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1億4500萬年前,巨猿大小的翼龍在雨中行走的足跡

2020-12-17 半邊黑桃探索未知

這裡大約有40個腳印,30個前足印和許多雨滴的痕跡。

新的化石足跡顯示,在侏羅紀末期,巨猿大小的翼龍正沿著古老的海岸線尋找食物,此時還伴著一絲涼意的小雨。想像下這些動物在海岸線上跑來跑去,尋找食物,享受雨天。

研究人員在懷俄明州卡斯珀附近發現了這些帶翼爬行動物的足跡化石,其間點綴著雨滴留下的痕跡。這些痕跡沿著聖丹斯海路,這是一個巨大的內陸海,侏羅紀晚期,從現在的加拿大卑詩省一直延伸到猶他州。

研究人員在卡斯珀附近的一個私人農場發現的這條1.45億年前的小道,位於聖丹斯地層中。足跡隱藏在一個巨大的懸崖底部,很難到達。後來研究人員召集一批志願者又到了這裡,他們共同挖掘了這塊4米×0.5米的史前巨作,上面有大約40個翼龍腳印和30個前足印,看起來像一幅無色畫作。

腳印如此之多,又如此雜亂。沒有一條痕跡可以讓我們完成跟隨一個行進方向。許多翼龍的腳印分布是相當隨機的。

當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檢查這塊石板時,他們看到上面有海路留下的波紋化石和雨滴化石印記。腳印的大小也相當一致,腳印寬約6.5釐米,前足印寬約5.5釐米。一項分析顯示,足跡屬於翼龍綱。

翼龍綱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摩洛哥、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研究人員說,就像之前發現的翼龍腳印一樣,新發現的腳印有四趾腳印和更短的「雙逗號」形狀的腕部印記。

關於留下這些腳印的真正翼龍,我們所知道的並不多,但它們可能和小狗一樣大,比如柯基犬。從它們的腳印和前足印判斷,翼龍當時在海灘上行走,可能是在水裡進進出出,也可能是在海岸線上尋找可以撿起來吃的東西,就像現在大多數的濱鳥一樣。值得注意的是,翼龍是會飛的爬行動物,而不是恐龍。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翼龍吃什麼,研究人員尚未找到屬於這個特殊物種的頭骨,但可以肯定地說,這些飛行的爬行動物咀嚼從小型無脊椎動物到魚類的一切東西。

研究人員補充說,一些腳印是在雨滴上留下的,而另一些腳印裡有雨滴,這表明翼龍「在雨前和雨後都在走動。」雨水是一個重要的細節,因為在科學家們確定翼龍用四肢行走之前,一些研究人員懷疑翼龍的足跡是否由水中遊動的鱷魚動物留下。然而,雨滴留下的痕跡清楚地表明,這些痕跡是在水面上留下的,因此不可能是水下遊動的鱷魚留下的。此外,古生物學家現在知道鱷魚腳印看起來一點也不像翼龍的足跡,所以這些腳印不可能是鱷魚在水面上留下的。

相關焦點

  • 專家研究化石遺蹟發現:柯基犬大小的翼龍於1.45億年前在雨中漫步
    專家研究化石遺蹟發現:柯基犬大小的翼龍於1.45億年前在雨中漫步。這項關於翼龍足跡的研究尚未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但是,已經10月15日在古脊椎動物學會年會上在線發表;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會議是在線會議。參與研究的J.P.
  • 考古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讓人不寒而慄
    考古學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讓人不寒而慄! 蝙蝠與祖先外形相似,體型卻相差甚遠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中記載,世間一切的物種,都經歷過一個由A至B的漫長的演變過程。 蝙蝠的祖先自然也不能例外。蝙蝠俗稱為「巖老鼠」。它因晝伏夜出,長相醜陋而被人視為神秘且恐怖的生物。
  • 翼龍和鳥一樣都能飛,為什麼翼龍恐龍一起滅絕了,鳥卻能活下來?
    翼龍比較倒黴,和大部分恐龍一樣沒能挺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古生物學家分析翼龍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原來還有一種會飛的「恐龍」,為什麼加引號?等下再介紹!看起來這也挺正常的,但自從我們了解了鳥類是進化自恐龍後,就沒法再平靜了!
  • 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是一種翼手龍,也叫披羽蛇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 翼龍起源謎團揭曉,誰是它的祖先?
    翼龍是侏羅紀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翼龍是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飛行動物,它們是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據悉,首個翼龍化石是1784年發現的,此後陸續發現大量翼龍化石,科學家推斷它們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最終在60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期間消失。
  • 化石新發現,1億年前在撒哈拉沙漠中飛行的翼龍
    圖片:梅根·雅各布斯由貝勒大學領導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在非洲發現了三種新的有齒翼龍 - 大約在一億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的飛行爬行動物。這些翼龍,是飛行的獵手,組成了非洲古河道的生態系統,生活盛產包括魚,鱷魚,海龜和一些食肉恐龍的一部分。
  • 考古學家疑似發現5億年前壁畫,當時處於寒武紀,是誰在畫畫?
    人類僅僅用300萬年的時間,成功發展成為地球上高智慧生物,並且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地球霸主,根據研究發現,地球距離現在已有46億年歷史,大約在38億年前地球出現了微生物,讓很多人不了解,短短300萬年內,人類是如何走上地球霸主之位?難道在人類之前沒有出現過其他文明嗎?
  • 沙特又發現一寶貝!12萬年前的足跡,讓人類歷史變遷再添新證據
    因為在地球36億生命史中,它一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它也生物繁盛地之一。而今天,有一次獲得新證據,這次的「鐵證」,你或許猜不到居然是一串足跡化石而已。據沙特學者查理德-克拉克-威爾森和德國古生態學家馬克斯-普朗克,一起針對2017年他們在野外學術考察時,在阿拉特(Alathar)古湖遺址上所發現疑似古代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結果表明。
  • 考古家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或許能找到答案
    首先,蝙蝠不是老鼠進化來的,也不是翼龍進化來的。翼龍,這名字聽起來很像恐龍裡的一種,但人家只是跟恐龍同時代生活而已;不過翼龍是第一種可以飛的脊椎動物,和蝙蝠一樣體上有毛,有和鳥類相似的生活習性。根據考古資料可知,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蝙蝠化石已有5000萬年歷史,名曰「食指伊神蝠」,是在美國發現的,它跟現代蝙蝠有點不一樣,它翅膀偏窄短,又能飛又能滑翔,而且後肢很有力量,可以攀援樹枝,不像現代蝙蝠那樣無力。
  • 史前鱷魚能像恐龍一樣直立行走?科學家:它們走起路來更像人
    最近的一項發現,讓這個名單上的動物又豐富了一些,因為古生物學家在韓國找到了1億多年前,兩足行走的鱷魚留下的痕跡。足跡發現得很早,地點位於韓國慶尚南道西南的晉州市,100多個腳印成串排列,而且明顯只有後肢無前肢,所以肯定屬於能夠直立行走的動物,但是多年來,它們卻一直被誤認為是翼龍腳印。
  • 翼龍的飛行效率持續提升了1.5億年
    翼龍的飛行效率持續提升了1.5億年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0 15:06:07 英國林肯大學Stuart Humphries、雷丁大學Chris Venditt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翼龍的飛行效率持續提升了
  • 撒哈拉沙漠:發現三種新翼龍化石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翼龍是最早能夠飛行的脊椎動物,在2.1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主宰空域。 翼龍一出殼就會飛還是長到一定大小才會飛,這成了科學家們的討論議題。萊斯特大學和林肯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新的證據,證明翼龍是一出殼就會飛。
  • 中國發現史前翼龍「伊甸園」,揭秘翼龍生命史
    由中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30日說,經過多年野外科考工作,他們在新疆哈密的戈壁灘發現超過200枚翼龍蛋化石以及大量翼龍骨骼化石,幫助還原了這一史前「空中霸主」的發育成長史。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古生物學家從足跡推斷恐龍的體長可達7.5米,這與贛州本地曾經發現的暴龍類——虔州龍的體長非常相似,後者的體長約為7.5至9米。「足跡與虔州龍骨骼化石的發現地相距不過33公裡,從頂級掠食者的活動範圍看,該地區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種,故此次發現的暴龍足跡很可能是虔州龍留下的。」邢立達分析。
  • 考古學家在內蒙發現一種化石,它令人害怕
    當然不是,鳥類也是進化而來的,2015年,考古學家在甘肅發現了一種鳥類到的化石,命為「甘肅鳥」,掀開了鳥類進化的謎底。甘肅鳥歷史比較悠久,距今已有1.2億年左右的歷史了。考古學家通過研究化石發現,甘肅鳥的身體結構特徵與現代鳥類十分相似,它們既可以在天空中飛翔,也可以在水中遊泳,所以這個發現也為「鳥類或起源於水中」提供了一定理論支撐。
  • 新品種恐龍被巴西發現,竟然和新疆左龍有親戚,看這是一隻什麼龍
    目前,我們人類只能通過考古發現去了解它們,就在人類將恐龍化石的種種痕跡挖掘出來之後,已經有很久的時間沒有出現恐龍的相關消息了。近期,在巴西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恐龍,而且是和以往發現的恐龍品種有所差異。他們在巴西的博物館發布了這條考古新發現,關於新品種恐龍的消息。在巴西的東北部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發現的新品種恐龍化石,讓考古學家們取名為「阿拉塔龍」。
  • 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足跡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距今約2.4億年前)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介紹,遺蹟學家曾在雲南省關嶺組松子坎段中發現過大量的陸生主龍類足跡,如伯氏手獸足跡等。但本次在么鋪足跡點發現的22條行跡和200多個孤立的足跡,以及一些不確定的痕跡,明顯不同於陸生足跡,而是屬於罕見的海生爬行類動物在水底留下的足跡。
  • 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
    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 2019-10-23 15:57:31 來源:錢江晚報  |  作者:朱麗珍 | 字號:A+ | A- 「神仙筷」「神仙杯」,都是恐龍留下的恐龍足跡為何能留1億年,專家告訴你蘭溪梅江鎮群聲村八仙崗的「八仙下棋」
  • 美國內戰抓到6500萬年的翼龍,還與士兵留下合影,到底是真是假?
    在上億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是一幅和現今完全不同的景象,陸地上沒有高樓林立的文明,沒有人類的蹤跡,只有形態各異的蜥形綱動物,而現在的人們稱之為「恐龍」。那時候除了在陸地上奔跑的恐龍以外,天空中也時常能看見撲閃著翅膀的大型飛行生物,它們甚至比陸地上的恐龍存活時間還要久,我們將其統稱為「翼龍」。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有這樣一種說法,目前蝙蝠的直系祖先還沒有發現,因此猜測是老鼠或者翼龍也情有可原。事實上,蝙蝠演化雖然細節不清楚,但總體路線是明確的,現有科學發現已經足夠否定老鼠起源說或翼龍起源說了,作為科普作者,應明確對這些錯誤說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