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悶熱的午後,八位年輕小夥,手上各執道具,在祠堂內緊張地排練著八家將舞蹈。只見,小夥子們動作乾淨有力,眉目傳神,他們都是「00」後的八家將民俗愛好者,目前都還在讀高中。每到周末和寒暑假,他們便聚在一塊勤加練習。7月18日,記者來到了福州市倉山區蓋山鎮葉廈村,領略原汁原味的福州八家將風採。
【解說】八家將是發源於福州臺江,盛行於臺灣民俗廟會的傳統陣頭。出生於2003年的孫彥哲是一名高一的學生,學習八家將舞蹈兩年,目前也是這支名為錦麟軒八將團的一名隊長。孫彥哲告訴記者,自己是安徽人,小學三年級才隨父母來到福州生活,從那時起,他就對福州的傳統民俗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
【同期】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愛好者 孫彥哲
差不多三年級來福州的時候,就是接觸了這些民俗文化,後面認識我們的師傅,他給我們介紹八家將這一項民俗,當時就聽著挺感興趣的,就想練一下試一下。練得時候是挺辛苦的,但是因為很喜歡福州的民俗文化,所以就一直想著把它傳承下去。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一直努力地練習。
【解說】採訪中,記者得知,這八名團員大都來自不同的省份,包括安徽、江西、廣西等地,他們都在福州讀高中,也因為喜歡傳統文化,而聚到了一起。
【同期】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愛好者 王鑫傑
就感覺其實老一輩人傳承這些東西挺不容易的,因為也要學習很多東西,有很多我們也不太知道的,就要問老一輩的人,我們會做其它的事情,興趣愛好來說我們可以一直把這個傳承下去。
【解說】出生於1996年的黃杜飛是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傳承人,也是錦麟軒八將團的團長。課餘時間,黃杜飛就陪著團員們,悉心給予指導,每個神情、手勢、動作,他都嚴格要求。由於記載八家將舞蹈的文獻不多,他們只能根據僅有的資料和老一輩的口述進行舞蹈訓練。但是,臉譜的繪製以及保存的方法卻沒有任何的文獻可以查詢。
【同期】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傳承人黃杜飛
我們的文獻記載是非常非常少,很多特別像臉譜這些東西沒有辦法說我們自己用福州的這邊顏料去弄。所以說我們只能通過網絡上的一些軟體,去結交更多臺灣那邊的一些師傅,去請教他們。來教我們臉譜,所以說我們跟臺灣那邊是有一些互動。
【解說】雖然宗祠內的風扇不停地運轉著,但是一段舞蹈下來,團員們全部汗流浹背,他們咬牙堅持,利用有限的時間加緊排練。黃杜飛告訴記者,雖然團隊成員都很年輕,但是大家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而走到一起,也一直在堅守著傳承傳統文化的初心。
【同期】福州八家將民俗舞蹈傳承人黃杜飛
把這八位將軍用來當一個護駕的形式,我們說的護駕主神,要出巡、巡遊村莊,用來護駕,但是慢慢我發覺,八家將不僅僅是一個護駕主神的一個形式,更多的是給我們一種精神,所謂的精神就是忠義,和我們說的信義。我們現在社會上,更多喜歡我們福州傳統文化的一些小朋友們,就可以參加到我們這裡面來,就是說一起去把這個文化去傳承下去。
記者 吳晟煒 福建福州報導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