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歷史:東北曾經的奴兒幹城,為啥還叫廟街?

2020-12-22 騰訊網

明朝在東北設立奴兒幹都司後,強化了對東北的管理。

奴兒幹都司的治所設立在了奴兒幹城,這座城原本是元朝的徵東元帥府,歷史非常悠久。

但是,中國人卻習慣上叫這座城為廟街,這是為什麼呢?

地圖

奴兒幹城位於黑龍江下遊北岸,臨近鄂霍次克海,距離黑龍江入海口約有80公裡,距離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約有977公裡,共青城火車站有582公裡。

如今這座城已經歸俄羅斯所屬,俄文名字叫做尼古拉耶夫斯克,人口僅有2萬多人。不過,從唐朝開始,這座城市就歸中國王朝統治。

進入明朝的時候,中國王朝為了管理東北,建立了奴兒幹都司,治所就在奴兒幹城。後來,這座城被稱呼為廟街。之所以將這座城改名,源於明朝一位太監。

亦失哈

在明朝的歷史上,亦失哈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太監。他是一位海西女真人,入宮後獲得了明成祖朱棣的信賴。

海西女真主要生活在外東北一帶,熟悉奴兒幹都司,所以從1411年到1433年期間,朱棣派他多次到奴兒幹都司巡視 ,推動了奴兒幹都司的建立和遼東地區的開發,促進該地區各族人民與漢族人民的往來和聯繫,同時又加強了明廷對奴兒幹的行政管轄。

1413年,亦失哈在奴兒幹城特林北山原有觀音堂的基礎上興建了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祈願奴兒幹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故名「永寧寺」。勒石為碑,作「永寧寺記」。記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視奴兒幹,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碑身左右兩側分別用漢、女真、蒙、藏四種文字,鐫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永寧寺

1432年,亦失哈第9次到奴兒幹巡視,發現永寧寺被吉列人毀壞,一片狼藉。他沒有怪罪,沒有追究,更沒有處罰,而是「仍宴以酒,給以布物,愈加撫恤」。於是,人民老少,踴躍歡忻,心悅誠服。旋於次年春重建永寧寺,並刻石作「重修永寧寺記」:國人無遠近,皆來頓首,謝曰:「我等臣服,永無疑矣!」

後來,一位美國人來到了奴兒幹城,寫了《阿穆爾河紀行》一書,其中對永寧寺碑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其中這樣寫道:「這些土著居民對這個地方(永寧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懷有一種神聖、持久和強烈的信仰,這種木片製成的花朵無疑是一年一度的獻禮,還可能加上一頭牲畜作為向這個地方的神抵贖罪的犧牲。」

1808年,日本人間宮林藏在永寧寺遺址,曾目睹「眾夷至此處時,將攜帶之米粟、草籽等撒於河中,對石碑遙拜」。

因為奴兒幹城有永寧寺和永寧寺碑,所以這個黑龍江入海口的村鎮自清代起被中國人稱之為廟街,亦作廟屯、廟兒﹑廟爾。

那麼,被稱作廟街的奴兒幹城是如何離開祖國的懷抱呢?敬請查閱每日漢字新媒體平臺明日文章。【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東北歷史:明朝管理東北的機構,為啥叫奴兒幹都司?
    到了明朝的時候,管理內外東北的機構叫做奴兒幹都司。 那麼,奴兒幹都司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為此,朱棣決定在東北建立一個軍事基地。 1411,明朝永樂九年,朱棣當上皇帝的第九年,明朝正式開設奴兒幹都司。
  • 消逝的永寧寺鐘聲——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漫步
    22日早晨8:10左右,我們離開阿穆爾河右岸的城鎮博戈羅季次闊耶,前往尼古拉耶夫斯克,中國歷史上稱為廟街的城市。我們原計劃從博戈羅季次闊耶乘船前往,因為這一段阿穆爾河兩岸都是連綿的山巒,可以從船上觀賞兩岸有如長江三峽般秋天景色,但今日沒有前往廟街航班,所以只能繼續駕車前往。
  • 《大明風華》中提到的奴兒幹都司在哪?它是如何被設立的?
    明初統治者對東北地區的經營十分重視。先後設立遼東都司及奴兒幹都司進行管轄。這是明朝重視東北地區的表現。但對於奴兒幹都司的設置及它同所轄衛所之間的關係,歷來眾說紛紜。奴兒幹都司的設立是明朝政府在東北實行管轄的象徵,雖然它所轄的諸多衛所有時不必經過它而同明朝進行朝貢,但奴兒幹都司在建立初期有維繫東北諸衛所的意義。
  • 東北「唯一」充滿浪漫風情的城市,不像東北,還不說東北話
    說到東北,我相信大家都不知道, 東北是我國有名的城市之一,特別是其獨特的方言就像洗腦一樣的存在,如果和東北人長期接觸,口音也會馬上改變, 東北也曾經是我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方之一,主要城市有瀋陽、哈爾濱、大連、長春等,來東北旅行的人都說東北人民風淳樸,人非常正義,但東北人的脾氣也非常火爆
  • 東北話為啥受歡迎,原來是有這幾種原因,聽東北人嘮嘮東北話
    通過趙本山的春晚小品,讓大家了解了東北人,熟悉了東北話,因此也為遼寧經濟發展帶來了騰飛式的發展。東北話作為最容易讓人聽明白的方言之一,也有著屬於它獨有的魅力。東北話的歷史東北話又稱為東北方言,它主要通過三個時期的演變而來。
  • 我的家在東北|東北人,為何天生幽默?(深度解讀東北)
    比如同樣一座山,在廣東叫筆架山,在江浙叫靈翠峰,在東北就叫「一撮毛」;同樣一條河,廣東叫珍珠灘,在江浙叫鑑湖,在東北,就叫「老母豬河」,你可以說它少內涵,但這就是鮮明的東北特色。幽默感、嘴皮子利索的另一面,就是口惠而實不至,也就是常說的「大忽悠」。
  • 從謝大腳到吉娜,東北媳婦兒為啥總招人稀罕?
    兩人撕扯地那叫一個實在,讓人想起每逢過年時都要上演的,跟親戚「撕巴壓歲錢」的畫面。吉娜東北話十級的特質也顯現出來。要問她這一口上頭東北話跟誰學的?郎朗啊。看完這段教學過程,我算明白吉娜為啥會有東北口音了。
  • 東北這座城市:不說東北話說山東話!見了山東人叫老鄉!
    這個東北城市:別說東北話,山東話!見到山東人叫老鄉!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的國家,中國有許多省份,由於地理條件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風情,許多地方的空腹肚子是全國文明的特徵,比如到東北首先想到的是環境較冷,東北人較豪爽,粗獷,直率等等,就像他們的天氣一樣,隨著旅遊的發展,人們對東北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
  • 《東北遊記》:麥可·麥爾著,一個外國人對東北入木三分的講解
    通過閱讀這些書籍,我們會對這些本就人盡皆知的大城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但是關於東北地區的書籍卻相對較少。《東北遊記》這本書就從這方面入手——從人文歷史對東北地區進行深刻的解析。在聊書本內容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其作者。一般看到這種非虛構的地域知識寫作,我們會下意識地想是哪位中國作家所作。
  • 買了本東北版哈利波特!這些年東北話字幕組都帶偏了啥?
    這要從#買了本東北版哈利波特#說起小編刷微博,突然刷出一個話題↓↓↓仔細一看,還真是!剩下的是東北話版emmm,笑到噴飯讀博爾赫斯詩歌譯作(出版版本)讀到「崩潰」,「罪魁禍首」在東北話裡非常出圈——譯文原文:「瞅著你在我無眠的懷中的酣睡。」
  • 東北的富裕城市:緯度比北京低,當地人還不說東北話
    東北三省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和穀倉地區,所以說東北最先想到瀋陽、長春、哈爾濱三個省會城市, 但是說到東北最富裕的城市,這三個省會城市都沒有, 這個城市不是省會,但是無論是東北還是全國存在感都很高,這裡就是大連。
  • 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東北野戰軍收編三萬日軍,從東北打過長江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那段歷史的時候,這些老兵幾乎無一例外地回答道:我為參加了中國革命而驕傲,為青春獻給中國而自豪。 這是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讓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解放戰爭期間,曾有三萬多日籍人員參加了解放軍,這些日籍人員大部分都在東北野戰軍中。
  • 有著光輝歷史的東北大學,在東北只能屈居第四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東北的另外一所高校東北大學,奉系軍閥張作霖聽從奉天省代省長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廳廳長謝蔭昌「欲使東北富強,不受外人侵略,必須興辦大學教育,培養各方面人才,的建議。開始籌辦東北大學,1923年東北大學正式成立,王永江認東北大學第一任校長。
  • 東北一座輝煌了兩千年的城市,曾是東北的中心城市,現在卻失落了
    東北最有名的城市就是三個省會城市以及港口城市大連、油城大慶,這些城市在東北地區來說是威風八面,但是,如果往歷史方面追溯,有一座城市曾經是力壓現在這幾個城市的。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嗎?有,它是東北最早的城市之一,2000多年間曾經是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憑這一點,哪個城市能與之相比?這個城市在現在已經是沒有什麼知名度了,經濟發展也比較慢,別說這幾個大城市看不起,就連東北很多小城市也看不起,畢竟它的輝煌時期已經過去了。
  •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1912年2月12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封建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宣布退位(當時溥儀年幼沒有攝政能力,所以在隆裕太后的幫助下頒布詔書),自此,在中國實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此宣告結束。
  • 東北三省,誰「最東北」?
    中國人擅長以地理方位劃分人群——西北人、江南人、中原人、嶺南人……然而,論地理單元之完整、文化標籤之鮮明、集體意識之強烈,誰也比不過身處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東北人 ▼(東北地形圖。東北地區除了東三省,還包括內蒙古東部的四盟、市。本文描述範圍主要為黑、吉、遼三省。
  • 大連市資訊|東北最「叛逆」的城市,不說東北話就算了,還和南方人一...
    大連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東北最「叛逆」的城市,不說東北話就算了,還和南方人一樣精緻這座城市就是大連,這座城市不和大慶、哈爾濱那些城市一樣是典型的東北風兒之所以稱之為叛逆,是因為大連如同青春期的小孩一樣,不走尋常路,這裡的人幾乎不說東北話,記得當初來大連的時候,還以為自己來錯地方了,和之前去的東北城市不一樣,在別的地方都能聽到一股「東北碴子味兒」,但是在大連不一樣,在這邊聽到的大多是普通話。
  • 東北二人轉,為什麼一直高級不起來?
    東北二人轉,是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戲劇種類,但是在大部分人眼裡,二人轉就跟小品一樣,始終無法高級起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追溯歷史,二人轉一開始並不是戲劇,而是源於東北的「跳大神」,跟薩滿文化有密切的聯繫。在清朝以前,東北有這傳統的薩滿祭祀活動,在舞蹈期間會用單面鼓配合,所以也叫跳單鼓。在古代,這種儀式曾經跟東北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東北跳單鼓的過程,跟二人轉很像,兩個人一個人叫「大神」,一個人叫「二神」,大神表演薩滿本人,二神則負責唱歌,傳達「薩滿」的意旨。
  • 東北最「倒黴」的城市,曾是東北第一城,如今淪為五線城市
    時間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於國家來說更是發展的重要環節,都說滄海能夠變成桑田,時間對一個城市的影響也是非常的重要,在歷史上,有很多城市原本是默默無聞的,可以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得更加輝煌,當然也有些城市就無奈地落寞下去了。
  • 東北最不像東北的城市,不僅不說東北話,還更有南方城市的精緻
    去過東北地區的人都認為東北民風淳樸,而且,東北人都很好,為人正直,性格直爽,說到東北,很多人會想到獨特的東北二人轉和東北方言,但是在東北,不僅不會說東北話,還有和一般印象不同的浪漫的城市,和東北的印象不搭,你們知道哪個是哪個城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