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2020-12-14 戰地初體

巨型短臉熊是南美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熊科動物,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壯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隻動物之間的碰撞肯定很有趣。然而,遺憾的是,這隻巨大的短臉熊生活在200萬年前,而霸王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因此,這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相交的一天。但是,根據問答原則,我們只是比較兩種動物的基本數據和習性。

01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巨型短面熊

巨型短臉熊並不是動物的名字。具體來說,有兩種叫做巨形短臉熊的動物,一種是北美洲的巨形短臉熊,另一種是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這兩種巨大短臉熊的生存年代和地區有很大差異。

南美巨型短面熊

南美巨大短臉熊又稱南美西細齒巨熊,是南美史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它生活在200萬至70萬年前的南美洲,是一種雜食性食肉動物。因為與南美的眼鏡熊是近親,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中,南美細牙的大熊貓被列入熊科眼鏡熊亞科。

在當時的南美,不僅是巨大的短面熊,一種吃肉的動物,這裡生活著許多大型食肉動物,最具代表性的是南美混亂的邊齒虎、致命的邊齒虎等等,這些動物和南美的巨大的短壽熊都屬於聯合生態位競爭對手。但是,南美的巨大短臉熊以巨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從發現的化石來看,成年南美巨大黑熊的平均體重為1.5噸左右,站立的身高高達4米,這種體型比刃齒虎要大得多。巨大的體型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南美巨型短臉熊的主要獵物也是大型動物,如大象和巨型海獺。

從200萬年前到70萬年前結束,南美整體巨大的黑熊體型呈減少狀態,古生物學家分析這可能與競爭對手的增加有關。

北美巨型短面熊

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比南美洲的巨型細齒熊出現晚了100多萬年。它們大約在80萬年前開始出現,也就是說,它們是在南美洲的巨型細齒熊滅絕後才出現的。從發現的化石來看,北美的巨大短面熊比南美的細牙巨熊小30%左右。在當時的北美,北美巨大短臉熊的競爭對手很多,包括美國的獅子、美國的劍齒虎、恐狼等。但是,北美巨大的短臉熊以巨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頂點。

02霸王龍

霸王龍是最熟悉的恐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恐龍。除了它盛氣凌人的名字,真正的霸王龍在白堊紀晚期也存在於食物鏈的頂端。從發現的化石來看,成人霸王龍身高12米左右,頭高6米左右,體重平均9噸左右。

通過將霸王龍的頭骨化石與現存的食肉動物進行比較,科學家發現這種巨大的動物有著近10噸的強大咬合力,其牙齒長度約為30釐米,可以立即殺死大多數大型恐龍。另外,科學家通過恢復霸王龍,發現霸王龍生前可能有10釐米的皮膚厚度。

也就是說霸王龍是一種攻守兼備的大型食肉動物。

03巨型短面熊能打過霸王龍嗎?

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兩點。

1.體型對比

為了公平,我們將體型最大的短臉熊、南美細齒巨熊與霸王龍進行了對比,霸王龍從體型來看是南美細齒巨熊的4倍以上,體重是它的6倍以上,在這個巨大的體型差異下,兩種肉食動物必然是體型明顯優勢的霸王龍。

2.攻擊性的對比

短臉熊尖銳的攻擊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齒。然而,面對12米長的霸王龍,靠近它是一個問題,因為霸王龍又長又粗的尾巴可以把短臉熊捲走。即使可以近身,霸王龍的厚度為10釐米的硬皮膚,半面熊是無法突破的防禦,霸王龍咬住10噸左右合力的話,半面熊會被秒殺。

04總結

巨大的短臉熊生存年代中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且在眾多肉食動物中還能獨自走遍世界,但與歷史上最強的肉食動物霸王龍相比,它們差距還很大。光是體型就很難跨越障礙,更不用說霸王龍有一條靈活的尾巴和一張大嘴。

相關焦點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巨型短面熊是美洲史上最強的熊科動物,而霸王龍則是恐龍時代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兩種動物的碰撞絕對大有看頭。但是,可惜的是巨型短面熊生活在距今200萬年前,而霸王龍則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所以,兩種動物屬於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相交的那一天。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是美洲大陸上生活的短面熊屬下的一個品種,也是迄今地球上出現的體型最大的熊,大約1.1萬年前滅絕。據考古資料顯示,它們比今天最大的北極熊還大,體長3至3.5米,高1.5至1.8米,站起來時高度達到3.5至3.7米,體重900公斤,最重可達1.6噸。
  • 美國古生物學家:發現霸王龍始祖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休斯敦2月21日電生物學專業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21日刊發研究文章稱:古生物學家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霸王龍始祖的化石。《自然》雜誌下屬在線開放期刊「通訊生物學」網站當日發表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家林賽·贊諾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團隊將一具發現於猶他州中部的暴龍化石命名為「厄運的先兆」(Moros Intrepidus),並稱經過十年的發掘和研究發現,它是霸王龍的始祖。文章顯示,它是北美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化石,死亡時年近7歲,接近成年。
  • 雄踞美洲百萬年,短面熊令一眾古生物聞風喪膽
    北美巨型短面熊復原圖廣義上的短面熊指的是短面熊屬裡面的物種,包含了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而我們常說的短面熊,則指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為了方面,以下文中若沒有加以說明,所提及的短面熊皆指此類三種熊體型對比圖這裡需要提一下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並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在一項研究中,人們發現了南美的巨型短面熊站起來有3.4米,體重高達1600千克,它們或許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
  • 古生物學家發現全新「死神」霸王龍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距離古生物學家上一次在加拿大發現一種新的霸王龍已有50年了。 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稱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的新霸王龍物種。 這種霸王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為7950萬前,比此前任何其他已知的加拿大霸王龍物種更古老。
  • 古生物學家發現全新「死神」霸王龍物種:一個巨大的食肉怪物
    據外媒CNET報導,距離古生物學家上一次在加拿大發現一種新的霸王龍已有50年了。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稱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的新霸王龍物種。這種霸王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為7950萬前,比此前任何其他已知的加拿大霸王龍物種更古老。卡爾加裡大學古生物學家 Darla Zelenitsky表示: 「這是在加拿大發現的最古老的大型霸王龍,發現時間比以前的霸王龍還早。」有關這項研究的論文於1月發表在《Cretaceous Research 》雜誌上。
  • 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 短面熊最重1.5噸,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
    距今2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種掠食猛獸——短面熊。短面熊的體型龐大,既是熊科中的強者,也是頂級掠食者,還被譽為「陸地霸主」。短面熊早已滅絕,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進行研究分析。
  • 霸王龍的短小前肢,是近戰「砍傷型」武器
    霸王龍(也叫雷克斯暴龍),屬於暴龍科,巨型獸腳類恐龍。有人稱呼它為「蜥蜴中的君主霸王」。其身長估計可達13米,它的臀部高度約4米,霸王龍的平均體重約為9噸,具有超過10噸的恐怖咬合力,可以說是極其兇猛的肉食動物。
  • 五大戰力非凡的史前猛獸,第三種還以霸王龍為獵物
    此外,風神翼龍還能夠捕食較為幼小的霸王龍,是當代陸地頂尖掠食者的天敵之一。巨型短面熊,曾經活躍在美洲大陸上的頂尖掠食者之一,大約在兩百多萬年前巨型短面熊以捕獵當代巨型野牛為生,被現代學者稱之為「噬牛熊」。根據現代學家所發現的骨骼化石推測,巨型短面熊的身高至少達到五米,體重接近兩噸。
  • 熊,老虎,獅子,三個互相單挑,誰是最後的王者?
    誰強誰弱,你看看他們的分布就知道了,有獅子的地方沒有老虎和熊,說明有獅子存在,熊和老虎就無法生存;而北美有熊的地方,比較小的美洲獅都能生存,說明美洲獅與熊能共存,也就是誰也不能絕對戰勝誰。一豬二熊三老虎,指的的是獵人進叢林的時候, 這三隻對獵人的傷害排行吧!因為野豬長大到500斤的變態豬如果暴怒了, 就會使出野蠻衝撞 ,對獵人傷害排第一。
  • 霸王龍是地球史上的最強王者?若它遇到這種怪物,簡直弱爆了!
    但是,恐龍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兇猛程度上,都是地球歷史上最強的王者之一。這裡為何要用到「之一」這個詞呢?這是因為遇上巨齒鯊,恐龍簡直弱爆了。說起來恐龍時代最厲害的恐龍,霸王龍一定當仁不讓,作為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恐龍,霸王龍的體長超過了14米,身高可達6米,咬合力達到了12萬牛頓,作為地球上最強壯的食肉恐龍,霸王龍即使放在今天,在陸地上也是所向披靡,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叫做《侏羅紀公園》的電影,那裡面人類失誤放出了霸王龍,迎來了一場大災難。
  • 地球上最「強」的熊,體重2.7噸身高5米,卻因人類而滅亡
    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巨熊,戰鬥力可是比北極熊還要厲害的。它就是短面熊,是200萬年前,美洲大陸上最可怕的頂級掠食者,主要以美洲的野牛和大角野牛為食。而短面熊也被古生物學家稱為是目前地球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熊了,因為它的體重有2.7噸,相當於3個半北極熊,身高5米左右,也就是說有兩層樓那麼高了。
  • 一隻名叫「蘇」的霸王龍: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蘇的大發現
    但現實中卻有這樣一位女性,熱衷於到處探險,並發現了迄今為止仍保持著世界紀錄的一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她就是蘇·亨德裡克森,她發現的這具霸王龍整體骨架化石也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蘇」。那我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呢?
  •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估計大部分都看過《侏羅紀》系列經典電影,或多或少對霸王龍、迅猛龍、翼龍、腕龍等快樂略有認識,相信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應該是霸王龍。不過在電影中,霸王龍被棘龍一嘴咬死,因此關於誰是「史前最強霸主」的稱號,恐龍迷們爭論不休。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棘龍是不是最兇猛的恐龍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一個「漁夫」。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熊是食肉目的龐然大物,北極熊、棕熊是今天除鰭腳類以外最大的食肉動物。在史前,熊科家族更是人丁興旺,大傢伙的種類比今天更多。那麼,史前熊類有哪些大傢伙,最大能長到多大呢?短面熊短面熊(Arctodus)是眼鏡熊亞科的一屬,是今天眼鏡熊的遠親,生活在距今180萬年前至10.8萬年前更新世的北美。
  • 霸王龍的尷尬你猜想不到,前肢短到觸碰不著嘴,這個配置到底有什麼用?
    而三角龍恰恰是同時代霸王龍最愛的獵物,古生物學家認為霸王龍的主要食物就是三角龍。霸王龍體長可以超過10米,重量將近8噸左右,屬於白堊紀時代的頂級獵食者。例如2019年,來自加拿大的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尋找到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霸王嶺,並把它起名「斯科蒂」(Scotty),根據化石復原發現,這隻霸王龍的長度可達13米,體重8.8噸,比當年著名的霸王龍「蘇」還要大。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
    中外古生物學家7月29日在福建南安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暴龍(霸王龍)類足跡,這在中國乃至亞洲尚屬首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古生物學家從足跡推斷恐龍的體長可達7.5米,這與贛州本地曾經發現的暴龍類——虔州龍的體長非常相似,後者的體長約為7.5至9米。「足跡與虔州龍骨骼化石的發現地相距不過33公裡,從頂級掠食者的活動範圍看,該地區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種,故此次發現的暴龍足跡很可能是虔州龍留下的。」邢立達分析。
  • 千載難逢 完整霸王龍化石「史丹」即將拍賣
    迄今發現最完整的霸王龍(又稱雷克斯暴龍)化石之一、名為「史丹」(Stan)的巨型恐龍骨化石,將於下月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隆重登場,或將創下同類拍賣的最高紀錄。根據佳士得拍賣行的消息,這具共有188根骨骼的恐龍骨於1987年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布法羅(Buffalo)附近發現,該州黑山地質研究所(Black Hills Ge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考古學家花費3年多的時間將它完整挖掘出土,並組裝成霸王龍站立的威武模樣展示。
  • 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至於到底誰更加合理,還有待於更多的殘暴獅化石出土。02長4米重半噸,比劍齒虎還重,但還是小於短面熊殘暴獅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貓科動物。巨大的體形,比它現在親戚——其他貓科動物更龐大,全長在4米以上,體長超過2.6米,尾長大約1.5米,如此看來,殘暴獅跟1匹馬差不多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