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大電影轉網背後,OTT敲響了電影院的喪鐘

2020-12-14 電科技

「你是什麼行業的?」

「電影行業。」

「有這個行業嗎?」

「以前有。」

雖然這只是一個段子,但是足以反映2020年電影行業的冰冷,。

本以為在凜冬之下,一體共生的關係會讓片商和電影院同生共死,但是在現金流的壓力下,片商們卻紛紛自尋生路,背離電影院,投奔新的發行渠道。比如迪士尼近日就宣布《花木蘭》將跳過院線,於9月4日直接在流媒體上線。

有意思的是,另一部與《花木蘭》同樣具有話題性的諾蘭新片《信條》卻依然選擇在電影院上映。不過《信條》頻繁跳檔以及選擇「多地區不同時間上映」的方式,其實也從側面昭示了片商對疫情下影院的信心有著嚴重的不足。

雖然粗看起來年度兩大話題影片一左一右在兩個方向上繼續角力,但是當我們從宏觀角度考察整個電影市場就能發現,其實《花木蘭》和《信條》的對壘不過意味著百年好萊塢發行模式的逐漸崩塌。

另外,由於沒有太多連鎖影院這般「頑固勢力」的阻力,中國電影的發行模式在渠道和模式上比好萊塢其實要來得更加靈活自由。

迪士尼華納殊途同歸

儘管迪士尼和華納在電影的發行上選擇了不同的路線,但是歸根結底,這兩條路線並沒有什麼信仰區分,他們的訴求其實都只是指向利潤更高的渠道而已。

不同於傳統的電影公司,由於迪士尼擁有景區、度假村等龐雜的業務,因此疫情對迪士尼的影響比傳統電影公司要大得多。2020年Q3,迪士尼營收僅為117.79億美元,同比下跌41.87%,淨虧損47.21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則達到了17.6億美元。

此外,考慮到2019年3月份,迪士尼舉債480億美元,總斥資710億美元收購21世紀福克斯,還沒等福克斯升溫,一場疫情就澆滅了迪士尼的熱情,這更增加了迪士尼現金流的壓力。

再加上2019年,迪士尼的影片全球票房達到了90億美元。因此,在財報和現金流的雙重壓力下,迪士尼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讓以《花木蘭》為代表的「資產」實現正向循環。

在疫情期間,由於迪士尼頻頻在Disney+流媒體業務上發力,並且《漢密爾頓》、《黑人為王》等影片品質也足夠過硬,2020年8月,Disney+的總訂閱用戶數就突破了6000萬,這就為《花木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轉化平臺。

《花木蘭》總投資為2億美元,Disney+的用戶需要付費29.99美元才能觀看,也就是說,只要Disney+現有用戶的10%,也就是700萬人買單,《花木蘭》即可回本。

考慮到《魔發精靈2》上線一周就收穫了500萬用戶,視效更出色、話題性更高的《花木蘭》走網絡渠道,想要回本想必並不是很難。

與迪士尼正相反,華納母公司AT&T在財報會議上表示,《信條》絕對不會「走網絡渠道」。

之所以華納堅持讓《信條》走傳統渠道,有一個根本原因和兩個次要原因。

從根本上來看,走網絡渠道一定要有強有力的網絡宣發平臺,但是華納官方數據顯示,由於上線較晚,HBO Max在2020年7月份僅僅收穫了410萬訂閱用戶,考慮到《信條》的總投資也達到了2.05億美元,因此,HBO Max並不具備類似Disney+回籠資金的底層流量。

其次,不同於《花木蘭》的合家歡氛圍,《信條》使用IMAX和70mm膠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拍攝,因此唯有在大銀幕上才能獲得最佳觀影體驗。並且作為華納的「搖錢樹」,對影院有執著追求的克里斯多福·諾蘭也始終堅持《信條》應該「幫助電影院」度過難關。

因此,從最實際的角度出發,不論是為了穩定諾蘭的情緒也好,還是考慮到自家的流媒體平臺不利也罷,走影院都是華納最理性的選擇。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走傳統發行渠道,《信條》的票房至少要達到約40億人民幣才能保證不虧錢,考慮到目前全球電影市場最大的票倉僅有中國一地,並且還有30%上座率、一個月的上映期、《八佰》同檔、排片場次縮減50%等因素限制,因此,《信條》在中國市場能拿到10億票房其實都已經是極為理想的市場表現。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對比迪士尼和華納的方向,與其說是兩條路線之爭,倒不如說是華納因為上不了正確路線的車,而走了一著無可奈何的棋。

那些「頑固勢力」

儘管好萊塢已經走過了百年的崢嶸歲月,但是正是由於歷史慣性太大,「頑固勢力」一直在阻礙行業的發展。

2020年4月10日,環球影業的《魔發精靈2》走網絡渠道後,48小時內就獲得了1億美元的收入直接盈利。隨後派拉蒙、迪士尼紛紛開啟了「院轉網」。

不過,這種直接跳過電影院的發行模式倒是激怒了好萊塢的影院商們,《魔發精靈2》剛剛上線不久,北美最大的連鎖影院AMC就公開表示,「未來不會再上映任何一部環球影業的電影。」

為了安撫AMC,環球影業不得不與AMC協議,在原定的90天窗口期和無窗口期之間選擇一個17天的窗口期,並且AMC在票房分帳上還能再多獲得2%的收入,以及窗口期後數字影片淨利潤的20%。

但是環球影業和AMC的協議卻引得北美電影市場兩頭唾棄。

從院線的角度來看,僅次於AMC 的Regal公開表示,AMC背離了影院的初心,Regal永遠不會支持縮短院線窗口期。而從片商的角度來看,以迪士尼為首的製片廠認為有17天的窗口期會傷害流媒體票房的增長空間。

總之,受制於疫情的影響,目前北美電影行業的片商和電影院一直在為了各自的利益進行拉鋸戰,絲毫沒有顧及到行業發展的宏偉勢頭。

有意思的是,為了安撫北美院線,針對《花木蘭》成為「網大」,迪士尼CEO包正博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僅此一次,並不會成為長久的發行方式」。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疫情的長久性也決定了在可期的未來,電影院都只能在匍匐中前進,如果《花木蘭》讓迪士尼賺的盆滿缽滿,迪士尼還會顧忌電影院的利益嗎?

流媒體廣闊天地,OTT大有作為

與北美片商畏懼影院勢力有所不同,早在2020年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囧媽》就宣布放棄影院,直接走「網大」模式,這一方面使《囧媽》片方獲得了6.9億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幫助字節跳動在3天時間內,收穫了超6億的流量,堪稱雙贏。

隨後,《肥龍過江》、《大贏家》、《灰燼重生》等影片紛紛開始效仿《囧媽》,轉移到流媒體播放,並且均獲得了超億元的收入。

當然了,這種侵害影院利益的行為也必然會引得國內院線的反對,但是由於中國的影院勢力碎片化嚴重,並無太多的巨頭,因此並沒有對整個電影行業的徐徐前進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共有1.62萬家影視、影院類企業註銷,更增加了影院勢力的無力感。

雖然從整體來看,由於沒有太多資本層面的顧忌,中國的電影行業在渠道的靈活性方面已經超越北美,但是依然有「諾蘭派」的人認為,特效大片只能在電影院播放。

而正當這種言論甚囂塵上之時,一個特效大片的上映,身體力行的昭示了,「大片」和電影院沒有必然的聯繫。7月中旬,國家電影局宣布,自7月20日,中國電影院可以陸續開放,但是《徵途》的片商依然決定走流媒體渠道。

這主要是因為總投資超3億元的《徵途》看到了與我們上文討論《花木蘭》和《信條》的相對性下,流媒體流量層面的優勢以及在目前的電影環境下,大製作的電影很難收回成本的客觀現實。

針對特效與流媒體兩難的問題,《徵途》重點宣布在以酷開網絡為代表的OTT渠道進行放映,考慮到目前OTT設備的屏幕越來越大、畫質越來越清晰,因此,理想狀態下,OTT渠道也可以為用戶帶來沉浸的觀影體驗。

正是由於走了一條符合客觀現實的道路,《徵途》僅上線72小時,就獲得4262萬的收入,創下了網播電影的新記錄。愛奇藝後臺數據顯示,《徵途》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最火熱的網絡電影。

此外,從OTT本身考慮,目前有兩個趨勢值得關注。一是增速高,2018、2019連續兩年OTT的用戶規模同比增長在50%左右,二是市場規模正在急速擴張,Research數據顯示,預計截止2026年,全球視頻流媒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493.4億美元。

以《徵途》基點,結合OTT的兩個趨勢,我們可以發現,在短期內電影院沒有崛起希望的背景下,OTT兼顧流媒體方便以及電影院沉浸感兩方面優勢,必將在未來成為電影行業全新的強有力渠道。

電影院的喪鐘被OTT敲響了!

相關焦點

  • 200元上網看《花木蘭》,迪士尼要"逼死"電影院?
    在宣布線上發行之前,迪士尼的《花木蘭》和諾蘭的《信條》被視為拯救電影院、重振電影市場的關鍵作品。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兩部投資不菲的大製作影片都經歷了多次改檔、撤檔,力求登陸院線。如今《花木蘭》跳開電影院,直接登陸流媒體平臺變身"網大",給全球的電影市場帶來極大的震動。線下轉網上,院線片方之爭激化對國內觀眾來說,迪士尼這一齣戲並不陌生。早在春節檔就有徐崢《
  • 《花木蘭》院線轉網上發行背後:實體影院與線上放映模式之爭
    本報記者 馬秀嵐 張靖超 北京報導備受矚目的電影《花木蘭》多次改變檔期後,在8月5日,迪士尼宣布放棄該電影在北美院線放映,改為在迪士尼的線上平臺Disney+以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的價格點播放映。
  • 是誰,敲響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喪鐘?起底背後的資本博弈!
    昨天,我剛從公司下班搭電梯的時候,聽到了電梯裡的人感慨的說了句:「我已經有170多天沒去電影院看電影了。」誒,我一想,對啊,從1月27日至今,全國的電影院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開門營業了。各位,一個行業停擺了半年,損失會有多麼大呢?
  • 是誰,敲響了中國電影行業的喪鐘?起底背後的資本博弈
    誒,我一想,對啊,從1月27日至今,全國的電影院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開門營業了。 各位,一個行業停擺了半年,損失會有多麼大呢? 假如心臟不夠大,腦子不夠靈活,根本玩不轉電影行業。 尤其是對於春節檔的大製作來說,這是黃金時期,也是大家押注最猛的時期。 動輒數億的投資,籤了對賭協議的製片方和發行方必然小心謹慎,畢竟能賣多少票房都是一個未知數。
  • 看《花木蘭》選擇電影院還是"迪士尼+"
    《花木蘭》即將在國內的電影院上映,而在支持迪士尼旗下流媒體&34;的國家和地區,採用的卻是網上點播的方式。如果是你,你會更傾向於電影院觀看還是流媒體平臺觀看?首先體現在票價上:在國內,一般電影院的票價要高過流媒體的點播價;但是在國外,流媒體上點播的票價卻可能要遠遠高過電影院,比如說最近上映的《花木蘭》,點播價29.9美金,還要成為&34;的會員才能點播。
  • 電影院工作人員砸花木蘭宣傳板 花木蘭線上放映引不滿
    電影院工作人員砸花木蘭宣傳板 花木蘭線上放映引不滿  《花木蘭》被視作北美電影市場救世主的頂級大片,受新冠疫情影響,其上映日期多次推遲。近日,好萊塢公司迪士尼正式宣布放棄巨製《花木蘭》在部分國家的院線上映計劃,在部分國家改為線上放映,而此舉卻引來了部分電影院老闆的不滿。
  • 國外電影院怒砸宣傳板!《花木蘭》何時在國內上映?
    「電影定檔不能視為確定上映,上映需要接到發行公司的發行通知。」一位業內專家說。記者注意到,目前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尚未發布國內確定上映的消息。一些觀眾表示:「雖然是迪士尼出品,但花木蘭是中國人的故事,希望能在中國的大銀幕上看到這部電影。」作為2020年迪士尼推出的重磅電影,《花木蘭》發行放映一路命途多舛。
  • 《花木蘭》取消電影院,影院老闆砸劉亦菲海報,想想徐崢
    《花木蘭》取消電影院!影院老闆砸劉亦菲海報,想想徐崢劉亦菲應該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女演員,她年輕時在娛樂業發展,畢竟她贏得了神仙姐姐的冠軍,現在劉亦菲不僅在中國發展很好,而且進入了好萊塢,拍攝了迪士尼的《花木蘭》,雖然是民間傳說的中國,但他是由外國導演拍攝的,在眾多的演員中,劉亦菲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 《花木蘭》打開潘多拉魔盒 它開啟的先河恐讓電影院萬劫不復
    史上價格最高的視頻點播電影迪士尼對《花木蘭》的定價頗具爭議,觀眾們要想在「迪士尼+」上看到這部電影,除了支付6.99美元的平臺會員費以外,還要再額外支付29.99美元,相當於這部電影的票價是29.99美元。2011年的《高樓大劫案》曾在上映三周後,以60美元的價格向有線電視用戶出售,結果遭遇了慘敗。
  • 網賭賺錢?「賭球半月本金翻5倍的背後,喪鐘為誰而敲響」
    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什麼是喪鐘?喪鐘的來臨就預示著某種事物即將面臨死亡與滅亡,而對於我來說當我踏上網賭之路的那一刻,喪鐘已經為我而敲響 關注<莎莎小哥哥S>本文承接上篇反擊
  • 迪士尼減肥,電影院剜肉,《花木蘭》登陸Disney+|知料
    當被問及關於平衡影院與流媒體關係的問題時,艾格表示,「高預算的電影我們還是只會為電影院而製作,一些低預算的電影會為網絡平臺而製作。」3 個月前,在艾格的認知裡,讓《花木蘭》這種製作費用高達 2.5 億美元的電影直接登陸在線視頻平臺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做法。迪士尼對這部電影的期待非常高,但如今期待可能已經變成了擔憂。
  • 《花木蘭》宣布撤檔,電影院員工瘋狂砸宣傳板,眾粉絲:值得原諒
    》誕生於1998年,在29周年來臨之際,迪士尼宣布開拍真人版《花木蘭》,並且在2017年結束了《花木蘭》的所有選角,確定了真人版花木蘭的扮演者為劉亦菲。可是再充足的準備,也敵不過疫情來臨的迅猛,檔期延遲的消息,比宣傳的消息還要多、還要猛;一搜《花木蘭》,出來的不是這部電影的宣傳力度多贊,而是又延遲上映,人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情,也逐漸降溫了。
  • 《花木蘭》放棄院線上映後,電影院工作人員怒砸宣傳板
    《花木蘭》放棄院線上映後,電影院工作人員怒砸宣傳板時間:2020-09-16 22:41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影院老闆用球棒怒砸花木蘭宣傳板 可憐的劉亦菲被劈成兩半了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二,好萊塢公司迪士尼宣布放棄巨製《花木蘭》在部分國家的院線上映計劃,直接上線在旗下的流媒體平臺
  • 悍然網播《花木蘭》,精緻利己的迪士尼讓全球影院業抓狂…
    雖然迪士尼高層數次強調這次「院轉網」只是權益之計,是一場「一次性」的實驗,在迪士尼+沒有覆蓋的地區,《花木蘭》也將於同日在當地的電影院裡上映。但對於大部分影院從業者來說,無法從《花木蘭》中獲得預期收入,無異於是一道晴天霹靂。
  • 劉亦菲《花木蘭》變網絡大電影,票價200多,投票結果是觀眾心聲
    劉亦菲出演的《花木蘭》竟然變成了網絡大電影,要想看這部電影還需要花費200多,一些觀眾對此就不滿了。相信大家平時也有感覺,日常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電影票的價格也不過才幾十塊,而劉亦菲的《花木蘭》竟然要價200多,這讓觀眾難以接受。
  • 犧牲電影院,好萊塢終成"好萊塢+"
    如果說2020年,環球、迪士尼、派拉蒙的試探性轉網仍給電影院留有一絲餘地,那麼華納兄弟(Warner Bros)宣布其原計劃於明年北美影院上映的17部電影全部轉網,則直接將了電影院一軍。這17部電影裡包括《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
  • 除了電影院復工,還有這個好消息:舞蹈界「奧斯卡」《花木蘭》即將...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7月16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起有序開放的消息傳來,引發眾多關注。在經歷過文化演出行業的「至暗時刻」後,成都演出市場也逐漸步入全面復工階段。榮獲過荷花獎的舞劇《花木蘭》正式官宣,將於9月17日、18日走進成都城市音樂廳。《花木蘭》由「舞壇雙子星」周莉亞、韓真在創作了火爆全網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及舞劇《杜甫》後,攜手編劇朱海,作曲杜鳴,舞美設計師譚澤恩,燈光設計師韓江,服裝設計師王鈺寬,造型設計師賈雷等主創團隊創作的大型舞劇作品。
  • 國內大銀幕何時才能看到《花木蘭》
    定檔不等於確定上映「電影定檔不能視為確定上映,上映需要接到發行公司的發行通知。」一位業內專家說。記者注意到,目前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尚未發布國內確定上映的消息。一些觀眾表示:「雖然是迪士尼出品,但花木蘭是中國人的故事,希望能在中國的大銀幕上看到這部電影。」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經典IP「出口轉內銷」,不妨多給些鼓勵
    「花木蘭」作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從電視劇到電影已經被多次搬上熒幕,每一次都有大膽而新鮮的改編,給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美國迪士尼1998年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中,花木蘭成為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第八位成員,也是迪士尼的首位亞裔「公主」。這個中國經典的大IP ,已經成功「出海」,歷經二十多年在全球的影響力仍然長盛不衰。
  • 《花木蘭》流媒體上架,有電影院不滿迪斯尼這一決定,砸了宣傳板
    迪士尼新片《花木蘭》宣布在全球一些國家取消院線上映,直接上線流媒體,引起了一些電影院業主不滿。法國一家獨立影院的老闆將一塊《花木蘭》的影院布置橫版海報給砸壞了,視頻在網上流傳。近日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新片《花木蘭》宣布在全球一些國家取消院線上映,直接上線流媒體,引起了一些電影院業主不滿,甚至有影院老闆用球棒砸壞了《花木蘭》的影院布置橫版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