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損2.27億,疫情重創崇光百貨,劉鑾雄胞弟公司遭穆迪降級

2020-12-16 一波說

內地赴港遊客銳減,加上受疫情重創,香港零售地標銅鑼灣的崇光百貨,也不復昔日熱鬧。

上半年虧損2.27億,近日連遭到惠譽、穆迪下調評級,劉鑾雄胞弟劉鑾鴻旗下的港股公司「利福國際」在半年報裡,用上「經營表現受前所未見的疫情影響」之字眼。

疫情重創香港崇光百貨,上半年虧2.27億

利福國際半年報截圖

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是紮根於香港的龍頭零售營運商,專門經營中高檔次百貨店。集團在香港的兩家崇光百貨——銅鑼灣的旗艦店以及尖沙咀店,是香港零售業標杆。

此外,崇光百貨在東九龍將開一家新店,預計有兩幢商業大廈的啟德項目將於明年竣工,屆時和銅鑼灣及尖沙咀店一樣,也將成為東九龍的新地標。東九龍的啟德項目,是2017年舉行動土工程,集團2016年收購了一幅土地,準備於九龍東啟德發展區發展一個新全面的百貨店。

順帶提及,崇光百貨配套設施「和三昧」日本餐廳,也是利福國際在運營的。

崇光百貨最早於1985年在香港開業,2001年劉鑾鴻旗下的利福國際收購崇光百貨及若干相關物業,並獲崇光日本授予獨家專利特許權,可在香港使用崇光商標。2004年,崇光百貨之控股母公司利福國際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8月5日,SOGO崇光百貨母公司利福國際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年上半年中期財報。收入銳減55.2%至9.42億港元,虧損2.27億港元虧損,然2019年同期則大賺12.86億港元。

利福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鑾鴻

這裡,也順便交代下利福國際和SOGO的彼此關係。

2018年該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崇光(香港)與Sogo & Seibu 訂立新商標特許權協議,據此,Sogo & Seibu 同意授予在香港使用「SOGO崇光」商標的獨家專用特許權,為期二十年。

另外,2013年,劉鑾鴻完成分拆利福地產,並成功在香港獨立上市。

劉鑾鴻生於1953年,比胞兄、香港地產富豪劉鑾雄小2歲,現為利福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非執行董事。

劉鑾鴻的二代已走上前臺,均在利福國際任職,其兒子劉今晨,今年32歲,現負責集團項目管理、利福國際執行董事。劉今晨持有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學位及紐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進入家族企業之前,曾在外部歷練,曾於香港一間國際金融機構從事投資銀行工作。

現年33歲的女兒劉今蟾,也為集團各附屬公司之董事,其職責包括監督銷售營運、市場營銷、廣告及新商機之拓展。她同時還擔任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主席。劉今蟾持有倫敦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文學學士學位及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她同時也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partment Stores執行委員會委員,亦為香港總商會零售及旅遊委員會委員。

順帶提及,劉鑾雄之胞妹、劉鑾鴻的胞姐劉玉慧也在該集團供職,任非執行董事,2004年她加盟利福國際。劉玉慧比弟弟劉鑾鴻大1歲。潮汕人重親情,一家人協作同進很常見。香港人通常稱劉鑾雄為「大劉」,會稱劉鑾鴻為「細劉」。相比於「股壇收割機」劉鑾雄喜歡高調露出,在外面呼風喚雨,「細劉」則更像潮汕企業家群體特徵,一直都比較低調。

利福國際五年來的年複合增長率

上半年,崇光百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其中,尖沙咀崇光百貨銷售額同比大跌71.1%。過去幾年,尖沙咀崇光百貨被打造成主要面向內地客和以銷售美容產品為主,疫情爆發後因內地旅客赴港澳個人遊計劃暫停,使得其受到了嚴重衝擊。

半年報也顯示,銅鑼灣崇光百貨在今年上半年客流量減少46.0%,導致銷售收入下滑49.3%;同時,銅鑼灣崇光百貨外牆的LED廣告屏收入也大跌50%。

對業績何時能夠復甦,利福國際表示無法預見;目前香港仍正經歷第三波疫情,集團在報告裡也對香港陷入困境的零售業下半年前景感到悲觀。

「屋漏偏逢連夜雨」,母公司利福國際近日連遭惠譽、穆迪下調評級。8月11日,穆迪發布評級報告,將利福國際的企業家族評級從「Ba1」下調至「Ba2」,同時將利福國際提供擔保的相關債券的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從「Ba2」下調至「Ba3」。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

穆迪副總裁Gloria Tsuen表示:「評級下調反映了我們的預期,即利福國際的淨槓桿率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高位,原因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期間,金融資產投資增加,收益和現金流大幅減少。」

另據Wind數據,其集團的資產負債率自2016年以來一直維持在80%以上。

不過,從半年報來看,劉鑾鴻面臨的難題主要是盈利,而非債務。截至2020年6月底,利福國際集團61億港元的現金及等價物足以支付其未來12個月38億港元的短期債務和資本支出。

在疫情消退之前,劉鑾鴻旗下的崇光百貨要回到高光時刻,難度還是特別大。眼下,受疫情影響,香港不光是百貨商城,諸如奢侈品、化妝品以及餐飲行業也變得蕭條,不少知名的門店或餐廳都停業了,香港還是應該集中精力抗疫。

利福地產被晉江人收購,劉今蟾姐弟能找回崇光百貨昔日之榮光?

劉鑾鴻夫婦在上海交大

比起風流大半生的哥哥劉鑾雄,他的弟弟劉鑾鴻夫婦及二代子女則低調多了,也很少有花邊新聞。

今年2月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華人置業掌門人劉鑾雄以169億美元資產,排名第四。像很多成功潮汕人一樣,劉鑾雄也是一邊拼命賺錢,一邊也大方撒錢,熱衷公益慈善事業。據天下潮商排列的「2020全球潮商慈善表」,劉鑾雄之累積慈善總額將近38.5億元。

劉鑾雄、劉鑾鴻兄弟,均出生在香港,祖籍廣東潮州。人稱「細劉」的劉鑾鴻,和胞兄劉鑾雄(Joseph Lau)都是香港地產界呼風喚雨的人物,不過,二人在財富量級上差距不小,劉鑾鴻(Thomas Lau)在福布斯富豪榜身家僅10億美元。

近年來,細劉在競爭複雜的商業世界有所退縮,比較求穩。過去,劉鑾鴻掌控的「利福系」有三駕馬車,即利福國際、利福中國、利福地產這三隻港股,也被稱為利福之「一門三傑」。可如今,利福系的崇光百貨深受疫情打壓,地產重要板塊的「利福地產」也早已改嫁晉江老闆了。

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

2017年8月8日,在廣東人眼中,這是個雙8吉日,但對於細劉來說,心中的那股滋味似乎不是那麼好,因為這一天,劉鑾鴻旗下的利福地產改嫁他人了。

這一天,閩系房企福建三盛地產集團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利福地產,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在當天的利福地產股東特別大會上,通過了前一個月董事會提出的更改公司註冊名稱特別決議案,利福地產正式更名為「三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三盛控股」),英文名稱亦由「Lifestyle Properties Development Limited」更改為 「Sansheng Holdings(Group)Co. Ltd.」。

此舉也意味著劉鑾鴻家族旗下「利福系」之「三駕馬車」,卸掉了一架馬車。

利福地產在2013年9月12日掛牌上市,上市後相較於其他港股地產公司,顯得低調得出奇。2016年報顯示,公司帳面現金有4.14億港幣,還有位於瀋陽的一處停止開發的空置投資物業。整個2016年利福地產並無錄得相關營業額及任何租金收入。

過去,「大劉」劉鑾雄被稱為「股壇阻擊手」,不少媒體質疑,細弟劉鑾鴻是不是有「賣殼」之嫌疑,不過,劉鑾鴻否認了所謂「賣殼」的說法。

現為三盛控股董事長的林榮濱,原名林榮新,是福建泉州晉江人,早年靠橡塑發泡製造業起家,2000年進入房地產領域。

劉鑾雄、劉鑾鴻兄弟及家人

對於晉江老闆林榮濱來說,通過收購利福地產,實現了多年上市夢,與香港資本市場結了緣。

對於劉鑾鴻家族來說,出售利福地產,也許是筆不錯的買賣,但也打破了二代接棒計劃。分工分業不分家,是許多「富過三代」潮商家族的成功模式。對於二代接力,劉鑾鴻似乎也早早做了安排,曾有意讓女兒、兒子各撐一面。

原來,「利福系」旗下的利福國際,崇光百貨是主要版圖,相對而言,百貨業也比較適合女人來掌舵。

也正因如此,女兒劉今蟾曾被委任為利福國際執行董事,兒子劉今晨,則出任利福地產執行董事,讓女兒、兒子各自分管一個上市公司。

劉今蟾、利福國際財務總監潘福全、劉鑾鴻、劉今晨

利福系「一門三傑」,斷其一角,分工分業不分家模式面臨了挑戰,也讓劉鑾鴻不得不做出了相應的微調。比如在利福國際管理層裡,兒子劉今晨於2017年6月被委任為執行董事,比姐姐劉今蟾任執行董事晚了一年零三個月。

前二年的利福國際業績發布會上,劉鑾鴻攜利福國際財務總監潘福全、女兒劉今蟾、兒子劉今晨「四人組」亮相。和姐姐劉今蟾用一口流利英文介紹公司運作情況相比,劉今晨則全程沒有互動,似乎是來學習的。

顯然,劉今晨當時還沒有很好地進入接班狀態,也需要一段時間向父親、姐姐及公司老臣、重臣多學點東西。

劉今蟾(左2)、劉今晨(右1)姐弟

上市公司業績發布會,主要是讓市場更好地了解公司總體情況,也包括大家關注的財務情況及戰略決策等;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公司治理架構變動的觀察節點。

從劉今蟾2016年三月獲任利福國際執行董事後,屢次業績發布會,她的站位似乎在變動。比如2017年,她站在父親劉鑾鴻的左側,當時父親劉鑾鴻稱,他將專注於另一家上市公司「利福中國」。當時,隱退幕後的劉鑾鴻,一人身兼利福中國執行董事、主席及CEO多職。利福中國是經營久光百貨的主體;顯然,將女兒扶上好的站位,也是為了凸顯其接班人色彩。

更早前如2016年初任執行董事時,劉今蟾是站在最左邊,和父親相隔了財務總監潘福全。當然了,對於香港的SOGO太子爺劉今晨的接班培養和歷練,劉鑾鴻也是下了苦功的。留學歸來,劉今晨曾在摩根大通工作,2年後才進入利福系。

潮汕人團結,兄弟姐妹聯手創業的成功案例不計其數。香港是個國際化城市,也是購物天堂,受疫情影響,利福國際旗下的崇光百貨眼下是面臨不少困難,但也是暫時的,但願劉今蟾、劉今晨姐弟的努力下,會早日重現榮光。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相關焦點

  • 崇光百貨微博公然支持「港獨」?公司又回應了
    資料圖尤其是崇光百貨一年兩次的店慶活動,吸引了無數內地客來此掃貨。資料圖但就是這樣一家多虧內地客幫襯的公司,昨日(18日)居然在官方微博上公然推薦「黃店」,被網友質疑支持「港獨」!雖然崇光百貨很快就將涉事微博刪除,但手快的網友已經截圖了——圖:微博乍一看還以為這只是一條吃吃喝喝的旅遊探店微博,但是點開大圖的網友卻驚呆了,店內貼紙上寫的都是一些「攬炒」、「港獨」標語——圖:微博推薦這樣一家赤裸裸的「黃店」,還特意把「港獨」標語發出來,還要是在以內地用戶為主的微博這個地盤上,崇光百貨到底想幹嘛?
  • 影視"打工人":多家公司虧損 萬達院線業務遭重創
    國內電影院在關閉半年後,迎來復甦一季,但已經步入賀歲檔周期的國內電影市場表現依舊不溫不火,每日大盤票房維持在3000萬上下。近期,20家上市影視公司第三季度財報披露完畢。前三季虧損的影視公司多達15家,其中萬達電影虧損高達20.15億位居首位,主打電視劇業務的華策影視則盈利2.03億元。
  •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 公司股票行情如何
    但有消息稱,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甚至還關閉近千家線下的門店,這究竟怎麼回事?一起來了解一下。Inditex集團股價跌 其實,在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給不少公司企業業績帶來很大的打擊,造成虧損的狀況。
  •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
    近年來,服裝類行業的形勢本就江河日下,隨著新冠疫情的衝擊,這些服裝企業更是備受煎熬,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國際大牌,比如快時尚時裝巨頭Zara的母公司Inditex。近日,全球時裝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
  • inNews:Prada市值突破950億 日本百貨半年客流降97%
    期內該集團核心業務鞋履銷售額下滑40%至2.53億歐元,皮革製品和手袋大跌33.7%至2.59億歐元,成衣減少39.1%至3224萬歐元,配飾業務大跌42.1%至3260萬歐元,香水下滑56.7%至2601萬歐元。
  • 疫情下的美日韓百貨,各有各「難念的經」
    清水寺前遊客稀少 圖片來源 / 看點快報《日本經濟新聞》分析稱,因訪日中國遊客數量驟減,導致春節期間日本大型百貨商場免稅商品銷售額同比下降兩位數,旅遊、航空等行業同樣遭受重創。日前,其公布2020財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淨利潤預期減半,從140億日元下調至70億日元。該公司發言人表示,「該疫情已經對我們的百貨公司海外消費者銷售額產生了顯著影響。雖然我們不能說爆發何時結束,但是更多消費者已經開始選擇不前往非必要場所和非緊急場所,這一趨勢還會導致顧客繼續減少。」
  • 印尼最大零售商太陽百貨共關閉7大零售店,虧損6170億印尼盾
    據印尼新聞網10月24日報導,因過去九個月疫情的衝擊,擁有印尼最大零售市場份額的太陽百貨(Matahari)公司,今年共關閉了七個大型零售店。 據印尼太陽百貨(Matahari)公司執行長兼任副總裁特裡表示,公司從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淨虧損達6170億印尼盾,同時,收入也下降了57.5%,下降至3.3萬億印尼盾。 持續發生的疫情加速了關閉表現不佳的網點。在這一年中,共關閉了七個大型商店和所有特殊商店,並開設了三個大型商店。
  • 旅遊業遭受重創,新秀麗第一財季虧損近8億美元
    ,集團預計2020全年的業績將會遭到重創作者 | 黃蕙 疫情對旅遊業和零售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3月31日止的第一季度內,旗下擁有Tumi和American Tourister等箱包品牌的新秀麗集團銷售額大跌27.7%至6.01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26%,毛利率下滑至54.8%,淨虧損錄得7.87億美元。其中該集團在1月、2月和3月的銷售額分別錄得8.2%、14.9%和55%的跌幅,4月全球銷售額跌幅則擴大至80%。
  • 皇家加勒比郵輪募資33億美元
    面臨巨額虧損和流動資金缺乏,全球第二大郵輪公司皇家加勒比郵輪將以28艘郵輪作為抵押品發行價值33億美元債券。5月13日,皇家加勒比郵輪宣布,計劃發行33億美元的新債券,以其全球船隊中的28艘郵輪所有權作為擔保。
  • 7000億「最大民企之一」危機:上海首富資金緊張,公司被降級
    穆迪認為,復星國際的債務槓桿率高且不斷增加;長期投資依賴短期資金;控股公司層面的利息覆蓋率低;信貸傳染風險不斷增加。 近日,由於債務槓桿率高、流動性疲軟等原因,復星國際被穆迪下調評級,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其旅遊和消費業務將受到挑戰
  • 油價暴跌 美國海上鑽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申請破產
    【電纜網訊】美國承包鑽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已申請破產,其債務為26億美元,原因是能源行業因油價暴跌而遭受重創。 海上和陸上石油公司都已裁員數百人。 根據文件,截至2019年底,Diamond Offshore擁有58億美元的資產和26億美元的債務。該文件顯示,該公司手頭現金約為4.35億美元。 該公司相對成本昂貴,超深鑽的特長使其在石油價格暴跌中處於競爭劣勢。
  • 影視「打工人」:15家公司前三季均虧損
    年度最大贏家,芒果超媒 經歷了疫情的2020年,對於任何一家影視公司來說,都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 國內電影院在關閉半年後,迎來復甦一季,但已經步入賀歲檔周期的國內電影市場表現依舊不溫不火,每日大盤票房維持在3000萬上下。
  • ZARA母公司半年虧損15億 創始人曾為全球首富
    疫情衝擊,半年淨虧15億根據Inditex集團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集團錄得淨虧損1.95億歐(約合人民幣15億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5.5億歐元。從銷售額數據來看,Inditex上半年的淨銷售額從128.2億歐元下滑至80.3億歐元,同比下降三分之一。
  • 日本百貨連鎖三越伊勢丹:受疫情影響,八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
    日前,日本百貨運營商三越伊勢丹(Isetan Mitsukoshi Holdings)表示,受疫情影響,八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 三越伊勢丹表示,2020年1~3月第一季度(2019財年第四季度)的經營虧損介於10~50億日元,去年同期的經營利潤為37億日元。
  • 54家國內主要百貨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排行榜
    聯商網消息:2018年零售行業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就是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負重前行」的百貨行業也依然是零售行業關注的重點,2018年上半年,百貨行業的整體運營情況又是如何呢?《聯商網》選取了國內54家百貨上市公司的2018年上半年財報,根據財報,上半年54家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92.91億元,合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0.40億元。
  • 海底撈半年淨虧10億,股價卻瘋漲;肯德基暫停使用吮指廣告語
    海底撈半年財報淨虧10億,股價瘋漲8月25日晚間,海底撈發布2020年度半年報,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海底撈集團實現收入97.6億元,淨虧損9.64億元。▲圖源網絡,僅學習勿商用相比去年同期,海底撈的總營收同比減少16.5%,淨利潤從去年的9.12億元轉至淨虧損9.64億元,降幅超過200%。
  • 受疫情影響,美國漫畫業遭重創
    記者 | 徐悅東據《衛報》報導,由於疫情在美國的持續肆虐,美國漫畫行業遭到重創。曾經締造超級英雄的漫畫產業鏈條陷入停頓。負責為幾乎整個英語世界的零售商提供漫畫書及其衍生品——如玩具、遊戲和服裝——的鑽石漫畫發行公司(Diamond Comic Distributors)負責人Steve Geppi在3月23日宣布,4月1日後不再為零售商發行漫畫了。疫情使得零售商陷入深淵,許多零售商無法支付給鑽石漫畫發行公司的錢,甚至都無法支付租金。
  • 【29期】外資大牌中國「搶收」:老佛爺百貨突進貴陽、Tims咖啡2城...
    【29期】 10.26-11.01   精選閱讀:宜家日本市中心二店落戶澀谷、老佛爺百貨內地第三店選址貴陽、蔦屋內地首店5米假書牆引發吐槽、崇光西武改造退租店鋪為辦公空間、Tims咖啡內地2城7店陸續開業、GAP計劃關閉350家門店、LVMH以約158億美元收購Tiffany、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中美銷售額反彈超預期
  • 股壇「狙王」劉鑾雄傳奇
    各個擊破:之後,老劉慾壑難填,得隴又望蜀,把目光盯在華置身上,華置是馮李兩雄爭奪的焦點,劉鑾雄橫刀奪愛,無異於在虎口奪食。劉鑾雄自知財力不濟。他以1.2億港元現金,欲收購市值3.8億港元的華置,底氣不足,於是又邀得數個朋友,結成聯盟,打算再從李福樹一方撕開缺口。李福樹在與馮秉芬對決中,也顯得底氣不足。
  • 元旦購物攻略:香港龍豐藥房、崇光、DFS各大百貨必買清單
    其實香港藥房、百貨在元旦期間的優惠力度,換算下來比雙11更便宜。因此在年末到香港藥房購物,一直是很多精明消費者的第一選擇。今年,小編還發現了一個新的福利,如果懶得去香港,在香港龍豐藥房的網站也能購買,只要達到比一支口紅還要便宜的價格,就能不花錢寄到內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