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彌留之際為何刻意告訴紫鵑自己是清白之身?到底有什麼深意?

2020-12-14 小一歷史筆記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黛玉一首《葬花吟》吟出了多少感傷和酸楚,從踏進賈府的那一刻,黛玉的一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哪點做得不對不好,被人恥笑了,偏偏碰上了個多情的公子賈寶玉,心和眼淚都給了他,最後卻仍是落得個孤死的下場,可悲可嘆,讓人心碎。

關於林黛玉的死,因為是續書的部分,所以一直都有很多說法,有的版本說是投湖自盡,有的版本說是病死的,始終莫衷一是。

黛玉死前曾經對紫鵑說過這樣一句話,她說自己的身子是乾淨的。這就不由得讓人有些遐想,也紛紛猜測這段情節如果是曹雪芹還在世是否會滿意呢?

首先在那個明清時代,封建制度森嚴,對於女子來說,名節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也就會有很多的貞潔烈女,黛玉強調這一點也是聲明自己從未被玷汙過

黛玉在賈府中的生活雖然一直都是和其他姑娘一樣的待遇,而且深受賈母的喜愛,但是為了避免落人口實,所以她實際上是很累的,一言一行都要掂量著辦。

賈府的人數眾多,大多是紈絝子弟,做事也常常沒有分寸,甚至是沒有下限,像黛玉這般的美人放在那裡難免會引起他人的覬覦,不過因為賈母的寵愛,黛玉的身邊一直都有丫鬟庇護,也會避免讓她接觸男子,所以即使是在寶玉生病,薛蟠盯上她的時候也沒什麼實際舉動。

可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人認為黛玉其實沒有必要在臨終前提起這件事。

但是她這句話是對紫鵑說的,也就是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像姐妹一樣的關係的紫鵑,可饒是這樣,紫鵑也曾經誤會過她,說過一些不合適的話。

黛玉和寶玉之間的關係可是說是很親密,僅憑這一方面紫鵑誤會倒是還不至於,重點是王熙鳳帶人抄檢大觀園的時候,挨家挨戶挨個箱子的搜查,在黛玉那裡搜出來了很多寶玉的東西。

王熙鳳心裡清楚,在賈母的心裡是希望能把黛玉嫁給寶玉的,王熙鳳這種人精似的把老太太的心思看得明白,所以也是支持她的想法,對於抄檢這件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紫鵑看到了,從女孩子的房裡抄出這些來,她看著是不妥的。

漸漸地,黛玉和寶玉之間的緋聞就暗暗傳了開來,黛玉的名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而且那一次王夫人肅清寶玉房裡的丫頭,趕出去了不少,殺雞儆猴,也是在警告其他女孩。

紫鵑看在眼裡當然也是隨著王夫人的心思覺得不成體統,所以對著林黛玉也是說了一些不恰當的話,這對黛玉來說,被親近的人說要比被外人說來得刺激更大一點,所以,在臨終前她刻意提起此事也是想澄清她和寶玉之間其實沒有任何不妥之事,只是純粹的精神戀愛。

還有一層意思是黛玉的心裡是希望能夠葬回家鄉,在古代,如果女子未曾出閣,身子是乾淨的,是可以落葉歸根的,但是一旦出嫁,就是夫家的人,回不去。

所以可以想見,黛玉的心裡一直想著魂歸故裡,所以在家鄉安葬對她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說清楚名節一事,恐怕就回不去了,而且她來自書香之家,保持清白之身也是她作為林家女兒的自尊自愛,不能和寶玉終成眷屬,至少還能落葉歸根,也算是安慰。

林黛玉一世清高,很在意世俗的眼光,所以,即使賈寶玉和房裡的丫頭翻雲覆雨,但是對於她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

所以這樣的黛玉又怎麼可能給自己留下汙名?她臨終前的這一句話暗中嘆息自己一生悽苦,身似浮萍,最後只剩了一身的傲骨,《紅樓夢》中那麼多的姑娘,我卻還是最喜歡黛玉,也最可憐她的一生,正像是那個時代的很多女子一樣,縱有再多的才情,還是要囿於封建禮數,我想她的心中也是嚮往著自由的。

相關焦點

  • 黛玉之死:一曲低回如泣、悽婉動人的樂曲
    這塊充當定情物的舊帕,現在,已不再是兩心相印的憑證,它不再喚起黛玉的雖然辛酸,但卻甜蜜的回憶;一切都過去了,愛轉化為恨,林姑娘在詩句中,傾注了多少愛,現在就傾注了多少恨。這種愛與恨的轉化力量,使黛玉要親手撕毀這無異於自己生命的舊帕。當雪雁從箱子裡拿出另一塊白綾絹子時,黛玉「使勁說道:有字的!」
  • 林黛玉不再傷心 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借紫鵑遭拒
    黛玉徹底絕望,掙扎著撕那寶玉送的、寫有詩文的舊帕,又叫雪雁點燈、上火盆,黛玉將絹子放在火上,雪雁不顧燒手,從火裡抓起來撂在地下亂踩,卻已燒得所剩無幾了。鳳姐試探寶玉,說讓你娶林妹妹,寶玉十分高興,要去找林妹妹。鳳姐意識到襲人的話沒錯。鳳姐說與賈母,賈母命襲人好生照料。因為要和黛玉成親,寶玉精神好了些。
  • 黛玉為何哭嘆:風刀霜劍嚴相逼?你聽探春襲人背著她說了什麼
    賈敏臨死前,曾寄家書向老母史太君託孤,故而才有賈母遣僕婦船隻遠赴姑蘇,一力接外孫女黛玉至膝下撫養。賈敏此舉,實可謂用心良苦。古時深宅府第規矩繁縟,講究男女七歲不同席,尤其閨閣之女居於內帷,賢良婦德皆要為母教化,即便生身之父,亦為禮法所束,不過晨昏定省。基於此,林家孤女黛玉才不得已遠離老父故土,寄養在外祖母家。
  • 紅樓小人物:雪雁有何來歷?為何成為黛玉帶來的唯一丫頭?
    這些人想必知心體己,可是在賈府到底是外來戶,對賈府的底細不太清楚——誰會知道一個孫輩媳婦是家務管理的實際操作者?誰會知道賈政的兩個侍妾一個粗俗張狂卻倍受寵愛,一個溫和低調卻存在感極低?誰會知道一牆之隔的寧國府裡,還有一位長期不回家、在外修行的老爺賈敬?但是如果不知道這些,黛玉行事之間,難免偶有失禮失措。即使不是什麼大問題,也是可免則免的。
  • 黛玉「無為而治」的人生觀,成全自己的初心,也守住瀟湘館的安寧
    賈府生活的小姐們基本都是寄居在這裡,邢岫煙和迎春最弱自然成為受欺負的人,寶釵費心經營才得到了賈府上下的認可,可是也沒有看到黛玉做什麼,可她卻成了賈府原生的小姐。除卻人事關係的煩難,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各個小院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只有瀟湘館依舊風平浪靜。賈府充斥著富貴和奢華之氣,可是黛玉的身上總有一種「雲淡風輕」的淡然。
  • 【原創】黛玉死前燒掉所有與寶玉相關的東西,為何還說「我身子是...
    林黛玉和賈寶玉倆人是很有感情的一對,互相性格都摸得很透。倆人心裡都有成婚的意向,只是還沒時機挑明,因為,在封建社會是要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能成婚的。但是,林黛玉此時的情境找誰去提這事呢?作為一個女兒家,怎麼好意思開口呢?
  • 《紅樓夢》中,紫鵑不還嫣紅風箏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在《紅樓夢》中,有一節寫紫鵑和小丫鬟們正在忙活,忙著忙著就聽到了啪一聲,感覺有什麼東西掉下來了,仔細一看是一個風箏墜落了,這個還真是漂亮,讓這裡的丫鬟們都看呆了,嘴裡一直都在說真好看,最後紫鵑就把這個風箏自己拿起了。就在平時紫鵑姑娘不會做這種事情的,她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姑娘,是什麼就是什麼,現在的她為什麼現在這麼小氣?為什麼她非要把這個風箏佔為己有呢?
  •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黛玉死前,真的會「焚稿」嗎?全部詩稿燒掉,想說明什麼? 《紅樓夢》後40回的章節,說到黛玉臨終前,囑咐紫鵑把生平所有詩稿都拿出來。最初,紫鵑以為黛玉只不過是想再讀讀。誰知道黛玉接過去之後,全部丟到了爐子裡,將畢生心血都付之一炬。
  • 寶黛之間兩次吵架:寶玉拿西廂記的話調戲黛玉,黛玉不生氣都不行
    當時,薛寶釵有金鎖、史湘雲有金麒麟,偏偏寶玉又喜歡和他們廝混,黛玉雖然知道寶玉和自己更親密,但實在是放不下那顆患得患失的心。一直到三十四回,經過寶玉挨打,晴雯送帕,黛玉題詩一系列事件後,黛玉才真正的確信寶玉對自己的心,此後就不再使性子了。然而,即便兩人鬧彆扭大多集中在前三十四回,次數也絕對不少了,據我不翻書自己空想,大概能想出來十幾次。
  • 「我想寶姐姐送你的燕窩……」,寶玉沒說完的話,到底是什麼?
    寶玉要說什麼,在「慧紫鵑情辭試莽玉」一回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在這一回中,寶玉告訴紫鵑:「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太也託實.雖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經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個風聲,只怕老太太和鳳姐姐說了。我告訴他的,竟沒告訴完了他」。
  • 林黛玉焚毀詩稿後,有一隻鳥兒會念她的詩句
    林黛玉焚毀詩稿後,有一隻鳥兒會念她的詩句陳能雄/文林黛玉似乎與鳥兒有不解之緣,她居住的瀟湘館長滿鬱鬱蔥蔥的翠竹,是元妃省親第一行幸之處,匾額為「有鳳來儀」。這個「鳳」字既代表賈府迎接元妃的歸來,也象徵著屋子主人林黛玉的尊貴身份。「鳳鳴於竹」,出生於花朝節的林黛玉是百花之神的化身,也是百鳥之王的鳳凰。
  • 紅樓裡的女人,為什麼多以鳥兒為名,譬如紫鵑?
    整個大觀園裡什麼是最關鍵事物?我說一是花、二是鳥,曹雪芹以花喻女兒這個自然不必細說,我之所以把鳥列在其中,那是有一定原因的,且從文中分析。看第二十五回寫到「一望園中,四顧無人,惟見花光柳影,鳥語溪聲」。
  • 紅樓夢之爭:送宮花事件到底反映什麼?是僕人勢利還是黛玉刻薄?
    黛玉要是笑納了,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可偏偏黛玉挑理了,說出「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的著名的話。於是就有了著名的「到底是周瑞家的勢利還是黛玉刻薄」之爭。因為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由於王夫人不取中林黛玉,不免會使人認為周瑞家的是故意的。
  • 更適合孩子們聽的《紅樓夢》拾玖·林黛玉痛吟《葬花詞》
    一天中午,寶玉閒得無聊,信步走到瀟湘館,悄悄從紗窗往裡看,發現黛玉午睡剛醒,正在床上伸懶腰,嘴巴裡還念著:「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笑著走進去問道:「為什麼『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呀?」黛玉感到不好意思一下子羞紅了臉。兩人正在說話,黛玉的丫環紫鵑進來了,寶玉對紫鵑說:「紫鵑,你泡杯好茶給我。」紫鵑和寶玉開玩笑說:「我們哪有什麼好茶,要好茶就等襲人來。」
  • 賈寶玉、林黛玉吵架,終極矛盾,賈母為何寄希望於薛蟠生日?
    《紅樓夢》中早期賈寶玉和林黛玉有幾次頗為大規模的吵架行為,第二十九回中二人大鬧一場,一個邊哭邊吐,另一個氣歪了臉砸玉,賈母、王夫人等大幫人馬聞訊趕來,急急忙忙上線勸架,但最終也別無他法,只能訓斥襲人和紫鵑一番、敷衍了事。大家族最講究兄弟和睦、關係友好的體面假象,最在乎面子工程。
  • 薛寶釵到怡紅院不走,賈寶玉到瀟湘館,為什麼林黛玉總攆他離開?
    襲人見寶釵來了,趕緊讓位,自己藉故走了,留下寶釵在賈寶玉身邊坐著。寶釵那么正統、端莊的一個人獨自坐在熟睡的青年男子身邊,一點兒沒有避嫌的意思,也沒有走的意思。她拿起襲人給寶玉繡的「白綾紅裡的兜肚,上面紥著鴛鴦戲蓮的花樣,紅蓮綠葉,五色鴛鴦」。然後坐在寶玉身邊給寶玉繡肚兜。即使寶玉在夢中罵:「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 一個小丫頭,一個老媽子,豪門女林黛玉進京的陣仗為何如此寒酸?
    事實上,在林家的時候,單是陪著黛玉讀書的丫頭就有兩個,林家怎麼可能缺丫頭?既然林家不缺丫頭,那麼林黛玉進京的時候,為啥只帶了兩個下人?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賈母派了大量的奴僕,來接外孫女林黛玉。
  • 高鶚續寫後四十回中,為何要寫黛玉焚稿?原來原因在此
    在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裡,寫到了寶玉同寶釵成親,也正是那個時候,林黛玉於悲戚之中焚燒了自己寫的詩詞,並於不久後魂歸;而後人對於她的這種行為也是有多種解釋。我認為高鶚續寫之中,對黛玉焚稿這一行為是有依據的,這個依據,就是黛玉葬花。
  • 《紅樓夢》王夫人心聲:金釧的忌日要能變成黛玉的忌日該多好?
    導語:王夫人為何要用黛玉原本要「過生日」的衣裳,拿給死去的金釧「過忌日」?這裡面的險惡用心已昭然若揭,儘管被王夫人說得十分委婉體面,卻也將其陰毒心思暴露無遺。此時的王夫人,真是一個典型的「狠妗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