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威風凜凜,世界上最大的獅子,瀕臨滅絕,以前的鬥獸場之王

2020-12-22 天下十三洲獵奇

前幾天在遠東地區一隻西伯利亞虎,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東北虎,這隻東北虎三番兩次來到當地的村莊,不是為了侵擾人類,而是為了尋求幫助,當地村民考慮到它可能失去了它的母親,所以才會這麼無助。

說起東北虎,今天就說說在世界上能與之抗衡的動物,東北虎體型巨大,除了和棕熊間互有輸贏外,網民最喜歡讓東北虎和純種巴巴裡獅相比較。接下來來聊一聊有關純種巴巴裡獅。

獅子作為一類大中型的食肉貓科動物,被稱作大草原上主宰,《獅子王》裡的辛巴就是擬人化的非洲草原雄獅。其實巴巴裡獅子才是全球最大的獅子,比人們普遍認為的最大獅子開普獅要重得多,壯實的多。

巴巴裡獅是獅類的第二大亞種,遺憾的是原生態巴巴裡獅子早在百年前就滅亡了,現階段僅剩幾隻被人為養殖的非純種巴巴裡獅子。

純種巴巴裡獅子的身材巨大,鬃毛茂密,黑黃相間。看上去顯得極為俊秀,雄獅的身長在3米左右,重量達270斤左右。人類已知最大的巴巴裡雄獅可以達到3米以上,重量370斤左右,現在人工養殖的巴巴裡獅也不過幾隻了,瀕臨滅絕。

而從古至今,有關獅子和老虎的爭議就沒有終止過,老虎是百獸之王,而獅子則是大草原上的主宰。所以作為現有重量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它與巴巴裡獅對比,究竟誰更強呢?

從二者的身材來了解,西伯利亞虎身材更大,重量也更重,但它肯定能擊潰巴巴裡獅子嗎?

一方面,二者的生活方式是全部不一樣的,西伯利亞虎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深山老林,而巴巴裡獅子則是大草原霸主,東北虎相當於森林裡的刺客獵手,而巴巴裡獅相當於群攻的戰士。

論宜居程度,叢林都要遠勝於大草原,更加促使東北養精蓄銳。叢林中的有很多肉食動物全是孤軍奮戰,所以西伯利亞虎更習慣性獨立進攻獵物,巴巴裡獅子群居生活,會協同作戰捕捉野獸。兩者之間若真分出個輸贏來,我認為東北虎還是佔上風的。

古羅馬帝國階段,純種巴巴裡獅子被大批量生擒用作與角鬥士的對決。那個時期,延續了鬥獸的傳統。

一方面是為了統治者能實現自身屠戮慾念,二則覺得凱旋的男人才更有吸引力,更加強悍。到凱撒大帝階段,他斥巨資建造中心廣場,完工之時,將原生態巴巴裡雄獅驅逐進中心廣場與英勇善戰的角鬥士對決。

自然環境的改變,人們強行的促使它們戰鬥,讓這類獅子逐漸發瘋亂咬,而角鬥士為了能存活也玩命捕殺獅子,最後這次「戰鬥」以近五百隻巴巴裡獅倒下作為終結。從此,巴巴裡獅子逐漸被鍛鍊用作鬥獸場,加入角鬥士對決。

不過,導致純種巴巴裡獅子最後絕滅的並不是因為此類對決的出現,反而是生存環境惡化,荒漠大範圍產生,人們毫無節制的捕獵,最後導致了純種巴巴裡獅子的消失。所以,我認為現有階段更應該保護環境,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才能了解到物種多樣性。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獅子,可惜現已經滅絕了
    獅子是一種兇猛的物種,屬於食肉性的物種,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獅子,應該就是巴巴裡獅子,其身體長度達到了二點五米左右,尾巴的長度達到了一米,曾經在摩洛哥以及埃及突尼西亞等地方存在,是屬於獅子裡面知名品種,也是屬於最早被歐洲人們所了解的一類生物。
  • 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獅子,早已野外滅絕,珍貴程度堪比大熊貓
    目前,世界上現存的獅子中,體型最大的,應該是巴巴裡獅,或者稱它們為北非獅、阿特拉斯獅。巴巴裡獅是獅子家族的第二大亞種,也是獅子的亞種。巴巴裡獅的體型很大,身體長1.7米-2.5米,而尾巴長度在1米左右,體重能夠達到130公斤-230公斤,同齡的獅子中,母獅子體型比公獅子相對要小。這樣的體型,在獅子家族中,除了已經滅絕的開普獅,巴巴裡獅絕對是No1,當之無愧的王者。
  • 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除了獅子幾乎沒有天敵,卻還瀕臨滅絕
    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除了獅子幾乎沒有天敵,卻還瀕臨滅絕在所有的動物中,反正我最佩服的就是非洲平頭哥了,非洲平頭哥也就是非洲大草原上的蜜獾,他帥氣的髮型,猶如社會上的精神小夥,搖花手走一個~平頭哥天不怕地不怕,懟天懟地,只要你不服,就是幹你!
  • 世界上最大的巨蜥「科莫多龍」,2050年將瀕臨滅絕
    一項新的國際研究表明,除非實施更好的幹預措施,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龍可能會因氣候變化的影響而瀕臨滅絕。我們的模型預測,今天在科莫多龍被發現的五個島嶼棲息地中,有三個島棲息地有三個島嶼的局部滅絕。新的研究發現,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威脅著已經面臨棲息地減少的科莫多龍。科莫多龍,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脆弱物種。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野生的科莫多龍有4000至5000條。
  •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瀕臨滅絕 遭到人類廣泛捕殺
    2月14日,據外媒報導,紐約市立學院(CCNY)前富布賴特研究員蘇珊·曾(Susan Tsang)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種類,狐蝠的數量正在迅速減少,並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遭到廣泛捕殺。
  • 世界上最大的獅子,體長達到了3.25米,體重能達到600斤
    世界上最大的獅子,體長達到了3.25米,體重能達到600斤文/蠟燭獅子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它們可以算是群戰能力最強的動物,當然了作為肉食動物,好像身上只有有肉的動物,看到它們都很難逃出生天。不知道在你的心力獅子是不是一個很龐大的存在呢?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不願意相信但是卻必須去相信的事情,比如我們印象中的獅子不算太大但是也不小。而世界上最大的獅子你知道是什麼嗎?有一種獅子叫做巴巴裡獅子,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獅子。
  • 《釜山行2半島》預告:喪屍進化,人類瀕臨滅絕
    本片講述了故事發生在前篇《釜山行》四年後,人類瀕臨滅絕,喪屍進化徹底佔領世界,辛存的人類在苦苦掙扎,每一個人都為生存而努力,沒一個人都在拼命的活下去。新作依然延續上作的時間線,風格場景基本延續之前的設定,還加入了新的元素,有城市外景、收容所內景,還有一處如羅馬鬥獸場般的、仿佛是地下城的密閉決鬥地。另外這一部的動作元素也更加豐富,槍戰、角鬥、飆車,配上帶感的BGM,讓人腎上腺素飆升。
  •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
    曾經的羅馬鬥獸場有多可怕,可容納5萬觀眾,角鬥士對決中,入場對決的角鬥士絕大多數都是羅馬帝國在打仗中俘獲的戰俘和奴隸,這些被俘獲的奴隸從關進鬥獸場的那一刻開始命運就被框定在「死"字上了,等待他們的是人獸搏鬥中的猛獸口中的食物,或者是在角鬥士對決中被對手殺死。
  • 老虎和獅子的實力,決定了鬥獸棋的排序,真是這樣麼?
    導讀:老虎和獅子的實力,決定了鬥獸棋的排序,真是這樣麼?鬥獸棋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棋類,現在已經不清楚是誰發明它的了,也不知道當初是誰傳給我們的,只知道它是一種按照「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這種規則制定的,其中大象最大,但是排在最末尾的老鼠則可以「吃」大象,按照一級一級的順序,最後剩下誰的子在棋面上,誰就贏,當然也有打平手的時候,那就是誰也誰不上誰,只能僵持下去。
  • 鬥獸棋上,獅子高出老虎一個等級,現實中真的是獅比虎厲害嗎?
    相信大多數80、90後都玩過一款名叫「鬥獸棋」的遊戲,想當年在我們學校,那是相當瘋狂的,幾乎每堂課下課,與同桌之間就會來一場「大戰」。鬥獸棋的規則很簡單,那就是「大吃小,最小可以吃最大,如此形成一個閉環的食物鏈」。
  • 古羅馬的鬥獸傳統是怎麼一回事?
    這一傳統延續上千年,直到基督教鼎盛之後才逐漸減少,乃至消亡。 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人開始從觀看人與人的打鬥轉向了觀看動物打鬥,還有人與動物的「戰鬥」。一開始,獅子和老虎兩種猛獸深得人們的厚愛,這兩種動物都是進口來的。獅子多半來自非洲,由衣索比亞、利比亞等地進口。而老虎則從印度、孟加拉等地輾轉中亞、波斯等地進口而來。
  • 羅馬鬥獸場,帝國光榮與血腥的見證
    的確,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像羅馬一樣有如此眾多的歷史遺蹟。不講遊人如織的教堂宮殿,不講栩栩如生的街頭雕塑,單說巍峨壯觀的鬥獸場,就足以讓人體會其歷史之厚重。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命令強迫俘虜修建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又稱弗拉維圓形劇場,由4萬戰俘花費8年時間建造起來。這座已有近2000年歷史卻依然巍然屹立的建築物,曾是人獸角鬥的場所。
  • 獅子與老虎的對決,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老虎被人們認為森林之王,獅子則被譽為草原之王。兩個王的對抗,你覺得誰會勝出呢?這是關於這個問題,不只是現在人想知道,早在古代就有許多人想找出究竟這兩種生物究竟誰會獲勝。但是由於老虎主要分布在亞洲森林,獅子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兩者在現實中的並沒有太多交鋒的機會。但是早在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競技中,常常會出現所謂的獅虎門。據說結果都是獅子勝出。
  • 誰才是百獸之王?「獸王爭霸賽」在中國就能舉行,獅子沒有入圍
    不少人腦海裡會浮現獅虎鬥的畫面,如果「獸王爭霸賽」只有獅虎參加,那「百獸之王」的稱號無疑是老虎摘得,因為羅馬人在著名的鬥獸場就已做過多次實驗,老虎擁有更強健的體魄,體格最大的非洲獅體格與孟加拉虎相仿,最大記錄都在260公斤左右,但非洲獅是群體狩獵,而孟加拉虎往往單打獨鬥,擁有更強的狩獵技巧和爆發力,這點非洲獅完敗,連老虎亞種排名第二的都打不過,「獸王爭霸賽」沒有獅子的席位
  • 樂高史上最大套裝羅馬鬥獸場首發開箱簡評
    樂高官方有史以來推出的最大套裝羅馬鬥獸場(10276)即將於下周五也就是11月27日正式上市,BricksJoy也有幸成為國內首批提前上手的玩家,能夠給大家帶來搶先體驗分享,在此既要感謝樂高中國對自媒體的支持,更要感謝廣大玩家對BricksJoy的肯定,這兩者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會有今天的文章。
  • 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鬥獸場是鬥獸、賽馬、競技、閱兵、歌舞等的場所,用淡黃色巨石壘砌,佔地2萬平方米,外部高48.5米,周長527米,橢圓長徑188米,短徑155米,四周可容觀眾5萬人。鬥獸場共分四層,一、二、三層有半露圓柱裝飾,每兩根半露圓柱之間即為一座拱門。第四層為長方形窗戶和長方形半露方柱構成。場中心的競技和鬥獸處,也呈橢圓形,長、寬分別為86米和57米。
  • 「中國最大淡水魚」滅絕,這是什麼魚?還有哪些魚瀕臨滅絕?
    到1993年時長江白鱘就被宣布「功能性滅絕」,這個意思是該物種數量極少,自然狀態下已經喪失繁殖能力! 在長江水系中生活著很多珍稀魚類,但是在過往的一段時間中,由於一些原因,它們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了。
  • 古羅馬鬥獸場: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為免於血腥之髒,在表演區的地面上鋪了一層沙子,奴隸的鮮血滲入沙子,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沙場」,以後這個詞被進一步引申,人們把戰場也稱為「沙場」 了。西羅馬滅亡後,這個大劇場因幾經雷電、地震的衝擊,部分塌毀。從今天所拍攝的照片上,可以想像出當年這裡的熱鬧景象。鬥獸場呈橢圓形,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
  • 中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旅遊開發6年後|它們瀕臨滅絕!(CBCGDF...
    來源:網絡)原標題:《旅遊開發6年 我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日期:2006-06-16 來源:河南商報由於旅遊開發不當,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蝙蝠群落棲息地――河南西峽縣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內蝙蝠數量急劇減少
  • 盤點羅馬人修建鬥獸場的三個理由
    獅子、老虎、河馬在大自然中,都處於生物鏈的霸主級別,古代能夠打敗這些動物的也往往被當做英雄,比如武松。可在羅馬,卻有一個叫做鬥獸場的地方,每天都在舉行著人與猛獸的搏鬥,羅馬人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修建的鬥獸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