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數說丨8月下半月新藥研發:拜耳1類心衰藥物報上市,齊魯再爭託法替布緩釋片首仿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5 18:54:06

經過半個月「休整」,本階段藥企重燃研發熱情,新申報的藥物研發數量回到6月、7月的水平。同時,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本土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援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數據顯示,8月16日~8月31日,共承辦643例申報進度,其中受理化藥申請541項,生物製品申請82項,中藥申請18項,體外診斷試劑2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過半個月「休整」,本階段藥企重燃研發熱情,新申報的藥物研發數量回到6月、7月的水平。同時,我們可以在臨床試驗申報和上市申報的具體欄目中欣喜看到,越來越多跨國藥企已經明顯加快在中國市場的1類新藥臨床研發,或許不久之後我們在新藥可及性上能比肩歐美日。

與此同時,本土的創新藥企也在提速,積極向港交所、科創板等資本市場靠攏,尋求更靈活的融資途徑。而本次點評的德琪醫藥,已是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第30家「報名」的中國創新藥企業。

半月藥聞

1、拜耳1類心衰新藥Vericiguat片報上市,與歐美日同步

8月27日,拜耳提交1類新藥Vericiguat片的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每經點評:

Vericiguat是首個開發用於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惡化患者的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sGC)激動劑,由拜耳和默沙東共同開發和推廣。默沙東和拜耳在2014年建立了針對sGC的全球開發合作。二者合作開發的利奧西呱是首個上市的sGC調節劑,適應證是肺動脈高壓,2019年全球銷售額近10億美元。

今年7月16日,默沙東宣布FDA已經受理Vericiguat的新藥上市申請,FDA同時授予Vericiguat的上市申請優先審評資格,PDUFA預定審批期限是2021年1月20日。今年6月,拜耳在歐盟和日本提交了Vericiguat的上市申請。

Vericiguat如果獲批上市,將是First-in-Class的sGC調節劑類心衰治療藥物。這意味著,該藥在可及性方面,中國有望與歐美日同步。

2、羅氏1類在研新藥Tiragolumab在中國獲批臨床

8月25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公示,羅氏(Roche)旗下1類生物新藥Tiragolumab獲批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適應症為:與阿替利珠單抗聯合治療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食管鱗癌。

每經點評:

Tiragolumab是羅氏開發的一款靶向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結構域蛋白(TIGIT)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本次申請是Tiragolumab首次在中國獲批臨床。

據了解,中國的食管癌發病和死亡率佔到全球近一半,70%就診時已屬中晚期,一線治療後預後差、後續治療選擇少。而在全球範圍內,Tiragolumab研發進度最快的處於三期臨床研究階段,分別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

在中國,已有多家企業投入到TIGIT抗體的研發,獲批臨床的有信達生物的IBI939(一期在研)和百濟神州的BGB-A1217(一期在研)。其中,BGB-A1217在8月27日遞交臨床試驗申請,目前正處於與PD-1抗體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聯合針對癌症的1/2期臨床開發階段。

今年7月,百濟神州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重點介紹了4款自主研發的在研產品,其中就包括TIGIT抗體BGB-A1217。百濟神州稱,正在加速註冊試驗。

目前,百濟神州已在中國和澳大利亞啟動一項BGB-A1217聯合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1a/1b期臨床試驗。研究顯示,該聯合療法一般耐受良好,無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同時已經確定了聯合療法2期臨床的推薦劑量。

另外,TIGIT抑制劑處於臨床前階段的有復宏漢霖HLX53、君實生物的JS006和思坦維生物的mAb-7三款在研TIGIT抗體。

總體來看,羅氏製藥的Tiragolumab是目前全球研發進展最快的TIGIT抑制劑。

3、德琪醫藥1類抗癌新藥ATG-008獲批晚期實體腫瘤二期臨床試驗

8月24日,德琪醫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批准ATG-008開展治療NFE2L2、STK11、RICTOR或其他特異性基因變異的晚期實體腫瘤患者的二期臨床試驗。

每經點評:

德琪醫藥已正式在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成為第8家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內地創新藥企業,也是港交所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以來第30家「報名」的創新藥企業。

德琪醫藥是一家生物製藥初創企業,主要研發First-in-Class藥物(首創新藥,通常是全新靶點或者全新機制)。

上個月,德琪醫藥剛完成97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此次融資由Fidelity Management&Research Company LLC領投,新投資者包括高瓴創投、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CRF及一家大型知名長線機構投資者。現有投資者中啟明創投、博裕資本繼續參投。C輪融資後,德琪醫藥估值達7.26億美元,約人民幣50億元。

與很多生物製藥創新企業一樣,德琪醫藥還沒有產品進入商業化。在2018財年和2019財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對應的淨虧損分別為1.46億元、3.24億元和5.38億元人民幣。

德琪醫藥目前建立了12個臨床和臨床前階段項目的產品線,其中,研發進度較為領先的是ATG-010和ATG-008。

ATG-008是一個第二代的mTORC1/2抑制劑,已進行了包括肝癌在內的多個瘤種的臨床研究。德琪和美國新基公司已就該化合物在亞洲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發、生產和上市展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新基現已被百時美施貴寶收購。

4、齊魯製藥枸櫞酸託法替布緩釋片報上市,為國內首仿

8月27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齊魯製藥3類仿製藥「枸櫞酸託法替布緩釋片」上市申請獲受理,該劑型為國產首家申報。

每經點評:

枸櫞酸託法替布片原研藥是由輝瑞公司研發的一種Janus激酶(JAK)抑制劑,主要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成年患者,2012年11月由FDA批准上市,2017年3月進入中國,並在2019年通過談判進入醫保乙類目錄,最新中標價為26.79元。

輝瑞財報顯示,託法替布2019年全球銷售額為22.42億美元,同比增長26%。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託法替布銷售額為4362萬元,同比增長423.02%。

據了解,枸櫞酸託法替布片共有片劑、緩釋製劑、口服溶片三種劑型,其中,片劑競爭最為激烈。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顯示,國內有40多家藥企在布局該產品,大多集中在片劑,由於緩釋製劑的技術壁壘較高,國內尚未有該劑型上市。

今年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中國生物製藥和先聲藥業分別獲批枸櫞酸託法替布片,而在此前正大天晴、齊魯製藥、科倫藥業、揚子江均已過評。在8月20日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正大天晴、科倫藥業、齊魯製藥、先聲藥業中標託法替布,原研藥企輝瑞未中標。

而齊魯製藥本次申報的劑型為緩釋片,是國內首仿。值得一提的是,齊魯製藥出色的仿製能力已經在集採中顯露出來。根據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齊魯製藥8個產品齊中標,其中7個產品以最低價中標。至此,齊魯製藥已累計中標17個產品。

5、科倫藥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獲批上市

8月18日,科倫藥業公布,子公司湖南科倫製藥有限公司於近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化學藥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的《藥品註冊證書》。

每經點評: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由美國Abraxis BioScience公司開發,是一種紫杉醇與白蛋白結合的全新製劑,克服了普通紫杉醇水溶性差、效率低和副作用大等缺點,於2005年1月被FDA批准上市治療乳腺癌(商品名Abraxane),隨後又獲批治療肺癌、胰腺癌。2010年新基以29億美元首付款收購Abraxis,將Abraxane收入囊中,2008年該藥在中國獲批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為第二批集採品種,國內此前中標企業為新基、石藥集團和恆瑞醫藥3家企業。2020年3月,新基Abraxane生產設施因不符合我國GMP要求,被藥監局暫停進口、銷售和使用,百濟神州Abraxane集採中標資格也隨之取消。科倫藥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此次獲批後將正式加入白蛋白紫杉醇市場競爭。國內提交該藥上市申請的廠家還有海正和揚子江。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Abraxane出局後,石藥集團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在2020年一季度銷量翻倍,2019年銷售收入為16億元。

半月動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得知,本階段有三款藥物首次註冊上市,分別是科倫藥業的複方胺基酸(16AA-Ⅱ)/葡萄糖(48%)電解質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及吳淞江製藥的孟魯司特鈉顆粒,均為仿製藥。

本階段新申請的臨床試驗124項,腫瘤藥達到42個,佔三分之一,感染系統藥物、內分泌系統藥物和神經系統藥物

一類藥物的臨床/上市申請數量為41種,佔本階段藥品申報數量的6.37%,較8月上半月有所上升。具體情況如下圖所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心衰藥研發背後:千億市場的心衰藥上市難,企業紛紛搶食最後一塊...
    本報記者于娜 見習記者 郭怡琳 北京報導近十年來,諾華、拜耳、安進、施維雅頻繁立項慢性心衰藥物研發,卻僅有2款產品順利上市。對此,齊魯製藥中央市場部高級市場總監王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全球,心衰產品擁有極其龐大的市場,而且心衰還是心血管領域的最後一塊蛋糕。這些誘惑吸引著大量企業投身研發。」心衰藥物上市難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它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換言之,所有心臟病患者都可能面對兩種結局:急性心血管病猝死或心衰。
  • 每經數說丨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
    每經數說丨9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藥王」修美樂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0
  • 2021年第一季度這5個FDA審批決定值得關注 涉及默沙東、拜耳……
    以下是FDA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即將做出是否批准決定的5種藥物:01默沙東和拜耳的慢性心衰竭藥物Vericiguat儘管市面上已經有多種藥物,但是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後仍然很差。據估計,心衰竭患者住院後的中位生存期僅超過兩年。而且很少有新藥在現有治療方案上有所改善。
  •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
    2款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首款創新藥即將獲批,骨質疏鬆症迎來新藥,恆瑞、海思科…來源:藥智網|森林本周看點1.國際藥品動態2.兩個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藥智數據顯示,目前奧布替尼還有8項適應症處於開發階段,包括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華氏巨球蛋白血症、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等。數據來源:藥智中國臨床試驗資料庫兩個國產1類新藥獲批上市!
  • 專注傳染病藥物領域,B肝在研新藥AIC 649,順利進入二期試驗
    該B肝新藥研發已於2019年4月份公布了首個人體臨床結論。專注傳染病藥物領域,B肝在研新藥AIC 649,順利進入二期試驗凡是在製藥行業待過的人,應該都不會不知道Bayer公司,漢譯為拜耳,也是全球著名的德國製藥行業龍頭。AiCuris公司屬於拜耳公司分拆後的公司,主要專注於研發傳染病藥物領域。
  • 4個1類新藥發力百億市場 恆瑞...
    日前,恆瑞醫藥的麻醉1類新藥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獲批上市,人福、海思科3款1類新藥仍在審評審批中。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麻醉劑銷售額為141.51億元,TOP10品種有7個為注射劑。
  • 創新藥指數一周微升0.82% | 4個1類新藥獲批臨床,重磅創新中藥研發...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   截至8月13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053.25點,較7月1日基期累計上漲53.25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82%,表明我國創新藥的研發趨向積極。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裡指數走高的原因包括4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指數樣本,太極集團(600129,股吧)、成都海創等的重磅創新藥臨床試驗狀態向前推進。
  • 2020年有望在中國上市的20款新藥
    目前,PCSK9抑制劑已成為新一代降低LDL-C的藥物,也是一類有效的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這類藥物的誕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治療歷史上的革命性進展。2018年,艾維替尼完成中國註冊臨床研究,並向中國國家藥監局遞交新藥上市申請(NDA),同年8月9日艾維替尼被納入新藥上市優先審評程序。目前,艾維替尼的新藥審評審批尚在進行當中。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我國藥品行業的發展並未就此而中斷,尤其在創新藥方面,更是再創新高。截至12月20日,共164個中國1類新藥,以首次註冊申報IND狀態獲得我國CDE承辦,遠超過去同期3年。
  • 糖尿病腎病新藥!拜耳首創藥物finerenone獲美國FDA優先審查:顯著...
    2021年01月13日訊 /生物谷BIOON/ --拜耳(Bayer)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finerenone(BAY 94-8862)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該藥用於治療慢性腎臟病(CKD)合併2型糖尿病(T2D)的患者。
  • 最近11年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比此前23年翻10倍
    科技日報記者金鳳2008-2018年,我國有41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這41個1類新藥中,有10個都是2018年獲批的。2019年,又有12個國產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掐指一算,重大專項實施以來的11年,研發成功的新藥超過了專項實施前23年的10倍!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強生、百時美施貴寶、百濟神州、拜耳、康泰
    大事件方面,CDE「突破性治療公示」專欄的首次更新,將傳奇生物申報的生物製品1類新藥LCAR-B38M CAR-T細胞自體回輸製劑納入了擬突破性治療品種;中國首次公開徵求溶瘤病毒類藥物臨床試驗設計指導原則;中國首款獲批用於IV期非小細胞肺癌的PD-L1藥即將上市;川普籤署要求聯邦政府購買美國製造的藥物行政令。
  • 拜耳CKD新藥3期臨床數據:複合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降低14%
    編譯丨newborn今年早些時候,拜耳發布了finerenone治療慢性腎臟病(CKD)合併2型糖尿病(T2D)患者關鍵3期FIDELIO-DKD研究的陽性頂線數據,顯示可延緩腎臟病和心臟疾病的發生。現在,該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細節,有關finerenone改善這類慢性病患者健康的能力,而不論患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史。FIDELIO-DKD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入組了CKD合併T2D的患者。這些患者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為30-5000mg/g、腎小球濾過率(eGFR)≥25至<75ml/min/1.73m2,應用優化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斷劑治療。
  • 高鉀血症新藥利倍卓正式上市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張健教授表示:「RASSi治療可能造成心衰患者血鉀水平升高,但如果減量或停用,則可能導致心衰惡化和死亡率增加,這就讓治療陷入了『兩難境地』。因此急需找到既能有效控制血鉀,又不影響心衰常規治療的解決方案。」
  • 愛滋病新藥多拉韋林獲批上市!K藥、阿達木單抗等生物藥新進展
    3.K藥、阿達木單抗等多款生物藥新進展4.豪森2.2類新藥奧氮平口腔速溶膜獲批上市本期(11月20日至11月27日)國際、國內審評加速,多個產品審批審批取得新進展,上市新藥仍以生物藥為主。在國際上,多個重磅新藥獲批上市!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阿斯利康、賽默飛、拜耳、西門子
    億歐大健康還關注到今年一季度,行業的健康險保費2641億元,同比增速達到21.6%。上市系保險公司中的兩家健康險公司一季度業務增速也亮眼。另外,有5家企業發布了他們的半年報,8家企業完成融資。企業動態方面,賽默飛、極目生物、阿斯利康、拜耳、美年大健康、西門子等企業均有所動作。
  • 諾成健華半年報:1類新藥奧布替尼片即將上市
    億歐大健康8月26日消息,近日,諾誠健華公布了半年報。報告中披露,上半年,公司收入74.8萬元,同比增長26%。收益增加主要歸因於由南京諾誠健華向第三方提供的研發服務。另外,諾誠健華預期在研候選藥物(包括奧布替尼)於不久將來在獲批後出市場後,諾誠健華的收益來源將更為多元化。研發成本上,由上年同期的9480萬元增加144%至2.31億元,該增加主要是由於諾誠健華擴展臨床試驗及股份支付增加所致。
  • 石藥「利伐沙班片」獲批上市!
    利伐沙班是由強生公司聯合拜耳公司開發,並最早於2011年11月獲FDA批准的一種Xa因子抑制劑類抗凝血藥物,也是目前FDA批准適應證最多的抗凝血藥。 根據藥物綜合資料庫(PDB),在全球上市的口服抗凝藥中,主要被格雷類和沙班類盤踞。自2014年開始,氯吡格雷市場份額持續走低,而沙班類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 一大波痛風新藥來襲!恆瑞衝刺首個國產1類新藥
    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痛風藥市場首次突破20億元,2015-2019年5年複合增速達49.8%;3個痛風藥有企業布局一致性評價,其中別嘌醇片還未有企業過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14個國產痛風1類新藥在研,其中恆瑞醫藥進展最快;託匹司他片進口臨床申請已獲批,成都倍特、人福等15家企業的仿製藥也獲批臨床。
  • 中金公司:新藥研發過程經歷了什麼?
    基於組胺的結構,SK&;F公司設計合成了數百種2型組胺受體的拮抗劑,而後經過優化,不斷改善活性和安全性得到西咪替丁,西咪替丁於1976年在英國上市,是第一個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的藥物。西咪替丁的研發過程將藥物發現方法從搜索藥物變為設計藥物,也是新藥研發的重大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