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謝氏字輩 (最近版上)

2021-01-21 謝氏家族網

點擊上方 藍字  加入全國謝氏宗親交流群


「字輩」約始於唐代,就是同宗同輩人都用一個固定的字來代表,讓人一看便知是某個家族的第幾輩(第幾代)人。字輩名一般都是二字名,其中一個字代表輩分,另一個字是同輩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符號。因為輩分名具有明顯的傳承性,所以直至現在仍被一些家族所採用。有些人雖沒有按照輩分起名,但是,各自屬於哪一輩分,基本是清楚的。輩分是家族世系次第的分別,都明確寫在族譜裡。

謝氏沒有在全國範圍排過輩次,自然沒有全國統一的字輩,但不同地區聚族而居的謝氏,大都有本地區制定並世代承襲的昭穆(即字輩)。全國共分34個省級行政區,現收錄貴州省各地區於此按拼音順序分述如下!如沒有收錄的請聯繫小編更新。


本文由貴州各地宗親合力更新,歡迎宗親們留言補充!

感謝各位為此付出的宗親本家。

如有問題,直接拉到底部留言。


一、安順市

1.么鋪鎮羊場壩、鎮寧等,秀二祖(又名秀夫)乃入黔始祖,原籍湖南常德府桃源縣七丘村。系明洪武十二年授封永平候謝成次子。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隨鎮遠候顧成部進入貴州,任左軍都督府將軍,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在領軍功打半城關(今安順么鋪大屯關)時陣亡,後追封為左軍都督。字輩:

君正定國治,墀大族世天。祖昌士毓提,永庭恩成安。

朝登啟仁壽,建業輔江南。武陵本源遠,德澤昭西黔。

明達光宏宇,華章紹英賢。雲湘同寶樹,忠孝萬代傳。

2.關嶺一帶之三公,祖籍江西,一世祖勝三公,二世祖發起公,三世祖道然公,以25字為家譜字輩:

勝發道文億,克廷正然以,起天定國祥,立地成忠厚,家和萬年康。

3.安順一帶xx支系字輩:

宗德正深純,家興廣厚增。從中存本體,守法念天倫。

作述全謀正,維持建策勳。用志能端品,光榮世代親。

4.臘鄉支系始遷祖遷自江西南昌,先遷織金貓場,再遷至現址,字輩:…廷開國全坤道…

5.三公入黔開基六百餘年,繁衍發展子孫二十餘代,遍及南北盤江兩岸,從班輩取字分為16支族,為使各支族能明確對應主線,前十九代字已成為起用了的字譜。從第廿代用「興」字為本次修譜新編班輩第一字,意為家族興旺發達。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明 周廷禮義興。

豐功伯卓偉,寶樹東嶽啟;雲貴漢康安 和順光兆平。

賢澤集金梓,齊奉徵善本;學海修耕讀 恩育舉譜章。

崇根支系

萬雲房系

顯華房(花貢)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明周廷禮義興

1

富貴

顯榮房(猴場)

正崇法元文應景,萬顯大尚登開應明周朝禮義榮

2

智信

顯林房(猴場)

正崇法元文應景,萬顯大尚君開應明周朝廷義禮(仁)   

3

智信

時系

再林房(花貢)

正崇法元文應景,時再廣尚登元應明周朝禮義榮

4

富貴

崇友支系(崇本)

文尊房系

萬啟房(猴場)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仲昌廷義禮智

5

萬奇房(猴場)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仲朝廷遠國家

6

仕澤

萬玉房(猴場)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仲朝廷義禮智

7

萬玉房(中雲)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顯大尚登元永仲朝廷遠國家

8

仕澤

萬軒房(中雲)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還成尚登元永仲朝廷遠國家

9

仕澤

玉先房(中寨)

正崇法堂文應景,萬還成尚登元永仲朝廷遠國家                                        (選、明)(松)

10

仕澤

文舉房系

德文房(黃家大寨)

正堂法堂文應德,華朝成尚登開永仲周廷遠國家

11

仕澤

德文房(馬鞍山)

正崇法堂文應德,華朝成尚登元應明周昌禮義榮 

12

富貴

德明房(謝劉)

正崇法堂文應德,俊子啟世如紹從家祚凡衍盛安

13

邦定

德斌房(謝黃)

正崇法堂文應德,文才秉俊紹德道玉安熙繼昌芝

14

蘭馨

文遠房系

盤縣

正崇法堂文應聘,紹宗成尚登開應明周廷禮義永

15

加添

文芳房系

關嶺

正崇法道文應景,玉克廷政然永啟天定國祥立弟

16

成忠

6.普定謝洪才支系:本支系來自於 江西吉安撫寶平泰合縣,豬市巷四輪碑為記號,來入貴州大定府鹽號局(今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三房人分支每人一升鬥銀子,剩於三氈窩帽銀子每人一氈窩帽)居說長房上雲南,么房下四川,二房留駐大定府。本支搬來貴州有謝登科,謝廷貴,謝啟雲,謝洪才。謝洪才以下的情況基本知道!後來居住在大定六重梯子巖和小米落。字派:登洪盛永正,南成少發富。(普定謝興794206282)

7.安順平壩謝超(1174867361),齊伯鄉,又到十字鄉。字派有一句是:文章秀仕開。

二、畢節市

(一七星關區

8.燕子口鎮一支字輩:

天地君親為伯娘,德義經邦曰安才。祥發世友碧萬年,聚康知科送地澤。

年豐三視達上延,卷秀文章家國棟,禮讓城池退古賢。……

9.大橋支系:壽宣師薦升,世走紱為聖,汝必以大德,宗國永錫昌……

10.畢節千溪,謝成-謝鉦 謝再德 謝鈞;謝再德-謝榮 謝顯;謝顯-謝立封  謝應封  謝懷封;謝應封-謝番潛-謝潤淵  謝復淵;潤淵-謝景澤。景澤以下就是:萬聖朝御林,發文天永廷。國開元明興,安邦必良臣,世澤選南徵。

11.畢節海子街:南學國正顯,忠成發達遠,仁義禮自信。南英後裔,尋南林一支宗親。(謝仁興2899301037)

12.畢節市朱昌鎮宋伍村走馬田坎,謝朝貞支系,字輩:朝廷榮正單元國,明德成家遠,宏開濟世芳,克光先祖智,木本水源長。

13.畢節木工(qq 1953145114)支系來源於江西湖廣寶慶府麻城縣孝感鄉。分為二支系:

一、代從正大元,奇文定國全,安邦為臣相,永林照萬年。

二、代從恩玉文,再林大紅琴,烈時光宗祖,優熙萬?明。

14.先祖謝洪成於調北徵南期間從湖北荊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起程赴戎從徵,落業四川省瀘州小市。後遷至古藺縣任職數年,又遷至大定府畢節縣屬南屯法嘎三尖角落業居住,便取名為法嘎謝家寨。從法嘎分為三房,一房遷四川省永寧府所屬水潦居住;一房仍居住法嘎;一房遷生機鐮刀灣。現族人主要分布在七星關區團結鄉、生機鎮、林口鎮、四川省敘永縣水潦鄉。 原序(回憶原《謝氏族譜》記錄):代廉承秉啟,思朝應發明。興國光榮永,華緒俊秀登。繼序字輩排行詩培德昭盛世,學良兆文龍。懷恩正耀祖,敬孝定顯宗。

(二)織金縣

15.雞場鄉修文縣村(源自貴陽市修文縣)文龍公一世祖謝起金、二世祖謝文龍系來源於修文扎佐。——摘自一九六三年譜書譜文:

起文元高逢應,朝廷世代卿;榮華連茂盛,永發萬長春。

國正得忠良,顕耀作安康;明星精光照,彩貴赴科場。

錦鏽孝和順,普雲家道興;達慶工農地,禎祥後延登。

(2014年修訂):

文元(雲)高逢應(運),朝廷世代卿(青或清)。榮華連茂盛,永發萬長春。

國泰衡忠義,邦安照明君。雄才有帝道,寶樹揚家聲。仁禮必雙慶,詩書定驕英。

祖靈弘光耀,睿智偉業興。壯錦通富貴,棟梁達乾坤。慈孝澤祥順,博涵平慧根。

海暢龍歡騰,少帥榜先登。傳訓頌美德,存譜尚天恩。

16.綺陌政公支系:入黔始祖謝飛鵬,祖籍應天府竹子街烏衣巷,扈尋建文入黔,約八代後,政公避戰亂離開「城外」到織金,初於東山之下居住,後到桂果鎮小馬場定居,葬彼焉,二世祖遷二塘灣塘大院,四世祖匡、學、文、寨四兄弟遷綺陌中營。字派為:政峨教匡明貴(以名為輩),大庭魁仕永,忠道振家聲,詩書承祖訓,純孝荷天恩。

17.貓場鎮四甲滿己公隨南明大軍西撤由川(原筠蓮縣現珙縣底洞鎮玉和鄉)入黔,隱於織金四甲,老譜為1855年的苗人叛亂所毀:

滿仲玉榮火。仁廷世文,永紹克業,乃祖嘉謨,應垂和壁,先澤遠長,邦國之光,天錫純武,宜爾大昌。

18.中寨鄉嶺崗村(原屬於那架區,赫章已傳到顯字。織金-謝正軍)字派:洪開明盛學,國家正顯洋

19.熊家場大寨村支系,祖籍江蘇南京烏衣巷竹子街,明洪武調北徵南入黔,祠堂修在「田南新寨」,後遷修文扎佐,清雍正年間入織金貓場五甲,入織始祖謝世祿,生子成學、廣學,遷依聾狗場雨腳田,六世謝字華隨母遷雲南省昭通彝良縣洛澤河鎮筍葉龍塘鐵匠寨,七世玉(福、天、春、恆、正、國)又隨父母謝字華、顏氏遷回貴州六枝三家苗、梭嘎、老馬水井居住,1913年部分分居於織金縣熊家場鄉、普定縣雞場坡鄉、關嶺縣永寧鎮等地,字輩:

世明興學筆,字玉益堂春,文章承祖訓,道德首先遵。(謝春祥18334167899)

20.參見55條。桂陽州長沙府西鄉上進裡二都九裡石板堂青安廟珠美頭(織金)支系家譜字輩:

陳留開闢宋元間,嫩幼諫千萬福川。朝廷興永孟仲季,光明正大五常全。

賢才顯貴榮宗祖,文武連芳裕後先。開相善良純孝友,生生世世沐思綿。

21.祖籍福建江州府(疑為汀州府)小地名上品,進入貴州大方再到納雍和織金,始祖謝元登(元字輩四兄弟:一在納雍,兩家好像在赫章,另一在威寧),織金支系聚居在涼水井和板橋永興村肖家寨和以那;民國時才修訂的字輩:

義勇元文天,家國興仁讓。開啟繼忠厚,有德永錫良。

擇首先純正,學樽隆志昌。克登書世舉,成大福為光。

傳名知發貴,春能繪其芳。遠榮安定美,祖應必年長。 (織謝明忠2798673008)。

22.入黔始祖謝西龍,祖籍江西撫州臨川松湖笙寄居貴州織金縣城,乙巳科拔貢,知貴定縣、修文縣、錦屏縣、開泰縣、湄潭縣等,有十餘代科甲流傳,葬三甲馬家莊。字派為:

鈞濤楚熙宣,錦清樹榮垣,鏵隆林燕壁,銘堂槐蒸藩

釨江柴燦坫,錀漢格烋填,鋼渭楓烈培,錕漳杞薰壎

23.織金二塘支系譜記:「肖、王、陳、閆(有下劃線的為新發現參加盟誓的姓氏信息,下同)、張、宋、姜、徐、薛、龍、沈等十一姓合謝;李、何、祝、馮、華、嶽、晏、劉、路、常、董等十一姓合趙」,隱居息烽、修文一帶,有分支住貴陽南京街、花溪等地。隆慶六年(1573年)獲朝廷特赦後,才逐步恢復原姓。此後又分居黔西、大定、平遠落業。盟主謝法孔,入織始祖納利公,乾隆初年遷平遠官寨塘後,後裔漸遷三甲、綺陌、二塘、大坡上舊院,又有遷抵那河、新場、磨子山等地。

納金錫尚世,惟茂玉德傳。加榮明國正,……

24.織金貓場朝恩公支系,祖籍江酉吉安府廬陵縣謝家街楊柳巷,於明洪武調北徵南入黔,先居住貴陽馬皇街(現今馬王廟)於清初搬入貓場,育有天英,天祥,天鈺,天成、天X,堂號福德堂。一支在納雍大小二寨,一支大方,一支安順西秀區黃臘鄉,傳說一支在紫雲現今未聯繫上。字輩,朝天金世永,仁庭正元興,大道唯方遠,廣有繁秀生。有支系相符的與我聯繫13885733680

(三)大方縣

25.大山鄉支系(扈尋建文):朝源皇恩應,(宗親遠紹防)宗親永紹延國南,世本應天佐朝元,相賢英良先德昭,鳳瑞龍祥福祿全,光明正大定吉慶,志超業卓振宇幹,常思祖榮克孝友,承頌繼發泰運傳(大方-謝紹輝)

26.黃泥塘鎮松林村支系:吾祖可弟公之父(不詳)於明末清初由江西吉安府太和縣永合村遷至湖南長沙府(可弟公生長地),後可弟公又遷四川灌縣永鎮上馬屯生一子嘉皇公,可弟公歿後葬於上馬屯。嘉皇公從四川遷居貴州清鎮雙山窯安居樂業,歿後葬於原地,生四子:桂芳、蓮芳、玉芳、應芳。桂芳公(其於三公不詳)又遷本省大定府(現大方)雞場蘆稿林(現松林村)居住,生七子:子龍、懷龍、元龍、武龍、文龍、耀龍、儉龍。子龍生五子:朝元、朝魁、朝相、朝嚼、朝陽。現除朝元朝魁二公外,其於六個龍公及三個朝公未知其詳。因世事多變,口傳字派只有十五字(不知何時何地編排):可嘉芳龍朝,仕天文元盛,開國永大清。

27.鎮西支系(扈尋建文):

文祥大臣相,洪明正宗光,應天主福壽,永遠世吉昌。新增20字。

28.百納鄉龍峰村支系,入黔始祖傳高公,康熙19年遷自江西吉安,賢瑛公(傳高的七子系).字輩:

福景文世組,思仲大本承,子賢仁義禮,智信定乾坤。

朝廷運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揚。宏緒克開周作翰,俊才肇起楚詒芳。

永懷孝友敦家訓,常念詩書覲國光。積厚培元昭繼守,宗功代有士淳良。

29.木寨支系遷於黔西縣中坪區花溪公社花溪寨園麻坑居住(貴公協助朱元璋,後任北平都指揮使。後辭職返回江蘇雎寧縣召集家族修建宗祠,修字輩以十二地支為序)字輩:

(子)頌運乘機遠杜鄉, (醜)江蘇顯本建宗堂。

(寅)光明保主鹹君義, (卯)正大仕國永興昌。

(辰)朝廷開皇登京地, (巳)濟南詩書統萬方。    

(申)億兆世賢香祖語, (酉)敬行孝弟培增祥。

(戌)茂瓞源棉歧山盛, (亥)慶發麟鳳舞高崗。

附:

木寨支系老排行:登州啟榮世,朝如定國文。成厚家聲遠,恩聲志xx。

契默支系老排行:廷洪登金文正榜,安邦定國其志修。1987年修訂:

祖(同「榜」)澤光大遠,福祿壽永康。明建江應府,平南定貴賢。

忠信豪傑志,才華耀天方。功德舉國慶,家興萬世昌。

30.觀公於明末清初從江 西吉安府泰和縣金竹林柳林井經寶慶府入黑羊大箐,落居大定府城南餘家塘大營腳,生前捐資修江西會館(萬壽宮),將十三擔食鹽兌換城南小海壩下海子大坡為祖墳山地。配雷氏,生:國賢,下落不明;國甫遷馬場鼠場;國泰留居祖地;國珍遷東關。

(1)國泰、國珍公支系40字:

朝國天義宏,福慶科忠貴,大有(友)發寶貢,正英乾文興,

志常春學願,普照金光全,和宣明利動,集進祖祝信。

(2)國甫公支系:

戴本天朝,國泰民永,恩玉興隆,承先繼宗,

祖德榮顯,文運元功,家聲傳世,光耀大同。

31.馬場成學公,自江西入黔居大定府,葬南門餘家塘,支系30諱字排行:

成科金全佑,起(恩)發正天星,順官清明頌,學士在文中,立志換家庭,能人如棟松。

32.大方長石鎮羊子坡謝開華(3101249535),從此遷出的還有謝履中、謝履德、謝履道、謝履賢,暫無下落。入黔始祖謝將軍,流傳八句話:「平地幹戈鬧如麻,紅軍追趕到西崖。兵馬急動如雷吼,一家變為十幾家。人人記得詩八句,五百年前是一家。如若不得詩八句,我是我來他是他。」錦星鄉民生村、白泥村,林泉鎮、洪水鄉有同支系。字輩是:

文英履廷學,正天開應發。元朝登龍殿,長久帝安康。清黃啟尚奏,永遠太繼昌。

33.炎石起中祖,京黔文重府,子定明君國,成得天安應,新正家長興,永遠盼朝廷。(百裡杜鵑——謝林)

34.大方縣謝宗健(QQ2658710617)支系,1982年修訂的字輩

榮應天玉世,兩登文維元;洪光宗德澤,永顯定昭宣;

肇啟崇高學,傳家必遠長;東山懷尚政,泗水仲賢良;

仁道開權柄,忠義輔朝綱;寶樹慶春夢,青松桂華揚。

龍章能治國,麟運可安邦;福祿臻祥瑞,英才發達昌。

35.大方縣大方鎮元寶村穿洞組入黔始祖謝良奇,碑記上登貴、登科、登鉀三弟兄,登科、登鉀二支失聯。字輩:良洪能元,開登盛朝,國正成忠永近興。(謝成海1456292026)

36.謝坤祿―大方縣(1039605950),「祖籍江南應天府,洪武調北入西南」,字派:大正乾坤孝

37.補窩寨一族,祖籍南京,於洪武年間(1402)靖難兵變,由謝發孔、趙宜先扈尋建文帝入黔的臣民,在貴陽居住二百餘年後,因避兵禍,才遷至大方縣牛場鄉德克村補窩寨至今。經多方考證,法孔至文秀、文英(1676年)間274年約十一代有待考證,文秀公、文英公以後清楚(大方縣牛場鄉德克村謝華  939157948)。字排:

文尚系禮澤,金鳳樹庭槐;永昌國義明,昕盛中華材;

親朋常敬有,賢孝德福泰;智勇怡俊秀,揚家振四海。

38.大方白布河:懿木龍支,布國人德,金邦之貞,養守先澤。天廷上登良,開宗臣顯揚,國治光昌遠,邦興世澤長。

39.扈尋建文入黔,於1622年在水西生存,銅鑼一面,破為八塊,兄弟八人,聯絡密記。「八大鑼」之一,老祖從打鼓新場搬到大方縣牛場鄉羅公底。譜書不知是在羅公底還是黔西著火燒的,傳說與黔西洪水的謝家是親支。字輩從謝友仁開始:友如應登,庭發萬金,運維德世,時朝永成。聯繫人:謝金林:13984881513,13027818244(有微信),15985130152(有微信)。

(四)威寧縣

40.威寧水井壪支系:源於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北門楊樹巷四方井,大石板為記。於洪武二年除夕日晨遷貴州威寧水井壪。排行:

運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登子天臣向,

永遠即朝綱,榮華富貴祥,平明自吉昌,

定國林安邦,世仕家鄉元,時代與忠良。

41.秀水鎮水城支系,遷自江西吉安府清泉縣江西街柳樹巷大石板為記。字輩:

朝廷應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揚,鴻緒可開欽國定,奇功肇啟際時昌,

學成明立財源茂,望重文崇作叔賢,永迪惟懷昭法守,繼世代有士淳良。

42.智房支系字輩:

清簡潔悌印 命召用才能 玉美希賢哲 微其大佐國

日華耀光輝 人傑呈英豪 承先祖德厚 世澤永長流

43.猴場支系字輩:

福景眾世祖,斯文大本臣。子賢仁義禮,志信定乾坤。

朝廷運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楊。宏緒克開周作翰,俊才肇啟處治方。

永懷孝有敦家訓,常呤詩書竟國光,積願培源招法守,宗功一記耀東朝……

44.威寧壽公之一支系,字輩:

宣師鎮萬登,國君文復明,安興應大德,宗育永錫昌……

45.二塘鎮新合村支系,遷自江西臨川六都官塘。字輩:

智仁開益朝,登洪萬裡明,禹國安邦定,遇君後為臣。

46.江西吉安府清泉縣江西衛楊柳巷大石板為記,徙自康熙元年,高曾遠祖來雲貴川,一雲至四川立高縣謝德芳,一雲至東川府十字街,一雲至昭通府南門街,一雲至楚雄府東門外,一雲至曲靖府澆水所,一雲至貴州省城小西門。謝登雲、謝登龍、謝登階分為三處,曲靖府、宣威州、威寧州,謝登階及威寧州隨任入交水,在威寧州東門外居住。

字輩排行:子賢仁義禮,智信定乾坤。

新譜字派:登聯(君)朝九殿(文),其(齡)應(開)國必興

光緒後立字輩:

福景眾世祖,師忠大本成。

朝廷運會興龍盛,道德先傳正顯揚,宏緒克開周作漢,奇功超起楚益芳,

永恆孝友登家順,常看詩書晉國光,九迪準定招法首,宗功善報耀東鄉。

47.雲貴回族謝氏:清道光二十七年四月(1847年)所立的魯甸大水塘起林公碑文記載:「…稽其鼻祖弟兄三人,豹文、豹賢、豹坤,生於陝西西安府柳樹灣,坐落大稜子。其後豹文落於湖廣,豹賢落於宣威,豹坤落於威寧戚家灣…」;丁巳(1677)年所立海子屯我祖如意公碑文記載,其妻卯氏,有子國禎(珍)、國科。國珍公葬於楊灣橋,碑文記載:「清故顯考處士國珍府君之墳墓」(處士:乃有學識而隱居不願為官之人)有子天福、天恩、天奉(申)、天祥。天福公、天祥公隨回教,乃我族(雲貴回族謝氏)之始祖也。天福公娶妻撒氏,生子啟林、啟雲、啟祥。於原配撒氏終逝後遷於魯甸大水塘再配馬氏無嗣,其長子啟林於雍正九年成業魯甸大水塘,世代傳承,發展為現在的昭通支系。次子啟雲重返威寧,定居擺布嘎,後子孫皆移居哈喇河後又四散八方,形成了今天的威寧支系。三子啟祥壯年先逝乏嗣。天祥公娶妻三房,移居迤車河,生子啟先、啟龍、啟朋。天祥公晚年後念想葉落歸根,返回楊灣橋,終逝後祥公及妻均葬於楊灣橋,子孫居迤車河繁衍延續,發展為會澤支系。字派:國天起之、成仕堂玉、金銀銘(明)進、慈惠文博、武舉忠德、君正朝庭、仁愛和平、志在紅佳、富貴永存。

48.朝字啟祖三個祖公,落於昭通分散,有一個落於威寧。枝墓公坐落威寧,所生三子:正芳、正明、正華,又生六子不知走散何方。第五房坐落普錯落,謝應槐娶趙氏,生五子,長子過繼周姓,廷讚生四子——國(用、文、章、品),娶陳氏生二子——連(舉、成)。

朝廷應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揚。鴻緒克開欽國定,奇功肇啟際時昌。

學成明立財源茂,望重文崇作叔賢,永迪惟懷昭法守,繼世代有士淳良。

49.謝住忠公和謝忠公生於湖南衡洲府衡山縣五裡牌漫石坪,道光年前叔叔忠字輩謝忠(忠公)以經商之名用挑藍挑起侄子來到貴州。侄子的父親謝住忠及其舅子「剪方如」找過來後也定居貴州。此後兩地斷了往來。後來留下的草譜也被房子失火燒了,只是碑文有記載。來源於湖南的老字輩(口傳和碑文記載字輩可能同音):仕應(泗應四任)登朝明,忠良世其君,家廷龍緞繼,秀洪元發喜。威寧縣金鐘鎮文昌村、誇都村,雲南宣威雙河鄉毛拜堂,雲南昭通蒿枝店,赫章等地有十輩人幾百戶上千人之多。聯繫人威寧謝和平QQ:340583748;手機和微信:18212963588。

(五)赫章縣(赫章縣附近字派為謝品收集)

50.家灣:仁義禮智信,福德壽三星……

51.多:之根深敏復,洪金興文德,宗育遠錫昌……

52.野馬川街上:壽宣師薦升,國君文復明,安興應大德。宗育永錫昌,起家承祖澤,俊秀建南方,天開光靈運,文廷治少邦,紹廷振佳邦……

53.麻灣:壽宣師薦升,國君文永明,安興應大德,宗育遠錫昌……紹廷振家邦。

54.章達依小白果謝家坪子:仁紹汝開明,世代聯邦興;禮義光宗寶,章華國禎朝。

55.城關:天國奎鳳維,吉運慶剛忠,繼以應大德,宗育遠錫昌。九二年修譜後統一字輩:

正儒從相本,望重卓尚賓,廣昭旭良慶,體學樹標勳,

肇啟祖澤長,俊秀齊南方,天開光年運,親廷佑家邦。

56.田村6組:大德宗育遠斜

57.平山鄉後山片區:潤國春永正家邦,富貴榮華大吉昌。(謝福超:18786461058)

註:赫章上述屬於壽公後裔者,九二年修譜後統一字輩為:

正儒從相本,望重卓尚賓,廣昭旭良慶,體學樹標勳,

肇啟祖澤長,俊秀齊南方,天開光年運,親廷佑家邦……

58.章一支:安登開世正,仕大萬邦興,禮義光宗寶......40個字。


(六)納雍縣


59.長鎮:字派永長流(參見第18條)

陳留開闢宋元間,嫩幼諫千萬福川。朝廷興永孟仲季,光明正大五常全。

賢才顯貴榮宗祖,文武連芳裕後先。開相善良純孝友,生生世世沐思綿。


60.納雍黑塘支系(謝興貴),從湖廣寶慶府(邵陽縣百草街兩頭塘祠堂門口謝家村)來到大定府,後遷納雍黑塘,字派(後面我們又派了二十輩):

子德成國元,天應文啟興,光宗承耀祖,宏道慶榮春


61.納雍縣化作鄉瓜種河支系,國柱公在湘小名老滿,自湖南寶慶府(邵陽)入黔,居大定府平遠州八步以衝,配劉氏,生三子:正乾遷大方生子天祥,正坤遷大定府雍,正倫經商至雲南下落不明,一女適方氏。 字輩:

國正天星順,官清民應昌。

洪開宣化育,齊啟慶平康。

忠厚傳家寶,詩書治世方。

光華希遠樹,謨烈衍禎祥。


62.左鳩戛、建新河謝成後裔一支:

   福景眾世祖,斯文大本臣;

   子行仁義禮,自信定乾坤;

 朝廷運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揚;

 宏續克開周作翰,俊傑肇起處治方;

 永懷孝友敦家訓,常念詩書競國光;

 積願培源招法守,宗功一記耀東朝。


63.納雍x支系,字輩:

登文大槐春,恩應永德(發)洪。茂盛根深遠,源延澤會長。

揚名金榜上,蘭桂定方香。吉瑞光輝躍,英賢富道祥。

榮華朝福海,錦秀起奇昌。孝弟俞常美,高珍厚世邦。

崇隆多信玉,寶照盆平章。義勇具全立,瓊林進國康。


64.百興支系

     入黔始祖謝維輔公應為申伯八十四代。我族郡望為陳留郡,支脈源流地為湖南衡州府,(今湖南衡陽市),入黔始祖謝維輔公之後裔字輩為:

     申伯定姓源, 忠孝永維天。

     國朝德文正 , 連開吉慶先,

     福祿高升佐,  富貴壽雙全。

     榮華書紹選, 龍鳳顯英賢。


納雍百興謝正三公支系

    湖廣正遠府入黔始祖謝正三公歷史之料沒有文字記裁,全憑歷代老人的言傳口授,正三公入黔記裁比較詳細即洪武祖調北爭南,謝氏三兄弟被調入黔,大老起祖轉回家鄉順天府。二老起祖落於湖廣武昌府。正三被在黔徵南。立下戰功,。睛隆支系正三公祖母為楊氏,百興支系祖母為金氏,這不為怪,就其當時始祖身份,聚三妻四妾是難免的,所以從二世起便分道揚鑣了各所論輩。

    正三公金氏傳至居住平遠五州府,(今織金縣)正三公生一子天祿,天祿生四子,國榮,國恩,國保,國臣。其於三弟信息失考。百興支系屬國榮唐氏之後裔,國榮生二子,倫選,倫勝,倫勝之料失考。倫選姜氏生四子:仕祥,仕林,仕雄,仕方。仕方娶布依族女性為妻私奔,聽說落於安順火紅現無法查找。

    百興謝正三公支系原班字輩為: 

      正天國倫仕玉文,

      永應和柏厚穆春。

於一九八五年改了後面三個字為:志凌雲。續編新字輩為:

    祖德忠賜長城遠, 勤學詩書仲元興,

 義扶遵君登金髮,加封賢良保太清,

 聖旨聯傳群英會,流順江淮錦繡伸,

 榮華富貴定安幫,大孝名揚萬代昌。

又於二0一六年,維輔系和正三系兩支系確定並做一系,字輩排序為:維輔系的原字輩開至「祿」字,正三系開至「雲」字,兩支系統一開(高升佐,富貴壽雙全。再論並譜後的新定字輩為:

鵬程起根源,寶樹茂湘黔,

博宇真科選,浩然奇滔淵,

召賜恩登享,隆興顯英賢,

 盛典宣豪泰,陽剛禮義謙。


(七)黔西縣

65.打鼓寨舊譜字派輪流:以(第一  也一),財(第二 業得),延(第三 喪松),從(第四 洗聰),文(第五 惡文),富(第六 說夫),昌(第七 且昌),鏡(第八 補姑),再(第九 告姐),光(第十 汝攻),漢(第十一 汝也香),誓(汝業詩)

鼓寨之長房,四房始祖之第六代孫如龍公,雍正時庠生,其後裔轉移溝腰坡出任土司軍師:如(上失考六輩)思重德,恩登祖蔭,源遠澤長,祥和賜慶。

鼓寨之二房(無斷代),其後裔謝訓遷糯花衝(傳謝訓之三個兄弟貴、快、倫遷九龍山、赫章之城關、浙江等地,失聯)—小海子—清鎮鴨池河巖灣、納雍(失聯)、清鎮新店、打鼓寨、洪水狗跳巖、織金磨大、石板橋、溝腰坡、孫家壩等地:廷呈宗春風,光祖宇文發。詩書興家運,龍鳳展鴻翔。玉麟前程錦,樹顯厚德昌。芝榮慶盛世,蘭桂振國綱。

鼓寨之三房,其後裔居後壩、沙窩、洪水狗跳巖等地:龍(上失考六輩,後四句為86年增補)成映朝世,安芝慶永長。守先家道正,培厚自發強。懷祖攀丹桂,愛國顯忠良。英文重雄武,萬代繼傳芳。

鼓寨之四房,糯魁為四房始祖之第五代孫,生五子,其後裔遷樂貢裡六甲河頭上—黃家壩—黔西水井灣—小海子、錦星壩子寨:奏(糥)(上失考五輩)凱從(思)孔,元鳳登廷。(廷)獻家修顯,國珍祖德光。明良作世澤,正大永中邦。

66.石板橋支系:人龍宣仕慶,德正天永琪。

67.路公支系(屬打鼓寨二房澤元後裔):朝廷曾元登,良正開洪文,克紹陸明顯,煥茂萬世乘。

68.黑坡支系:成揚廷玉順,發光定國興。文顯超英秀,登朝輔相臣。

69.鎮西支系,明末從天坪打鼓寨遷出,居大方九龍山及畢節窩落米(今林口境內),再遷畢節鎮西,今居黔西、大方、畢節等地:文祥大臣相,洪明正宗光,應天祖福壽,永遠世吉昌。

70.沙窩坪寨凹粗(地方音wa,「化竹」「化處」諧音)支系(傳說先祖遷自江西吉安府盧陵縣謝家莊。明末天啟年間貴州有安奢之亂,王三善率兵平亂,戰死於貴州黔西,士兵散落後向貴陽靠近。該支系已查明的支系有:黔西縣沙窩坪寨、興仁化竹謝家寨、大關梨樹村山腳、鐘山治中,貴陽金關、花溪麥坪康寨、白雲區麥架等地。字輩:純良崇師其祖武,授印尚成玉元天,安邦治國福祿享,乾坤定作永如先。(黔西謝福順13984599349)

71.錦星鄉民生村、白泥村,大方林泉鎮、洪水鄉支系,參見大方長石鎮羊子坡謝開華(3101249535),字輩:

文英履廷學,正天開應發。元朝登龍殿,長久帝安康。清黃啟尚奏,永遠太繼昌。

72.黔西時保公支系,始祖時保公,祖籍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大橋頭,受前清皇帝膺任通政大夫入黔,住黔西州崇善裡四甲謝家寨。時保公(妣熊氏)——仕彥(妣孫氏)——文如(妣郭氏)——枌(張)、洪(杜)、桂(王)、柏(李)。下接字派:尚世榮長,家庭正昌,南標金殿,光燦玉堂,定國朝選,傳道開陽,懷珍立本,永遠吉祥。

73.尋扈建文之謝(華)元豐譜(光緒三十四年謄錄),民族識別之材料之一。字派:廷盛開啟元,朝隆建耀昌,國正天興順,官清民治安

74.黔西XX支系:啟應慧成學,枝聲大克揚,朝中爭國相,祖徳佔廷光。(謝克忠

75.祖輩經黑羊箐,安順與謝秀二相遇,後來中曹司與謝石寶商定定居貴州,在熄烽刻碑為記,後又到黔西廣河分到黔西龍場大化竹謝家至今, 從黔西大化竹遷出的有在四川,安順坪壩,清鎮的家門老字輩:龍元伯成仕,玉志文武安;青雲登大寶,鵝群虎上山。

76.傳高公支系:疊山公裔,江西吉安信州弋陽,疊山公之孫遷往湖南衡陽,始遷祖傳高公,康熙19年遷自江西吉安,入黔,居黔西縣錦星鎮成家溝。字輩:

宏緒克開治,篤厚裕吉康。儒林君應舉,永發富貴昌。

文明元繼遠,福祿慶餘芳。俊傑雄偉秀,世代榮華香。

77.我家是從貴陽來到織金「葉門」(疑綺陌,本地音yimai),又從「葉門」來到黔西沙窩勾腰坡,現在是大方三元,舊字輩才知道五輩:「成全世克志」。新字輩是:之南多育秀,詩禮廣傳家,祖德章功遠,無功鳳世佳。謝朋電話:13648577515。

(八)金沙縣

78.金沙縣源村鎮楊柳井支系謝發榮(994934188),按推算來貴州260年左右,字派:廷(庭)文朝天仕,奇登國惠先,金應發啟榮(雲),開華富貴春。

79.祖輩安字輩起源於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後遷到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䈾箕灣大十字街,再於1720年至1760年間隨軍、以軍醫身份自入於貴州金沙沙土黃泥崗羅白田。字輩:合允運延,應在其年,安洪天佔,榮華富貴,福祿雙全。(金沙 謝福君458445919)

80.金沙大方果木支懿穆龍支布國人 德金邦之貞善守先澤謝福建

81.金沙縣禹謨鎮城牆村支系,祖籍江西省吉安府廬陵公雞山馬脖頸大橋頭。字輩:朝文天友德,廷順玉開周,忠孝為臣敬,振作少先遊。

82.金沙謝登雲,吉安府籍:廷耳雨種蓮,在勝文朝天,大邦登國政,運紅永光先。

三、貴陽市

83.貴陽謝詠:祖籍江西吉安府。字派:軍國佔應洪承登,長發吉昌傳玉能。

(一)修文縣

84.龍場鎮水塘村支系,與織金縣雞場鄉修文縣村同源,謝孔文為播周、匡周九世孫,謝孔文—瑾—會—福初,此後字輩:福友先德廣,正大光明長,選集傳家寶,無有得光芒。

85.修文小山村三組支系,遷自畢節市海子街層臺謝加梅),字派朝庭榮正成家美,克光先主繼士昌。

86.江西吉安府到大定,從清鎮衛城到修文"索橋"(今大塘村謝家灣)。有一房住衛城,有一房住烏慄,有一房住下寨。現在這三房不知遷往何方,聽說烏慄一房遷到花江還來過信,但由於祖上不識字沒回信,所以現在無音信。字輩:廷學宗天對,洪世大吉昌。(謝大春)

(二貴陽四城區

87.花溪Xx支系,遷自南京字輩:繼承天意明,文章秀仕開,仁義禮智信,春風顯華榮。

88.花溪康寨支系(源同黔西凹粗支系),明崇禎二年,祖謝恩、謝額從四川總兵朱焚元、副總兵王三善徵水西奢崇明,因功封武德將軍,居黔西花竹小巖、青槓坡及安德裡一甲勾腰坡平寨。大清順治十年,三世尚光奉命入築,屯守貴陽西門蔡家關隘口,居五渣康寨,長房仁傑居下院,二房仁畛居中院,三房仁畦居上院,後裔移居白雲、龍武寨、清鎮等地。字派:

尚仁朝國登〇,文永(廷)德(應)正士〇,心必培元大〇,榮宗家道昌〇

等24字(逢〇,記單名),2007年續譜增補:

南澤毓奇偉〇,承先啟後延〇,忠俊福祿顯〇,陽泰民安全〇,

鳳翔麟趾慶〇,鴻鵠志長綿〇,龍騰海秀錦〇,江豐躍聯黔〇

89.雲巖區金關辦事處金關村金關支系(屬貴州凹粗支系)字輩:純良崇師其祖武,受印尚成玉元天,安邦治國福祿享,乾坤定作永如先。

90.高坡中曹司支系,入黔始祖謝石寶,貴州通史記為土著,其家譜系洪武三年入黔,中曹長官司,長子謨扶柩反南京,次子佐在貴陽繼任。人丁聚居於花溪半新寨、大黃馬、谷蒙、吳家莊,中曹司一帶,烏當羊昌、龍裡貓腸,六枝、息烽九莊,其派為:

謝石寶—謨(返京)、佐—俊—龍驤、傲宗、普德—榮華富貴性—全奇、洪青、倫敬習受、鑑錠錡、禹—有記錄19人,僅偉(長房)、高(二房)、祿(三房)、忠(四房)、奇(五房)有記錄並分別頂五房—匡廷上—希祖—正—天—士—維履—國宗家—文朝—永玉—如景敦—之春祖致—汝克光(19世)

啟後(世)明乃大,立學紹先才,尚守洪元贊,體仁福應懷

必爾興其本,吉頌憲長開,德高功定懋,蕃衍慶蘭階。

(三清鎮

91.清鎮市新店鎮化龍鄉鴨甸河村河頭寨支系,在一九九零年因修建東風電站,移民至現貴安新區湖潮鄉蘆貓塘村。傳說祖輩是由江西吉安府大橋頭小橋尾到貴州的,譜書在文革被毀。字輩為:文登宗建世,正儒國泰興,南華安天下,西祖定乾坤。(謝興洪1803387472)

92.祖上留下的歌詞:「我家本在南京住,本來就是南京人。門前槐樹一抱大,住了數年是真情。洪武祖聽的朝中亂,急發令箭不留停。……」字派:

繼承天意明,文章秀仕開,仁義禮智信,春風顯華榮。(謝秀喜,13885356132)

(四開陽

93.體仁公支系:明朝入黔,按遵義縣誌和開陽縣誌記載,體仁公1607年被害,前斷代220年約8代,體仁公早居白果寨、拐網、拐己一帶,現後裔居拐己、拐網、谷寨、羊場司、三穗、鎮遠、貴陽、安順、雲南曲靖等地。字派:

拐己、拐網、上壩(谷寨)、立京(龍裡羊場司):紹來欣秀偉,振應德凡昌,寧詹鳴鳳彩,恩光旨綬彰。

千牛公:少來興秀委,正應德繁昌,寧詹鳴鳳彩,恩光紫厚章。

後坦:肇來興秀偉,振運德繁昌,年佔靈鳳彩,恩光紫綬彰。

94.開陽 謝子仲(以為謝德旺後)支系:……有功升,天順二年,徵東苗,四年徵堡西獲功升千戶,謝昂成化二年,謝恩替署正千戶,謝表替副千戶,謝世龍比替副千戶;萬曆二十八年謝紹宗大選前左所副千戶,優襲前奉,崇禎十二年謝廷相選前衛左所副千戶。德旺以下至四世分三支,五六世無紊,

七世(聯姓只用):二、天;八世:世、三、元:九世:紹、選、上、賜;

十世:廷、承、川(聯姓只用二字)

十一世:登、賜、雨、如、嗣、再、尤、宜

十二世:應、帝(聯姓只用二字)、萬、殿、文

十三世(聯姓只用二字):崇、予、維

十四世:儒、士、廷、聖、朝

十五世:國、永、學、思

十六世:天、守、文、成

十七世:元、齡

十八世:先。

嘉慶二十四年,該支系以先為首,列十六世以為程曰:

先雲敦本  克安中正  純裕際時  洪大顯榮

95.開陽毛坪支系:湖南省寶慶府武岡州城東1120裡橋江又曰龍潭。

國祿公—學仁、學義—才智、大成、試明、選揚、建貴——逢興(道光三十年三邑柏山大灣)、逢發(鹹豐七年潼川府三臺縣西路婁金鄉柏山大灣)——先榮(同治十二年三邑高屋基)、先有(光緒二年三邑高屋基)、先財(光緒十年潼川府三臺縣西路婁金鄉衝馬坎)

四、六盤水市

96.玉舍鎮xx支系字輩:世正應宗遠,鴻開治國興

97.六盤水某支系(謝國洲qq1203577249)天元廣慶福,朝庭有明君,世正應中遠,洪開志國興

98.鐘山區大灣支系字輩:應大洪光治,安幫福祿壽,喜長發其祥……

99.盤縣xx支系源於湖南新化縣字輩:運大天姜興,尚世洪朝恩,君興永遠光,宗祖鼎家珍。

100.六盤水謝氏謝叔公祿舍支(後裔謝洪雲2364936429),字輩:

福景眾世祖,斯文大本臣;子賢仁義禮,志信定乾坤;

朝廷應會興隆盛,道德先傳正顯揚;鴻緒克開周作巷,俊才紹起楚志芳;

永懷孝友登家訓,常念詩書晉國光;積等培元昭發首,宗功益幻曜東曹。

101.Xx支系(同普安縣地瓜鎮魯溝村支系字輩:應大天江興,尚仕洪朝恩,永遠光宗祖,萬代頂封卿。

102.枝郎岱謝家寨謝子珍支系(謝興然13984014039、謝鵬13595122099)族譜記載「陳留郡」,祖籍:南京應天府矩縣大堂州普諾朱氏巷謝家村。初遷於湖南居住約數代後,又遷於中曹司,居住數代後,分遷於瑤上劉氏蓮小寨(現為花溪區麥坪鎮)居住遷出。譜書(分譜)前十輩:子在殿登大,經春有(邑)兆承。

103.六枝郎岱逢貴公支系曾經使用的字派(屬織金修文縣支系,「文」和主支派中的「華」平輩 ):逢運宣德,祖善為師,文明啟化,萬世昌期。

104.六枝郎岱(2246616933)。字輩:金春有兆成,天興永勝宇。

五、黔南州

105.貴州省惠水縣長安是一個基本沒有雜居的布依族鄉,鄉雖然處於邊遠山區,但依然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從清朝道光十年(1928年)先後考中文秀才的5人,武秀才2人。其中謝文斌、謝國恩、謝世馨祖孫三代考中文秀才;其中謝世馨(字德宏)為後人留下了《三槽賦》:

俯仰三槽一帶,書生鬥酒雙甘。風景宜人,遠望山明水秀; 閭閻撲地,遙觀潑黛浮嵐。士也不忮不求,聞一可以知二;民之克勤克儉,耕九亦自有三。

況乎地當沃壤,土產醇醪;民風淳樸,俗尚清高。東臨蘆山王佑,南達打引打操,西界代花巖上,北枕木瓜大橋。砂水迴環,何異於眾星拱北,真如萬馬奔騰。

是矣山嶽鍾靈,遠勝他鄉異地;人文蔚起,喜尤聖或賢關,兩畔村莊,星羅棋布;閣家子弟,麟種豹斑。舉步閒遊其間,果尓忠誠厚道;存身立處該地,依然智水仁山。

試觀春夏之間,烝民乃立;秋冬之際,萬寶告成。上裡下村惟一見有年有旱;南阡北陌,不問呼癸不庚。縱目群藻,四面青山仁者壽;迢思其極,一彎綠水聖之清。

且也漁於水,鮮可食,採於山,美可菇。曰耕曰讀,喜慶三多;同心同德驅諸異鬼,任他萬類紛紜,拜我一槽山水。

爰為詩歌曰:雲山蒼蒼兮,俾尓而昌壽;河水洋洋兮,俾尓而富厚。南山南,北山北,嘉木蔥籠而可悅;水之涯,水之涘,豐草綠薅以爭茂,研究一代之文章;水繞山環,發展千秋之俊秀。

天文國士,朝廷永達。家修有素,名揚雁塔,俊秀連鍾,常登科甲,宗支繁衍,如旭東升。

——謝家福澤甚悠長,庭闕盡名姓氏香。秀美才猷真異俗,昭明德業豈尋常。能詩燕翼逢佳境,恆就鴻謨保故鄉。禎正門中無限樂,和同五柱竇君堂。 

106.原貴州廣順謝文龍系,從江西臨江府豬市巷油榨街遷至貴州,字輩:元應師文金庭登,玉永昭忠賢明德。江西的老祖是元字輩,從貴陽花溪區中曹司大寨空壓機廠搬到長順縣的,現花溪還有一個支系。傳說原有8老祖在江西臨江府分開,元字輩的老祖在江西,帶我們到貴州的老祖叫謝應成,死葬貴陽,現在鄉下的祖墳是假的,就知道這麼多了。(長順謝其峰)

107.惠水縣抵麻鄉地關村井坎謝氏字輩是:興朝應學仕,德業舉世昌,榮顯常吉慶,龍鳳必成強。現住地的公是謝永生公,從哪裡來就不清楚了,到我這輩才五輩,共七輩。如有相同請聯繫。謝昌學13595487579。

108.三都、丹寨、獨山、都勻一帶支系字輩:

天開登必順,永應恩庭朝,仁義禮枝茂,合志成先記,開榮世顯達,詩書啟鳳騰,正大是光明。

109.三都縣陽安鄉同心村支系字輩:

永應恩廷朝 仁義禮智茂 合志承先繼 正大賜光明 開元世顯達 詩書啟鳳騰

110.三都縣周覃鎮支系:傳說遷自江西,或遷自廣東新會縣小米街,字派為:

開燈必勝大,永應恩廷朝,仁義禮支茂,宗德廣×芳

111.羅甸縣沫陽鎮平巖支系,祖籍江西臨江府大橋頭十字街豬市巷,有祠堂,堂號:陳留),字輩24個字:東天應之成世大元國,金光永正長,和得榮富貴,有名萬代興。

112.羅甸沫陽鎮董架支系字輩:元通萬國正,福德永再興,天子登龍位,文賢必定清。

113.陽鎮董架大窩凼支系字輩:正朝天明應,齊國盛德興,治順幫友道,仕庶必從禎。

114.龍坪大關村支系字輩:太啟國朝正仕安福,金乾再秀永遠友天長,富貴大吉昌光亮。

115.甕安縣、湄潭縣、道真縣和重慶彭水縣、武隆縣、涪陵區、黔江區倒插白果支系,其字輩:

梓祖慶福茂,坤萬文思單;天朝永秀玉,德啟金盛隆;元長昌國泰,崇道正時清;

志興斯本立,學敏懋芳成;庭賢安世業,克用禮登明;榮華開維廣,忠美應全貞。

116.平塘縣通州鎮平裡河村支系(QQ287254307),字輩:章景正朝廷,祥科林勳有;永忠躍祖恩,齊華方澤起

117.平塘縣鼠場鄉油芭支系字輩:萬登科國盛,永仲太玄文,仁禮習學啟,榮華富長春。

118.甕安縣中坪鎮支系(謝文開2683510462)字派,老派十字+新派廿字:一天承仲起,宗榮萬世昌;(萬世昌)賢文,明澤利元貞,正道春光陰,永遠保和平。

119.甕安縣建中鎮軍坡村洋打組謝氏,祖籍江西吉安府。字派:洪懷有天大,正崇開應澤。華國光富貴,龍騰正明興。(謝應洪)

120.甕安縣建中鎮太文村跳蹬河組謝氏,祖籍江西,由桐梓—平定營—跳蹬河。字派:科文登開正,仁倫萬再興,四向幾千年,富貴永長春。(謝再邦)

121.安銅鑼鄉三星村和大窩凼口凼組謝氏,字派:天登大文國,德朝進仕明,福元永從政,家慶仁義興,祖恩傳賢文,宗功世代榮。(謝永洪)

122.福泉謝飛鴻 (QQ348664832)提供,明朝洪武年間從江西一個叫朱四巷的地方來貴州,字輩:勇朝登國子,洪興文光騰;仕煥儒林採,忠善澤化成。

123.福泉道鎮氣坪村山腳組支系(始遷祖魁九公,即陽春公。小時被擄掠自織金綺陌,屬政公支系)字輩:……魁仕(永)永(華),中(光)道(定)振家聲。

124.福泉市道坪鎮谷龍村謝氏,祖籍江西,約四十多戶。字派:盛永文元,洪景佩天,家邦富貴,朝明國慶,先鳳騰雲,發吉萬興。(謝佩君)

125.貴定XX支系:幫君德國朝,三歲永重堯,仁明招志起,梁上紹生堂(謝紅)

六、黔東南州

126.劍河磻溪謝寨家如虎支系,明成化八年(1472 年)搬移至施溪司【道揚註:明洪武五年(1372 年)改施溪漾頭長官司置,治今貴州省玉屏縣東北下溪鄉。屬沅州衛。永樂十二年(1414 年)改屬思州府。清以後廢】,地名翁難溪,住坐圭,今灰周坳,有先塋在焉,先公至此,會流字輩,以傳後世,不可紊亂。後裔以劍河縣謝寨為主,分遷至榕江、黎平、廣西等地(QQ101363102)。字輩:

宗志朝延啟,正應永興文,國洪尚士子,光大祚天元。

勝有德唐虞,仁恩啟商周;鋼常傅大體,詩書繼永休;

鳳鳴麟瑞昌,珠玉棟樑修;芳開顯達遠,榮華富貴長

127.麻江縣宣威、谷硐、下司等支系自湖南寶慶府遷入(「順」,至今至「正」),才俊仰文運,時和慶徳宇,孝友思良懋,子言錫宗祖;容仁庭愉順,達理志端純,正大若恆性,燕眙百萬春;品尊由道義,學富本詩書,繼紹宏先緒,光昌定有餘。

128.祖籍江西瑞州府高安縣七都五圖七甲莊溪(現八景鎮東南角上村莊頭)。始祖謝鏡一11歲隨軍逃荒到貴州一個叫頓洞的地方定居,後娶妻李氏(1821—1854)、吳氏(1835—1868),生四子:謝慶洪、謝慶雲、謝慶興、謝慶先,據說謝慶洪後來返回江西老家,解放前都還有聯絡。現已有七代人了,輩份從鏡、慶、軒、樹、允、紹,還有一個叫謝德璋,生於大概189幾年,1927年左右任滇軍獨立團團長,與我們是同宗,解放前在貴州有來住,但是滇軍裡找不到這個人的資料,不知道詳細地址。

七、黔西南州

129.普安縣、興仁縣九香公支系,自贛入川原傳字輩:

九枝永榮崇必應 國王子文正登朝 承傳啟後光耀祖 忠孝家聲顯名揚

新增字輩:積德祥瑞臻,才智建功勳。品端定清貴,澤遠世代興。

130.普安縣地瓜鎮魯溝村支系 (普安-謝忠國QQ345311257提供),據說洪武年間始祖謝天紳(封為武功將軍)調北徵南來到魯溝。字輩是:

應大天姜興,尚仕洪朝恩,永遠光宗祖,萬世鼎家珍。

131.興仁巴鈴鎮紫衝村支系:明洪武年間一位叫曾學政的朝庭命官被派到貴州西南部(當時叫安南府或縣)地方平叛當地地方武裝,最後一戰在今黔西南州興仁縣巴鈴鎮土地坡。曾學政是我謝氏女婿,當時一起來的有:曾姓、謝姓、唐姓、芮姓!謝氏字輩:國(匣)、重(仲)、尚、登、正、庭、啟、文、應、再、朝、忠、光、明、興、勝、至、長、發、百、萬、春

興仁縣謝再江:原字輩:國、仲、尚、登、正、廷;從國字輩前無從知曉,因從正字輩起人丁稀少幾經危亡,後謝廷美先祖,在六十有餘娶詹氏生謝啟明:傳五子謝文才、謝文德、謝文開、謝文先、謝文學人丁得以延續。我處字輩廷字前為原先祖延續字輩,廷字後:啟、文、應、再、朝、忠、光、明、興、盛、至、長、發、百、萬、春後字輩是請當地範開強先生所新更!從碑記載我處謝氏可考的:先祖:謝國泰,生年月是這樣記載的:東來存命生於癸未年六月十九日亥時,崇德八年1643年;死於癸已年十二月,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家譜裡有叫謝國泰遷徙到貴州興仁縣(原安南府(縣)的宗親請告訴一下!


 尋根問祖  了解家族文化   發布信息  聊天交友 

↓↓歡迎進群↓↓










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謝氏家族有著共同的特徵,團結,互愛,雖然時代進步了,科技也在日新異,但家訓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歷經百代仍猶新的傳家之寶,前輩都希望下一代的人對家訓多加研讀,身體力行,為的是不負前人的一片愛護之心。今為大家分享新編謝氏家訓三字經。

孝雙親,友兄弟。

尊師長,近貴氣。

愛家園,盡節義。

事族務,守宗誼。

朋志向,謀生計。

做學問,通文筆。

安本業,精技藝。

忌空談,履實際。

窮百科,覽巨細。

善思辨,檢錯弊。

尚勤勉,除惰習。

持儉樸,棄奢癖。

去漂浮,砥穩立。

別庸俗,啟真諦。

拒財毒,避危地。

知大道,正舟楫。

懷高遠,凝雄氣。

納百川,鑄梁脊。

效先賢,樹德懿。

創宏基,扶社稷。

擇良友,取法益。

從明師,琢美壁。

慎嫁娶,淡門第。

敬彼此,範婆媳。

淳教子,誨苗裔。

戒溺愛,重啟迪。

奠祖考,祀誠意。

築墓園,動掃祭。

謝家訓,我輩立。

凡族人,代代記。

作為我們謝氏,真心希望能像一家人一樣,謝氏一家親,心中記住了這一點,比啥都重要,不同的話有著不同的聽法。這幾句格言,我覺得的有必要分享給大家:

刺耳的話,冷靜地聽。 

奉承的話, 警惕地聽。

反對的話,分析地聽。

批評的話,虛心地聽。

 正確的話, 誠懇地聽。

錯誤的話,參考地聽。

長輩的話,尊重地聽。

晚輩的話,耐心地聽。

諷刺的話,忍耐地聽。

組織的話,堅決地聽。

——譜內本名下宜書字行、書別號、書出身履歷、書配某氏、並子女幾人,書生書卒書年月、書墳址地名,庶免失誤。


——族中男女有嫡、繼、庶三母之別,即當於其子名下註明某氏出,庶後世知所自也。


——族內倘有無嗣立繼者,宜擇本姓立繼之,無論親疏總須一脈,先於生父名下註明某子出繼某為子,次子嗣父名下註明繼某人之子為子,毋得立叔為侄,立侄為叔,致照穆無序,倘不知字派,不得亂繼。若人繼異姓,抱養異性者俱不許載人譜內,庶免亂宗。


——族中取名取字取號,俱要避本支前代之諱,倘不查考任意取之,幹犯先人,通族處罰,以警玩忽。

——族中尊卑少長,位次攸分,斷不得以尊就卑,以少凌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族中有富者貴者、貧者我者,此人亦受天命也。切不可恃富驕貧,籍貴欺賤,宜體同宗之誼,有無相通,緩急相濟,親親益篤,至貧者賤者固當自安,尤須自立,修身以俟,庶於族有光。


——族中男女未免有智愚賢不肖之別,智者賢者澤以詩書,愚者不肖者當教以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以及尊君親上、和鄰睦族之義。


——族中子孫有善宜勉,有惡宜規。倘有許逆不孝,乖巧人倫,凌辱長上,奸
淫邪盜者,小則會族處責,大則鳴官究懲,仍將譜內名諱削除,不許歸族。


——族中有孤貧無依者,須念其一脈相傳,生則衣食之,死則埋葬之,不可視
為路人,漠不相關。


——族中倘有是非爭鬥者,凡親疏人等或以理解侃侃直言,嫌疑不避,毋得坐
視弗前,以致構怨日深,相殘骨肉。


——族中子孫務要勤儉,凡士農工商各專其業,冠婚喪條貴得乎中,毋遊手好閒,奢侈過度,致有不成人、不成家之譏。


——族中戶口日繁,士農工賈盡可營生,若皂隸優卒,業居下流絕不可以身從事。致子孫不得投考報捐,戒之慎之。


——譜牒編成源流世系,傳家寶也。凡領譜者務須珍重,除親支可查可抄外,切不得貪外支多金私行典售,如有此情,祖宗鑑察。


謝氏還是客家十大姓之一。「客家」是漢族一個特殊的民系,形成於4世紀初至13世紀末。西晉末永嘉年間,黃河流域接連發生戰亂,一部分漢人因避難南徙渡江,至唐末及南宋末,中原漢人又大批過江南下。這些漢人,經多次遷徙,輾轉至贛、閩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於當地的居民,後遂相沿而成這些漢人的自稱。客家人以廣東東部的梅州、興寧、大埔、五華、惠陽等市縣最為集中,還有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福建、貴州、廣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南島部分地區和僑居海外南洋一帶及歐美一些地區。他們的語言保留了較多的中原古音韻,稱為「客家話」。

到了當代,謝姓人的分布呈現出更加廣泛的趨勢。目前謝姓在全國的數量已有數百萬之多,佔全國大姓中的第24位。在分布上,除已遍布於各省以外,在南方各省尤其人口眾多。當然,由於一些歷史原因所致,謝姓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並不是均衡的,人口也是有多寡之別的。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中的部分省市的謝姓人口資料的抽樣調查顯示,謝姓的人口分布就有南方較多、北方較少的分布規律。具體說來,在被抽樣調查的全部174900人中,謝姓人口有1186人,這一數字,佔被調查人口總數的0.678%,在所調查姓氏中位居第29位。如果再作進一步的考察,就會發現在被調查的24948個北京人中,有185人姓謝,這一數字,佔被調查人數的0.742%,位居北京大姓的第25位;同樣,在被調查的25092個上海人中,有114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0.454%,位居上海大姓的第49位;在23795個陝西人中,有74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0.311%,位居陝西大姓第60位;在25029個遼寧人中,有159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0.635%,位居遼寧大姓的第29位;在25239個四川人中,有271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1.074%,位居四川大姓的第22位;在25646個廣東人中,有190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0.741%,位居廣東大姓的第33位;在25244個福建人中,有193人姓謝,佔被調查總數的0.765%,位居福建大姓的第23位。

謝姓從古代發展到今天,在國內早已形成以浙江,福建,廣東,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等省分布最為集中的基本格局:(一)河南省河南省作為謝姓的發祥地及早期居住地,在謝姓中的重要地位早已為人所知。但該省的早期居民大多外遷或影響在外,留下的大多在接連的戰亂中死亡殆盡,因而在當代的河南省謝姓居民中,大多認定是在明代時由山西洪洞等地回遷而來的,並非世世代代都居住在當地。比如,居住在今南陽市宛城區東西謝營一帶的謝姓人,便是清代洪洞縣移民的後裔。相傳明末李自成軍幾乎把當地居民全部殺光,因此他們才在人清以後有奉命人遷之舉。他們最初居住的地方叫做謝營,後在雍正年間一分為二,並因有東西之分而稱東西謝營,其中西謝營便是他們的原居地謝營。當地的謝姓人口如今已達數千,尊謝義為始祖,並說他有子十人,除一人瘋癲無後外都有後代傳世。其中五人的後代現居西謝營,二人的後代居東謝營,一人遷居魯山縣桐河嘴謝營,一人遷謝庵。後來,在西謝營居住者又有人遷唐河謝崗、謝莊、謝衝、雙橋等地,居魯山者遷唐河營蒼臺謝家莊(舊稱老鴰窩謝莊),居謝庵者遷瓦店等地。自民國以來,由此外遷者多有回村祭祖、修譜之舉。他們分布在當地及附近的各自然村中,以及新野、唐河、魯山、方城、湖北棗陽、襄樊等地,是一支有影響的謝姓支派。與南陽謝姓不同,居住在今太康一帶的謝姓人是在元代由江南回遷而來的。他們尊奉元處士謝成為始祖,而謝成也被認為是魏典農中郎將謝纘的三十四世孫。謝成之後,這支謝姓人又分居於縣中的柏崗、謝家堂、潮莊、槐邱寺、謝坡等地。如今人口約有四萬之多。其中居謝家堂者是謝成次子謝叔宗的後代,是在謝叔宗孫謝斌、謝志時因避水患而遷居的;居槐丘寺者是謝成第三子謝季宗的後代,是在謝季宗之子謝敏、謝忠時遷居的;謝成長子謝伯宗仍留居柏崗一帶。為了記述各支派的發展繁衍過程,該支謝姓人從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開始編修家譜,後又在清朝康熙十二,年(1674年)、鹹豐元年(1851年)兩次重修,至

1883和1985年再次續修,成為其一家之史的可靠藍本。今天居住在河南的謝姓人,可知者還有一支是從其他姓氏改姓而來的,居住在河南東部的永城市一帶。據有關家譜記載,該支謝姓人最初與崔、張、陳三姓同宗,屬於四兄弟,於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隨父由山西洪洞遷居永城古城村。其父見當地地廣人稀,便讓四兄弟各姓一姓,各屬一村。其最初一、二代尚歸葬沙士劉集公共墓地,其後便各營所葬,其中謝氏墓地在張氏村右。至民國時,該支謝姓人還與其他三姓人聯合修譜,並述其淵源為「兩本洪洞綿世澤,東永邑振家聲」。在修譜時,其世代已傳至二十一世,至今仍在當地發展繁衍。)浙江省浙江省是謝姓的又一個傳統祖居之地,其在謝姓發展史上知名最早的家族會稽山陰謝氏便居住在省內的今紹興市一帶,而陳郡謝氏南遷後所形成的「東山謝氏」也以今浙江東部一帶為居住中心,可見其具有突出地位。今天,生活在浙江南部一帶的謝姓人便自稱是陳郡謝氏之後,是由謝裒及其三個兒子謝奕、謝據、謝安的後代發展而成的三大宗支。其在歷史上除元朝時人外,又有南宋重臣謝深甫、理宗謝皇后、明朝「狀元宰相」謝遷等人知名於世。此外,今紹興市一帶也多有謝姓人居住,其尊奉的祖先或是謝夷吾或是謝衡,亦即兩位會稽山陰謝氏或會稽東山謝氏的開基祖,說明當地謝姓人在血統上還較為複雜。除此之外,北宋時任會稽知府的謝斯立曾被一些人認為是台州臨海人,其祖籍也在今浙江南部地區。謝斯立的後代傳至謝升一(壺山)時又遷居潮州,從而在廣東東南部一帶發展,而台州臨海顯然也正是其祖居之地。至今,在當年的上述幾支謝姓人居住或知名之地,依然是當地謝姓人居住的最為集中之地之所在。福建省的謝姓來源較為複雜,其中一些自稱是當年由陳郡謝氏進一步分衍而來的會稽東山謝氏之後,另一些則在唐末隨王審知兄弟由興州固始遷來,血統來源之間尚存在些微的差別。其在當代大約分布在全省的66個縣的200多個自然村中,其中如安溪縣城廂的過溪謝厝村、南洋村、員室村、石古村,參內鄉的員潭村,以及福安城山、連江白河、龍巖、古田、仙遊、莆田、泉州、寧德、南安、晉江、永春、惠安、石獅、廈門、寧化、永定、漳浦長汀等地,都有較多的謝姓人居住。其居住在安溪者相傳是由興州固始遷來,初居永安裡東皋鄉,至三世謝馬成時又遷厚安。該支謝姓人在後來的傳衍中頗為顯赫,在宋代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謝仲規時曾被賜與紫金魚帶,人稱金魚謝氏或金魚世第,其居住的地方又被稱為謝衙巷,在今泉州市城廂仍見其名。龍巖一帶的謝姓人相傳也由興州固始遷來,尊奉東晉豫州刺史謝萬為遠祖,最初遷居之地是寧化石壁,其後在謝澄源時遷曲溪口,再遷上杭古田上家邦、謝家坊,直到元朝末年由謝萬十二郎遷龍巖上坪塢籠坑,而萬十二郎也成為龍巖謝氏的開基祖。與龍巖近似,居住在今惠安一帶的謝姓人相傳遷自興州固始朱皋鎮。當時同遷的是兄弟四人,分別定居在福州閩縣、晉江、惠安溪西、永春坂頭等地。其中初遷惠安者失其名諱,被其後代尊為十八公,佔籍於二十二都民安裡科龍溪西。後來,十八公娶莊五娘,生謝光,並為之娶徐十四娘,生子三人,繁衍至今。在其後代中,居住在今東園鎮上侖村的謝姓人尊謝執中孫謝崑山為開基祖,已傳23代,有700多戶、1700多人。他們使用共同的字輩,自謝崑山以來依次是:「昆肇。文思仕居建,承宗定士邦。英謹希順志,興發慶友雙。和平濟世,忠孝傳家。」此外,他們自清末以來還編修了家譜,留傳至今者主要有《上侖村西頭刊家譜》、《長房刊家譜》等,其中的一些還由其移居馬來西亞等國的族人帶至海外。寧化一帶的謝姓人多屬於客家謝姓,縣中的石壁是其祖先遷來時的中轉站。其中一支的始遷祖謝文樂相傳是申伯的四十九世孫,如今已傳51代,亦即申伯的第100世。其自第28代起開始使用字輩,所用字輩依次是:「文得子宗。宇喬宸祥憲,朝顯世賢逢。良士應時起,榮華望日崇。」現在所使用的字輩基本在「良」至「崇」之間,亦即其始遷祖的第四十二至五十一世孫。居住在永定一帶的謝姓人,其中一支自稱是陳郡謝氏的後代,以及宋元之際的弋州弋陽謝氏謝枋得的傳人,始遷祖是元末人謝四九郎,初居永定洋背。其後代除在當地生息繁衍外,自第15世起又有人開始向外遷徙,到達臺灣、印尼、四川、福安、漳州等地,僅在15—20世之間就有外遷者66戶,其中有42戶遷往臺灣。如今,遷居臺灣的人主要居住在高原村等地,人數已達數千戶之多,而留居當地的人數則遠遠低於這一數量。漳浦一帶的謝姓自稱是謝枋得的後代,或以他的字號相稱為「疊山派」。始遷祖謝光啟初居東區十七都赤水堡清水巖石邊,後與三個兒子武慶、承慶、元慶再遷十五都錦湖城,稱「西謝」,後又分衍洋尾石、鳥墩、茂林、東蔡、下墟、後雄、赤湖下品、城邊、古史巷、埔仔,以及廣東隨豐、澄海、臺灣等地。其中居住在後雄村一帶者,所居之地原稱錦湖城月是堡吉春社,以「敬愛堂」為堂號,所用楹聯是「東山疊嶂丹山峙,淝水清流錦水長」,現有一百六十多戶,人口近千。他們還使用共同的字輩,即:「恩慶為良才,東山久萬錦,文錫世道永,汝時孔敏達,寶樹成瑞連,江左聲名遠,南邦德澤長,還基承繼紹,百代盛流芳。」另外,遷居臺灣的人有一些居住在彰化縣二水鄉,是前國民黨高官謝東閔的祖籍所在。住在長江一帶的謝姓人,其中一支約在明代時由建寧遷來,初居館前鄉雙坑口村,現在則主要居住於新橋鎮三坑口村一帶。其始遷祖謝德麟初來時僅攜子謝滿子一人,至今已傳21世。為了便於宗親之間的血緣關係維繫,該支謝姓人也編寫了自己的字輩譜,即:「希君永應日。晉代家風振,明世祖澤長,人才常蔚起,仕績慶繁昌。」遊一帶的謝姓人相傳是陳郡謝氏的後代,在後唐建州節度使謝英之子謝祐時因家禍而遷居縣中的蘇裡湖山度坑,娶妻黃氏,生子謝文煒、謝文炳。宋神宗時侍御史謝溫及南宋進士謝洪、謝源、謝澤可、謝汝翊、謝升賢、謝懿德等人都是他的後代。後來,該支謝姓人又遷莆田、福清、漳州、永泰、永春等地,因所居之處多屬興化府管轄範圍,故又被稱為興化謝氏。四)廣東省廣東省謝姓大都是歷史上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移民的後代,在血統上尊奉由陳郡謝氏進一步分衍而成的東山會稽派,或自稱是該派某位傳人的後裔。其中如居住在潮汕梅州一帶的謝姓人都自稱是謝升一(壺山)或謝逢春、謝寄生之後,。所應提及的是分布在該省海豐、陸豐、豐順、湯坑、潮陽、潮安、澄海、惠來等地的謝升一後代,以及遷居江西、臺灣、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地或國家者,還有一些聯誼活動,僅在1999年底的一次祭祖掃墓儀式中就有來自海內外的萬餘人參加,可見其分布範圍之廣和影響之大。 而居住在河源龍川,連平一帶的謝姓卻大部分來自謝枋得兒子剛中之後,在有些地區謝姓人佔比人數達80%以上,謝姓成為廣東一大姓明洪武四年,有一支由江西雩縣遷入廣東梅縣,或由寧化遷居廣東大埔,後再居梅縣。宋元以後,謝姓便遍及全國各地。五)海南省海南省謝姓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其中約3/4的人口居住在北部一帶。相傳在南宋時,福建莆田人謝對到今儋州市開辦木棠鹽場,其後便留居於當地並在新州、新英等地發展。在此之前,出自杭州富陽謝氏景溫被貶至海南並去世於雷州,其第三子謝東望等人為守墓之故而留居於遂溪縣檳榔村,後來又有人遷居甘蔗園村、文昌縣山湖村等地。謝景溫弟謝景平,以及南宋時臨高知縣謝景惠、晉江人謝渥等人,其後代相傳也有在臨高等地者。此外,在儋州市龍湖村集中居住著千餘位謝姓人,相傳由高州或電白遷來,但其祖先似乎與上述諸人無關,大約有另外的血統所出。六)廣西自治區廣西謝姓的來源和分布尚缺乏完整的資料,目前僅知居住在賓州及賓陽、橫縣、靈山、貴港、平南、宜山、馬山、南寧、邕寧等地者自稱是宋朝將軍謝寄一的後代,因他隨狄青南下平蠻而留居賓州。他有子四人,其中長子謝仁福的後代在後來遷居福建、廣東等省;次子謝仁壽定居賓陽縣,其後又有人遷居來賓、馬山、上林、宜山等地;第三子謝仁雙定居橫縣,後來又有人遷居靈山、貴縣、欽州、平南、玉林、陸川等縣;第四子謝仁全定居全州冷水灘一帶,後來又有人移居湖南等地。近年,該支謝姓人曾在賓州謝氏家廟組織聯誼會,進行各地宗親的聯絡、修譜等工作,並與英、美等國及臺灣的謝姓宗親組織建立了一定的聯繫。)四川省及重慶市四川與重慶是謝姓人口較多的省市,其中居住在嶽池一帶的謝姓人自稱是陳郡謝氏的後代,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湖南新陵縣遷居嶽池資馬鄉黎梓衛大廟山曾家嘴,始遷祖為謝天元之子謝國訓,使用「天國朝嘉有,永茂芳平治」字輩,後來又遷合川縣東裡二甲石龍場、廣安、龍洞溝等地,進而分成廣大族派。民國時期,該支散居各地的謝姓人曾集中在一起排定新的字輩,以便接續已經用完的10個字輩。其所續字輩共有20個字,亦即:「世澤鍾靈運,寬仁德義長,玉樹延先緒,榮華萬代昌。」現在已傳至「世」字輩以下,而以此輩最為年長。與嶽池謝姓不同,居住在榮縣的謝姓人以元末人謝隆福為始祖,最初居住於福建、浙江一帶,後在謝餘盛時遷居江西瑞金雞公寨,又於謝永昌時遷居榮縣,當時已是清朝初年。如今已傳十餘代,遍布於縣中各地,並使用自己的字輩譜,即:「永世仁德茂,久遠益傳芳,敏達英才顯,瓊琳佩玉堂。」住在通江一帶的謝姓人自稱是申伯五十八世孫謝伯琳之後,在南宋理宗以前居住於高安,後經湖北麻城孝感鄉移居成都石磨子街,再遷通江犬道山雞子頂女媧寨上桂花屋基(今瓦室鎮桂花村),其後又有遷居合川、遂寧埃山(土扁)華山冢、平昌白土坪、崇清瓦銓坪、尚溪,以及北京西廟冢、安徽、臺灣、越南等地者。其中桂花屋基因是其初遷之地,一直有外遷者來此尋根,近年還聯合編修了家譜。流、巴縣的謝姓人具有相同的血統,相傳原籍廣東連平,在清朝康熙年間由其始遷祖謝子越率領人川,初居簡州西鄉壩,後遷華陽老窯溝(今雙流境內),並留居於此,其後裔又有遷巴縣西裡曾家場者,如今已傳十餘世。八)貴州省貴州省亦即古代的夜郎國所在地,而「夜郎」二字根據當地史家研究,實即「謝郎」,亦即居住在深山溪谷間的謝姓人。該支謝姓人大約是申國滅亡後南遷的申伯後裔,自東漢以後多以謝為姓,成為夜郎國的統治者,直到唐末五代時期都是如此,唐代所謂的「三謝蠻」所指也是他們。故而,在漢唐間的歷史上,該支謝姓人曾出了東晉寧州刺史謝恕、唐代夜郎郡公謝龍羽、黔州刺史謝元深、南壽州刺史謝強、邛州刺史謝汕、胖州錄事參軍謝文經等著名人物,宋代以後又與當地民族融合,成為一支身份特殊的謝姓人。九)湖北省北是謝姓人較多的省份之一,但其源流為人所知者尚少,僅有居住在孝感、大悟一帶的人自稱是明朝初年人謝伯六的後代。謝伯六於洪武七年(1374年)自江西南昌府豐城縣筷子巷瓦屑墩遷黃陂西南鄉共木崗,其後又有人遷居今址。但自謝伯六而上出自何處,其現存家譜並無記載,其裔孫中有人返回筷子巷尋根也未有結果,看來只有發掘其他家譜中的記載才能解開疑團。十)山東省山東省謝姓分布較廣,目前所知者已有單縣、曹縣、鄆城、金鄉、濰坊、兗州等19個縣市。其中居於單縣者自稱是陳郡謝氏之後,遠祖尊奉由其進一步分衍而出的信州弋陽謝氏謝枋得,窿其長孫謝信孫時客居汴京(今河南開封),至五世孫謝興又遷舌單縣,成為縣中謝氏的一支。此外,謝枋得次孫謝仁孫遷居山西洪洞,五世孫謝升遷單縣西南40裡謝家寨,成為當地謝姓的S一開基祖。至於其他各地的謝姓人,也多有尊謝枋得為遠祖者,或自稱始祖來自山西洪洞,與單縣謝姓具有相同的血緣關係。近年來,他們曾經召開宗親聯誼會,共同商討成立全省性宗親組織等事宜。十一)山西省山西省謝姓為人所知者,一支居住於臨猗、萬榮一帶,尊奉宋朝人謝毅為遠祖,而以其曾孫謝天吉為鼻祖。相傳謝天吉在元代曾任兵馬大元帥,選尚公主,稱駙馬公,去世後葬於臨騎東莊,其子孫也落籍為當地人。後來,該支謝姓人又遷萬榮,分居於大謝村、小謝村、謝村、大謝莊、東裝莊、,大甲村等地。如今,除謝村、小謝村再無謝姓人居住外,其餘都是其裔孫聚居之地。其中大謝莊原有一座被稱為「七業堂」的謝氏祠堂,奉祀移居而來的兄弟七人,七兄弟之後至今仍以所在的次序「門」相稱。十二)陝西省陝西作為歷史較為悠久的省份,境內也多有謝姓人居住。其中居住在東南部安康一帶者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從福建武平遷來,始遷祖名為謝世顯。其子孫在傳歷四代後,因有兄弟七人而分為七房,除居於當地外又遷嵐皋、紫陽、白河等地,如今已傳至15代,有1600餘戶、6000餘人。該支謝姓人在清朝曾出過謝玉珩、謝裕楷、謝俊崇等三位進士,另有七人中舉,自稱陝南望族。他們由於與福建武平中山鎮謝氏之間具有確切可考的淵源關係,因此多與之有密切聯繫,並在族譜中記載了始祖謝世顯以前的血緣傳承情況,其根據便來自武平的族譜。該譜稱武平謝氏始祖是南宋初年人謝九二郎,其遠祖由興州固始遷江西,而他則由江西遷龍巖上坪,再傳15代至謝映鬥時遷居武坪,當時已是明朝末年,而謝世顯亦即謝映鬥孫。正是由於有這種斑斑可考的血緣關係,安康謝氏在修家譜時也不忘祖根,並依據武平祖籍家譜中所載20字字輩續補了新的20字字輩,使二者合在一起成為一首完整的40字字輩詩,即:「鼎世有元玉,曰仁裕俊英。克賢承先德,宏業紹鳳鳴。經國繼永盛,成家道益明。懋才開景遠,啟秀慶隆平。」如今,該支謝姓人仍在使用這一字輩,並已傳至「先」、「德」輩以下,可知所用的仍是武平字輩,仍在傳承著這種無法割裂的血緣關係。

 




相關焦點

  • 江蘇常州毗陵謝氏簡史
    西漢司馬遷所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其中的「三十世家」,就是記述三十個大家族的歷史。顧名思義,《毗陵謝氏簡史》是簡要記述毗陵謝氏家族的史書。通過姓源追溯、祖源探索,家族繁衍,瓜瓞播遷,敘述毗陵謝氏的傳承過程,反映毗陵謝氏的歷史本貌,彰顯毗陵謝氏先哲前賢的歷史功績,提煉毗陵謝氏的人文精神,旨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份鮮活的家族記憶。
  • 鮑氏文化:鮑氏家譜文獻/字輩排行,請家人對照找下自己的字輩
    安徽省樅陽縣義津高甸鮑,光緒版及民國三十七年版宗譜均有完整版本,其中民國版由蔣中正題「子姓藩衍」,民國十七年版存家譜四十九卷。安徽歙縣棠樾鮑氏宣忠堂支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鮑琮纂修,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家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 「謝氏百堂」寶樹堂——世界客屬祖地福建石壁謝氏總祠
    世界客屬祖地石壁謝氏總祠,始建於清康熙51年,佔地面積1061平方米,坐西南向東北,一進合院式磚木結構,由前坪、門樓、門廳 、天井、寶樹堂、襄功堂、紀功堂、花臺、後圍牆組成。外開八字門樓,四跳如意鬥栱,重簷歇山頂;寶樹堂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帶軒廊,抬梁穿鬥式梁架,硬山頂。
  • 字輩|為什麼古代家族字輩,很多都是「轉宗」字派?
    但這些稱謂也最多能明確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輩次,而「字輩」則可以用「成千上萬」的漢字列出「千秋萬代」的輩序。字輩,又叫字派,輩指輩分,派指派別。字輩是一個宗族或者族群用來區別從上往下的長幼次序,決定尊卑、明確家族成員稱謂的。並逐漸形成了流宗和轉宗的情況。
  • 全國部分許氏字輩
    廣東湛江許氏字輩:「日學乃申立」。廣東肇慶、廣寧許氏字輩:「帝廷開景兆學仕際昌明期爾宏世德宗澤大有成家聲克丕振基業善繼承勳名光上國忠良定太平」。廣東四會許氏字輩:「憲章文宇天子維新世經開景兆禎祥」。春秋美景,上治澤興。先聖必繼,盡善維純。②元代添汝彥,再志祖庭萬。國正天心順,仁全美仕登。治安希上世,永遠應期興。落承惟光衣裕,建能如太清。大中克立志,迪德進文明。思啟榮昌兆,必崇伯仲英。源長定紹達,遵守與時升。大竹、儀隴一支:念應自閩文,紹基寧信金。賢良常繼起,君經世代興。帝廷開景兆,學仕際昌明。
  • 全球宗親們,中華謝氏大宗祠牌坊落成啦!
    全球宗親們,中華謝氏大宗祠牌坊落成啦!近日,由江蘇毗陵謝氏宗親會樂捐中華謝氏大宗祠牌坊運到河南南陽市宛城區東謝營村,並安裝矗立在東謝營村的中華謝氏大宗祠路口。對此,本平臺與江蘇常州毗陵謝氏宗親會聯繫,取得了「萬派朝宗」 坊的創意文案,文案中對坊額和坊聯用句有詳盡解釋。牌坊正麵坊額「萬派朝宗」 ,泛讀為:神聖的中華謝氏大宗祠,是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萬派謝氏的朝聖地。「萬派」指所有。
  • 陳氏:全國各地字輩匯總(2020年更新)
    貴州省陳氏字輩貴州陳氏家譜字輩:錫、大、天、先(薪)、應;文、光、學(華)、世(永)、鴻;思、餘、平、安、義;鎮、國、定、庭、忠。貴州省赤水市元厚鎮慶豐村字輩:洪、萬、啟、光、登、先、明、永、遠、福貴州織金(主要是阿弓、吹聾、雞場一帶)就有幾萬人。
  • 徐達的夫人謝氏,說了句「御花園真大」,為何遭到了殺身之禍?
    徐達夫人謝氏,臂力過人,常持鐵器重百斤者,軍中隨行。——《北窗瑣記》徐達是元末明初的猛將,可是這位猛將也有怕的人,一是朱元璋,二是謝氏。謝氏是一位十分彪悍的女子,在家中的時候,徐達怕老婆的弱點,一下子就暴露出來了。這件事情,原本是十分正常的。
  • 天龍八部裡少林寺玄字輩高僧和天龍寺本字輩高僧,武功排名分析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武斷地認為,少林寺的玄字輩僧人比天龍寺的本字輩僧人水平高。我們需要具體比較一下。2.先看天龍寺,除輩分更高的枯榮大師外,一共出場過5位本字輩的僧人,其中包括保定帝段正明(本塵)。原文明確說了,這五個人的功力都在伯仲之間,每人各練一脈無形劍氣。
  • 盤點中華謝氏文化苑六大網紅拍照地點!2020年等你來南陽打卡
    中華謝氏文化苑中華謝氏文化苑在河南南陽建成後,雖然還沒有舉行竣工慶典,但是在2020年裡,有不少地方的謝氏宗親代表團來到這個謝氏的謝氏宗祠網紅基地---中華謝氏文化苑,來「打卡」!!中華謝氏大宗祠文化苑廣場下圖,2020年元月5日下午,湖北省謝氏宗親聯誼會第五屆一次理事會暨2019年會會議帷幕剛剛落下,恩施謝氏宗親聯誼會分會、天門謝氏宗親聯誼會分會15人不顧疲勞,在會長謝竹林和會長謝百新的帶領下,組團來到了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中華謝氏文化苑大宗祠。
  • 雍正的兒子本是弘字輩,為何年貴妃的3個兒子,卻都是福字輩?
    到了康熙一朝,康熙子孫眾多,所以從康熙開始,兒子們孫子們那都是有輩的,比如說康熙的兒子那輩都是胤子輩的,胤禛、胤礽、胤祉;康熙的孫子這輩都是弘輩的,弘時、弘曆,再接下來我們知道了,永字輩的一直到溥字輩的。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沒注意到?
  • 遙想十多年來,全球謝人為建設中華謝氏總祠的努力與奉獻
    旨在弘揚祖德、恩澤後代的中華謝氏文化苑並謝氏總祠,以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別致的設計風格,宏大的建築規模,必將成為中華謝氏兒女心靈中的聖地。總祠矗立,族魂永駐;文昭武穆,奉安先祖,不但美譽遠揚,更是呈現出這一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公益仁德項目特有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 五華粘坑謝氏三世祖可尚公墓圓墳竣工祭拜
    到達烏稔坪山謝氏三世祖可尚公墓。可尚公,號德芳,為孟春公三世孫,墓地位於梅州市五華縣長布鎮粘坑村烏稔坪山,為「掌上明珠」穴。祭祖儀式開始,由粘坑村謝氏老族長謝國興主持祭祖儀式。由粘坑謝氏宗祠理事會謝任良會長讀祭文。由深圳寶樹堂理事會謝馬連堂主發言,祭祖結束,大家一同前往長布鎮用餐。
  • 他們是相聲界最後的寶藏,碩果僅存的相聲寶字輩藝人
    現在已經難以在相聲舞臺上聽到正經的相聲,因此我們越來越懷念相聲老前輩。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的相聲界在世的前輩已經不多了,這其中最珍貴的無疑是屈指可數的寶字輩藝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相聲界還在世的寶字輩藝人只有不到二十位了,這其中比較知名的有以下十位。
  • 起名字應依字輩合孝道而不違人倫
    字輩,有些地方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輩分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制定字輩是為了讓同一氏族的人,後輩子孫與先輩列祖不重名,而彰顯家族既重孝道,又有文化涵養的意蘊,更是為了倡導家族中的所有成員都去樹立,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的理想。
  • 一個字的名字怎麼用族譜裡的字輩起名?蘇軾家族告訴你答案
    這就是家譜中的字輩,也叫做派語。其中家譜裡的字輩,作為一種姓氏文化中的一部分,經歷歲月滄桑朝代更迭,一些家族就採取詩詞或者對聯中的漢字就與家譜中的字輩進行排序,一般字輩都有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等含義。
  • 動漫中的「熊字輩」你認識幾個?有的熊霸天下,有的卻被吃了
    而最近小編也是補了很多之前沒有看的番劇,然後發現很多「熊字輩」角色,既有龍套祭天,也不乏熊傲天之類的人物,但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今天就將這些「熊字輩」角色介紹給大家,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認識他們。印象最深刻的「熊字輩」角色是《無限系統樹》中的修·斯特林,是男主現實中的哥哥,在遊戲中穿著卡通熊人偶服,看起來既憨厚又可愛,然後不一會就手持六管加特林加入戰鬥,反差感極強。
  • 中國艦艇的北約代號,驅逐艦旅字輩護衛艦江字輩,山東艦代號公布
    之後延續著以中國地域名取代號的傳統,北約將中國第一代051型驅逐艦命名為「旅大」,第一代護衛艦為「江南」,中國21世紀誕生的新銳戰艦基本延續了旅字輩與江字輩。 兩者雖在外形與排水量上大同小異,但山東艦內部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與庫茲涅佐夫級又有著明顯不同,所以將其稱之為改進型,這樣的命名帶有一定的偏見。
  • 恆字輩人物爛大街,楚風將成雙帝位
    恆字輩人物爛大街,楚風將成雙帝位《聖墟》中楚風為了爭奪天帝果位,和來自上蒼的年輕驕子大打出手,結果很明顯上蒼的天才不夠楚風打,於是開始出現一個又一個更強大的年輕一代強者了。甚至還出現了一位道子,道子是什麼樣的存在呢?道子級別是什麼境界?這其實就是一個怪物一般的存在。
  • 少林派中真正和張三丰同輩的僧人,是哪個字輩的?答案在笑傲江湖
    說到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弄清楚倚天時期少林派經過了幾輩的更替,以及,這幾輩都是哪個字輩。倚天開篇,何足道來少林挑事,當時少林派的方丈是天鳴禪師,他是天字輩。在他上面,是心禪堂七老那樣的人物,不過金庸並未交代這些元老的法號;他下面就好說了,當時出面的是無色禪師和無相禪師,他們是無字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