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提到的奴兒幹都司在哪?它是如何被設立的?

2020-11-24 騰訊網

奴兒幹都司是明朝前期設置於東北地區的地方軍政合一的機構,管轄黑龍江口、烏蘇里江流域等廣大東北地區。最近的熱播劇《大明風華》中由于靖難遺孤被發配到那裡,使得這個比較陌生的詞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裡,那麼奴兒幹都司究竟為何被設立,又有何影響呢?以下我來具體說明。

明初統治者對東北地區的經營十分重視。先後設立遼東都司及奴兒幹都司進行管轄。這是明朝重視東北地區的表現。但對於奴兒幹都司的設置及它同所轄衛所之間的關係,歷來眾說紛紜。奴兒幹都司的設立是明朝政府在東北實行管轄的象徵,雖然它所轄的諸多衛所有時不必經過它而同明朝進行朝貢,但奴兒幹都司在建立初期有維繫東北諸衛所的意義。所以對於奴兒幹都司的設置背景及必要性的探討仍有意義的。另外,奴兒幹都司的設置也是明朝已在東北地區設置了大量衛所以後,需要一個大型機構整合,以便更好地統治邊疆地區。

歷史背景

明朝肇建,為使國家一統,太祖朱元璋派遣軍隊攻打定西與應昌的元朝殘餘勢力,從此西北與北部的邊境得到安定。此後明朝積極經營東北地區。洪武四年(1371)二月,明朝在故元遼陽行省地區設置遼東衛指揮使司。洪武四年(1371)七月,遼東衛改建為定遼都衛指揮使司。洪武八年(1375)十月,定遼都衛名稱變為遼東都指揮使司,簡稱遼東都司。遼東都司的設置及下轄一些衛所的建立,使明朝的統治版圖繼續北擴。統治基礎也漸漸穩定。遼東都司雖然建立,但元朝割據勢力在東北地區仍有存在。對於割據勢力的盤踞和邊疆各民族,明朝分別採用徵討與招撫的方法。從而使邊疆得到穩定。明朝派遣軍隊攻擊割據勢力的同時,也派遣官員到東北邊疆各民族地區,招撫各民族首領。經過洪武、永樂兩朝,原先的割據勢力大都被消滅,各少數民族也紛紛歸到明朝麾下。

明朝在軍事方面的措施如下:由於「殘元臣孽已盡,惟納哈出尚擁眾金山,數擾邊」(方孔《全邊略記》),明朝於洪武二十年(1387)派遣大軍,擊潰納哈出,為經營東北打開了道路。此時,明太祖決定置遼東三萬衛。洪武二十一年(1388),派二千餘人,到斡多裡設立衛所,後因糧餉不足,退到開原。同年,明軍在捕魚兒海擊退元順帝之孫,兀良哈地區納入明朝版圖範圍,並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五月份在兀良哈地區設立了兀良哈三衛。即――泰寧、朵顏、福餘三衛。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軍擊元朝殘部於斡難河。洪武二十八年(1395),擊敗女真的西陽哈,從此哈爾濱至同江的松花江南北之地成為明朝統治範圍。經過明太祖對東北地區割據勢力的軍事徵討。至洪武末年,東北廣大地區除黑龍江下遊外都正式為明朝統治,為此後明朝經營黑龍江下遊地區奠定基礎。

永樂初年,東蒙古鬼力赤款元主坤帖木兒自稱可汗,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六年(1408年),元朝後裔本雅失裡為可汗。七年(1409年)四月,本雅失裡舉兵東犯。七月,大將丘福率軍隊北伐。結果因輕敵遇到埋伏,最終全軍覆沒。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親徵漠北獲勝,解除了韃靼對東北的威脅,為亦失哈等前往黑龍江下遊開設奴兒幹都司創造了條件。招諭女真等少數民族,設立奴兒幹都司,是朱棣「藉女直制北虜」方針的重大措施,而朱棣親徵漠北,抑制了韃靼東犯,東北地區迎來了較安定的局面,這就為奴兒幹都司的設立提供了保證。

明在招撫方面實行的措施概述如下:明朝全面招撫女真諸部,一方面設立衛所,鼓勵朝貢;一方面招徠女真內遷,並設三衛兩州以安置。奴兒幹都司建立過程中,明朝注重使用內遷的女真人,如亦失哈、王肇舟、佟答剌哈等。亦失哈七到奴兒幹地區,後三人則是奴兒幹都司建立後的首任官員。另外,明朝還調動了當地女真部落的力量幫助。例如在建州地區造船時,即令兀者衛都指揮瑣勝哥督寧(畢恭《遼東志》)。

在這種形勢下,其他部落的人也紛紛歸向明朝,如洪武十五年(1382),速哥帖木兒等歸降;洪武十六年(1383),西右垂阿魯灰派人來歸降;洪武十七年(1384),忽顏哥等十五人歸降。永樂元年(1403)十一月海西兀者的西陽哈被招撫,十二月建州阿哈出亦歸降。總之,招撫的結果是各女真首領絡繹不絕的來朝。鑑於這種情況,明廷「乃因其地,分設衛、所若干,以其酋長統率之,聽其種牧,飛放畋獵,俾各安其生,鹹屬統內」(畢恭《遼東志》)。正因為女真諸部的歸附和支持,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統治日漸穩定。並有大量的衛所開始設立。這就為奴兒幹都司的開設提供了重要保證。

另外,明朝國力強盛則為奴兒幹都司的設立奠定了物質基礎。明朝經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四朝。經濟水平得到很大發展。尤其是永樂年間,統治鞏固,戰亂帶來的創傷也逐漸癒合,如自外地輸往京師的粟米有百萬石之巨。正因有如此豐厚的物質基礎。才有後來如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在經營東北方面,明成祖朱棣五次徵伐漠北地區,才有亦失哈多次去奴兒幹地區招撫各少數民族的種種舉措。亦失哈每次去奴兒幹地區,都帶有大量的物資。對其地的少數民族部落進行賞賜,深得民心。

內官亦失哈五去奴兒幹地區的時間,多在成祖朱棣北徵前後,這就使漠北故元勢力不能同東北地區其他部落聯繫。這就消除明成祖朱棣在徵伐時東北地區部落的威脅,從而達到用東北女真部落鉗制故元勢力的目的。到了永樂七年(1411),明朝在東北各江流域設置衛一百多個。為方便進行管理,急需成立一個機構來進行管轄。這就是奴兒幹都司要設置的背景。

奴兒幹都司成立

明太祖治理東北地區時,十分重視黑龍江下遊,特別是奴兒幹地區。所謂「國初累加招諭」(畢恭《遼東志》)。 因割據東北地區的許多勢力未被清除,明朝在東北地區的經營一直受到故元勢力的阻撓。一直到洪武二十年(1387),納哈出被擊敗後。原先元朝國公老撒等在奴兒幹地區盤踞,鑑於納哈出失敗,他們便派遣右丞火兒灰、副樞以剌哈、尚書答不歹等,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十月率部眾三千人到南京城投降,於是明太祖派錦衣衛指揮答兒麻失裡帶白金和綢緞去賜給他們。次年(1390)三月,答兒麻失裡完成了使命,順利回京。答兒麻失裡是明代首個到過奴兒幹地區的政府官員。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又「遣行人邢樞,偕知縣張斌,往諭奴兒幹,至吉烈迷部落招撫之」(嚴從簡《殊域周諮錄》)。同行者還有這一年五月來朝的女真「野人」頭目平住等人。在他們招撫下,「海西女直、建州女直、野人女直諸酋長,悉境來附」(嚴從簡《殊域周諮錄》)。於是在當年十一月、十二月,設建州衛於建州地區,在海西地區設兀者衛。 由於奴兒幹地區距京師過於遙遠,直到永樂二年(1404)初,奴兒幹地區頭目把剌答哈、阿剌孫、忽剌冬奴等到達。明政府遂在這年二月黑龍江口特林地區設置奴兒幹衛,並任命把剌答哈等四人為指揮同知。永樂三年(1405)三月,把剌答哈再次來朝。

永樂四年(1406)二月,奴兒幹頭目察罕等遣人來朝。永樂七年正月,又有奴兒幹地區女真人來朝。這年四月,奴兒乾等地忽剌冬奴等人再次來朝,明政府又置伏裡其、乞勒尼兩衛及敷答河千戶所,命忽剌冬奴等為指揮、千百戶等。在這次朝見中,忽剌冬奴奏言,奴兒幹地處交通關鍵位置,應設立一個大型機構管轄周圍部落。明政府採納其建議,決定建立奴兒幹都指揮使司,「以東寧衛指揮康旺為都指揮同知,千戶王肇舟等為都指揮僉事,統屬其眾,歲貢海青等物,仍設狗站遞送。」(《明太宗實錄·卷九十一》)1194同年六月,在都司中設經歷司,以劉興為經歷。這最終標誌著奴兒幹都司的成立。

奴兒幹都司成立後,明政府在奴兒幹地區派官駐軍。軍官「間歲相沿領軍」(畢恭《遼東志》),士兵輪番戍守,戍守的期限多為兩年。駐軍多時三千人,少時也有五百人。內官亦失哈與都指揮康旺等在永樂、宣德年間多次前往奴兒幹地區,進行招撫。為明朝統轄黑龍江地區做出了貢獻。尤其是亦失哈,他七次巡視奴兒幹,並於永樂十一年(1413) 建永寧寺,並刻石立碑,石碑立於永樂十一年(1413),即《永寧寺記》,也稱永樂碑。後宣德八年(1433)亦失哈巡視奴兒幹時,發現永寧寺已被毀。於是他又重新建立新永寧寺。並刻石立碑,立於宣德八年(1433),為《重建永寧寺記》,又稱宣德碑。這兩座碑上的碑文記述了亦失哈巡視奴兒幹地區的過程,是研究奴兒幹都司的重要史料。但由於時間過長,碑文多有漫漶之處,許多地方字已不可識,這為研究帶來一定壓力。

關於奴兒幹都司治理當地的少數民族部落的措施,多採用「因俗而治」的方法。不改變民族原有制度、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並在尊重當地部落風俗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治理。但是如果部落中有人違反明朝律例,情節嚴重的如射殺官兵,陰謀造反等,則必須按照明朝法律處理。奴兒幹都司也是明代東北疆域轄治體制中最後設立的一個都指揮使司。奴兒幹都司的建立加強了明朝對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流域等地區各族的管轄,最終確定和完成了明朝在東北北部地區的疆域及轄治體制,使東北地區納入明朝統治的範圍之內,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彼此融合和邊疆穩定。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為何說明朝滅亡,始於明宣宗朱瞻基?
    《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明宣宗朱瞻基,天性灑脫,文武雙全。自幼便被朱棣、姚廣孝看好,而仁慈、韜略也在他身上顯露無疑。 這一點,與歷史上並無出入,算是契合。在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去世,他成為皇帝之後,承父遺志任用賢臣,雖然僅僅在位十年,但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東北歷史:明朝管理東北的機構,為啥叫奴兒幹都司?
    到了明朝的時候,管理內外東北的機構叫做奴兒幹都司。 那麼,奴兒幹都司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朱棣劇照 奴兒幹都司的建立與朱棣的關係很大。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電視劇《大明風華》朱瞻基廠公zao'x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可以說是前五位皇帝裡皇位最穩的一個。朱瞻基的性格有點痞氣,在他爹當上皇帝那短短9個月裡,有個朝鮮的太監說「皇太子輕佻」,言語中帶著很不屑的樣子。
  • 東北歷史:東北曾經的奴兒幹城,為啥還叫廟街?
    明朝在東北設立奴兒幹都司後,強化了對東北的管理。 奴兒幹都司的治所設立在了奴兒幹城,這座城原本是元朝的徵東元帥府,歷史非常悠久。 但是,中國人卻習慣上叫這座城為廟街,這是為什麼呢?
  • 看大明風華,了解明朝女官制度,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官居幾品?
    導語:看大明風華,了解明朝女官制度,胡善祥官居幾品,內設什麼機構,具體職責?宮廷女官的影視劇不少,例如劉詩詩主演的《女醫明妃傳》,韓國的《大長今》,大長今就是宮廷女官,朝鮮的女官制度也是參照中國而設立的。
  •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作為中國古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治世時期,明初「仁宣之治」在影視作品中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近日來,電視劇《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本劇標榜「歷史正劇」,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員,看來真是雄心壯志,要讓觀眾好好看一看「大明風華」了。
  • 明朝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它的權力會那麼大?
    這其實與趙王所在的工作地方,北鎮撫司有很大關係,那麼明朝政府機構中的北鎮撫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為何他的權力會如此的大?明朝皇帝又為何要設立北鎮撫司?大明風華朱高燧在地方上還設有三司,分別是掌管民政的承宣布政使司,和負責刑獄的提刑按察使司,最後是統領軍政的都指揮使司。地方三司既分工明確,又相互制約。
  • 大明風華: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真正意義上的守成之君
    明宣宗允許宦官參政,設立「內書堂」,讓太監讀書認字,完全違背了朱元璋的祖訓,後患無窮。內遷奴兒幹都司到遼寧開原,明朝對黑龍江流域的統治力度越來越小。對於蒙古採取守勢,把邊境設置在開平衛以南,並且逐步內遷,最後內遷到了河北張家口,失去了幾百裡的戰略縱深。交趾從秦始皇南徵百越之後,就是我國聖神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越南設置象郡。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脫離中央政府的管轄而獨立。明成祖發兵50萬,滅了越南,直接把越南變成了明朝一個行省。
  • 大明風華太子爺朱棣下線是第幾集 太子爺朱棣是哪一集死的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現在終於等到裡面的太子爺朱高熾下線了,那麼大明風華朱棣哪一集下線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大明風華太子爺下線是第幾集  《大明風華》自開播就一直備受關注,在最新的劇情中,朱棣下線了,這也讓網友大呼捨不得,朱亞文告別朱棣。  這部劇高明就高明在,之前雖然鋪墊了很多朱棣英雄遲暮的劇情,但是真的到朱棣駕崩,劇裡卻沒有正面表現出一個老人的臨終。悲傷的落幕,被替換成了浪漫、奇幻又壯美的一個夢。
  • 《大明風華》是如何一再得罪「明粉」的?
    我知道《大明風華》的服化道包括編劇,基本都是罵聲一片。所以,我打算換一個角度來討論這件事,請看標題! 說實話,這部劇的宣發也是很迷,前面幾集似乎走老朱家的貧嘴生活,但是抖音上又狂吹那個很沉很沉的鳳冠,接著就出了朱元璋長相的事兒。
  • 大明風華胡善祥結局如何? 鄧家佳: 我覺得角色改變了我
    大明風華胡善祥結局如何?A+ | A- 古裝大劇《大明風華說到此次出演胡善祥,她在採訪中連用了兩個「非常過癮」來形容,「很難遇到這種演一個女人的一生這樣的角色,這個角色是真的讓我過足了戲癮。」《大明風華》中的胡善祥,從小目睹父母慘死、親人的離別,之後又被送入宮中當了宮女,再一路成長為胡皇后,這個角色無論是人生經歷還是人物心理都十分複雜。鄧家佳出演了胡善祥的青年和老年,歷經五帝六朝,有近半百的年齡跨度。
  • 丁丁:《大明風華》有毒,朱元璋被醜化,罪魁禍首是誰?
    //丁丁:《大明風華》有毒,朱元璋被醜化,罪魁禍首是誰?//《大明風華》有毒,朱元璋被醜化,罪魁禍首是誰?最近火熱的《大明風華》自開播以來就受到了觀眾的瘋狂diss,不是因為演技,也不是因為劇情,而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
  • 《大明風華》背後的真實歷史
    勝負顛倒的永樂親徵《大明風華》中,明朝永樂皇帝朱棣親徵蒙古部落是重點劇情之一。劇中,明朝軍隊遭遇韃靼和瓦剌等部落頑強抵抗而陷入困境。然而,歷史上,朱棣一生5次親徵蒙古,一直保持輝煌戰績,從未陷入困境。有趣的是,《大明風華》中還有一段朱棣之孫、明宣宗朱瞻基在戰鬥中受傷的劇情。歷史記載,朱瞻基所在部隊只是與大部隊短暫失聯,本人亦未受傷。朱棣5次親徵蒙古,對韃靼和瓦剌造成沉重打擊,給明朝北部邊境帶來幾十年和平。《明史》稱讚朱棣「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
  • 為什麼說《大明風華》是歷史劇做的一個實驗?
    距離結局還有十集,帶著近一個月爭議的湯唯,終於在《大明風華》北京保衛戰的戲份中,贏了一回。因此,他選取了明朝歷史上的幾個關鍵歷史節點,又重新對劇本進行創作,最終呈現出如今幾近原創的《大明風華》。 在這一版的劇本中,不難發現,無論是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的皇室一家的親情關係,還是胡善祥的人物設定,甚至於對徐濱、孫愚,聶興等小角色的描寫,都與以往帝王電視劇中呈現的角色設定有所不同。
  • 孫皇后:大明風華如何魔改?痛失後位的她是怎樣的奪回後位的?
    《大明風華》當時雖然打著正劇的旗號來進行宣發,但你只要入坑就會發現,全員魔改才是這個劇的核心奧義。《大明風華》對胡皇后的黑有多深,對孫皇后的洗白就有多厲害。下面我們就沿著《大明風華》來扒一扒這位孫皇后的傳奇一生。
  • 大明風華:這樣的男人誰不愛?孫若微愛徐濱很正常,愛情不會騙人
    《大明風華》這部劇歷史上的真實事件還原的比較真實,但是感情部分一直讓觀眾十分疑惑,歷史上朱瞻基是很寵孫若微的,但這劇裡完全看不出來,要不是胡皇后自己做錯事,孫若微估計一輩子只能當個妃子。很多觀眾不明白,兩人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朱瞻基愛孫若微是肯定的,雖然把權力放在第一位,但是他把自己能給的也都給了這個女人,究竟是兩情相悅的才叫愛情,還是一方單方面輸出,另一方被動接受也叫愛情?編劇其實就是想告訴你,愛情在皇權之下,終究不值一提。
  •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誰?真實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劇中的女一號孫若微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她的經歷與《大明風華》中有何不同。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孫氏(孝恭章皇后),具體名字不詳。
  • 《大明風華》胡善祥的這句臺詞,點破了她和孫若微的結局!
    而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自然會是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和湯唯扮演的孫若微。《大明風華》而且電視劇《大明風華》,是根據小說《六朝紀事》改編而來。在小說中,胡善祥與孫若微的關係,被處理成標準的宮鬥劇。正是因為胡善祥多次向孫若微下手,朱瞻基才起了廢后之心。那麼在劇版《大明風華》中,這對親生姐妹,又是如何走向勢不兩立的呢?
  • 《大明風華》導演:湯唯後面的表現會越來越好
    通過這部戲,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可以在日後的表演中去改善,有所成長。《大明風華》導演張挺則表示,在後面的劇情中,湯唯承擔了主要戲份,她的表現會越來越好。湯唯:重返螢屏是新人狀態 嘔心瀝血地在演《大明風華》改編自網絡小說《六朝紀事》,以明朝傳奇皇妃孫若微為主人公,講述了她從八歲入宮,歷經六朝五帝的故事。
  • 《大明風華》越來越香,劇情卻越來越狗血,四處問題可謂毀三觀
    看《大明風華》的時候,發現了個有趣的問題。假如,朱家五子能風平浪靜,齊心協心,那麼,朱家五子的日常是不是就不會接地氣,不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皇帝的心機,漢王的野心,趙王的處事,太子爺的高情商,太孫既想贏得權利又想要兒女情長的心思,都讓觀眾覺得,朱家五個男人才撐起了整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