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批准上市的1類新藥,你最看好誰?

2021-01-21 藥時空

2018年起,中國本土創新藥進入蓬勃發展期,國內創新藥審評審批不斷提速。小編在此收集整理了2020年在中國批准的1類新藥以及他們的研發歷程,在評論區Pick你認為最有潛力的新藥吧。


2020年11月19日,貝達藥業宣布自主研發的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貝美納


鹽酸恩沙替尼膠囊是首個國產ALK抑制劑,批准的適應症為:「適用於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NSCLC)患者的治療。


據公開數據,國內2019 年 ALK 抑制劑的目標人群約5萬人,目前 ALK 抑制劑年銷售規模約 100 億元,作為首個國產 ALK 抑制劑,未來還是非常有潛力的。

2018.12——提交藥品註冊申請並獲受理。

2020.01——公布藥品註冊臨床試驗數據。此次註冊依據的是「評價X-396膠囊治療克唑替尼耐藥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Ⅱ期單臂、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鹽酸恩莎替尼對克唑替尼耐藥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2020.08——公布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貝達恩沙替尼一線數據擊敗克唑替尼。接受恩沙替尼治療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顯著長於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 

2020年3月17日,甲磺酸阿美替尼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上市,由江蘇豪森藥業研發及上市銷售,商品名為阿美樂


阿美替尼為豪森藥業開發上市的國內首個三代EGFR靶向藥,適應症為既往經TKI治療時或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且存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

2016.07——多中心臨床試驗獲FDA批准。

2016.08——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並於2017年3月批准臨床。

2016.12——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啟動,該試驗目的是評價每日口服一次HS-10296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300)的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和有效性。

2018.10——隨機、對照、雙盲、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啟動,該試驗目的是評價HS-10296對照吉非替尼一線治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9.04——在中國的新藥申請獲CDE受理。

2020.04——公布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中位隨訪時間11.4個月時,阿美替尼二線治療經治EGFR T790M突變陽性NSCLC患者療效確切。


2020年7月31日,鹽酸拉維達韋獲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上市,由歌禮研發及上市銷售,商品名為新力萊。鹽酸拉維達韋最初是由Presidio研發,最新一代NS5A抑制劑,具有高耐藥屏障、高應答率、高耐受性及具有泛基因型的特點。被批准用於治療初治的基因1b型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非肝硬化成人患者。

2015.04——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類)獲國家食藥監(CFDA)受理。

2016.05——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2018.08——上市申請獲CFDA受理。

2018.08——作為未來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藥物(DAA)被WHO納入2018年7月最新版的C肝治療指南。

2018.11——拉維達韋全口服方案(RDV/DNV 治療方案)II/III 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RDV/DNV 治療方案相比起目前已被批准的達拉他韋/阿舒瑞韋方案顯示出更高的耐藥屏障。就基線 NS5A 耐藥突變的患者而言,RDV/DNV治療方案的治癒率(SVR12)達 100%。


2020年3月18日,銀谷製藥的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獲批上市,商品名為必立汀


該藥品為我國首次合成的高選擇性M1/M3膽鹼能受體拮抗劑。可介導支氣管收縮和黏液分泌。被批准用於減輕及改善變應性鼻炎引起的流涕、鼻塞、鼻癢和噴嚏症狀。

2006.06——提交臨床申請(1.1類化藥)獲CFDA受理。

2014.04——申報生產獲CFDA受理,此申請後來被主動撤回。

2017.11——再次向CFDA提交上市申請,且於2018年1月獲優先審評資格。


2020年9月25日,依那度他在日本獲得上市批准,由日本菸草公司研發,信立泰引進,用於治療與慢性腎病有關的貧血。商品名Enaroy(エナロイ錠)


Enaroy是一種口服活性HIF-PH抑制劑,可通過促進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內源性生產並控制負責鐵代謝的分子的表達來促進促紅細胞生成。

2019.12——信立泰將依那度他從日本菸草公司引進至中國。

2020.06——該藥的IND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承辦,為化藥一類。

2020.08——被默示許可用於腎性貧血患者的治療。


2020年1月23日,苯磺酸瑞馬唑侖,獲得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綜合機構(PMDA)批准上市,由萌蒂公司銷售,商品名為アネレム。2020年7月16日獲得NMP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銳馬


萌蒂公司獲得了該藥物在日本的研發授權,在中國的研發權利授權給宜昌人福藥業,韓國地區授權給Hana Pharm,加拿大授權給PENDOPHARM,俄羅斯,土耳其,中東和北非授權給R-Pharma。


在此之前,同活性物質/不同鹽型的江蘇恆瑞「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於2019年底獲批上市,是頭號競品。宜昌人福能否後來居上?

2014.05——宜昌人福藥業(人福醫藥子公司)向CFDA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1類)。

2015.06——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2015.10——臨床I期研究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研究目的旨在評價苯磺酸瑞馬唑侖在健康志願者中的單次給藥安全性及藥代動力學/藥效學。

2017.05——兩中心、開放、劑量遞增臨床II試驗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研究目的是評價該藥用於結腸鏡檢查鎮靜的耐受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8.04——多中心、隨機、單盲、陽性藥物平行對照Ⅲ期臨床試驗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並且在中國的試驗於2018年7月完成。

2018.09——計劃啟動II期臨床試驗。該研究目的是評價在擇期手術中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用於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8.11——在中國提交NDA。

2020.07——該藥獲得NMP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銳馬。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1季度NMPA批准的新藥 豪森阿樂美在列
    要聞 2020年第1季度NMPA批准的新藥 豪森阿樂美在列 2020年4月4日 12:38:08 醫藥魔方本文來源於「醫藥魔方」微信公眾號。2020年第1季度,國家藥監局共批准11個新藥上市,包括6個進口藥品和5個國產藥品。其中,國產藥品中還包括1個疫苗和1個中藥。
  • 2020年抗癌新藥最全匯總,必須轉發+收藏!|FDA|抑制劑|轉移性|新藥|...
    2020年接近尾聲,對腫瘤患者而言,這是艱難的一年,但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在腫瘤方面的新藥獲批有很多,它們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最!全!匯!總!來!了!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骨質疏鬆症迎來新藥,恆瑞、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恆瑞醫藥PARP抑制劑正式獲批上市,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突變(gBRCAm)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 2020年有望在中國上市的20款新藥
    ▎醫藥觀瀾/報導 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預計新的一年又將有一批新藥將在中國獲批上市。預見未來,藥明康德微信團隊篩選了20個有望在2020年獲批上市的新藥。
  • 2020年1-8月FDA批准的新藥
    2020年1-8月,FDA共批准38個新藥上市,8月批准8個。Nexletol是自2002年以來批准的首個每日1次口服非他汀類降LDL-C藥物。bempedoic acid是一種人工合成的二羧酸衍生物,屬於first in class的ATP-檸檬酸裂解酶(ACL)抑制劑,通過抑制肝臟內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上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來降低LDL-C。
  • 2020年5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1類化藥臨床審批概況2020年5月,共有19個中國1類化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具體信息如下表所示:2018年2月,該產品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承辦,2019年2月獲得CDE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法替布緩釋片首仿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
  • 最近11年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比此前23年翻10倍
    科技日報記者金鳳2008-2018年,我國有41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41個1類新藥中,有10個都是2018年獲批的。2019年,又有12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掐指一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的11年,研發成功的新藥超過了專項實施前23年的10倍!
  • 4個1類新藥發力百億市場 恆瑞...
    日前,恆瑞醫藥的麻醉1類新藥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獲批上市,人福、海思科3款1類新藥仍在審評審批中。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麻醉劑銷售額為141.51億元,TOP10品種有7個為注射劑。
  • 10款1類新藥獲批臨床 86個藥品主動降價
    通知稱,根據企業申請,對於部分藥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調整之後的價格自2020年8月1日起執行。此次價格下調的藥品共86個,涉及73個品種,包括阿達木單抗注射劑、多替拉韋鈉片、羅紅黴素膠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等。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2020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我國藥品行業的發展並未就此而中斷,尤其在創新藥方面,更是再創新高。截至12月20日,共164個中國1類新藥,以首次註冊申報IND狀態獲得我國CDE承辦,遠超過去同期3年。
  • 國產自主研發抗癌新藥獲美國FDA批准 國內上市申請納入優先審批
    2019 年 11 月 15 日 ,中國生物醫藥公司百濟神州宣布,該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抗癌藥物澤布替尼 (英文商品名BRUKINSA)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據介紹,該藥主要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一項療法的成年套細胞淋巴瘤患者,預計幾周後在美國上市銷售。
  • 愛滋病新藥多拉韋林獲批上市!K藥、阿達木單抗等生物藥新進展
    >豪森2.2類新藥奧氮平口腔速溶膜獲批上市近日,豪森藥業2.2類新藥奧氮平口腔速溶膜獲批上市。近日,默沙東(MSD)多拉韋林片新藥上市申請獲得批准,適應症為:適用於與其他抗反轉錄病毒藥物聯合治療HIV-1感染且無NNRTI(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耐藥的既往或現有證據的成年患者。多拉韋林(doravirine)是由默沙東公司開發的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創新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
  • 一大波痛風新藥來襲!恆瑞衝刺首個國產1類新藥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痛風藥市場首次突破20億元,2015-2019年5年複合增速達49.8%;3個痛風藥有企業布局一致性評價,其中別嘌醇片還未有企業過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14個國產痛風1類新藥在研,其中恆瑞醫藥進展最快;託匹司他片進口臨床申請已獲批,成都倍特、人福等15家企業的仿製藥也獲批臨床。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FDA批准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上市卡馬替尼作為一種口服的高選擇性小分子MET抑制劑,於2020年5月6日被美國FDA批准上市。最重要的是,卡馬替尼(Tabrecta、capmatinib、INC280)是FDA批准的針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MET 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首款靶向藥。
  • 默沙東(MRK.US)抗愛滋病新藥多拉韋林在中國獲批上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7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最新公示,默沙東(MRK.US)公司開發的愛滋病病毒(HIV)感染治療藥物多拉韋林片新藥上市申請獲得批准。根據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早前公示,該申請適應症為:適用於與其他抗反轉錄病毒藥物聯合治療HIV-1感染且無NNRTI(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類耐藥的既往或現有證據的成年患者。據悉,多拉韋林(doravirine)是由默沙東公司開發的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創新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
  • 空窗近60年 高鉀血症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
    原標題:空窗近60年,高鉀血症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   1月6日,阿斯利康中國宣布,其用於治療成人高鉀血症的口服降鉀藥物利倍卓(通用名:環矽酸鋯鈉散),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
  • 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研製的抗愛滋病毒1.1類新藥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方網站顯示,由鄭州大學化學學院常俊標教授研製、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許可生產的抗愛滋病1.1類新藥「阿茲夫定(FNC)」上市申請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
  • 諾成健華半年報:1類新藥奧布替尼片即將上市
    研發成本上,由上年同期的9480萬元增加144%至2.31億元,該增加主要是由於諾誠健華擴展臨床試驗及股份支付增加所致。據悉,諾誠健華成立於2018年,於2020年3月23日登陸港交所,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發現、研發及商業化潛在同類最佳及或首創的用於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同時,諾誠健華也打造了具有強大自主研發能力的生物醫藥平臺。
  • 半年至少26個新藥獲批上市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王永文)2020年第一季度11個新藥獲批上市、5月9個重磅新藥獲批上市、6月明星抗癌藥接連獲批……據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0日,已有至少26個藥品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基於在研藥品的數量,2020年獲批新藥可能將遠遠超過2019年,甚至有翻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