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行業正在經歷一次信任危機。
11月,蛋殼公寓傳出因網絡中斷、欠款、跑路等消息,受到社會各方質疑,陷入了流動性危機,「暴雷事件」仍在發酵。
蛋殼之外,頭部長租公寓企業發展勢頭趨好。自如、安歆公寓開啟了抄底節奏,其中自如宣布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實行「集中」與「分散」兩手抓。
今年以來,長租公寓的頻繁暴雷造成較惡劣的影響,多地政府介入危機處理,對租賃亂象重拳出擊,如深圳針對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發出緊急通知,重慶出新規加強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等。
值得關注的是,或許是受政策規範影響,自如宣布11月27日起暫停使用「海燕計劃」中的自如分期、輕鬆付等金融產品,自如其它部分城市也下線了相關租金貸支付產品。
房企系公寓企業則持續發力,寶龍公寓聯合MUJI推出「寶龍公寓Designed by MUJI」,嘗試整體化設計公寓產品;華潤有巢入局租賃社區業態,預計房源825戶;龍湖冠寓、越秀星寓月內均有新項目落地。
集中式公寓發展趨穩,自如、安歆乘勢抄底
受部分暴雷公寓企業影響,市場對分散式公寓的運營模式再生疑慮。整體來看,集中式公寓表現較佳。
11月中國長租公寓發展指數TOP20前三甲為自如、龍湖冠寓和萬科泊寓。
依託母公司龍湖集團優勢,成都龍湖冠寓再度落子武侯新城板塊,新開武侯星悅薈店,成為冠寓全面布局成都的第22家門店。據悉,成都武侯星悅薈作為雙地鐵TOD樞紐型商務中心項目,地理位置優越,周邊共計有2500餘家中小企業落戶,為項目提供充足的客戶資源。
截至2020年6月,龍湖冠寓已布局全國30餘個高能級城市,累計開業房間數量達7.9萬間,開業超過六個月的房源出租率達到88.6%。年初,龍湖集團高層提出了2020年冠寓營收規模達到20億、開業房源達到10萬間的年度目標,足見其對國內租賃市場的看好。
另一方面,儘管業內暴雷不斷,但對於部分現金流充裕、擁有穩健運營模式的長租企業來說,卻是逆勢抄底的好時機。
來源:公開資料、觀點指數整理
近年來,長租公寓行業併購事件頻繁,但大都是基於現有業務模式的再擴張,如專注藍領公寓賽道的企業併購同類型企業,分散式公寓對同行的併購等。
11月末,深耕藍領公寓市場的安歆集團宣布完成與新起點公寓的戰略合併。這是繼7月宣布併購易企租公寓、戰略入股杭州諾巢故寓之後,安歆集團的第三起併購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新起點公寓成立於2014年,曾獲平安創新投資基金、高和資本、險峰長青、中美綠色基金等機構的投資。從規模上看,這亦是安歆集團年內的最大併購案。
併購完成後,安歆集團將繼續領跑藍領公寓細分賽道,旗下門店數將超250家,床位數超15萬張。
安歆集團短期頻繁的併購亦從側面說明,藍領公寓擁有較強的市場抗風險能力。由於藍領公寓客戶主要為企業端,客源、租約相對穩定,經營模式為直接與企業籤訂租賃合同,按床位定價、按房間出租。
對比之下,普通客戶暴露出更高的違約、退租風險,對項目出租率產生較大影響。
除安歆集團外,自如亦對外宣布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此次併購後,自如將實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7個城市運營53個集中式公寓項目。同時,自如正式從單一的「分散式」業務賽道拓寬為雙模式運營,以併購的方式快速布局集中式公寓,優化其產品線。
結合分散式公寓的特性來看,房源獲取相對容易,但同時也意味著面臨更大的管理半徑和更複雜的財務管理。
年初疫情襲來,受出租率與租金下滑的影響,自如亦曾被迫作出減法,包括主動提出對部分房源的解約。
從經營角度看,集中式公寓雖然前期投入大,規模擴張速度相對緩慢,但運營成本更低,利潤更高,房源集中也便於標準化運營、提高管理效率,同時可以設計相應的社交文化活動,形成客戶黏性與開展新的增值服務。
長租公寓行業併購事件越發頻繁,這也預示著經歷多年野蠻生長後,行業已進入整合發展的新階段。相信未來幾年客戶資源、資本等會往頭部企業傾斜,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同時,在經歷一系列暴雷、關店、裁員風波後,留下來的企業應該著重思考生存之道,將發展重心回歸產品端,以優質的產品、服務重獲市場機遇,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多地政府介入危機處理,租賃行業監管制度再升級
今年以來,疫情加速了長租公寓的爆雷,而10月蛋殼公寓的暴雷事件更是將長租公寓行業再次推向風口浪尖。由於涉及人群眾多,事件造成較惡劣的影響。
來源:公開資料、觀點指數整理
在政策層面,重慶出臺強監管政策,對「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的運營模式實行針對性措施。
另據觀點指數不完全統計,自杭州率先出臺資金監管帳戶政策以來,目前已有深圳、重慶、成都、西安等地推出資金監管帳戶政策。
隨著政策進一步升級,預計短期內針對住房租賃行業的監管力度將在全國範圍內繼續加大。
深圳方面,出臺緊急通知,針對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包括嚴控租金貸、「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行為。隨著爆雷事件持續發酵,深圳再次發文協調物業合理解決租賃糾紛工作,規定物業不得通過停水、停電、停氣等方式驅趕租戶。
總體來看,由長租公寓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政府正在積極處理。
從當前政策主要的打擊點來看,長租公寓企業普遍存在兩大痛點,一是租金貸,二是高收低租。長租公寓企業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從機構一次性收到租客租金,往往該部分租金並沒有被企業用來支付給房東,而是用於擴張新業務。
擁有一定資金後,部分長租公寓企業往往會以「高進低出」模式進行擴張,其本質是通過虧損來搶佔市場,以求儘早形成規模效應。但此模式的發展需要有強大的資本實力支撐,如受到外力因素導致資金鍊斷裂,企業將無以為繼,對房東和租客都造成嚴重損失。
從企業發展策略層面思考,當前也有不少公寓企業發展過於激進。
觀察暴雷企業發展歷史,可以看到該部分企業大都對租房市場的投資回報預期抱以樂觀態度,在沒有充足資本支撐下,以相對激進的投資策略進行擴張,導致企業資金短缺。如此前灣流國際就提出幾年內實現管理規模≥100萬套房源的目標,在瘋狂擴張後難逃爆雷結局。
總的來說,長租公寓滿足人的居住需求,市場空間從來不用多疑。但是如果缺少約束,任由行業野蠻生長,必定會亂象環生。從近期政策監管制度來看,長租公寓市場的無序發展階段相信很快會成為歷史。
(來源:觀點地產網 )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