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在中國臺灣照片:遊孔廟時寫了一首詩,確保臺灣入版圖

2020-12-17 大虎論史事

張學良在中國臺灣被蔣介石軟禁期間,曾換過多個住所,比如:新竹縣五峰鄉井上溫泉,高雄西子灣,臺北北投等。張學良被幽禁(軟禁)期間,他種田,養雞,餵貓,釣魚,有時還寫寫舊體詩。表面上很悠閒,內心卻很苦悶。來看一組少帥在臺省被幽禁時期的老照片。這張為照片為一九五五年少帥在院子外散步。他一副老態,目光無神,身心疲憊,步履蹣跚。長期的幽禁生活,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視力、聽力均出現了問題。

這張為照片為少帥在室內聽收音機。時值寒冬,室外冷,只能待在屋裡。這個收音機是宋美齡送給他的。當時,這種收音機在臺灣算是「奢侈品」,也是在井上溫泉張學良唯一可使用乾電池的「家用電器」。宋美齡送收音機時,專門交代要配上幾節乾電池。有了這個收音機,在大山中的少帥可以了解世界的變化。

這張為照片為張學良在讀書,簡陋的「書屋」頂上懸掛著一串大蒜。少帥喜歡研究明史,他不時託人買書,列出書單讓人請毛人鳳幫助購買。後來,宋美齡知曉後,專門請了一位明史專家到山裡來「伴讀」。

這張為照片為張學良與趙一荻在用餐。一九四六年,張學良和趙一荻(趙四小姐)被強迫轉送到中國臺省。此後,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趙一荻陪伴少帥在新竹、高雄、臺北等地輾轉遷徙。

這張為照片為張學良逗小狗站立。由於自己的幾個孩子均不在身邊,張學良對身邊的小動物傾注了更多的關愛。

這張照片為一九五八年二月,張學良在臺南遊孔廟。他在孔廟前席地而坐。參觀時,他說:「規模在臺論可稱不小,猶其意義宏深,其形勢建築,比之內地,小巫見大巫也。」少帥遊孔廟後,隨即拜謁了鄭成功祠,寫下一首詩,《竭鄭成功祠》: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尊明朔,確保臺灣入版圖。

相關焦點

  • 臺灣是如何納入到中國版圖的?清朝的貢獻不可磨滅
    臺灣,是中國最大的島嶼,面積為3.58萬平方公裡,人口2300多萬。而臺灣除了臺灣島之外,還有澎湖列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臺灣島在東亞地區具有不可忽視的戰略地位,被美國軍事家稱為「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臺灣島被納入到祖國的版圖是一段曲折而辛酸的歷史,作為中國人,更應該要對這段歷史要熟悉。
  • 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詩作選
    「西安事變」發生後,張學良被長期囚禁,失去了自由,楊虎城則被蔣介石派人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 豐功豈在尊明朔, 確保臺灣入版圖。
  • 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在抱著美人跳舞?多人闢謠,還是說不清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在做什麼?有人說他是在北平抱著美人在跳舞。此事源於馬君武先生。馬君武,名和,君武是他的字,為廣西桂林人,在留學日本時加入同盟會,曾任孫中山先生臨時政府的實業部次長,晚年任廣西大學校長。九一八事變之後不久,他在桂林奮筆寫下兩首打油詩。詩曰: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 張學良親弟張學銘,臨終:今生見不到我大哥,做鬼也要去一趟臺灣
    張學良親弟張學銘,臨終:今生見不到我大哥,做鬼也要去一趟臺灣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紹過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他是海軍少將,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今天介紹的這位,也是張學良的親弟弟,同樣參與了新中國的建設,他就是張學銘。
  • 九一八事變發生的那天晚上,張學良究竟有沒有摟著影星胡蝶跳舞
    「九一八事變」打開了中華十幾年的屈辱史,近些年來,對於那一段歷史的各種解密文獻層出不窮,而在當時的事變之後,報紙上曾經刊登了一個叫馬君武的作者寫的詩,《哀瀋陽》: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溫柔鄉是英雄冢,哪管東師入瀋陽。
  • 張學良的後半生:客死異國他鄉不回大陸是個迷
    在洛杉磯的一塊墓碑上,寫著"張于鳳至"和她的生卒年,旁邊還有一座空穴,那是她留給張學良的。雖然兩人已經離婚,于鳳至仍然把張學良視為自己的丈夫。1991年3月,張學良乘坐華航飛機從桃園起飛,向舊金山飛去,五十多年了,他第一次離開臺灣,離開國民黨統治的地區,順利到達後,他與女兒、女婿一起遊覽了灣區、金門大橋,還品嘗了法國菜。
  • 張學良去臺灣後到死都沒再回大陸,只因此人對他說了兩句狠話?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去南京,隨後就被蔣介石軟禁,直到1990年,時長約五十四年。 蔣介石到底有多麼「痛恨」張學良?可以從一件事來看。1958年11月23日,蔣介石在臺灣秘密召見了張學良,在談話中蔣介石對當年的「西安事變」仍然不能忘懷,期間蔣介石說:「西安事變,對於國家的損失太大了!」
  • 窮極一生為音樂,花甲之年憑一首歌,再獲臺灣「最佳作詞人」獎
    有夢想的人,能為心中的夢想堅持、並為之不懈奮鬥,他熱衷音樂,花甲之年憑一首歌,再獲臺灣「最佳作詞人」獎他出生於1958年7月19日,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現今已有62歲,已過花甲之年。他是一屆音樂才人,在音樂領域成就很高獲過許多獎項,在過去的2019年,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又憑藉一首《新寫的舊歌》,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我們所說的已是花甲之年。仍舊堅持在創作的老人,就是李宗盛。我們都知道,李宗盛是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制琴師。
  • 周恩來總理床前囑託勿忘臺灣兩個人,一個是張學良,另一個是誰你...
    1993年9月筆者在京訪晤羅青長同志時,曾問他周恩來當時和他說了什麼。羅青長告訴我,總理主要是交待他不要忘了臺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臺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等人。
  • 孟浩然在夏夜乘涼之時隨手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被選入教科書
    他一生未入仕,為人灑脫,喜交朋友,他和李白,王維都是知心好友,他一生中為朋友寫了很多詩,來抒發自己對朋友思念與別愁。如送朱大入秦中"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如為王維留詩"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 以「臺灣」稱呼中國臺灣,加拿大高校公然挑釁一中原則!
    海因裡希在回應時聲稱,校方曾採用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國家代碼數據標準,「使用聯合國的資料來定義國家和地區的名稱」。他還表示,校方意識到兩岸關係的敏感性,但並不會秉持任何政治立場,「使用該標準並不意味著該校對臺灣秉持立場。」
  • 臺灣作家張曉風
    湘陰縣作家協會田岑還即興地賦詩一首表達激動的心情:「天地之間,遙遠的距離不是距離。臺灣和大陸不分彼此,我們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詩上,在華夏的土地上,共讀中國風,共謀中國事,共享中國心!」  一場講座,連結兩岸同胞心。這,便是最好的因果了。
  • 歷史上的四次收復臺灣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為保衛祖國這個美麗的寶島,歷史上中國政府曾四次收復臺灣。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一心想統一臺灣。為避免同室操戈,清廷擬以招撫手段解決。為此連派使者與之談判,並提出有理有節之條件:只要鄭經接受招撫,臺灣歸屬朝廷管轄,可給予相當權位,對所屬文武百官,也都量才錄用。鄭經不允,要求臺灣按朝鮮例,作為清朝的附屬國來朝進貢。這實際上使臺灣獨立為國,使中國一分為二。康熙帝嚴詞拒絕:「臺灣本屬中國版圖,又是中國人,豈可按外國例!」
  • 孟浩然20歲時,寫了一首詩,竟預言了他的一生
    他在二十歲初時,曾寫過一首詩未曾想,竟成讖語成為孟浩然一生生活寫照阮籍推名飲,清風坐竹林。孟浩然雖被稱為「田園詩人」但若真正問他,願意入仕嗎?而是繼續留在長安四處寫詩獻賦,以期賞識舉薦後來,他大概是真的失望了吧或者,又想起那山水棲居的牧歌於是寫了一首
  • 張學良為何死也不肯與于鳳至合葬?真正的原因找到了
    這是張學良晚年作的一首詩,毫不避諱地袒露出自己的英雄本色就是好色。 2015年,電視劇《少帥》將張作霖和張學良這對在歷史上頗具爭議的父子搬上了屏幕。 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這對父子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更為我們揭開了一個歷史謎底:張學良為什麼死也不肯與原配夫人于鳳至合葬?
  • 臺灣詩人林婉瑜: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寫詩?
    豐饒的性情,黠慧的詩心,帶著釉光的詩風,確實顯示她超越同輩的才華,為中國臺灣地區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以下為林婉瑜在最新作品《愛的24則運算》中的自述,講述了她的詩歌創作之路。那是一個大風吹遊戲:「大風吹,吹喜歡電影的人。」很多人站起來了,空出了很多的位置。「大風吹,吹喜歡寫作的人。」少數人站起來了,空出少數的位置。
  • 1958年,蔣介石約見張學良,蔣:你頭也禿了,張:老先生你也老了
    蔣介石一直要求張學良多讀書,學王陽明,讓他寫讀後感,寫書。1956年之後的兩年間,蔣介石給張學良下達的寫作任務特別重,內容大多是回憶西安事變之類的文章。張學良與妻子雕塑此時,張學良眼睛也花了,寫著寫著感覺無趣又累,心情很糟糕。
  • 臺灣———我打包裝進腦海裡的又一個旅遊勝地
    我們大陸人最熟悉的臺灣人,莫過於千古功臣------張學良。他和楊虎成一起於1936年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而西安事變成了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喜歡歷史、文學的我,迫切地想更多地了解張學良、蔣介石、宋美齡等自己記憶中的臺灣歷史名人。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據多家臺媒報導,臺灣著名詩人楊牧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 臺灣「中央社」稱,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表示,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
  • 東北亞第一高峰,中國十大名山,臺灣玉山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位置:中國臺灣景點:南投縣水裡鄉中山路一段300號交通:各種交通方式到中國臺灣推薦理由:最早對臺灣的記憶是那句歌詞吧,就是說寶島臺灣像小船在東海上漂,神州處處好,神州處處好,是啊,中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三山五嶽,十大名山,大江大河,山川湖泊更是數不勝數,還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萬裡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