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瑜伽世界已開啟~~~
今日話題:去印度學習瑜伽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 求實瑜伽的乾貨集
「我很好 也不約見面 素日克制 年輕貌美」
眾所周知,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
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智慧高的科學者,無論冬夏常年在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腳下向大自然挑戰。印度瑜伽是源於古老印度的一種強身術,通過肉體和精神的修持達到身心和諧統一、強身健體和開發人體潛能的作用。
印度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充分發揮潛能的哲學體系及其指導下的運動體系,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形式。
那麼,你們知道去到瑜伽發源地印度學習瑜伽是種什麼體驗?是否可以回歸到古老的瑜伽智慧中呢?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看看知乎上的瑜伽女神們都是怎麼說的吧!
(用戶)腳踝在思考:
第一次去印度學習瑜伽,是去的邁索爾-學習阿斯湯加的聖地。阿斯湯加瑜伽在歐美非常流行,屬於力量型瑜伽。
第二次去的是瑞詩凱詩,就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恆河蜿蜒流過。建議11月份到3月份去印度學瑜伽,3月份後特別熱。
兩次去印度學瑜伽,才明白瑜伽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一直以為瑜伽就是舒展身心拉拉筋骨各種美麗的體式外加冥想,去了印度才明白,瑜伽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瑜伽。
身體運動是瑜伽,呼吸是瑜伽,冥想是瑜伽,唱誦是瑜伽,行為是瑜伽,思想是瑜伽,瑜伽是一切的起源,也是和印度教緊密相關的。
練習瑜伽高層次的就是呼吸或者說調息法,和氣功很像的,很多種呼吸法,不能亂練,練習的時候頭腦要清楚,不然順序錯了很容易走火入魔。
老師說的一個例子我記得特別清楚,他說人活著就是靠一口氣,氣沒有了,人也就死了,每一個人在生命中的呼吸次數都是定的,呼吸達到一定次數就死了,烏龜呼吸很慢,活得久,兔子呼吸特別快,所以壽命很短。
去之前,我認為瑜伽是99%的體式+1%的呼吸,更適合柔軟的女性。去之後,我認為體式就是0.0001%,更適合有力量的人。當然力量是每個人可以慢慢訓練而變得強大的。
(用戶)瑜伽兩三事
在印度總是會想明白很多事,以前是覺得明白了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現在是醒悟珍惜當下即可。該哭哭笑笑不要憋著自己,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開始習慣獨處和自省。
我並不是一個精進自律的練習者,我常常偷懶,因為我害怕疼痛,我不敢和身體對話,因為我害怕反饋出的問題我解決不了。但現在疼痛的時候我會嘗試告訴自己,再堅持一秒鐘,再保持一個呼吸,你不要和旁邊的人比較,你只要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點就好。
於是我開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去練習,我感受到我的呼吸開始順暢,練習瑜伽很多年,我一直在找呼吸和伸展的聯結,經常性的呼吸混亂或者憋氣其實都是鬱結,都是在逃避身體真實的狀態。
現在我學會了和身體對話,在邁索爾學會了自我練習,只是練習。清空腦海中所有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做自己能做的,然後自己先開心。
瑜伽練習真的強求不了,也見到用力過猛的練習的人,然後落得一身疲憊和傷痛,其實這不是在練瑜伽,更多是和自己較勁。
這一次邁索爾學習,感觸最多的就是要放下私慾和小我,奉愛與付出也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而已,要去做。比如某些小事:
1、上完課清理瑜伽墊,把瑜伽磚,伸展帶放回原位。
2、上課手機調靜音,不影響想要認真學習的同學。
3、不踩同學的墊子。
4、不把零食水果帶入教室。
5、水杯喝完水要蓋好,避免水或者牛奶打倒。
6、自己用過的紙巾和其他垃圾要隨身攜帶離開或者及時掉進垃圾桶。
7、尊重當地風俗習慣,進入寺廟不穿短褲短裙,記得拖鞋。
8、不要把情緒寫在臉上,即使對人不滿,可以選擇閉嘴,但是不要背後評價,因為他們都會聽到。
9、要尊重每一個人,要學會換位思考,尤其面臨水土不服的時候,要試著主動關心問候。
10、人與人的相處需要一定的舒適距離,這樣相處會更愉悅。
其實以上的每一件事我都遇到過或者自己也犯錯過,然後就逼著自己去面對和反省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修行都是瑜伽,走下瑜伽墊,走出瑜伽課堂的那一刻起,我們才真正的瑜伽。
(用戶)YogaLa瑜伽旅修
一個念頭、 一股勇氣、一次機緣巧合、一段淵源... ...
我來到了印度瑜伽發源地——瑞詩凱詩
這些年一邊聆聽著不同的瑜伽大師們的瑜伽分享,一邊體驗著真實純粹的生活方式,一直行走在一片片充滿未知的神奇土地上,體會了種種平凡生命中難得的精彩瞬間。
收穫到的不僅僅是參加過各大名師的課程,不是單單是體式上的進步,不是和上師緊密深厚的連接。
而是明白不管是在瑜伽墊上,還是瑜伽墊外,讓我在一呼一吸之間學會用心感受身體的變化,你會遇見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你會學會包容與接受,學會去用心滋潤瑜伽的種子,耐心的等待開花。
(用戶)APRIL
在瑞詩凱詩的日子,心態雖不能愜意的「慢」下來,卻能在「慢」的環境中專心享受「瑜伽」這一美妙的事物。
每天的生活內容都是與「瑜伽」相關的,從飲食到作息,從理論學習到體式練習,從瑜伽哲學到唱誦冥想……我們在這裡見識到了「瑜伽」的豐富多彩。
對於我這個興趣變化較快的人來說,一如反常的喜歡「瑜伽」這個「慢速」的事物,它需要時間的滋養,從一顆種子到大樹,需要用心的栽培與澆灌,這個過程雖然很慢,卻能在時間的流動中體會到美好的變化,在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中,身體更加輕盈,思想更加專注,心態也愈加積極,「瑜伽」令人漸漸的意識到「慢」的價值。
或許在我們固有的思維中「快速」的做事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我們以「快」取勝,以「快」搶佔資源,以「快」減少對時間的恐慌感。
在這個時代,「快」沒有錯,但前行的同時,也別忘了偶爾的「慢下來」,感受現在,感受正在做的事情,感受周圍的事物。
不止瑜伽,在很多事物上,我們都可以放慢一些速度:慢慢的吃飯能體會到食物中更多的味道;慢慢的看一本好書能吸收到更多的知識;慢慢的與別人講話會令聊天更加舒服;慢慢的追尋目標會令前進的腳步更加的堅實……
在慢慢的「瑞詩凱詩」,雖不能成為真正的「悠閒之客」,卻能專注在「瑜伽」這豐富的領域中感受「慢速之美」,逐漸的發現我不是「恐慌」時間的流失,而是「恐慌」時過境遷後的自己。
其實只要把時間灑在美妙的事物上,逐漸的精進,就能在這個領域中慢慢綻放,這更關乎於選擇、行動與堅持。
在印度,瑜伽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但同時也保持著最本真的原味。
▼Next Trailer Previous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