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噼啪啪……」,2018年5月20日,活動室門口突然響起了鞭炮聲,把大家弄得一驚,紛紛跑出來看是怎麼一回事。
門外,李紹明、李紹祿兩兄弟舉著一面錦旗說:「要是沒有你們,我們都沒有地方住,沒有吃的,要流落街頭了……」。
錦旗
我叫熊龍輝,是興仁市波陽鎮楊柳井村的黨支部書記。說起李紹明,他原是我們楊柳井村人,後來出門打工了,一去就是三十多年。在我們的印象中,大家似乎都早已忘記了此人。2018年2月的一天,他就像從天上掉下來的一樣,突然出現在楊柳井村,而且還帶著兩個孩子。 那時候,興仁正全力抓脫貧攻堅工作,大家都忙得一塌糊塗,李紹祿到活動室找到我,對我說:「我兄弟回來了,沒有地方住,也沒有吃的,兩個娃娃至今還沒有讀過書……」
我一愣,趕緊問娃娃多大了,李紹祿說:「孫姑娘12歲,孫子9歲。」
熊龍輝到群眾家裡走訪
我一聽這個情況,趕緊到李紹祿家了解情況,因為李紹明回來沒有住處,只能暫時寄宿在哥哥李紹祿家。原來李紹明一家人在外面打工30多年,兒子和兒媳感情不好,離婚了,留下兩個孩子,在外面難以生存下去,就想著要回老家來,而且兩個孩子都到了上學年紀,卻從來沒有讀過書。
了解情況後,我立即聯繫楊柳小學的負責人。無論如何,要先把孩子送去讀書。他們離家太久,戶口也是個問題。所以,我們就一邊幫他們解決戶口問題,一邊解決讀書問題。把兩個孩子安頓好後,我們就給李紹明申請臨時救助,在楊柳井村給他們暫時租了一間民房,後又到民政局給他們申請了幾袋大米和油,讓他們有吃有住的。
熊龍輝走訪群眾
我們經常到他家走訪,最後通過組評村議鎮核納入貧困系統,有什麼好的政策就向他們傾斜。2018年,我們把李紹明戶納入易地扶貧搬遷戶,他們順利地搬到了鳳凰城安置區。兩個孩子也去到城裡面讀書,他們就這樣成了「新市民」。每當看著活動室掛著的「不是親人,勝是親人」的這面錦旗,我心裡想,只要能夠得到群眾認可,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學生正在用熱水洗頭
我一直覺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很有道理,作為楊柳井村的村支書,教育也是我關心的重點。在冬季來臨的時候,楊柳小學沒有熱水供給學生洗漱,用冰冷刺骨的水洗漱容易感冒、生病,看著著實讓老師們心疼,但學校無能為力,解決學生冬季熱水使用迫在眉睫。於是我和村支兩委聯繫到州委黨校的領導,請求他們幫助一下楊柳小學,在了解情況後,州委黨校決定給予解決學生宿舍熱水器15臺,於2020年11月10日完成安裝並投入使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段源興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