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又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他統治楚國的一系列行動,在當時得到了不少史學界的認可,儘管有些學者認為他窮困潦倒,但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他也確實成為一位神人。因此人們對諸葛亮的失敗和他的去世都感到十分悲痛,甚至有人感嘆為什麼諸葛亮死得這麼早,他還能再活五百年。這句話雖然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挽留,但在史書上卻曾有過一個流言,說諸葛亮早死實際上是報應。由於諸葛亮做的事太多,有缺陷。
看到這裡,許多人都會感到很驚訝,諸葛亮這樣一個大公無私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麼缺德的事來?再加上諸葛亮是個衣冠楚楚的人,我們想像不出唐國強那樣的諸葛亮會有多出彩。事實上,歷史記載中,諸葛亮確實做過許多令人驚嘆的事情,只要對比一下諸葛亮的計策,就會發現問題所在,諸葛亮最擅長用自然之力來對付敵人,一火一水,從來都是毫不客氣的。
比如諸葛亮第一次面對曹操時,他就在徐州放火,燒毀了曹操的軍隊,後來在赤壁之戰中,周瑜和諸葛亮再次合作放火,燒毀了赤壁,曹操的數十萬軍隊又溼透了灰。接著在與藤甲兵的戰鬥中,諸葛亮又一次火燒藤甲兵,不計其數的人被燒傷,過程簡直令人目瞪口呆。因此許多人都感嘆諸葛亮的行徑實在是太可怕了,他雖然是不得已而為之,但這種行徑難免有損陰德。
這個諸葛亮在燒藤甲兵時,曾直言不諱地表示燒藤甲兵的行為是不得已之舉,但這種做法畢竟是違背天道的,所以後來他就不再真正地用火攻,而是選擇了傳統的作戰方式。於是諸葛亮當年造化弄人,運用了太多的神力,以致最終使自己的命運受到了極大的損害。除此之外,諸葛亮還做了一件更不盡如人意的事,當年借東風,在《三國演義》、《三國志》中都有隱喻,諸葛亮確實是借了風,但借了風之後他一直沒有還,所以上天對他上方谷的一場大火,也來了一場大雨,是對他的懲罰。
因此說這一連串的傳說,有許多與歷史事實不符,但歷史的流言,其實也表達了人們對天命的看法,雖然世上無神無神,但人有三寸不爛之舌,人對未知的敬畏,也約束著人類自身的道德,雖然軍隊在戰鬥的過程中,雖然超越了人類的底線,但我們還有一點良心,水無情,生命也有限,如果只是為了戰爭,為了政治而進行殘酷的操作,其實最終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危機。而且這也是諸葛亮的悲劇,給大家一個很重要的教訓。
而這一年借東風的世界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世上永遠是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如果和上天借東西不還,那麼很可能會導致天災。雖然這種說法有玄學之嫌,但我們可以超越玄學去領悟歷史的教訓,對一切事物都保持敬畏之心,如果過度地縱容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終的結果可能是英年早逝,也可能是天道制裁。還有許多史家留下的這個流言,也許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戰爭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我們應該謹慎行事,不要放縱過度,否則即使是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也會受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