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不管誰繼任美國總統 都會對中國更強硬

2021-01-0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美國媒體1月13日報導稱,2016年美國總統初選競爭激烈,由於參選人來路和身份讓人眼花繚亂,亞洲國家憂喜參半,而美媒認為中國擔心不管誰繼任總統,都對會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

有美媒稱,亞洲地區對美國的經濟和安全至關重要,由於網絡安全問題、南海和經濟等問題,美國總統參選人對中國的關注程度超過其他任何亞洲國家,而中國也非常關注誰將當選美國總統。

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亞洲問題專家葛萊儀(Bonnie Glaser)在2016年亞洲預測會議上表示,「中國擔心下屆總統會比歐巴馬更強硬」。

葛萊儀說:「中國擔心不管誰出任下屆美國總統,都會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在某種程度上,中國認為歐巴馬總統在一些問題上比較軟弱,願意擱置某些問題,比如伊朗和氣候變化問題來換取合作。」

葛萊儀說,中國熟悉希拉蕊•柯林頓,知道她的立場強硬。中國也聽到了馬可•盧比奧去年11月發表的有關中國政策的講話,他的立場也非常強硬。不過她說,在對華政策問題上,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立場相近。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問題高級顧問克裡斯託夫•詹森(Christopher Johnson)贊同葛萊儀的看法,不過他認為,本次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中冒出好幾位政壇新人,「讓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對他們的政治主張感到茫然」。

葛萊儀指出,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入主白宮,「臺灣都充滿信心,相信美國都會履行臺灣關係法」。不過葛萊儀稱,臺灣可能認為共和黨人入主白宮對臺灣更有利,會向臺灣出售更先進的武器。葛萊儀說,雖然歐巴馬政府向臺灣出售了大量武器,但不願售臺「挑釁性」的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和美國關係的日本和韓國,也對美國的政治體制抱有信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韓國問題專家車維德(Victor Cha)說,韓國和日本一樣,也非常依賴於跟美國的關係,最近民意調查顯示,各種收入階層、各種教育程度以及各種年齡的韓國人都對美韓關係持積極態度,在某種程度上韓國比日本更加信任美國。

相關焦點

  • 又一鐵腕總統來了,對美國制裁叫板:來戰鬥吧!比俄羅斯還強硬
    說起當任的領導人中誰最強硬,大多數人會想到俄羅斯的總統普京,而且國際上也把普京稱為「鐵腕總統」,但是如今出現了一位比普京還要強硬的總統。戰鬥民族俄羅斯的「小迷弟」這位比普京還要硬派的總統是俄羅斯車臣共和國的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甚至可以說卡德羅夫是普京的「小迷弟」。
  • 俄媒評美對臺軍售:難改兩岸軍力對比,專家稱大陸應強硬對臺施壓
    在12月7日美國川普政府宣布新一輪對臺軍售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表了專欄作家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的署名文章,文章引述多位專家的話評論此次美國對臺軍售。他們強調,沒有任何美國軍事裝備能夠改變臺灣海峽有利於中國大陸的力量平衡,稱大陸有能力應對臺灣的「軍事化」問題。大陸能對臺灣軍事化作出實質性和強硬回應。
  • 杜特爾特這麼強硬地反美,為何美國不制裁他?別再被他給騙了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也很少去輕易惹美國,尤其是那些小國,自身發展情況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還要去抵制美國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被打壓,最後的結局會很慘。美國一直都在發展自己的力量,不斷去拉攏各種小國,基本上每個地區都會存在一些美國勢力,從而能夠與其他反美的國家進行抵抗。
  • 美國人找到心中答案:普京最適合當美國總統
    美媒本月24日報導,近日,美國大選最後一輪辯論落下了帷幕,由於規則的限制,這一次辯論並沒有像上一次那樣混亂,不過也只是吵架吵得比較有秩序罷了,辯論完之後,雙方都宣稱自己贏得了辯論,而根據美國民眾的反應,最大贏家似乎是俄羅斯總統普京。
  • 林肯上臺之前,對南方最強硬的美國總統為什麼南方出身的?
    在獨立戰爭到南北戰爭的近百年時間裡,美國最突出的社會矛盾就是「南北之爭」。在林肯就任總統前的二十餘年裡,美國南北矛盾激化,連續幾任總統都因南北矛盾而灰頭土臉,到現在都評價極低。
  • 70後霸氣領袖,比普京更強硬,揚言讓美國跪下,誓與俄羅斯共存亡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如今世界各國經濟都如雨後春筍,最發達的國家無疑是美國,而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就是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是發展自身的經濟,為了不落後於美國,他們國家也是合理利用人才,而且還有一個態度強硬的總統普京。
  • 全美達成「共識」,不管誰當總統,中國的「結局」都只有一個!
    自從川普擔任美國總統之後,開始對中國進行窮追不捨的打壓,尤其是在疫情爆發之後,更是升級了對中國的制裁手段。起初在疫情源頭問題上對中國進行污衊和詆毀,隨後在科技領域對中國的企業華為進行打壓,近日更是在中國南海部分水域進行頻繁的軍事活動。
  • 專家警示美武力介入釣魚島 終結中國發展機遇期
    專家警示美武力介入釣魚島 終結中國發展機遇期   原題:警惕美國插手中日「島爭」  中國應該警惕日美聯手「引蛇出洞」的陰謀。
  • 子夜法例:歷屆美國總統的任期最後,為什麼喜歡給繼任者挖坑?
    歐巴馬第二任總統任期末強推的「醫保法案」,以及現在川普政府叫囂要對華更加強硬,都可以看做是「子夜法例」的表現。那麼,為什麼歷屆美國總統的最後任期,都喜歡給繼任者挖坑呢?一、以「子夜法案」給繼任總統挖坑的習慣,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美國兩黨分裂日漸嚴重,在卡特總統以後開始的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的分歧,由來已久,但是最開始受制於美國國力還沒有那麼強,兩黨都需要「相忍為國」,所以分歧還處於可以管控的範圍。
  • 美國政壇鐵娘子兩次無緣總統一職,錯失美國第一任女總統的機會
    11月3日也就是今天便是美國大選的投票日,如今拜登與川普正在角逐美國總統的位置,原本盡顯劣勢的川普在拜登「郵電門」之後竟然扳回了局面,這一情況令人不禁聯想到了柯林頓夫人希拉蕊,因為這一情況與當初希拉蕊,川普爭奪美國總統一職的情況是一模一樣的。
  • 歐巴馬——強硬總統真實的另一面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裡,歐巴馬無疑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總統之一,他從一個毛頭小子到後來的總統,他的經歷可以說是一部勵志大片。不管怎麼否認都好,他確實為美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姑且不花太多的筆墨去評價他的影響力,本文將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歐巴馬——強硬總統真實的另一面。
  • 川普:中國插手美國內政!美反間諜機構:我們怎麼不知道
    文|晨曦 審|安瀾 美國總統大選將至,川普不專心為競選做準備,反而聯合盟友,相繼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上為自己炒作。試圖藉助情報局的「調查結果」,宣稱中國可能會幹預美國總統大選,在「兩個選擇」中力挺拜登。對此,情報局站出來回應,我們怎麼不知道,沒聽說有這樣的事情。
  • 歷任美國總統名單:美國歷史上九位副總統轉正後的政績如何?
    另外,美國副總統是總統的第一繼任人選,一旦總統於任內死亡、辭職或被撤職,副總統會立刻繼任,所以副總統經常被指與總統「只有一個心跳的距離」。除此之外,副總統基本上是個無所事事的閒官,就好比汽車後備箱裡的備胎,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那麼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有哪些副總統直接繼任總統呢?
  • 華春瑩:希望美所有患者 治療與總統一樣「一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月4日就在推特上表達了對美國新冠患者的關切:「昨天,美國報告了4700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600例死亡病例。這些病人面對的苦難令人心碎,衷心希望所有美國患者,都能得到像總統一樣『一流』的治療待遇。」
  • 看一看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是誰?
    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是有年齡要求的,必須年滿35周歲,才能參與角逐總統大位。實際上美國歷史上的45任總統宣誓就職時年齡都在40歲以上,其中年紀最大的總統就職時,已是70歲高齡。那麼,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是誰呢,他就職時年齡又是多大呢?
  • 白宮打臉川普 列舉前幾任美國總統對比川普
    原標題:白宮10天3次打臉川普 美總統「先硬後軟」有先例 有記者問,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提到與臺灣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並質疑美國為何要受「一中政策」束縛,白宮如何評論? 厄內斯特回應稱,在歐巴馬政府的領導下,美國仍堅定信守「一中政策」,這也是美國歷屆兩黨政府都實行的政策,不只美國從中受益。「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歐巴馬政府不把臺灣及『美臺關係』視為籌碼,臺灣是美國的夥伴」。
  • 美總統高興不到2天,拜登又拿下史詩級勝利,中國再次傳出好消息
    川普吹噓自己防疫功勞關鍵時刻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吹噓自己的抗擊疫情成就,據環球網報導,川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今美國已經有15%的人群獲得了群體免疫,這比疫苗更加有效。美國媒體解讀川普所謂"群體免疫",指的是美國確診人數。
  • 還想繼續打「中國牌」?美媒用三件事告訴拜登,每件都不簡單
    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據報導,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撰寫的回憶錄《應許之地》已經出版,其於書中坦言,擔任總統期間在對華策略抉擇時曾在「過度強硬」和「不夠強硬」之間搖擺不定,雖承認中國之發展又不甘於中國之崛起,故而「疑神疑鬼」
  • 美專家:誰還小看中國?人家已經用「技術」打臉發達國家
    閱讀本文之前,可以先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每天都會更新文章,讓大家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如果閣下覺得鄙人的文章寫得不錯,請點讚支持,閣下有任何的想法或建議,也都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點讚留言評論,就是您對我最大的認可,謝謝支持!
  • 80年代在任天堂紅白機上選舉總統:《美國總統大選》
    不用說,與蘇聯的冷戰雖然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但依然是美國外交上的重點,「SDI星戰計劃」也是遊戲中候選人可採取的重要政見;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尚未廢除,是否加以制裁將會影響到自由派選民的觀感;巴拿馬運河依然由美國掌控;而是否要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親美遊擊隊,也是玩家需要深思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