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再現中秋閩山廟會文化民俗活動「憶鄉愁」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來賓共同為中秋福州閩山廟會文化主題民俗活動亮燈啟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9月30日電(記者劉可耕)「閩山廟裡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檳榔牙齒生菸袋,子弟場中較十番。」30日,「閩山中秋夜,十番月當門」中秋閩山廟會文化主題民俗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

活動以「廟會文化」這一歷史傳承為背景,融合中秋節日習俗,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活動。

身著漢服的男女青年進行傳統拜月禮儀展示。 記者劉可耕 攝

活動現場,最顯眼的當屬鰲山習俗展示。這一起源於明代歡慶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凱旋的習俗,用泥塑玩偶、奇珍異寶等擺成各類歷史故事,為佳節添彩,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會來賓共同為鰲山亮燈啟幕。

隨後,一群身著漢服的女青年款款而來,進行了一場傳統拜月禮儀展示,那份「花好月圓」的節日場景,體現中秋節俗和廟會文化的別樣風採。

中秋主題書法展示。 記者劉可耕 攝

作為本次活動特色亮點,現場十番音樂悠揚,將歷史上福州閩山廟中秋夜十番鬥月的場景予以復原。此外,活動現場還相繼開展了中秋主題詩朗誦等活動,展現中秋節俗文脈,體現古老廟會之中喜慶熱鬧的繁華景象。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卓氏委員會顧問卓廷富表示,本次活動凸顯「閩山廟會」主題,集中呈現福州中秋民俗,以擺鰲山、拜月、中秋詩朗誦、十番鬥樂等形式,生動展現坊巷民俗文化、卓公信仰文化、閩都文化的故事,充分體現了節日文化與閩山廟會文化的悠久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之精華,通過節日文化讓更多的市民了解,代代相傳」。

福州十番音樂演奏。 記者劉可耕 攝

福州民俗專家鄭子端介紹,中秋擺塔是舊時福州民間的一項特有的重要民俗活動,歷史悠久,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

相傳戚繼光赴閩平倭患大捷全勝,回到福州恰逢中秋節,福州百姓為歡迎凱旋之師,將家裡的貴重物品擺在門口以示慶賀。因老福州多寺多塔,擺設品也多為古塔的模型,故稱「擺塔」;老福州人過中秋節,除了「擺塔」外還有「拜塔」的習俗。

當天,建於宋代治平年間的福州裴仙宮舉行中秋「擺塔」民俗活動。供桌上,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等神話人物及福、祿、壽等神仙栩栩如生,大殿內烏塔、白塔遙遙相望,燈火璀璨,吸引民眾前來觀賞、祈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福州美食節策劃新春廟會,暖場道具設備租賃,民俗表演舞獅舞龍
    福州美食節策劃新春廟會,暖場道具設備租賃,民俗表演舞獅舞龍大頭娃娃哪家比較好的推薦下,根據小編在福州的活動圈十來年的經驗來看給大家推薦幾家比較好的福州美食節策劃新春廟會,暖場道具設備租賃,民俗表演舞獅舞龍大頭娃娃推薦給大家作為參考。
  • 廟會上的多樣民俗活動
    廟會廟會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錢,漸漸地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叫「會」。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北宋時開封大相國寺廟會極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李清照曾與其夫趙明誠相偕至廟會!在廟會上,有不少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
  • 月餅模子:中秋民俗文化的符號
    近代月餅模子那麼,為什麼說月餅模子是中秋民俗文化的符號呢?其一.月餅模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雖然遠古時代就有祭月、拜月的古老風俗,唐代以後也開始盛行中秋賞月的民俗活動,但都並未與月餅掛鈎,有文字可考記載月餅的歷史大約在南宋,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裡有出現「月餅」一詞,北宋年間詩人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飴和酥。」的詩句流傳,月餅與中秋相連的朝代大約在此,推斷月餅模子也應源於宋代。
  • 春節在杭州看民俗,吳山廟會打頭陣,新春特色文化活動看這裡!
    2020吳山廟會新春燈會和廣大市民見面啦,一直持續到2月10日,抓緊去打卡哦!除此之外,西湖邊還有一系列豐富的新春民俗活動,千萬別錯過!吳山廟會新春燈會今晚亮相!春節前後,登臨城隍閣是很多杭州人的傳統節目。但是最近城隍閣一、二樓正在關閉施工,還能如約打卡賞燈嗎?
  • 廣府廟會民俗巡演直播首用英語解說
    少林功夫炫翻天、穗港明星撐廣府,廣府廟會重頭戲民俗大巡演昨日下午在廣東省人民體育場舉行。    亞運、奧運開幕式表演再現    昨日下午開場前兩小時,較場西路各入口已排起數百米的長隊,今年搶到免費門票的周老伯說,往年要提前站在北京路、文明路一帶的巡遊路線上霸位,冒雨站兩三個小時等候是常事,今年安坐體育場就可以觀賞到民俗表演,舒服了不少。令老人激動不已的是,表演大部分都用廣府話進行解說,穿插起粵劇、五羊仙等老廣州元素,讓他找到了昔日的記憶。
  •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國慶中秋寺平古村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 賞民俗 逛廟會 晉源區「兩節」文化活動「年味」十足
    1月17日,晉源區消息,春節、元宵「兩節」期間,該區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一場場文化大餐,一處處視覺盛宴,為人民群眾獻上一道最有「年味」的文化盛宴。今年晉源區「兩節」文化活動以「我們的節日」為載體,通過「賞晉陽民俗,逛蒙山廟會,過盛世大年」系列活動,充分展示晉源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和晉源人民人心向上、朝氣蓬勃的良好精神風貌。
  • 福州中秋這些獨特好玩的習俗你知道嗎?點塔、環塔、排塔、坎爿塔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節日,除了賞月吃餅,各地的中秋習俗也是多種多樣。福州中秋有幾個獨特的傳統習俗,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跟我來看看是什麼吧。這幾個福州獨有的中秋習俗跟「塔」有關。宋代知州謝泌在《福州即景》一詩中云:「城裡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寫的就是當時福州中秋點塔的盛況。當時塔是附屬於寺廟的,所以這詩裡有提到寺。據說當時和尚經常會虛報費用,但市民想要點塔,也只能按照他們開的價格付錢。後來由於其它的塔相繼損毀,只有白塔和烏塔這兩座塔中秋被點亮。
  • 福州「00」後高中生執著八家將民俗 自發練習傳承技藝
    只見,小夥子們動作乾淨有力,眉目傳神,他們都是「00」後的八家將民俗愛好者,目前都還在讀高中。每到周末和寒暑假,他們便聚在一塊勤加練習。7月18日,記者來到了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領略原汁原味的福州八家將風採。【解說】八家將是發源於福州臺江,盛行於臺灣民俗廟會的傳統陣頭。出生於2003年的孫彥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學習八家將舞蹈兩年,目前也是這支名為錦麟軒八將團的一名隊長。
  • 鹿泉百場民俗表演鬧新春!系列文化活動紛至沓來
    除了景觀布置,今年鹿泉春節文化活動豐富新穎,各類戲曲演出40場,文體賽事25場,民俗表演120場。鹿泉區還將在白鹿泉鄉首次承辦「2018京畿燕趙民俗大廟會」,北國奧特萊斯「冰雪奇緣、饕餮美食、新春市集 鬧享美時美刻」活動、土門關驛道小鎮「美麗鹿泉·特色小鎮·最年味兒」民俗表演、君樂寶「春節奶牛大君 帶您闖關送好禮」、抱犢寨2018「歡樂過大年」春節大廟會、封龍山景區自大年初一開始,推出登封龍山祈福活動等9項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
  • 風格迥異的池州民俗文化
    風格迥異的池州民俗文化「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匯聚,形成了池州風格迥異的民俗文化。東至花燈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活動東至花燈,其歷史可上溯到唐代後期,它由「六獸燈」、「磨盤燈」、「八仙過海燈」、「五猖太平燈」、「龍燈」、「獅子燈」、「蚌殼燈」等十餘種形式各異的花燈組成,主要燈種根植於本鄉本土,有的異地流入,表演形式各異,具有豐富的漢文化內涵。2008年,東至花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喜迎國慶 中秋有禮」河南機場集團舉行傳統節日特色民俗文化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在中秋節、國慶節到來之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南機場集團在鄭州機場T2航站樓出發大廳舉行「喜迎國慶 中秋有禮」文化活動,向南來北往的旅客展示傳統節日特色民俗,進一步豐富旅客出行體驗。
  • 吉林北山 2020年的民俗廟會停辦了
    根據《吉林省宗教事務局關於繼續暫停聚集性宗教活動的通知》(吉宗函(2020)10號)中關於「不同應急響應級別地區,均應繼續展廳開放式宗教活動場所,暫停一切集體性宗教活動」的要求,結合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實際,經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暫停今年吉林市北山民俗廟會活動。
  • 逛廟會 品年味 潤童心——鶴城區幼兒園舉辦民俗文化迎新年活動...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歡 易斯瑀)12月22日,鶴城區幼兒園舉辦了一場熱鬧非凡的新年民俗廟會。這場新年廟會是由點班年級組集體創意設計的,整個活動巧妙地將中國傳統遊戲穿插起來,讓小朋友們以逛廟會的形式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清晨,走進幼兒園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年味」,張燈結彩、暖意融融,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息撲面而來。小朋友和老師們都穿著最富有中國元素的服裝,營造出喜慶的節日氛圍。
  • 2020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春節廟會活動時間地點門票及遊玩指南
    2020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春節廟會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5日(初一)至2020年1月29日(初五)  活動地點:通州運河文化廣場  遊園時間:9:00-17:00>  活動門票:10元  免費搶票入口:點擊查看  諮詢電話:68686838  2020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春節廟會活動一覽  「時光樂吧」兒時遊戲·經典回憶
  • 福州中秋擺塔必用的!
    以前街上很少玩具賣,福州孩子們最喜歡玩的是一種用粘土捏成的各種人物、動物、塔、橋等泥塑。這些泥塑上畫有彩繪,栩栩如生,叫做「土人囝」,也稱作「土人仔」。土人仔可以用錢買,也可以用瓶瓶仔換,「瓶瓶仔」就是各種小瓶子。
  • 福州遊神民俗活動,很多人穿著人偶服裝,這樣的民俗看過嗎
    福州遊神民俗活動,很多人穿著人偶服裝,這樣的民俗看過嗎 2020-12-04 18
  • 逛廟會,品年味,潤童心 鶴城區幼兒園舉辦民俗文化迎新年活動
    掌上懷化訊 12月22日,鶴城區幼兒園舉辦了一場熱鬧非凡的新年民俗廟會。這場新年廟會是由點班年級組集體創意設計的,整個活動巧妙地將中國傳統遊戲穿插起來,讓小朋友們以逛廟會的形式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民間藝術。
  • 江南文化系列報導|「杭兒風」的源頭,原來就藏在江南民俗文化中
    在江南,「走三橋」、「花朝節」、「賞廟會」、「賽龍舟」、「三月三」都是比較經典的民俗傳統,它們從江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也影響著世世代代江南人。 江南屬水鄉,先秦兩漢時期被劃分出來,自古便山水相伴、土壤肥美、物資充沛、生產發達。
  • 今年春節哪裡去,商丘火神臺廟會等著你
    >火神臺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簡稱「臺會」,老百姓又稱其為「朝臺」。隨著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城市迅速發展的崛起,隨之而來的也是對社會幸福指數的挑戰,而今年的商丘火神臺春節廟會定於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農曆除夕至二月二)舉行,本屆廟會以「殷商之源·千年廟會」為主題;打造集「迎新春、逛廟會、祈福運、品民俗、看非遺、賞花燈」為一體的歷史與文化交流的綜合性平臺,也為展現商丘綜合經濟實力與人文素質相結合的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