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2020-12-03 品詩賞詞

古代詩歌最早起源於民歌和勞動號子,而且詩與歌舞、音樂都融合在一起。後來才有了詩經和楚辭,漢代時又出現了樂府民歌。到了魏晉時期則以五言詩為主要題材,終於在唐代發展到巔峰。

唐詩從發展到成熟,人們普遍運用律、絕形式作詩。詩仙李白不僅是絕句聖手,而且非常擅長歌行體。他的詩歌語言變化極為豐富,不僅繼承了《詩經》中現實主義傳統,也吸收了《離騷》及漢、魏、六朝詩歌的長處,開創了壯浪縱恣、言多諷興的一代新風。下面介紹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古風

唐代:李白

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

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

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

功成無所用,楚楚且華身。

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

安得 郢中質,一揮成斧斤。

初唐時期的陳子昂就曾提出掃除六朝弊習、恢復漢魏風骨的主張。他的作品經常運用比興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李白繼陳子昂之後,也決意高舉詩歌革新大旗,橫掃六朝頹廢的詩風。

李白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一味模仿、不求變化的詩人,開篇就用典提出批評,「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東施效顰和邯鄲學步的典故出自《莊子》,李白順手借來,比喻形象,非常具有諷刺性和說服力。

詩人認為,追求美是詩歌得以承傳的重要一環,然而形式美、語言美,必須為內容服務。「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斐然,穿鑿妄作貌;沐猴,宋人假稱能於棘刺上刻沐猴的騙局,比喻遊說之士多虛假之言。詩人以此比擬人們借詩賦,騙取功名。

過多雕飾,雖然裝扮得楚楚動人,卻浪費了許多精神,最終還於人無益、於世無補,從而「功成無所用,楚楚且華身」,失去了文學作品應有的品質。

最後四句表達詩人勇於革新的堅定意志,「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安得 郢中質,一揮成斧斤。」郢匠,楚郢中的巧匠,名石;揮斤,指揮動斧頭,後用為發揮高超技藝的典故。

詩人懷念周文王時代的大雅之風,也悲嘆風雅頌久已不見。李白反問世人,怎能有郢匠運斧成風的高超技藝呢?「郢匠揮斤」四個字,就演變為一個成語,用來比喻純熟、高超的技藝。

唯有創新,文學才能發展;毫無創新,時代不能進步。但是創新必須同時繼承傳統,離開了傳統,創新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李白的作品就非常注意創新,他堅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創作原則,無論是抒情寫意,還是寫景敘事,都是長短錯落、緩急有致,生動地表現了詩仙豪邁不羈、飄逸自然的個性。

相關焦點

  • 如何分辨不同體裁的古體詩
    在學習吟誦的過程中,從近體詩一下子跨越到古體詩,約束吟誦的規則驟然減少,很多初學者就會覺得在情感把握、聲音細節上更加難以處理了,這就造成了一種古體詩吟誦更難的感覺。但難度其實並沒有增加太多,我們學習吟誦的時候從好上手的近體詩開始,慢慢學到古體詩,其實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在古體詩的吟誦法則中,要注意入短韻長。在平仄聲的處理上,可不必平長仄短、平低仄高。
  • 李白柔情蜜意的一首詩,化用曹植詩句,無一怨字卻字字是怨
    說到李白的詩,很多人覺得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意氣風發,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一瀉千裡。其實李白的詩不僅有」剛「的一面,還有」柔「的一面,他也能寫出」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美人卷珠簾,深坐顰眉蹙「的幽怨,也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無奈。本文要分享的就是李白很「柔」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是一首經典,詩為《玉階怨》。玉階怨李白 〔唐代〕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當然不是,七絕中也有不少古體詩
    因為七絕開始流行的時候,正是格律詩成熟的時候,所以七絕大多數是七言近體詩,這類詩不需要舉例,大概95%以上的七絕都是近體詩。這裡老街說一說七絕中的「古體詩」。三、一個字出律的古體七絕有的七絕只有一個字出律,如李白的一首七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赤壁是一個傳奇性的地點,也是讓許多文人武將心生嚮往的地方。20萬水軍浩浩蕩蕩,毀於諸葛亮借來的一場東風。這當然是小說中描寫的場景,真實發生的故事,想來是更加震人心魄的,那將是二十幾萬戰士的血肉相搏,戰爭的結果也不是由仙術借來的東風決定的,而是周郎英武,黃蓋謀略,是英雄逐鹿,成王敗寇。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詩中描寫了洛陽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遊之樂,突出歌伎豔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我來細看這首詩。四面八方,天地上下的燈都合在一起,一片燈火輝煌。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李白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時光,依舊激勵人心!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評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無疑會穩居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天真爛漫、傲岸不羈、熱情豪放,以超強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徵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
  • 詩詞常識:什麼是近體詩和古體詩,它們有什麼區別和特點?
    近體詩並不是表面理解的近代體裁詩,是形成於初唐的一種有著嚴格格律,即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代詩歌體裁。古體詩是專指漢代、魏晉南北時期的詩歌體裁。因為有這兩種體裁的詩歌,會讓初學詩歌者形成一個誤區,而且容易被一知半解的解釋而誤導。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今天為大家推薦李白詩酒生涯殺氣最重,最霸氣的一首詩!
    李白一生嗜酒,酒性大發便作詩,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的美譽,但除了飲酒之外,李白還喜歡佩劍,喜歡行俠仗義,其實這與盛唐時期的社會風氣有關大唐王朝以武力統一了南北方,形成了開放包容,互通有無的盛唐氣象,因此許多的文人雅士,達官貴族都喜佩劍。據說李白的劍術也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
  • 李白人生最後一首詩,非常經典的墓志銘,他的大鵬精神了解嗎?
    李白在青年的時候,拜訪過李邕,那時候,李邕非常的有名,而李白又不拘俗禮,被李邕不喜,因此李白走的時候寫了一首《上李邕》的詩,是的內容如下:這首詩,李白更是把自己比作大鵬,直抒自己有遠大的抱負,同時諷刺李邕,說你李邕雖然有名氣,但是也不可以輕慢年輕人,我李白即使沒有你的幫助,也可以同大鵬一樣,翱翔九天。
  • 淺談自由靈活的古體詩
    另外,東漢末的五言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竟有357句,1785字,是五言鴻篇巨製的代表作,與此前後交相輝映的則推以五言為主的北朝《木蘭詩》。迨及建安,更是文人詩歌的大發展時期,用劉勰的話說:「暨建安之初,五言騰踴。「(劉勰:《文心雕龍·明詩》) 由於唐代及以後所作古詩均以五言或七言為主,故古體詩只指五古與七古。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這一天,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欣賞美景,這時伶人唱起了曲子,唐玄宗突然來了興致,於是命李白前來作詩。此時的李白,正在酒後酣睡,被御使叫醒後,迷迷糊糊的來到了唐玄宗面前。
  • 李白很著名的勸酒詩,句句豪爽大白話,聽完最後10字不喝都不行
    文/顧無【引觴漫談】聽過教授戴建業講課的人,大概永遠都忘不了《將進酒》這一首詩,也忘不了李白的勸酒藝術。愛喝酒的人,勸酒也不會太差,畢竟自己是真的喜歡這東西。【臨其詩境】只是想要交往到李白這樣的人,你至少要保證自己在個性上是和他類似的。一個摳摳搜搜,墨守教條的人怎麼也不會和李白談得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首詩中,就介紹了一個和李白不太談得來的人。李白不喜歡他不是因為他不會喝酒,而是因為他喜歡「裝」。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此詩富有極大張力的擬人手法,雲朵想與貴妃所著衣裳媲美,花兒欲同貴妃之容顏比麗,一個「想」字,傳神地寫出了貴妃之美,自然靚麗,尊貴華雍,擬人、誇張以及想像等諸多藝術手法讓人冥想動容。李隆基讓李白作詩取悅楊貴妃,李白當著貴妃面吟誦出此詩,後卻對貴妃言之,此詩並非為她而寫,遂拂袖離開,詩仙就是詩仙,詩我給你作了,但風骨仍不會為任何所變,即便你是皇帝和第一美人。確實詩壇上,李白堪稱極星,璀璨奪目。就是這樣無雙的李白,流傳有一首最為動情的相思詞,迴腸盪氣,傳唱千年,經久不衰!
  • 李白特硬核的一首勵志詩,讀到最後兩句,我們都來勁了
    但他們有的思想比較消極頹廢、得過且過的;有思想積極樂觀、銳意進取的;還有的詩人的思想時而積極,時而消極,時而悲觀,時而樂觀,比如說李白。我們今天來讀一首李白思想意義比較積極進取的詩《行路難. 其一》。《行路難》是古樂府的一種歌名,它就相當於宋詞的那個詞牌,但作為歌行體,它的內容可在七言古詩的範疇內自由發揮。
  • 李白最香豔的一首詩,寫盡少女嬌痴神態
    一的提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的生活,我們便會想起杜牧,其實唐代文人,大多數都曾風流歌館酒樓之中,流連妓院對他們來說很是平常,「詩仙」李白同樣如此。李白有描寫能妓院酒樓生活的詩,其中有《對酒》一首,寫得十分香豔,最妙的是他將少女歌伎的嬌痴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對酒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他曾多次去宣城,城中有位善於釀酒的老師傅紀叟,李白與其私交甚好,在其過世後,還寫下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還有,當時汪倫,涇縣一普通農民,為何能邀請他李白?就是因為他的邀請信正中李白的下懷,「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 「古體詩、近體詩、律詩、絕句」,一些古詩詞的基本常識誤區
    有朋友問: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其中什麼分為律詩和絕句?這其實是一個中國古詩詞的基礎問題,只不過在回答中如果概念不清晰,容易造成混淆。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古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區分的原則就是看這首詩是否遵守平仄格律,遵守的就是近體詩,不遵守的就是古體詩。古體詩因為沒有規則要求,所以相對比較籠統。我們只要搞清楚一首詩不屬於近體詩,就可以劃入古體詩範疇。
  • 李白最為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介紹一首「詩仙」李白最為霸氣的詩,全詩雖然描寫了一場敗仗,但是從中我們依然能夠讀出英雄氣概,讀出不畏一時的兵敗,敢於再次拿起武器與敵人對抗的慨然之氣。這首詩就是李白的《從軍行·其二》: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