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們應該追求怎麼樣的女權,讓這本19世紀的小說告訴你

2020-12-08 古典香草青檸冰淇淋

19世紀英國知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塑造了簡·愛這一世界文壇經典的女性角色,發出了女性追求獨立平等的呼聲,百年來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簡愛》以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偏遠鄉村為背景,用女主人公簡愛的視角以自敘方式講述了一個受盡凌辱的孤兒,如何在猶如人間地獄般的孤兒院中頑強地生存下去,再到桑恩費爾德莊園成為羅切斯特女兒的家庭教師。

她曾經因為拒絕成為羅切斯特的小三選擇離開桑恩費爾德莊園,但最終,自尊獨立自強的簡愛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重,也收穫了愛情。

在很多讀者看來,全書最精彩的段落無疑簡愛和羅切斯特的對白,「你以為,因為貧窮、低微、不美麗,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麼?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到上帝面前時,我們是平等的!"。

這句對白震撼有力,閃現著一種獨立人格的壯美與崇高。

追求個人幸福時,簡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樸實的思想感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僕人地位而放棄對幸福的追求。

她的愛情是純潔高尚的,她對羅切斯特的財富不屑一顧,她之所以鍾情於他,就是因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視作朋友,與她坦誠相見。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喊出女性獨立平等自由的精神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很多人喜歡簡愛這個形象,是因為她身上帶著太多的現實影子,她長相普通、家境潦倒,別人有的是背景,而她有的卻只有自己的背影。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不屈從於任何困境的心。

然而這種現實卻不那樣絕望,夏洛蒂從女性的視角賦予了簡愛童話般的命運,最終,「灰姑娘" 簡愛還是披荊斬棘,站在了「王子」羅切斯特的面前。

努力不妥協、堅持不鬆懈、堅強不低頭,這些類似雞湯般平凡的道理,被移植到小說中,在潛移默化中被讀者接受。

縱觀整個西方文學史,簡愛作為愛情小說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現在這部十九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的。

以往愛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麗溫柔、高貴賢淑的女子形象。而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在美面前黯然失色。

更為可貴的是簡愛並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我現在不是憑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著血肉之軀跟你講話一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說話,就仿佛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

也正因為此,簡愛敢於去愛一個社會階層遠遠高於自己的男人,更敢於主動向對方表白。

幸福不是某個人,某個階層的專利,她屬於芸芸眾生的每一個人。只有兩個相互對等的靈魂才能組成一份完整的愛情。

後來,簡愛含著悲痛離開了羅切斯特,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她決不能允許自己成為已婚男人的小三。那會是一份不完整的愛,如果她繼續留在羅切斯特的身邊,那她也就不會還是原來那個獨立,平等的簡愛了。

如果說簡愛的這次離去是基於無法改變的現實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選擇的話,那麼她最後的歸來則是她出于堅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選擇。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蒼白的灰姑娘逆襲嫁入豪門的故事,更是簡愛勇敢追求人生理想,實現追求平等婚姻關係的心路歷程。

簡愛藐視財富、社會地位和宗教的威儀,她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純潔的心靈,」她的信念和行動展現出來的力量,深打動了一代又-代讀者的心。

簡愛追求的愛情,是建立在男女平等基礎上的互相愛慕。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寫的那樣,要作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共同分擔分擔寒潮、風雷、霹靂;也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然而,在簡愛所處的那個年代,大多數女性沒有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想要在婚戀中跟另一半平起平坐談何容易?

雖然簡愛只是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虛構角色,但她追求平等婚姻關係的呼籲,何嘗不是那個時代女性的呼聲?

和夏洛蒂·勃朗特同一時代的許多歐美作家,也在小說中塑造了不少勇敢追求愛情的獨立女性形象。比如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出走的娜拉,以及波蘭作家顯克維奇筆下勇敢追求自己心上人的女漢子雅金卡和巴霞。

就在夏洛蒂·勃朗特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爆發的憲章運動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訴求。

19世紀的簡愛,敢於對經濟社會地位碾壓自己的追求者說出「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到上帝面前時,我們是平等的」。這樣的聲音,不僅僅是男尊女卑時代女性的訴求,更是今天獨立女性的宣言。

(半月談書社供稿,有刪改)

相關焦點

  • 19世紀美國的女權運動為什麼會受到挫折?|SAT閱讀乾貨
    由於19世紀領導美國女權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並不太多,主要是伊莉莎白·凱迪·斯坦頓(OG2和19年3月MU卷考到)、蘇珊·布朗奈爾·安東尼(19年3月MU卷考到)和弗朗西斯·E·W·哈珀(Frances Ellen Watkins Harper)等幾位,所以這幾位社會活動家的幾篇重要演說幾乎成了SAT必考的篇章。
  • 《小婦人》:女權不需要答案
    距離路易莎創作《小婦人》至今,這部小說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但這個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講述一家四姐妹種種瑣事為引的故事,卻總是散發著自己獨有的魅力,她們在成長中的蛻變,以及在成長中所面對的煩惱和抉擇,都成為了其關乎女性思想解放的價值所在,而《小婦人》單在好萊塢便歷經了三個版本,這其中吉莉安在1994年執導的電影版已然可謂是深得原作精髓的經典,所以珠玉在前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在前五期《共識》節目中,馮叔與老朋友吳曉波、潘石屹、俞敏洪、王石、張朝陽分別討論了「年輕人真的應該趁早買房嗎?」、「如何看待996、辦公室戀情,公司對員工是否應該寬容?」、「不生孩子,人生就不完整了嗎?」、「自律的人比隨性的人更優秀嗎?」以及「人生應該追求功成名就嗎?」等話題。
  • 女權or女拳?美國人怎麼看女權?支持程度又如何?
    自從法國大革命(1789年)之後,女權就漸漸上了世界舞臺。歐美中俄都為女權除了一份力。但到今天,在中國的網絡上,女權的聲音似乎漸漸被「女拳」覆蓋。那麼我們再看看在美國,女拳發展的怎麼樣?女權歷史婦女解放運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世界末的兩性平等,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良性同權,以及近些年的兩性同格。兩性平等婦女解放運動的第一次浪潮,追求兩性的平等:公民權、政治權利,反對貴族特權。
  • 上世紀的美國家庭婦女,才是最堅定的「反女權」鬥士
    在這場混戰中,只有一點是確定的:時至今日,女權足以掀起一場論辯。女權,這個被頻繁提及的概念,究竟是什麼?女權與反女權近一百年的纏鬥,到底是在爭什麼?或許這部《美國夫人》,能夠給我們答案。首先,你不要告訴任何人我的名字。其次,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女性對權利的訴求交織在一起,讓女權聖火越燒越旺,ERA連續收穫了多個州的批准通過。然而,正當她們慶祝首戰告捷時,阻礙的聲音也越來越壯大。並不只是男性,還有一群反對女權的女性出現了。
  • 女權or反女權?女王新劇,豆瓣9.2
    20世紀6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風起雲湧。其中,激進女權主義有一個高舉的著名大旗就是,「婚姻是舒適的集中營」。在美劇《美國夫人》裡,女權主義者吐槽家庭主婦們,有一句話說:「婚姻就是賣/淫,贍養費是戰爭賠款。家庭主婦們怎麼還不明白?」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
    洪晃:中國社會裡頭經常抱怨的所謂「女權主義」就是女人跟男人要錢、要房子、要車,這都是女權完全相反的。所以,其實中國男人如果說掙不來那麼多錢的話,應該趕緊當女權主義者,因為他只要找到一個女權主義者,這個女的肯定不會去依賴他,也肯定不會去訴求任何這方面的經濟條件。因為她覺得「我跟你是平等的,我何必賴著你」。馮侖:你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觀察。
  • 我們需要打假「女權男」嗎?
    「告訴你的父母。性暴力經常發生在親戚之間。要一直警戒。」在日常交往中,如果一位男生和我談到這樣的內容,那麼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應該會是:他有在關注女性權益議題,甚至可能是一個女權主義者。自然而然地,我會對他產生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
  • 「反女權」的《美國夫人》,比當代「女拳」更有價值
    表象的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起因,這正是一種探討的語調。而《我是餘歡水》最後一集,「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男女平等,我給你啊」這句臺詞,表面上似乎是在諷刺某些女性自稱弱勢群體要求特權,但我們細品一下,這種諷刺本身就藏著偏見。
  • 微博女權的本質,就是偽女權
    都和女孩有關,所以有一位讀者在後臺和我們說: 「你們能不能寫寫女權這個話題啊,我看網上吵得好兇,但現在越來越像撕逼,撕得烏煙瘴氣。」 重要的是下面這句話: 我想想聽聽你們作為男生是怎麼看待女權這個詞兒的。
  • 「女權」和「田園女權」,是有天壤之別的!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真正的女權和田園女權之間的區別,本文可能會有遺漏的地方,如果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補充出來!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女權!這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在付出中獲得地位和尊嚴,而不是無條件的要求,那不叫爭取那叫乞討!尊嚴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掙的!什麼是中國「田園女權」 說完女權,我們再來說說中國田園女權。
  • 清朝的科幻小說中,人類在21世紀是這樣的,這是鋼鐵俠?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科幻電影對於21世紀的幻想並不是近代才有的,在清朝的科幻小說當中就出現了對21世紀的幻想,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清朝是一個落後愚昧的朝代,但是他們的思想卻是非常超前的
  • 「田園女權」到底是誰的搖錢樹?
    說到新生代對於女權的意識形態就不得不說說之前對於女權的態度。我記得小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關於女權的話便是:女性也頂半邊天!這話說得很有氣勢,也表達了受到多年壓迫的女性,對於應有權力的解放渴望。表達的根本意思是,男人能幹的我們女人也能幹。女性和男性要平權。
  • 馮侖:從今天開始 我就變成了女權主義者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馮侖風馬牛   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男性也可以成為女權主義者馮侖:通過這個對話,我有一個小的改變。因為晃姐講的女權主義,是從法律、制度安排等角度,如果說就強調平權,那我是贊成的。
  • 四本科幻小說,看慣了諸天流,可以品嘗下這幾本趣味風
    四本科幻小說,看慣了諸天流,可以品嘗下這幾本趣味風1,我的小人國。作者「青杉小白」。簡介:有了一個小人國的蕭羽,仗著體型和科技裝備在小人國作威作福之餘。和大螞蟻怎麼樣???哈哈哈哈...故事整體,輕鬆,趣味,逗逼!2,百萬可能。作者「翩鵲」。簡介:曾經有一個按鈕放在程林面前,他果斷按了下去。結果,地球毀滅了。一切歸於零,然後衍化出新的文明。
  • 《原神》這本小說真厲害成就攻略 這本小說真厲害成就如何解鎖
    導 讀 在《原神》中有著非常多的成就可以供玩家們去完成和解鎖,其中有一個成就就叫做這本小說真厲害。
  • 21世紀的房子應該是什麼樣?讓過去的人來告訴你
    相比一個世紀前,人們的居住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幾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的人看來,我們身為21世紀的人,光是追求居住環境的舒適和美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住的是下面這樣的「高科技」居所……Living room (1950s)
  • 本質就是仇視男性:歐洲女權運動最初的樣子,你或許不敢相信
    20世紀那會兒,歐洲文壇上有一位名叫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作家,在當時是個頗具爭議的角色。這老姐是位女權運動者,主張「女人是處境而非先天造成的」,覺得人不能決定自己生而是男是女,但也不能因為生成女的就被剝奪為自己人生做打算的權利啊!
  • 《俄國文學》19世紀浪漫主義,20世紀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
    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的是小說,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小說大師。許多19世紀的俄羅斯女英雄都以自殺結束。以莫斯科為背景的小說,例如《安娜·卡列尼娜》及《貧窮麗莎》都以自殺顯示女性的軟弱,莫斯科提供讀者熟悉環境,並且疏離西方小說。與此相反,許多以聖彼得堡為背景的小說主要聚焦在男主角自殺(《罪與罰》),而不是女性。除此之外,少數女性在這些聖彼得堡小說中自殺,主因是經濟困難和道德墮落,賣淫在19世紀通俗文學中更加突出。
  • 這本慕容雪村的小說,成年人都應該讀一讀
    」在小說裡,陳重一直在懷疑,他懷疑愛情,懷疑婚姻,懷疑友情,懷疑人性,懷疑一切值得信任的東西。而造成懷疑的根源,是根植於人性的矛盾和衝突。01 愛情與婚姻的衝突慕容雪村說:「我們珍重愛情,是因為愛情會變成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