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Hello,我是神鴉。
我因為個人習慣,喜歡找彩漫資源來看;但找JOJO第八部的時候遇到不小的困難,因為國內漢化組效率低下,彩漫資源僅僅翻譯到22話,導致我被迫去尋找外文版的生肉。
後來我在一個名為「Manga Dex」的網站上找到了彩漫資源,目前已更新到70話,總共有英語、義大利語、法語和波蘭語四種版本的生肉。
不過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以英語為代表的上述四種版本,彩漫的文字採用橫向排版。
與之截然相對的是,國內的漢化版卻採用豎排文字。
我們中國的書寫方式和歐美國家一樣,都是採用從左到右、橫向排版的方式;而日本的書寫方式則是從右往左、豎向排版。
所以國漫和歐美漫畫都使用橫排文字,而日漫則使用豎排文字。
但問題在於,既然日漫英文版可以改成橫排文字,那麼漢化版為什麼要保留豎排文字呢?
按理來說,漫畫翻譯應該遵循本民族的閱讀習慣,像英文版一樣進行本土化改造豈不是更好嗎?
其實這還要考慮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畫面布局。
因為日本的閱讀順序是從右往左,所以日漫的畫面布局也是從右往左;而如果漢化版採用從左往右的橫排文字,如此就會與畫面布局相悖,產生嚴重的違和感。
試想一下,你從左往右閱讀文字,同時又要從右往左瀏覽畫面,這樣看肯定會很難受。
至於日漫英文版採用違和的橫排文字,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對於拼音文字而言,豎向排版之後辨認起來極其困難。
還是上面那張JOJO第八部的圖片,我把字母改成豎向排列,大家可以試著閱讀一下。
當然,除了閱讀體驗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早期的日漫漢化版都是從港臺地區流入大陸的,比如我們熟知的JOJO漫畫就是由臺灣東立出版社翻譯的(當然質量就不敢恭維了,各種錯誤)。
而港臺地區由於遭受列強殖民,長期脫離祖國的統治,保留了大量前朝的陳規陋習(比如香港直到1971年才廢除《大清律例》),所以當地人還是採用豎排繁體。
而受港臺漢化版的影響,國內的漢化組也採用了從右往左的豎向排版;甚至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漢化組依然沿用了繁體字翻譯,特別是JOJO系列的彩漫。
有沒有既能照顧讀者的閱讀體驗,又能入鄉隨俗的做法呢?
其實也有,日本出版社早期引進歐美漫畫時,為了方便本土讀者閱讀,特意將漫畫畫面進行鏡像翻轉,然而再改成豎排文字,如此一來,畫面和文字都能從右往左瀏覽了。
換而言之,我們也可以鏡像翻轉,再改為橫排文字,比如這樣,
漫畫畢竟是消費品,應該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反過來讓人去適應漫畫,我還是希望漫畫翻譯最好能同時保證入鄉隨俗和讀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