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畫春,春宮畫作為古代文化之一,為何在宮廷如此盛行?

2020-12-12 月照華庭

現在人一說到春宮畫自然就想到了小黃書,其實古代的春宮畫並不是我們想像得這麼低俗,而且它還具有很高的欣賞功能和教育作用。

後世的人們通過研究這些,可以了解古代人生活中的習性和風俗。

春宮畫又稱為春畫,開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教育青年男女性啟蒙而流行起來的畫作,主要分為明畫和暗畫兩種。

在古代性是一種很私隱的東西,所以春畫一般沒有掛軸,都是以絹制手卷或畫冊形式流行。

春畫的歷史久遠,可追溯到秦,但是由於年代久遠的原因,所以漢唐時期的畫作很多都已經失傳,目前存下來的都是明清時期的作品。如宋代《春宵秘戲圖》、元代畫家趙子昂畫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宮畫也不存世。

而這些畫作中,尤以唐寅的最為出名。

唐寅又名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他以詩書畫享譽中國文壇畫壇,十五歲的時候就中了鄉試的頭名。後參加會試,還中了解元,所以也有人稱他為唐解元。

眾所周知,唐伯虎不僅聰明,而且非常的有才華,尤其他的畫更是千古一絕,擅畫山畫水,尤其擅長仕女圖。他筆下的侍女或端莊或嫵媚,都非常的傳神。

不過因他擅長畫侍女還有春畫,所以有人稱其為風流才子。

不過為什麼唐伯虎筆下的侍女會如此的生動。主要是因為他仕途失意後,對朝堂不滿,於是終日和風塵女子在一塊,以她們為模特為她們作畫。所以,他筆下的仕女才會如此的傳神。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有點類似於中國的人體藝術層面了。

唐寅春畫並不是為了惡趣味,不僅是為了謀生,且不說它的文學價值,也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反抗和無聲的抗議。

春畫其實不止具有的文學價值和教育價值,它還有很多別的作用。

一是「避火」。這聽起來非常的奇怪,古人很多都會在自己的書房或者書中放上一卷,以防止火災,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和一個傳說有關係,傳說中的火神是一位美麗漂亮的姑娘,但是脾氣不好,容易發怒。由於犯了錯誤被天帝罰下凡間當了一個灶下神,她平時喜歡穿黃色的衣服,一發怒就變成了紅色,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在書櫃中放春畫,當火神看到這些令人害羞的畫面時,就會面紅耳赤的離去了,也就避免了一場火災。

二是作為「門畫」。天津的楊柳青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的文化名鎮,文化藝術形式在這裡非常的多。據說那裡生活的人都可以提筆點染,執筆畫畫。

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楊柳青這一帶,也有好些人的生活十分的貧困,所以這些貧困家庭的婦女就會自己在家中畫上一些春畫,然後趁著年節去街上賣,而且生意還不錯,更是成為一種習俗。

大家肯定覺得買春畫過年很離奇,其實很多人買回家是用它來闢邪的。把春畫買來當作門畫或許是人們對於傳宗接代的事情看得很神聖,所以賦予它們一些神性,認為它們可以拿來闢邪、擋災。

據荷蘭漢學家高羅佩考證,這種過年貼「春畫」的現象直到建國後才消失。

三是作為「嫁妝」。女子出嫁父母都會給陪上一些嫁妝,男子送上聘禮,這是中國曆久不變的習俗。但是古代社會人們的思想非常保守,青年男女甚至很少接觸一些異性。所以古代形容大家閨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在這種情況下,男女之間對夫妻之事,自然就十分的懵懂,不解。尤其古代時候男女婚配的年齡都在十幾歲左右,自然對性方面的知識懂得就更是少了。

所以,在女子出嫁的嫁妝箱底,父母都會放上幾冊春畫,以傳授教育夫妻之事。這些小夫妻就可以跟著畫冊學習,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父母「祈子」的美好祝福。

不可否認,性學是一種科學,春畫作為這種科學媒介的一種,用以傳播和教育,也是古代的一門藝術。不僅在古代,哪怕是在現代,也出現了一些性無知的現象,中國現在也開了生理教育這門課程,這對青少年的成長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簡介: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解說)六十件日本江戶時代的春宮畫版畫和畫冊7月17日在香港亮相,展現了數百年前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和生活場面。   這些是多位日本古代著名畫師的作品,包括生於約250年前的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等。
  • 江戶春畫:日本古代的色情文化
    字面上理解,春畫就是「春情畫」,類似於中國的「春宮圖」。雖然春畫起源於平安時代,但是那時候由於印刷技術和複製水平有限,春畫是當時的奢侈品,只有少數的上層階層可以閱讀。江戶末期至明治時代之間(19世紀後半),價格極為低廉的浮世繪以木版宣傳單及繪本的形式大量印製,浮世繪是一種在木板平面上刻出複雜而又精緻的線條,再彩拓成畫的高超技術。
  •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
    日本人為何對「妖怪文化」如此痴迷?日本姜子牙之史上最強陰陽師其名曰安倍晴明,擁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12式傳說他把他的12式神藏在了這條街上於是乎,日本就有了百鬼夜行這個人見人怕的典故但是百鬼夜行也出現在了那個年代的很多繪畫藝術作品中妖怪也成為日本文化元素之一
  • 中國不產獅子,為什麼獅文化如此盛行?
    但是,人們只能將其作為一種奇獸異獸來看待,多次被列為不受歡迎的貢品。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一是獅子的實用價值不大,因為獅子難以被馴服,不能當作狩獵工具;二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獅子這種過於兇猛的野獸,難以被視為聖物。所以,在獅子開始被帶到中國時,只是作為一種觀賞性的猛獸,在皇家宮苑內供人消遣娛樂。
  • 日本春宮畫碰撞西方觀念
    在現代人眼裡,這可能是一幅淫穢撩人的場面,但事實上,這可是古代日本偉大的藝術成就之一。這幅木版畫的全名為《漁夫妻子的夢想》,由日本著名畫家葛飾北齋創作於1814年間,這種類型的畫被稱為「春畫「,是一種複雜的藝術形式,興盛於日本1600到1900年間。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我也同樣認為這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種強者崇拜。此時弱小的人類渴望得到自然強大這股無形的力量的保護,從而想像並創造出神靈作為他們心靈世界希望的守護者。其中圍繞在他們周遭,已超出當時人類常識所能理解的那些可怕、詭異且黑暗的未知力量,他們只能創造出妖怪,來作為這種詭異現象的合理解釋。日本以山地地形為主,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並且四面環海。
  • 如今古風文化盛行,你可喜歡油紙傘?傳承油傘古代文化,與時共進
    如今社會上,古風文化盛行,昔日輝煌、落寞的油紙傘文化再度得到盛行,那麼,你喜歡古風文化中的油紙傘嗎?我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中的幾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下雨天,有些人愁苦不堪,認為這是發生不好事情的開端。
  •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西川祐信春畫作品還是生動、細緻入微的美人畫?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今天,知美君就帶大家看一看平時比較少見的,詼諧而又充滿創意的浮世繪——遊繪。「遊繪」這個詞在字典中查不到,是一個美術史上也不存在的新詞。
  • 古代春宮圖用處多多 除了性教育外還可以拿來做嫁妝喲
    關於春宮圖的最早起源,一般認為是漢景帝的曾孫、漢武帝時期的廣川王劉去,畫男女交接狀於屋。春宮,意思就是指太子的宮殿。隋煬     原標題:古代春宮圖用處多多 除了性教育外還可以拿來做嫁妝喲     說起春宮圖,大多數人 想到的可能是那些赤身裸體、男女交合的不潔畫兒。
  • 以針代筆——弘揚宮廷刺繡文化
    2010年,遼繡被瀋陽市政府確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何曉霞成為「遼繡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遼繡被列為我國十大繡種之一。 故宮博物院中珍藏著許多刺繡畫作品,底稿由歷代皇帝親手繪製,極其珍貴,在刺繡藝術品中級別最高。這些刺繡畫都是採用天然植物及礦物質作為染色材料,不能長期暴露在外,在陽光照射下極易掉色,故而不適合展覽。
  • 小茶葉也能加工成大美學,清朝「茶葉之美」為何能盛行?
    而作為賓客大多會迎合主人對於此茶讚賞一番,順便表達對主人的感激之情。 其實,在清朝飲茶之風之所以能如此盛行,和清朝當時的政治體系密切相關。因為當時文字獄的限制,文人的形式頗為遠嚴峻。那麼,無處宣洩內心苦悶文人用飲茶來取悅自己,不失為一種悅己怡人的好情致。
  • 原本只在宮廷「生存」的法曲,為何能在唐朝能夠融入百姓生活?
    唐玄宗出於對法曲的偏愛,還在社會中專門設立了演習法曲的機構,就是梨園,可見法曲在唐代極為受歡迎,然而,為何法曲為何能在唐代深受重視與歡迎呢?一、隋朝時期音樂機構為法曲打開了知名度法曲在唐朝不僅是作為一種宮廷音樂體制而存在的,它已經發展成為整個社會中平民化、百姓化的基礎音樂形式和文化。
  • 浮世繪大師之鈴木春信
    鈴木春信(1725-1770)生於江戶,原名穗積次郎兵衛是日本浮世繪後期的代表畫家之一,他致力於彩色版畫的創作,特別擅長描繪女人各行各業的女性從業者其中歌舞藝伎最多,中國明清時代的繪畫對他的影響很大,像「拱花」印法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並特具自我風格逐漸形成獨成一派的「春信式」。
  • 轉官難、地位低,古代皇帝的御用畫師們,地位為何如此「尷尬」?
    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宮廷繪畫也有重大突破,唐明皇廣招藝術人才奉於宮廷,授予官職,同時也集中了一些畫工,形成強大的宮廷繪畫力量。而兩宋時期的翰林圖畫院,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據可依的宮廷繪畫機構,在繪畫史佔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和影響。
  • 寬袍大袖:中國古代的官服,為何總是以寬袍大袖作為審美追求?
    現代的剪裁設計與古代相比存在很大區別,所以按照我們現代人的理解,就算是古代相對於比較修身窄袖的設計也會讓很多人感覺到肥大。根據出土的文物以及史實的考證,官服「寬袍大袖」的設計始於明朝年間,此類官服跨越了兩個朝代,存在幾百年歷史,那麼古人為何會將寬袍大袖作為其獨特的審美特點呢?
  • 古時候為什麼龜文化盛行?還得到人們的認可
    所謂先知與智者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經常會出現一些被稱為先知或者智者的人,他們在一群人裡擁有特別高的聲望,並且其他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去問尋先知的建議。作為先知,這些人一定是擁有比較高文化素養的,他們對什麼東西都懂一點,然後比如你說某個神只要祭祀豬就可以下雨,先知偏說的祭祀活人,一般先知地位很高,你難道敢跟他去吵?所以慢慢的這些東西就這麼傳承下來了,並且經歷更多年歲之後無人敢質疑。
  • 古代孔雀是御苑寵物,宮廷畫家都畫孔雀,崔白、郎世寧等留下佳作
    人們自古喜愛禽鳥,甚至作為圖騰崇拜。孔雀最接近神話中「鳳」的形象,是百鳥之王,是美好、祥瑞的象徵。孔雀在西漢時已傳入中原,孔雀是邊陲進貢王室的珍稀貢品。由於權貴喜愛,宮廷畫師將其入畫,並運用到工藝品上。
  • 宮廷音樂:雅樂與燕樂,試問「雅」與「燕」下的文化蘊涵
    在近300年的發展過程中,唐朝形成了各種形式的文化,其中宮廷音樂文化成為許多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唐代宮廷文化可以說是音樂文化的發展高峰,也是唐代音樂文化的最高成就。唐代宮廷文化是在前代音樂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又不斷創新,對後世音樂的發展起到了獨特的示範作用。
  • 三朝元老級宮廷畫師,曾被賜稱「畫狀元」,所作山水美輪美奐
    風流佳畫專注於書畫傳播推廣,為文化領域添彩三朝元老級宮廷畫師,曾被賜稱「畫狀元」,所作山水美輪美奐文/文涓他是清朝畫狀元,追求華美裝飾性風格,所作山水畫美輪美奐唐岱,清朝滿族畫家,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得到三位皇帝看重,是清代有名的宮廷畫師之一
  • 古代女子性啟蒙,竟是從看春宮圖開始
    因為一開始,春宮圖其實是作為女子新婚之夜的性啟蒙讀物而出現的。▼在古代,男子上學讀書,老師會專門講一些關於性的知識,作為性啟蒙和性教育,並且結婚之前也有侍女和妓院,甚至還會有人專門對新郎「言傳身教」,比如《紅樓夢》裡襲人帶寶玉「初試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