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高地上甘嶺

2020-12-05 第一財經

597.9、537.7,68年前,上甘嶺戰役發生在這兩個高地。上甘嶺,聽到這個名字,就會讓人們想起炮火硝煙、艱苦鏖戰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先烈。68年前的此時,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浴血奮戰的時刻。

走進「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現場,在「血戰上甘嶺」這一重點展區,人們駐足停留,細細觀看每一件展品。這裡有戰士在上甘嶺戰役前寫下的決心書,有功臣生前使用過的器具,還有為黃繼光、邱少雲、孫佔元記功的命令和立功獎狀。一面旗幟格外醒目,這是獎給第15軍第45師第134團8連炊事班的一等功獎旗。

連炊事班都榮立一等功,這是怎樣的部隊,又是怎樣的戰士?8連有著光榮的歷史,素以勇猛頑強著稱,是一支打不爛、拉不垮的連隊。人人驍勇善戰,炊事員也是忙完夥食,就訓練射擊投彈,演習戰場救護,並且在歷次戰鬥中多次立功,被稱為「戰鬥炊事班」。這支英雄連隊,在上甘嶺戰役中捨生忘死,幾度打光重建,最終將帶著381個彈孔的戰旗插在上甘嶺的主峰,榮立集體特等功,贏得「特功八連」的美譽。

有人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上甘嶺戰役並不是抗美援朝戰爭最大的戰役,但卻是最慘烈的戰役,同時也是軍事史上堅守防禦、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上甘嶺戰役,湧現出無數戰鬥英雄,僅15軍在戰役中就湧現出三等功以上各級戰鬥英雄共12347人,英雄集體200餘個。在43天鏖戰中,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

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勝利的奉獻精神,不屈不撓、團結戰鬥、戰勝困難的拼搏精神,英勇頑強、堅決戰鬥、血戰到底的勝利精神,血肉鑄成偉大的上甘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電影《上甘嶺》主題曲《我的祖國》唱出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對祖國、對家鄉、對和平有多麼熱愛,面對敵人就會有多麼勇敢。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正因為我們堅守著精神高地上甘嶺!(聶新鑫)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 中國經濟復甦態勢愈加穩固

預覽時標籤不可點

收錄於話題 # 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焦點

  • 血戰上甘嶺
    14日,美國糾集的「聯合國軍」對我15軍45師駐防的五聖山前沿陣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突然進攻,代號「攤牌行動」,展開所謂「金化攻勢」。五聖山位於三八線以北約30公裡,是朝鮮中部的絕對制高點,如果失守,我方將後退200公裡無險可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後有一個村莊叫上甘嶺,因此我方稱這場戰役為「上甘嶺戰役」。
  • 為什麼美軍無法打贏上甘嶺戰役?因為上甘嶺陣地上人人皆英雄
    起初「聯合國軍」司令範弗裡特,打算以傷亡二百人左右的代價拿下上甘嶺這兩處高地。他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因為這兩處高地實在是太小了,海拔也僅有五百多米,只有兩個連防守。如此少的防守力量當然入不了範弗利特的眼,因為範弗裡特是典型的火力制勝論者,多次以極大彈藥消耗量在美軍內部創下紀錄,被稱為「範佛裡特彈藥量」。
  • 「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上甘嶺精神在上甘嶺特功八連永續傳承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上甘嶺特功八連就是他們中的一個。近日,記者走進了正在鄂北某地開展實戰化訓練的英雄連隊,感受到上甘嶺精神正在一代代官兵身上傳承弘揚。
  • 4K彩色修復 經典電影《上甘嶺》升級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國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嶺》獲得「新生」,經過4K精緻修復後再現銀幕,近期已在南京、北京進行了專場放映,未來還將在還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專場放映。歷史上,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志願軍戰士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得「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也從此成為了人民軍隊乃至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60多年前,以此次戰役為題材,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嶺》一經上映即引起轟動,這是我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
  • 抗美援朝記憶:上甘嶺戰役紀實(下篇)
    經兩天預先火力準備,10月30日12時,我車133門大口徑火炮和30門重迫擊炮向著597.9高地進行猛烈炮擊,一直持續了4個多小時。22時25分,我軍以10個連的兵力(第45師5個連、第29師3個連和堅持坑道部隊2個連),對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進行內外夾擊,經5小時激戰,全殲守敵4連,打退敵1個營的多次反撲。
  • 傳承上甘嶺精神 提升部隊戰鬥力——記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
    新華社武漢10月23日電題:傳承上甘嶺精神 提升部隊戰鬥力——記空降兵某部「上甘嶺特功八連」新華社記者張金娟2020年9月,塞北草原,一場空地一體奪控要點演練激烈進行。主攻任務又一次落在了「上甘嶺特功八連」——空降兵某機械化旅三營八連頭上。
  • 上甘嶺戰役中的「喀秋莎」
    好鋼用在刀刃上,上甘嶺戰役催生「炮兵之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美軍第8集團軍集中300門大炮、40架飛機和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五聖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了攻擊。在志願軍陣地上,平均每秒鐘落炮彈6發,終日落彈達30萬餘發,飛機投彈500餘枚。
  • 上甘嶺戰役—謹以此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時,美方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集中300門大炮、40架飛機以及120輛坦克向上甘嶺地區五聖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進行規模強大的火力轟炸。我方的陣地上平均每秒落下6發炮彈,終日落彈的數量達到30萬餘發,飛機投彈達到500餘發。
  • 上甘嶺戰役|讓世界從新認識中國軍隊的「分水嶺」
    沿五聖山腳南延,有五個海拔在448米以上的高地,恰如分開的五指。其中有兩個小山包,分別為597.9和537.7的北山高地,在這兩個小山包背後的窪地裡,有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名叫上甘嶺,舉世矚目的「上甘嶺戰役」便發生在這裡。
  • 上甘嶺戰役不止有一個「黃繼光」!更多壯舉披露
    上甘嶺,方圓不過3.7平方公裡的兩個小山頭。因為一場戰役,這個朝鮮地名被中國人銘記。43個晝夜的拉鋸戰,山頭被炮火削低兩米,化成一米多厚的齏粉……美國人在戰後復盤,後來還曾用電腦推演,卻始終想不通,他們動用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兩萬多人傷亡的代價,為何就是沒能攻下這兩座山頭?那不只是兩座山頭,更是中國軍人的精神地標。
  • 看世界如何評論上甘嶺戰役
    在上甘嶺的兩側有兩個小山頭,右邊是597.9高地,左邊是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山頭加起來只有3.7平方公裡。美軍第8集團軍總司令範佛裡特原計劃使用兩個營的兵力,用5天時間,傷亡200人就可以拿下上甘嶺。美軍「攤牌行動」結果呢?
  • 上甘嶺戰役雙方鏖戰43天,這裡真的那麼重要嗎?多數人並不知道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到11月25日,志願軍與「聯合軍」鏖戰43天,雙方均傷亡慘重。敵我雙方投入如此多的兵力、兵器,用來爭奪上甘嶺陣地,甚至不惜付出巨大的傷亡為代價,那麼上甘嶺真的那麼重要呢?多數人並不知道。首先,我們要知道,上甘嶺並不是一道山嶺的名稱,它最初只是志願軍15軍兩個連級單位的防區,由兩個高地組成,分別是537.7高地和597.9高地,因為山腳下一個叫上甘嶺村的村莊而最終得名。
  • 上甘嶺志願軍最鍾愛武器,比衝鋒鎗都牛,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誰能想到,一片不足4平方公裡的高地,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在這裡發生了激烈的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的戰況後期越來越激烈,從小範圍戰鬥發展到大的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遭到了來自美國空降師一部的猛烈打擊,雙方的炮火似乎從未停止。
  • 參加「絞肉」戰役的老兵說:我不是英雄,真正的英雄死在了上甘嶺
    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上甘嶺有537.7高地和597.9兩個高地。本不太高的兩個高地,面積約3.7平方公裡,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彭德懷對15軍軍長秦基偉說:「五聖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聖山,我們將後退200公裡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
  • 血戰43天,上甘嶺戰役打出國威軍威!
    它來自炮火連天的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 戰役過程中志願軍第15軍第134團3營8連在連長李保成、指導員王士根的率領下,堅守上甘嶺597.9高地1號坑道。 儘管斷水斷糧14天,8連官兵仍始終堅守陣地,以傷亡254人的代價,殲敵1760餘人。
  • 1952年,聽聞志願軍上甘嶺大捷後,遠在臺灣的蔣介石是何反應?
    美國高層為挽回顏面,扭轉戰爭局勢,決定進行「攤牌行動」,迅速攻佔上甘嶺高地。當時負責攤牌行動的人,是美國的第8集團軍範弗裡特,他被很多人稱為「山地戰專家」,有著很豐富的領兵作戰經驗。範弗裡特本以為,只需要5天左右,便能迅速贏得勝利,整場戰鬥最多出現200左右的人員傷亡。結果上甘嶺戰役打響之後,雙方在這僅僅3.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鏖戰了43天。
  • 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
    《上甘嶺》4K 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使這部紅色經典煥發新生、重返銀幕,以此向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也從此成為了人民軍隊乃至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1956 年12月1日,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黑白故事片《上甘嶺》的上映引發全國轟動,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 上甘嶺志願軍鍾愛武器,比衝鋒鎗厲害,曾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上甘嶺戰役是兵力不佔優勢的一方取得勝利的一場戰役,不僅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一定聲譽,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必勝的決心。在上甘嶺戰役的戰火點燃之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路高漲的勝利姿態讓聯合國軍十分不安。
  • 上甘嶺中我軍最鍾愛武器:比衝鋒鎗都牛,暴打美軍101空降師
    根據範弗利特所言,美軍緊急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劃,為了佔據戰爭中的有利地位,美軍將目標瞄準了上甘嶺的兩大中方高地,並打算派出美國第七師和韓軍第二師參與戰鬥,預計只會造成兩百人左右的傷亡,以此達到擾亂中軍進攻步伐的目的。但是聯合國軍還是太過於紙上談兵了,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這也讓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 李德生:志願軍第3兵團第12軍副軍長,最終鎖定上甘嶺戰役勝局
    上甘嶺地區,則是五聖山這一戰略要點的前沿陣地,位於五聖山主峰南4公裡處。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全部位於上甘嶺以南,537.7高地北山在東,597.9高地在西。這兩個高地互為犄角,是五聖山的屏障,總面積3.7平方公裡,由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第135團各1個連防守。