和各個角落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既整潔又美觀,真是一個安全、有序的文明小區……」8月30日,家住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徵稽所小區的吉及弟老人在目睹了身邊環境的變化後,
  • 陝西:三原縣車站小學盧寧老師 扶貧路上用真心動真情
    2019年9月,盧寧老師接到了五年級四班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學任務,並承擔起了班裡三胞胎的扶貧工作。帶著忐忑的心情盧老師第一次見到了幫扶學生三胞胎——屈高韜、屈高旭、屈高逸,三個長相相似,個頭不高,身材瘦弱,還有點害羞的男孩。初見詢問特徵,辨清兄弟。老大憨厚誠懇,老二彬彬有禮,老三機敏活潑。
  • 陝西一女老師為緩解學生壓力穿上熊裝
    陝西一女老師為緩解學生壓力穿上熊裝為了給學生緩解因為高考帶來的壓力,陝西一位美女老師穿上了熊裝。她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開始,一直在做著各種搞怪的當做,手中還在出示著一張張卡片。卡片上的字寫的有:「高考加油鴨 」「老師愛你們」等等。當老師脫下熊裝時,教室內一陣掌聲,同學們都淚目了。
  • 機構可暴力改造學生,老師卻不能懲戒批評:扎了誰的心?
    陝西合陽縣北順村的「善和傳統文化」基地,暴力改造學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基地負責人王健誠承認:用電棍打過學生,這些孩子問題嚴重,不教育教育,沒人敢管!高三女生餘月(化名)回憶:因為補習學校(西安某教育機構)的一些事情,跟家裡意見不合,離家出走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爸以看心理醫生的名義,把我騙到那個地方,我很憤怒、很失望,對他的信任一下子垮塌了。
  • 涉針扎多名學生 陝西一幼兒園保育老師被刑拘
    蒲城公安」微信公眾號消息,陝西渭南蒲城縣一幼兒園保育老師李某有用針扎學生的作案嫌疑,經審查,嫌疑人李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李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 「扶貧故事繪」他們的學生,在3127公裡外的大山中
    2018年6月,中共六盤水市委組織部授予郭衛全市扶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11月,他又獲評貴州省扶貧攻堅先進個人。像郭衛這樣,奮戰在六盤水的教育人,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堅守、自己的規矩以及難忘的故事。
  • 【我家就在黃河邊】陝西合陽縣:保住黃河好生態 移出幸福新生活
    原標題:保住黃河好生態 移出幸福新生活——水保治理與水庫移民工作同頻共振的合陽實踐2019年8月20日,按照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機構改革方案,該縣原移民開發局和水土保持工作站合併重組,新成立合陽縣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
  • 瞧這些老師的日記,藏著那麼多扶貧故事!
    就在這段時間,這批參與「京疆情」推普幫扶老師們的普通話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先和播報君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新疆玉麥鄉教育學區有260多名教師參與此次結對活動。結對前,60%的教師普通話水平不達標。
  • 【扶貧故事】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任建龍:「娃娃書記...
    擔任陝西富縣寺仙鎮李家窪村第一書記以來,當兵出身的他帶著村民發展產業、修建水渠、改造旱廁、擴建文化廣場、建立村網格化,讓這個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顯著變化,讓村民臉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2019年12月,從西藏邊防一線退伍的任建龍,被寺仙鎮黨委派到李家窪村擔任第一書記,迎來了他人生另一個角色的挑戰。
  • 用心呵護 助其成長——合陽縣城關小學張亞玲教育扶貧故事
    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都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的倍加呵護。我把她叫到跟前半開玩笑地問:「你和老師誰漂亮?」她撲閃著兩隻大眼睛,出乎意料的脫口而出:「老師您漂亮!」「呵呵,你想不想和老師一樣漂亮?」她又不說話了,低下了頭。幾秒鐘後又抬起來看了看我,使勁地點了點頭。我緊追不捨:「穿乾淨的衣服,梳整齊的頭髮,戴端正紅領巾,老師相信你能做到,那麼你就變成漂亮的女孩了!下次再和老師站到一起,讓同學看一看,評一評,行嗎?」
  • 「扶貧故事」尚國強:合奏一曲教育扶貧之歌
    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員,我們責無旁貸,更何況,教育扶貧託起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國家的未來。在全縣中小學校,每個教師幫扶一個來自貧困家庭的在校學生,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教師與學生建立起幫扶對子,通過日常學習生活的親密接觸,從學業、心理、勵志、感恩、體藝等多形式地進行幫扶,達到國家扶政策,社會扶落實,學校扶教育多角度全方位扶貧實效。
  • ...用真情助力桐華美麗綻放——北大校友陳勁松和他的一線扶貧故事
    2020年10月,取材於小涼山彝區馬邊彝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真實故事的公益微電影《珙桐花開》,獲得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展示展播活動視頻類全國唯一特等獎。2020年12月,馬邊縣以「桐華扶智行動」為載體推進教育扶貧的做法,成功入選中國扶貧雜誌社和人民網聯合組織評選的「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
  • ...走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合陽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合陽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成立於2007年8月,是由國家彩票公益金資助建設的一所綜合性、公益性的校外教育機構。2017年7月,由合陽縣金水路遷至鳳凰路新場館,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現有在職教職工34人,外聘教師27人。
  •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光景——女警扶貧記》
    【悅讀薦書】陝西人民出版社:《光景——女警扶貧記》 時間:2020-12-內容簡介:作者作為見證者、踐行者、記錄者,以人民警察和女性的特有視角,通過在貧困村六年堅守的經歷,記錄脫貧攻堅戰中貧困戶、非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等各個層面、不同類型人物的感人故事。
  • 好老師是照亮學生成長之路的燈塔|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什麼樣的老師稱得上好老師,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義,在我看來,能夠給學生的成長之路指明方向的老師,就是一位好老師。為了引起她的注意,我經常會向她請教問題,她每次都會細緻地解答,對我取得的任何一個小進步都不吝誇獎,你看,青年學生的學習勁頭就是這樣一點點被鼓舞起來的,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誇獎,入腦入心。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生杜牧同:雲端分享脫貧逐夢故事
    聽完杜牧同的演講,陝西省合陽縣第二高級中學高一(3)班的楊凱瑞很激動。來自中非共和國的杜牧同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留學生。今年夏天,他在「雲端」為合陽縣第二高級中學1800餘名學生作演講,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鼓勵他們做努力奔跑的追夢人。
  • 陝西一烹飪學校學生上課吃東西 被罰吃包子喝涼水
    華商報訊(記者 張成龍)「孩子上課時吃東西,老師就處罰學生吃五個肉包子、喝一大瓶礦泉水。」昨日,一學生家長向華商報反映陝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老師處罰學生不合理。學校方面則表示,雖然這種處罰方式略有不妥,但學生違反學校規定也需管教。
  • 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時,陝西的孩子抱住江蘇支教老師紅著臉說...
    6日,記者從儀徵市教育局獲悉,王軼是該市一名支教老師,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就用自己的愛心贏得了當地孩子們的信任和愛戴。通訊員 於長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她發起「一本書的旅行」,引導孩子們每天「閱讀打卡」王軼是儀徵市真州小學教師,2019年8月,她跨越1200餘公裡,來到陝西省吳堡縣扶貧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